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逻辑进路

2020-01-02 09:57:02赵子彤
文化学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价值观核心

崔 怡 赵子彤

校园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学生交往活动的平台与载体。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不仅可以体现优良的校风学风,而且有利于学生丰富精神世界,塑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与学习风貌,因而高校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思想引领、价值塑造与道德提升的重要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契合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指明灯,也为高校校园文化指明建设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三个层面的内涵,国家层面可以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具体体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既需要经济、科技等硬实力的支撑,也离不开文化的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在中国梦的引领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才能走得更稳、走得更远。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具体内涵,其是社会发展的具体目标,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保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指导作用,发挥好塑造人的重要作用。在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校园文化建设提出道德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所标定的道德目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与社会道德要求紧密结合,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二)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平台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所与平台是汇聚众多人才于一体的高校,也正是由于独特的人才优势,才使其成为意识形态工作与学习的主阵地。高校开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课程不仅向学生讲授先进的价值理念与道德目标,同时发挥了理论教育的重要作用。这样就会形成以高校学生为起点,以全国高校为线,以社会为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使学生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时,高校发挥了校园文化活动的“第二课堂”作用,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集创新性、丰富性与多样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在丰富大学生的课外活动之时,也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促使高校师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化于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终极目标一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于我国的具体实际与基本国情,凝练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目标。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能肩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于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1]。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其发展的目的在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价值的实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能够在实践过程之中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从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培养与塑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无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终极目标都在于人的培养、人的发展、人的自我与社会价值的实现,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终极追求与目标具有一致性。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不利因素

(一)高校校园物质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失衡

从广义上讲,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两方面,但并不是这两方面同等重要。精神文化建设是应着力发展的方面,物质文化建设是为了配合精神文化的建设,只是辅助方面,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不能本末倒置。一方面,部分高校将教育投资用于物质条件的改善,过于重视校园硬件设施的建设,过于重视植被建设与环境变化,在精神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明显不足,在校园软实力的建设方面远远不足,造成了“大楼多大师少”的局面[2]。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高校将校园文化活动仅仅等同于文艺、体育的活动,如迎新晚会、运动会、校园歌手大赛等[3]。教育性较强的校园文化活动较少,如宣讲会、主题讲座、专家演讲等,忽视对学生精神风貌的培养与学校人文环境的建构。长此以往,只会造成高校校园文化的畸形发展。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形式化倾向明显

作为“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以独特的育人作用在学校中常态化展开,但很多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形式化倾向明显,存在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容、只注重灌输不注重教化的现象,造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效能低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校园文化活动模式化。校园文化活动尤其是一些具有德育意义的活动模式老套,按部就班,学生只是被动参与,缺少主动性与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难免产生抵触心理。二是校园文化活动程式化。单调重复、墨守成规是当前部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程式化的表现。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只注重形式忽略其精神内核,影响了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性作用的发挥。三是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化与程式化造成了学生主体性的缺失。学生不再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变成了被动接受者,校园文化活动也不再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高度互动的环节。

(三)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

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腾飞,西方功利主义却借机在我国传播与渗透。高校作为意识形态传播的主阵地,也不免受到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冲击,不少大学生存在信仰迷失、道德滑坡的现象。第一,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传统的集体主义与奉献精神被个人私利与欲望瓦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奉行自利原则,以满足自身利益为前提。第二,目光短浅,信奉实用主义。当代大学生将就业作为自身学习的目标,学习上急功近利,侧重于就业技能的提升,侧重于对实用性技术性强的课程的学习,而缺失对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及对自身能力的全面提升[4]。第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盛行。受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在学生之中蔓延,不少学生在追求金钱中迷失自我,以“钱”“权”作为自身的奋斗目标,从而造成精神空虚与信仰迷失。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打造“互联网+”的融入方式

学生在哪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应融入哪里。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网络长大的,网络已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他们通过网络获得资讯与信息,通过网络表达他们的思想与情感。网络调查统计,将近约70%的大学生经常活跃在网络平台上。相应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借助网络平台,积极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打造“互联网+”的融入方式。第一,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实践主体性,提升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与弘扬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建立一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网站或网页,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QQ等进行宣传,同时注重学生的反馈,及时提高宣传教育的质量与效果。第二,高校师生要善于使用且熟练掌握网络工具,创新网络使用的手段。可以通过直播平台、微电影、微视频等工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通过创新手段,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高品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品。

(二)发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互动作用

“第一课堂”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高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将其列入必修课程之中,同时,创新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教育的实效,使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做在其中。高校还应该根据本科、硕士、博士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具体情况讲授不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教育内容。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仅依靠“第一课堂”是远远不够的,高校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发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互动作用,如举办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竞赛、征文比赛、讲座等,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让学生时时刻刻在其感染熏陶下,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三)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团文化活动

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实践要充分利用高校社团这一实践平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以不同的方法与手段融入不同类型的高校社团,从而提升社团活动的意义与价值。第一,学习型社团作为高校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平台,一方面可以聘请一些知名学者、专家教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题讲座、专题报告,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学习[5];另一方面,可以有组织地开展红色革命圣地与红色革命博物馆的研学游,使学生在参观学习的途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第二,文体型社团不仅应作为满足学生娱乐需要的存在,更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如将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竞技体育精神融入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之中,引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第三,志愿服务型社团作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应充分发挥其桥梁与纽带作用。一方面可通过志愿汇等APP记录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时长与表现,并通过“最美志愿者”等奖项的颁发调动大学生参与公益实践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组织地培养志愿服务骨干,开展志愿服务技能培训,从而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在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过程中,使大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14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