杜 晶 斐
(中央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33如果说经济的发展是国家的重要武器,那么文化则是内部维系国家稳定的精神支柱。当今文化多样性已成为一种既定事实,面对众多文化的冲击,文化复古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的声音屡屡出现,片面机械地割裂了文化的前后因循关系,没有正确看待和辨证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阻碍了国人的中华民族身份认同,影响了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树立。中华文化绵亘不断、一脉相承、与时俱进,面对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厘清并明晰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过程,坚定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立场是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经之路。因此辨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过程成为使其在当代彰显风采、焕发生机的当务之急。
马克思主义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的出现为我们研究社会历史现象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运用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具体过程,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社会过程研究方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的发展并非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了矛盾,社会因为矛盾的存在而呈现出这样的历史过程,即任何事物都有从产生到灭亡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这一过程的内容、实质和规律,为我们具体研究社会历史现象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2]运用社会过程研究方法我们需要看到:第一,世界是一个过程的集合体。世界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存在,世界上每一个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恩格斯说:“这种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对应的绝对的人类状态的观念…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3]第二,事物的发展可以被理解为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即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事物经过量变的积累表现为相对稳定的连续性,随后才能产生质变,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即表现为事物发展的非连续性。只有不间断的量的积累,才有间断性的质的飞跃。坚持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对于我们正确把握历史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联系和区别,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阶段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2]第三,社会历史过程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而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周期,使第三阶段的事物成为更高级完备的事物,因此总体趋势是上升的。然而,由于矛盾双方此消彼长的复杂性,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第四,社会历史过程是客观规律性和主观选择性的统一。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但主体的选择对实践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主体选择性。当人们认识并把握了客观规律时,就可以运用规律来为自己的目的服务。社会历史过程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只注重主体选择性或只注重客观规律性都是片面机械、不可取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正确认识和辨证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早期农耕生产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文明标识,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基和宝库,塑造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精神品格。“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蕴含着传统文化精神基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根植孕育的沃土,并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
革命文化是党和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近代革命实践和伟大斗争基础上培育和创造的思想理论和观念表达。革命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史,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又是传统文化的赓续,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升华。在近代实践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如红船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是激励和培育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关键所在。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中形成的,是中华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代表着时代思想观念和发展要求,具有科学性大众性和民族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弘扬,离不开人民的同心同德的聚合力量,更离不开高昂的、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在2019年10月末召开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审议通过的决定提出,不仅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要将其制度化,这是巩固全体人民思想共识、凝聚人民精神力量的重要举措。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们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5]习近平关于爱国主义精神的讲话充分表明,只有对祖国的历史文化有了充分的理解,才能巩固自己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感。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和底色,革命文化是我们的红色基因,没有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承袭与传递,就没有今天独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时代发展爱国主义教育,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思想资源和丰富素材。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既有屈原的“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又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既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又有岳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回顾历史、承袭传统可以激发国人的爱国情怀,对于维系社会稳定、巩固文化和国家的认同意义非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33文化自信是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的精神支撑和前提条件,只有首先对自己的文化有自信,才能充分认识并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基和先决条件,只有认同和尊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添亮丽的底色。坚定传统文化自信是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前提和关键,只有尊重承袭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当今时代背景时代条件,实现“两创”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才能使传统文化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才能确保在传统文化基础上,贴近当今人民的生活,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这对于培养向上向善的积极风气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今全球化的发展,让我们把聚焦点放在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上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文化的发展。各国的文化事业健全与否,亦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观察一个国家的文化,我们可以了解国家发展的驱动力量以及国家的发展前景。在21世纪的今天,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沿着正确方向前行,并使其成为我们的突出优势,就成为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当今出现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以儒代马、马克思主义无用论等文化复古主义偏向、批判传统文化、看不到文化继承性和连续性的文化虚无主义错误,否认和割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的论调,都是没有看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质。应正确看待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关系,这是使我国现代化发展得以行稳致远的必经之路。
“在 5000 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帜。”[6]运用社会过程研究方法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要坚持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是由连续稳定的渐进过程与非连续动态的飞跃过程的统一。稳定状态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是相对静止的过程,是事物发展的连续性的表现,在此过程中进行量变积累;动态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是发生了质变的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非连续性。因此,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过程,要坚持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曾指出“惟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绵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英国著名学者汤因比也曾指出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26种文明形态中,唯一没有中断或湮灭的而延续至今的文明形态。“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7]没有传统文化的孕育和涵养就没有今天的现代文化,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伦理道德更是今天我们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其中的保持仁爱、讲究诚信、尊老爱幼等精神品格更是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观相统一,这些传统美德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今天我们的价值取向、精神追求、行为方式。到了近代,革命文化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保留了古代文化中的积极部分,发扬近代的民族精神,以往的观念到了近代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传统文化中的“民为邦本”到近代有了“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全新表达,传统文化中提及的“格物致知”有了“实事求是”的全新表述等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文化历久弥新又与时俱进,表现形式虽然有所差别,但其精神实质并没有改变。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敬业乐群,从“精忠报国,还我河山”到当代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无一不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脉相承、赓续发展、绵亘古今的连续性。由此可见,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传统文化的赓续传承,三者相互贯通,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更替发展、连续统一的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三种形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没有发生鸦片战争之前以农业社会为基础的古代文化。其二是鸦片战争后,以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的中国近现代文化。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社会历史的变迁、社会存在的发展决定了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差异。近现代文化借鉴西方文化并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呈现出与古代文化不同的格局、特点和性质。正如严复指出“夫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立宪、革命诸义,为吾国六经历史之不言固也,然即以其不言,见古人论治之所短。”[8]中国古代文化与中国近现代文化之间,不是相同性质文化的延续,而是经历了文化发展渐进过程的中断,出现了由旧质的文化向新质的文化的飞跃,以及新质的文化的扩张。[9]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具有统一性和连贯性,但在向近现代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性质和内容的改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过程不完全具有连续性的表现形式。
因此,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要看到没有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奠基,就没有近代革命文化和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明晰三种文化形态实质上是与时偕行,一脉相通的;又要看到近现代文化是在历史传承过程中,党和人民准确把握时间节点并有效利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文化,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之举,没有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将很难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相匹配。所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辨证把握文化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关系。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总体趋向是上升的,具有前进性,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不免有回复和倒退,具有曲折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体现了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充斥矛盾的过程,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人们认识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出现曲折和反复。一些文化复古主义者打着复古的旗号,鼓吹“以儒代马”即用传统儒学代替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割裂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儒家文化之间的关系,将二者置于互相对立、非此即彼的互斥状态,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这种看似维护传统文化的主张实则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继续焕发蓬勃生机的巨大阻碍。文化虚无主义者同样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置于对立的状态,忽视传统文化的价值,认为传统文化是近代经济发展落后、社会制度落后腐朽的罪魁祸首,错误判断了形势,企图消解中国文化的历史底蕴和精神基因,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严厉批判,割裂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前后因循关系,片面、机械、非连续地对待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削弱了人民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对文化的自立、自觉、自强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坻和源泉,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同时马克思主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生机与活力提供指导,使其在现在仍能与当代现实相适应。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运动轨迹不是直线的,也充满了迂回和曲折。在对待传统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时,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给予传统文化以理论指导时代内涵,又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和说服力。
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发展轨迹中充满曲折反复,但其发展过程中总体呈现出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性的生动体现。20世纪面对外来文化时,国民一度迷失方向,掀起了五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等反传统文化的批判浪潮,认为腐朽传统文化维护封建社会统治,压抑人性束缚人们的行为和思想,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进而对传统文化进行全盘否定。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也延续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传统文化批判的思想。改革开放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和现实作用,客观地看待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党和人民坚持实践第一,始终保持文化的先进性,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也重新焕发出时代生机。文化只有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之后才能形成更加完善、积极的思想。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虽有极个别的反复但总体趋势像历史的浪潮般生生不息、不断向前。
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要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既要反对历史直线发展的观点,看到追求无曲折、不反复的发展过程是不切实际的,应及时注意并纠正错误的思想偏向;也要反对历史是无限循环的观点,忽略文化发展过程中不断螺旋上升的总趋势。因此要看到虽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过程中有反复和曲折,但它的总体发展趋势依然是前进上升的。
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不会因为个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由于社会实践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和性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每个阶段文化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特定的历史规律和客观条件,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有其特定的前进路径。文化随着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变迁的改变而改变,受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政治等客观规律的制约,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传统文化是在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基础上产生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产生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必然结果。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要尊重历史的客观规律性,也要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不会脱离人的意志自发的实现和完成。张岱年认为中国要想真正走向现代化,必须进行文化创新,即“以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作为源远流长的母体文化,以西方近现代文化作为激发现代化活力的异体文化,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起主导作用的主体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现代化为主体目标,借鉴中西文化的精华,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文化。”[10]对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一些人一味鼓吹中国文化中心主义,这种唯我独尊的“盲目排外”使中华文化一度陷入僵化、止步不前,自此文化自卑情绪蔓延,使西方普世价值、西方文化中心论有了市场,“拿来”主义盛行。由此可见无论是夜郎自大的中国文化中心主义,还是唯洋是从、妄自菲薄的西方文化中心主义,都陷入了顾此失彼狭隘的文化争斗之中。自古至今传统文化中既存在跨越时空仍然焕发光彩的时代精华,又固然存在着落后愚昧、停滞不前的消极腐朽,基于良莠共存的特质,我们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选择性和能动作用,撷取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中符合时代发展步伐、具有当代价值的思想文化精神予以继承传递,与现代文明的社会价值取向格格不入的封建糟粕思想更要及时摒弃,以批判的眼光看待文化的发展过程,让中华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充分发扬并成为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底色,实现多元文化之间的多元互补、兼容并蓄。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创新成果,是尊重历史客观规律性与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充分体现,即符合“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规律性与符合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和使命的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这种既具有真理性又具有道义性的统一必将带领党、国家、人民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一方面,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处于历史不竭变迁的大环境下,使文化的现代转化和传统文化的更新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确保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朝着正确目标行进,在当代迸发出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文化自身具有规律性,不意味着它自己可以完备自己的体系,因而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横向上处理好本国民族和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纵向上处理好当下与未来的关系,使传统文化符合当代的取向,在世界范围传达中国声音。
综上所述,利用社会过程研究方法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进程,要在文化发展中坚持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这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意识形态多元化的今天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路径。只有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指导才能真正实现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坚定文化自信,增进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