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希
(湖南大学 校办公室,湖南 长沙 410082)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21世纪以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从1997年清华大学等一批大学自发开展创业教育至今,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经历了高校自发探索阶段、教育行政部门引导和指导下的多元探索阶段以及国家战略下的全面推进阶段。近年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本土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无法回避的发展困境。对此,高等教育管理者既要清醒的认识当前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更要以开放的视野、创新的姿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积极回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
为了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研究人员首先在国内25所综合性大学师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一些无法用数据体现和反映的内容还进行访谈和实地考察,作为对当前现状和问题调查的补充。从调研来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得到较大发展,但是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发展时间不长,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国家和学校的“投入”与师生之间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并不相匹配,创新创业教育还面临着“结构失衡”“机制失调”“功能不足”等问题。
1.课程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调研显示,样本中有一半的学生认为学校现有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够完善,近三分之二的学生未选修过创新创业课程。这一数据反映出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同时也反映出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本身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设置不平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课程较多而实践课程偏少,从调研高校来看两者的比例约为5∶1。二是创新类课程与创业类课程设置不平衡。大学开设的课程主要以创新类课程为主,而创业类课程较少,体系化不强。三是与专业相结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不足。在调研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基于创新思维训练的跨学科课程和创业课程还没有纳入到学校主流课程体系之中,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还存在相互割裂、“两张皮”的问题。
2.教师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一是师资队伍组成来源失衡。从教师队伍调研情况来看,校内的专职双创教师数量远少于兼职双创教师,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的人数比例约为1∶2。兼职教师主要以校外聘请的创业导师为主,本校学生辅导员、就业指导部门等老师兼职为辅,兼职教师真正投入到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中的时间和精力难以保证。二是师资队伍学科背景失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综合性、交叉性科学特点的教育活动,调研高校中任课教师一般以商学院教师为主,其他学科尤其是工程专业教师参与较少,造成学科的单一和不平衡。而在日本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中以经济、管理专业为主的学校教师占45.2%,以理工科教师为主的占37.1%,文理教师共同授课为主的占53.2%[1]。三是师资队伍能力结构失衡。校内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缺乏,很多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自身也没有创业的亲身经历,加上自身肩负专业教学和科研等大量工作,很难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专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和研究。校外兼职导师授课风格一般比较随意,讲授的知识和经验比较主观,缺乏系统性和理论高度。
1.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存在“管理失调”。近年来,成立创新创业学院等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机构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从调研来看,一些高校虽然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创新创业中心,但相当一部分属于“虚体”机构或协调机构,机构之间存在职能重叠和责任不清现象。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学院/中心”由原来的“就业指导中心”“实践教学中心”更名而来,其职能并未发生较大改变。从整体上来看,调研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机构中虽然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但是部分高校由于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规划和功能定位不明确,还没有深入到人才培养的实质性环节,对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推进作用有限。
2.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存在“运行失调”。调研显示,近年来,我国高校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基础条件建设,一批创新创业训练基地和孵化平台在高校建成,成为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但从访谈来看,当前学校还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和管理机制,一些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往往由二级学院独立管理、独立使用,设备、人员、场地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封闭性,在面向全体大学生开放以及推进交叉创新平台方面存在不足。有的高校的创业孵化基地由原来的就业实习基地或者工程训练中心更名而来,在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创业孵化等方面开展程度不够。大部分大学科技园、孵化器承担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育人的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创业大街、众创空间等由于缺乏前期创新项目的培育、后期项目的跟踪指导等完整运行链条的有效衔接,使用效益也有待提升。从调研问卷来看,“缺乏社会资源沟通交流平台”(63.30%)、“基地或平台活动经费紧缺”(58.41%)、“实践基地专业指导教师缺乏”(52.12%)成为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平台)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
1.师生创新创业意识依然不强。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创新为基础,以激发人的创造力为核心,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主要目标,指向未来事业创新、创业发展的一种新的重要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从调研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师生对创新创业教育意识方面仍比较薄弱。调研显示,“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60.26%)、“学生重视程度不够”(44.87%)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在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认同度调查中,只有四成的教师对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认同感的表示满意及以上。访谈中师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仍然存在不一致,甚至还存在误区和偏见。这反映出创新创业教育在师生中的认同度和参与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外部热、内部冷”的状况。
2.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依然不足。创新创业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从学生问卷调研结果来看,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满意度不高,仅有25%的学生达到满意及以上,39.31%的学生认为一般。其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应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有所体现。但调研显示,被访谈者认为当前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以及激发师生创新创业活力上体现还不明显,只有32.9%的在校师生对此表达满意或非常满意。
当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课程、师资等结构不平衡等问题反映出当下的创新创业教育还是要素与要素的机械叠加,还未形成基于整体目标和内在逻辑要素的有机整合。其根源在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还比较滞后。一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机构决策者和管理者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思路还不明确,使得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创新创业实习、创新创业比赛、创新创业训练营,缺乏明晰的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理念。近年来,“互联网+”和挑战杯等官方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但是,一些高校以“任务摊派”的形式要求各学院组建创新创业竞赛团队和设立项目,“为了竞赛而竞赛”、过度“包装”等浮躁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其次,由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有待更新,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的教学改革还缺乏力度。一些高校教学形式固定化,专业教育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及教学相关制度依旧根深蒂固,学生基于跨学科知识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宽度与广度难以拓展,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尝试创新和探索创业的勇气。
第一,在国家宏观层面上,创新驱动发展在国家认知框架中不断强化,教育部门也提出要“把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到学校发展战略的高度”,“把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但是,大学内部组织机构、大学评价机制等还未与整个社会创新创业体系匹配,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高校与外部双创资源的对接机制不完善等都反映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网络和联动效应尚未形成。高校调动各方主体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壁垒仍然存在,对现有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不够。第二,由于我国绝大部分高校属于政府拨款为主的大学,政府是资源分配权力的最大拥有者,政府凭借一系列政策导向决定着大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在现行高校资源投入、资金拨款、评价机制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内生动力不足。第三,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反映出来“结构失衡”问题,其根源在学校尚未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整体着眼,打破人才引进和培养体制的障碍,创新创业师资引进和培养机制,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引进制度还有待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大量的具有实践背景的专业教师,但是目前大多数大学仍然按照学术型标准设置人才引进门槛,使得一些优秀的具备企业实践经验的工程师等人员难以进入大学。
创新创业教育出现的结构、机制和功能失衡,除了高校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外,同时还受到教育外部环境的影响,外部的支持体系和支持机制不健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链条存在断裂或缺失。第一,创新创业相关政策的稳定性和实效性不够。近几年来,中央以及地方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但从国家配套优惠政策来看,多数都是集中在企业注册,税收和资金支持等方面,而针对创业教育和培训指导等方面的相对不足。第二,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缺乏。目前我国正在发挥体制优势,国家各部门以及地方都从不同角度鼓励大学生创业和创办科技企业,但是具体到直接有效的服务高校平台依然缺乏。第三,创新创业文化环境有待转变。现代社会充斥着各种“成功学”和颂扬创业成功的“英雄主义”,却难以宽容失败和失败者。大学过多的宣扬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对创新创业过程中的艰辛和创新创业失败的案例缺乏分析、讨论和研究,在创新创业文化宣传教育方面还存在激情有余、理解不深的问题。
从调研和分析来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处在一个外延式、粗放式发展为主的阶段,迫切需要向深层次的内涵建设和精细化发展的机制和态势转变,并逐步走向共生、平衡、协同发展的生态化状态。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和条件的基础上,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成为推进当前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突破当前的困境的重要路径[2]。目前,我国高校迫切需要在快速发展中冷静下来,从课程与教学、组织机制、内外环境三个方面入手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以此真正激发师生创新创业活力,切实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价值和长远价值。
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嵌构在大学教育体系和整个社会创新生态之中,而不是独立在现有大学教育之外。这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首先要明确的定位。其关键是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落后的教学方式,把创新创业精神、思维、技能和知识融入到现有的教育教学体系中,以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形成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与教学生态。
1.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该确立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育质量观,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着眼点放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上[3]。因此,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应该是脱离现有课程的单独课程体系,现有的课程应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精神和价值。一是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让创新创业精神融入全体学生“血液”之中。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应改变当前过多的介绍大学生创业背景、特征、意义等理论性知识,而是通过帮助学生了解创业活动过程的内外部规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企业家精神。二是将创新创业素养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现有的学科和专业中渗透创新创业素养内容,植入创新创业教育元素,把创新和创业思维、技能培养融入到现有学科课程教学中,明确相关素养与已有学科课程之间的对应与关联,使创新创业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融会贯通。三是推进创新创业专业课程建设,针对有创新创业潜能、创业专长的学生,注重对其进行财务、营销、管理、金融等专业知识的教学,同时还应适当加入领导力培养的相关内容,通过活动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形式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2.探索基于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创新创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面对创新创业意识不足、能力不强等“功能不足”的问题,探索基于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即教学应更加注重以实践为导向,更加注重学生个体的创造力发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第一,推进项目制教学。打破学科和课程界限,教师以项目的形式指导和带领学生学习,学生通过深度的项目研究展开个性化学习。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中的项目有多种形式,既可以是创新科研项目,也可以是真实的创业孵化项目,还可以是企业委托的真实项目或者工程训练项目。第二,推广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既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式,也是一种模拟真实情境下的知识“建构”的过程。通过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研究和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第三,探索“作品导向型”学习。以作品为导向的学习过程实质是对典型创新创业活动的模拟,激发学生的创意灵感,把学生从“消费者”变为“制造者”,发挥个人才能、创造力和创业精神[4]。这种“作品导向型”学习既可以是通过课程学习获得学习作品,也可以是在创业型模式下制作真实产品。学校可以把这种真实的产品作为修完学业的总汇报或毕业设计。
3.完善基于教师发展的师资队伍。第一,推进高校教师的多元选聘。高校要改变唯学历论的倾向,鼓励实践型师资引入,形成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人才流动。创新教师招聘模式和标准,常态化聘用具有创新创业经验的企业家、企业高管等创新创业兼职教师,从市场竞争和商业创新的视角培养、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同一区域内高校的学院和学科可以探索与本区域相关企业进行合作,行业协会可推荐具有行业创新创业经验的专家、企业管理者担任大学创业导师,或加入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合作开发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和课程。第二,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通过整合校内金融管理、工业工程、教育研究以及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优质教师资源形成跨学科团队,以研究成果指导整个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流程,形成不断推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循环系统,保证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三,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学科平台。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推进,大学应立足未来,从学科和专业建设的角度发展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事业,赋予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学科、专业归属感、成就感和身份认同感。
对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来说,以何种机制运行决定着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所产生的功能。协同机制能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之间的“协调合作”,促进高校、企业和社会机构等全方位的融合,形成一种自组织的生态发展机制。
1.以战略协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高校应做好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体现到人才培养模式、科研体制、人事制度以及内部治理等各项改革中,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共识的达成、战略规划与相关政策的协调一致。在生态系统构建初期,高校可成立创新创业教育统筹协调机构,对全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整体设计和组织实施,避免校内机构间因职能分工协调不顺而互相推诿的弊端。当然,也并非所有的高校都需要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学院或者中心,而是要根据各个学校的基础条件和发展现状来合理设置,其关键在于是否形成有效支撑、分工协作的统筹协调机制,有效整合课程、学科、人才、场地等校内外资源。其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虽然以大学为主导,但不能仅仅依靠高校,还必须与政府、企业、社会等主体协同行动,发挥各研究院、科技转化中心、地方合作办等各自优势,加强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配合,实现大学、政府和产业之间知识、需求、政策、信息的有效流动。
2.以校企协同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面对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存在的管理失调、运行失调等问题,高校应围绕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以构建新型校企合作关系为切入点,构建起创意—创新—创业的生态链条,使高校与企业形成协同育人合力。第一,共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充分发挥企业作用,通过师资互派、平台共建,引入真实企业生产流程,“升级”和“改造”现有的工程实践平台;或与企业共同建立一批创新创业实验基地,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的场地和机会;或依托企业委托的实际技术开发和创新项目开展科技创新、毕业实习等。第二,共建创新创业教育竞赛活动平台。创新创业类竞赛应更多的淡化“奖项”结果,引导学生转变竞赛观念,注重对创新创业竞赛中“前端指导”和“后端支持”,注重大学师生在竞赛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既要发挥企业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加强对竞赛项目分类指导和资源配套,又要加强对竞赛的后续跟踪和持续支持,让大学生创业者得到创业投资者的支持,促进师生创新成果的转化。
3.以评价协同激发师生创新创业活力。第一,改革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以推进教育教学为导向,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目标,健全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并把它纳入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双一流高校评定体系中。由政府评价为主转为政府评价与社会第三方共同评价,设计包括课程建设、师资队伍、社会影响力、毕业校友成就、项目创新等在内的可以操作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控制指标体系,从创新创业教育过程实施、质量监督和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合理评价,激发高校教育改革的动力和活力,落在人才培养实处。第二,改革教师评价。将教师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现在教师评价体系中,鼓励教师注重学科交叉创新,将创新创业精神、素养的培养融入到相关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推进项目制教学,以适当的方式给予评价和认可,提升教师投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改革学生学业评价。把创新创业能力评价融入学生综合评价之中,通过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实践活动考核等多种形式,将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参加创新项目、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折算为学分或毕业设计,灵活运用量化评价、质性评价、操作实践等形式,科学记录并评价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和成绩,客观反映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动力和活力。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社会组织和个体之间合作共存、共生演进的生态系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只有在“阳光”、“空气”、“水分”等生态环境能够满足生态主体需求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针对当前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功能不足”等问题,要培育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形成政府引导支持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生态格局。
1.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第一,多层面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支持政策。国家战略层面应把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政策纳入创新驱动战略中统筹考虑,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和配套政策,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教育部门应出台相关鼓励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和配套政策,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标准建设、实施国外优秀大型企业实习实训项目等,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高校则应从制度层面为师生发挥主体能动性提供足够空间。如允许教师在企业担任咨询顾问,或者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参与科技企业的创业等,通过灵活的制度充分发挥教师的创新创业潜能。第二,多渠道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经费支持,在经费、项目和资金等方面对创新创业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给予倾斜。借鉴国外经验,政府层面可成立专门基金加强校企合作,支持在大学周围建立各种科技网络群。第三,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构建一站式创新创业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政策资金、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打通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投融资渠道。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平台,通过引入成熟的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或专业团队,为学校师生提供技术孵化、法律咨询、财务辅导、科技成果转化培训等方面的完备服务。
2.培育创新创业教育文化环境。从生态的可持续性来看,只有大力培育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才能激发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内生动力,使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从“政策驱动”转向“文化驱动”,从“权力推进”走向“自我发展”。第一,将创新创业精神融入现代大学文化。高校应把创新创业思维培养融入大学教学科研,通过文化来转变人的思维模式,大力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把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把责任担当意识培养融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引导大学生把创新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把创业当作一种人生体验,把对自己、身边的人以及社会做出一些积极的、正向的影响或改变作为知识分子的使命和责任,在不断的探索和创造中保持生命的活力和张力。第二,全社会创设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创新与创业是一个反复试错的过程,必然面临着承受风险和遭遇失败。全社会要形成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文化,不但激励成功者,更应该宽容失败者、激励失败者,让尊重创造、尊重创新成为人们的一种价值取向,使创新创业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全社会还要广泛弘扬创新创业所蕴含的优秀文化,倡导敢于挑战、坚持不懈的精神、注重合作、诚实守信的作风,大力弘扬创新创业精神,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供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