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育强
(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079)
“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1]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同舟共济、团结一心、共克时艰,打响疫情防控的阻击战,迅速形成全体动员、全面部署、全民参与疫情防控的全国“一盘棋”局面,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这场“战疫”中得到了生动体现与升华。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宣传教育和网络文化成果征集展示工作的通知》,对重大疫情背景下深入持久地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肩负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高校抓住全民抗疫这一特殊历史契机,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凝聚人心战胜疫情的必然选择,而且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大学生成长成熟的实践需要。高校要把疫情防控工作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贯通起来,充分挖掘疫情防控下所积淀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着力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统一的教育路径,积极宣传、学习和实践爱国主义精神,进而增强大学生“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强化家国情怀,培育民族精神,激励广大青年学子把爱国主义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爱国主义既是中华民族进步发展的思想动力,也是激励全国人民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支柱。在这场全民“战疫”之中,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得到了新的丰富与发展。
一是体现为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在当代中国,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本质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2]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从党中央到地方各级党组织、党员和人民群众积极投入抗疫行动。全国人民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宅”在家里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各类企业家、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等争相捐款捐物,支援抗疫前线。
二是表现为爱国与爱人民相统一。热爱人民、忠于人民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观、执政为民的执政观和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三者的根本体现。“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肩负对人民高度负责的使命担当,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各级党委和政府纷纷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紧紧依靠全国人民,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争,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关怀。
三是展现为中国人民捍卫国家尊严的爱国理性。目前,中国人民全力以赴,遏制疫情发展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疫情防控工作。然而部分西方政客及个别不良媒体却别有用心,对疫情做出过激反应,不断制造和散布谣言,甚至发出极端言论。中国人民为维护祖国尊严据理力争,坚决反对地域污名化言论,阻止“信息病毒”和“政治病毒”的传播,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保障经济、文化、科技、旅游等产业健康发展,为祖国发展创造优良环境。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生力军。抓住当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特殊历史契机,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这不仅是凝聚人心战胜疫情的必然选择,而且是高校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遵循,同时也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熟的实践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3]古往今来,正是无数中华儿女英勇奋斗,为推动祖国繁荣与发展不惜舍小家为大家,才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断激励人们为推动历史的发展不怕牺牲、前赴后继,使得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长盛不衰。只有凝聚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才能充分彰显,最终获得这场全民“战疫”的伟大胜利。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手握历史发展的接力棒,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在重大疫情应对中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一方面,有利于增强青年大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进一步凝聚起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联防抗疫的磅礴伟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提振青年大学生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使他们认识到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力量,自觉听党话,坚定跟党走,进一步增强其政治认同、制度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筑牢思想根基。
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这一历史使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利用重大疫情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主动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既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客观需要,也是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有利契机,体现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一方面,高校要围绕当前疫情防控这一工作重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领广大青年大学生时刻关注疫情变化,正确认识社会事态发展,明晰疫情期间的爱国要求,以切身行动为全民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另一方面,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做到因时而动、顺势而为,积极宣传抗击疫情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和先进典型,以透彻的理论和深刻的分析讲清楚我国战疫所彰显的爱国主义精神,使爱国主义情怀在广大青年学子心中深深扎根,帮助大学生认清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牢记肩上的重任,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早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生逢其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见证者,同时也重任在肩,承担着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他们既是追梦者,又是圆梦人,更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还是将来参与祖国发展建设,对广大青年大学生而言都是磨炼意志的实践考验。在重大疫情面前,要充分利用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全民“战疫”,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把抗疫战场转化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课堂。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制度自信,使他们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增强对祖国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提升其政治站位,在抗击疫情中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导大学生主动关注疫情进展,关注社会民生,逐步养成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青年学子要把满腔热情和才学转化为实际的报国行动,主动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把个人理想奋斗扎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之中,做胸怀大志、心有大我、肩担大任、行显大德的时代青年,在这场重大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不断走向成熟。
党领导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实践,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教材,也是一堂感人肺腑的爱国主义教育人生大课。高校身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前沿,要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主要抓手,把疫情防控工作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贯通起来,让青年大学生在疫情防控中涵养爱国情、砥砺强国志、实践报国行。
一是要引导大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地抽调医疗队驰援疫情中心,调动一切资源开展疫情防控,在最短时间内建成了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和多家方舱医院,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力、动员力。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之下,全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高校要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宣传教育,增进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认同,筑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思想基础。同时,要将中国共产党强有力领导的政治优势、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及中国人民团结奋进、迎难而上的民族精神等,通过一个个鲜活案例展现出来,让大学生看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战疫中所展现的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使他们更加真切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从而增强大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心。
二是要激励大学生学习抗疫中涌现的英雄人物与爱国事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历史上从来没有被艰难险阻压垮过。”[4]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从钟南山、李兰娟等院士到白衣天使,从武警官兵到基层党员干部,从志愿者到普通人民大众,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涌现出不计其数的抗疫先锋,积淀出无数感人至深的抗疫英雄事迹,他们以舍身忘我、勇于奉献的精神投身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以实际行动给爱国主义做出了最美的诠释,这些事例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素材。高校要从抗疫人物与故事中选取优秀素材,深入挖掘和宣传国家抗疫先锋和英雄模范的突出事迹,引导大学生向抗疫英雄学习,在疫情防控和未来祖国建设中贡献青春力量。此外,要结合抗疫斗争的青春实践,树立抗疫青年榜样,讲述新时代“90后”“00后”青年团结一致共同抗疫的艰辛历程,激励新时代大学生勇做有理想、有责任、有本领、有担当的大国青年。
三是要引领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博大精深的精神财富。其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济世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爱国情怀,为中华民族的生息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滋养。在这场阻击新冠肺炎的严峻斗争中,不论是勇挑重担的白衣战士、人民解放军,还是坚守岗位的基层党员干部、普通工人,还是无私奉献的志愿服务者、爱心人士,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体现了不怕牺牲、乐于奉献的大无畏精神和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习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们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5]因此,高校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要着重培育青年大学生坚定的文化自信,引导他们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首先,提高家国情怀,强化责任担当。当前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人民勠力同心,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共同凝聚起了阻击疫情的强大力量,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回顾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又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就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这种家国情怀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能够极大地激起人们对国家和民族的炽热情感,汇聚成为推动国家繁荣强盛的磅礴伟力。爱国,就是最大的责任担当。高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和强化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引导大学生认真学习国家和民族的辉煌历史,正视当前国家发展现实并直面疫情的发展趋势,使他们切实感受到身为中华儿女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并将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渗透到日常学习生活之中,不断提升自我,报效国家,服务社会。
其次,磨炼爱国意志,坚定理想信念。爱国不仅体现在对于国家的热爱情感,还表现为由爱国情感所激发的理想与信念。广大青年学子应当立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立为国为民服务之志,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不懈奋斗,要不畏艰险,在困境中磨炼意志,只有在逆境中经历一番奋斗,才能形成坚强的意志。理想信念不仅是一个人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而且是一个人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的集中表现,更为重要的是“爱国主义本身就是一种理念和主义,是一种理想信念。这可以说是一种最高的爱国境界”[6],这种崇高的爱国主义能够点燃激情,鼓舞人们勇于面对前行的困难和挫折。高校要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继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实现人生自我理想的道路中迎难而上,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转化为自觉的实践行动,做坚强的新时代奋斗者。
再次,提升科学素养,增强理性思维。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无论是面对突发的重大疫情,还是面对国家发展的长远大计,青年大学生都需要具备较高的科学技能和扎实的知识本领,将自身所学投入到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脚踏实地,将远大理想落实到现实行动之中,激励广大青年学子以真才实学为祖国建设做贡献。同时,大学生不仅要掌握科学的知识与技能,还要努力提升自我素养,不断强化理性思维。青年大学生是特殊的知识分子,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在应对重大疫情的特殊历史时期,应当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始终保持理性思维,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辩证看待事态发展趋势和社会舆论动态走向,要始终坚持国家、民族和集体利益至上,做引领时代发展的青年先锋。
首先,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打造全方位承载爱国主义元素的课程内容。一方面,要创新打造网络课堂,切实做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不仅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也要将爱国主义教育元素融入各门专业课程中,深入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内涵。另一方面,要利用线上网络课程召开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的“云班会”,组织学生上一堂难忘的爱国主义思政课。高校要注重带领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主义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实践意义,全面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坚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一定能彻底战胜疫情。
其次,占领网络主阵地,营造全社会弘扬爱国主义情怀的网络氛围。一方面,要利用好网络优质资源,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相关要求,深入开展“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宣传教育和网络文化成果征集展示活动,通过公益广告、音乐作品、网络短视频、书籍漫画、诗歌诵读等形式讲好疫情防控期间的爱国故事。另一方面,要做好网络理论宣传工作。高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在青年学生活跃的微博、微信、贴吧、视频网站等移动客户端,用贴近青年的话语讲述生动鲜活的抗疫故事和爱国行动,使之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心灵深处,用事实的力量感染人心,把爱国主义从崇高的精神世界扩展到丰富的实践生活中。
再次,利用现实主战场,鼓励大学生投身爱国主义实践的社会活动。爱国不是一句口号,它是一种热忱的情怀,更是一种具体的行动,脱离实践的爱国主义是不存在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7]疫情关乎生存,防控人人有责,要切实将全民战疫这个社会大课堂同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合起来,鼓励大学生在疫情防控中做到知行合一,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在充分做好安全防护的情况下,发挥一技之长,力所能及地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传播正能量,将爱国情转化为报国行,在实践中不断奉献。
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在新冠肺炎抗疫斗争中得到了充分彰显、洗礼和升华,成为指引青年大学生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走向成长成熟的伟大旗帜。高校要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基本准则,将重大疫情防控与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厚植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引领青年大学生把涵养爱国情、砥砺强国志、实践报国行自觉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征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