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军政大学精神”的文化阐释
——兼论对职业院校文化理念建设的启示

2020-01-02 03:39
武夷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精神教育

成 榕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南平 353000)

抗日军政大学的精神是个历史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在不同的语义范畴中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延安宝塔区党校对新时代抗大精神作了新的概括:始终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大力倡导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优良校风。

抗大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抗大精神进行文化阐释,主要是从文字分析的角度切入。因为文字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经过历史的筛选,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基本上能够系统地还原事物、事件的本来面目,能够让我们对事物、事件有个全面、系统、历史的认识。文字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还借鉴了日本翻译英语的一些逻辑思维、字面意义、结构组合等,能够使我们通过最通俗、简洁、明了的方式,站在系统、整体的角度理解抗大精神的深刻内涵和实质。

一、抗日军政大学精神的文化阐释

(一)“政治”——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关于“政治”,现在许多的党建工作者和思政教师似乎都避而不谈,给人一种“讳莫如深”的感觉——有些人认为不能多谈,应该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生怕自己的解释与中央的解释有出入,所以采取的表达方式基本上与中央文件都是一致的,导致从中央到地方,从党的高级干部到目不识丁的老百姓,听到的都是同一类型语言方式;有些人认为“政治”是个最简单、最基础的概念,大家都懂,没有必要说。其实,最简单的概念是最需要解释清楚的。

“政治”无非就是“政”与“治”的组合。“政”在甲骨文中的字形是左边一个“正”,右边是一只手拿着鞭子的形状,在《说文解字》中,“政,正也。会意兼形声。从攴从正,正亦声。攴(pū)敲击。[1]”意思就是用“鞭子”这种强力手段来维护这个“正”,也就是“正统”。封建时代的君王们为了强调自己身份的合法,强调“君权神授”,往往利用御用文人给自己的出生或者生活环境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就是为了强调自己享有天下的合法性,因此,“政”的本来意思就是用国家机器这种强力手段来维护权力的合法性的意思。“治”的意思是“形声。从水,台声。引申为治水、整治、修治。[1]”因为与水有关,而水的特征是“平”,所以“治”有“公平治理”的意思。“政”与“治”组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说明权力归谁是合法的、如何治理是公平的这么一个概念。这与现代政治逻辑的价值理念是一致的,就是公平的代表、正义的利剑,其中“政”是核心,“治”是方法和手段。

在这个基础上理解“始终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应该看到,从《共产党宣言》的“共产党人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到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再到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共产党人除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这一切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一贯以来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如果脱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就无所谓什么公平公正。所以,什么是抗大所提倡的“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的执政理念,就是“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办事方式,就是将自己的个人命运与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的伟大事业永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责任和担当意识。

(二)“理想信念”——永恒的动力源泉

“理”的甲骨文意思就是“治玉”的方法,《说文解字》中“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1]”就是顺着石头的纹理,能够找到玉石的意思。从这个意义上来分析“理想”的意思,可以得知:第一,“理想”不是“空想”,因为循着石头的纹路可以找到玉,这就说明虽然眼前看到的只是“石头”,但是只要有信心、有恒心、按照一定的规律,是可以找到“玉”的——“理想是可实现的”。同时,“理想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够实现的”。第二,由于很难界定“玉”与“石”的界限,从“石”到“玉”是一个事物变得越来越纯粹的过程,所以“理想”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因此,“理想”是可实现的,又是永远无法终极完成的事业,理想只是一个永恒追求的过程——这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概念。当董存瑞高举炸药包,喊出“为了新中国前进”的时候,新中国的建立只是一个阶段性目标,我们还要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我们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所以强调“日益增长”,就是说明这是一个永恒追求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把满足人民的需求作为自己的理想,这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信,诚也。会意。从人,从言。[1]”意思就是作为一个人从内心深处、从情感上认同的,在较长时间内能够坚持做下去的一种知行情意结合的状态。“信念是指人们对现存观念的正确性完全笃信的综合稳定、时间持久的心理品质。在信念中,主体对事物或观念认可是其为真的核心要素,‘认可’是信念的本质特征。[2]”“念,常思也。[1]”既然是一种“常”,意思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情感层面,是建立在对自己所认同的理论、思想、观点、人物的付诸于实践的行为,也是知行情意结合的状态。中国共产党的哲学是实践的哲学,“信念”是一种价值追求,是知行合一的概念。

“信念”这个词代表一种高水平的社会意识,是相对于“情操”层面而言的。人的情感层面分为情绪、情感、情操,“情操”层面的感情已经超越了功利生死,是最高层面的追求。“抗大”所提倡的“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是在“抗日军政大学”军歌中所唱的那样——“国家的兴亡、民族的解放、我们的责任”,就是家国天下的情怀,就是“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担当精神。

(三)“艰苦奋斗”——永远坚守的政治本色

“艰,土难治也。段玉裁注:‘引申之,凡难理皆曰艰。’‘按,许书无垦字,疑古艰即今垦字。’[1]”意思就是“土地难以开垦”的意思,由于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没有“垦”这个字,怀疑“艰”就是“垦”字。无论是女娲造人用的是土,还是晋公子重耳接受老农泥土的象征意义,还是阴阳五行中居于中心位置的“土”,“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绝对是一个崇高的存在。反观“苦”,“苦,大苦苓也。[1]”是一种野菜,是古代日常生活食用品,后来引申为五味的一种。“艰苦”是将崇高与世俗结合在一起的产物,大雅就是大俗,反映出了中国古代哲学辨证和对立统一的观念,庄子所说的“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也是这个意思。“艰苦”的这种组合,表示它是个相对的概念,所谓“艰苦”都是相对而言的,纵向比较来看,任何人、任何国家和社会都会有“艰苦”的时刻;横向比较来看,相对于最发达的社会组织而言,其他国家的都可以说是“艰苦”的。“艰苦”的这种组合,表示它是个永恒的概念,只要还生活在“土”上,就存在各种“苦”,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态度,是“向死而生”的精神。

“奋”古字为“奮”,“会意。金文字形,中间是“隹”(鸟);外面象鸟振翅欲飞之势;下面是“田”,表示空旷的田野。本义:鸟类振羽展翅。[1]”这个字的重点意义是“欲飞之势”,可以理解为是准备,是一种心理状态,是随时保持警醒、警惕的精神状态,是“生于忧患”的戒备之心。“斗”古字为“鬥”,是“两个士兵相对而立,用兵杖对打”的意思,是争夺高下的外部动作。“奋斗”是一种内外结合的组合方式,是内在精神状态与外在能力的结合。

“艰苦”是外部条件,是客观因素;“奋斗”是主观努力,是一个绝对的概念——一切不满足于现状而进行的努力都可以称之为“奋斗”,两者结合在一起,是主客观结合的产物,是对立统一关系。唯有“艰苦”才会去“奋斗”,因为不奋斗就没有生存和发展空间;唯有“艰苦”才能够去“奋斗”,因为艰苦锻炼了人的意志品质,训练了人的奋斗能力。古人有云:“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者,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这充分说明了“艰苦”是一个人成才的必要条件,“奋斗”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前进发展的永恒不绝的动力来源。“艰苦”永远存在,“奋斗”永无止境。

“抗大”所提倡的“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将艰苦奋斗与政治本色结合在一起,就是告诉人们,我们的革命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水平,相对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共产党人就是应该时时刻刻站在“艰苦”的角度,用永恒不竭的奋斗精神,实现自己的初心。

(四)关于“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优良校风

1.团结:“团,形声。从囗(wéi),专声。圆也。[1]”表明一种事物的外在形态是圆形的。“结,缔也。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吉声。本义:用线、绳、草等条状物打结或编织。[1]”表明一种事物的内在结构是线性条状物体构成的一个立体形态,构成过程是否顺畅、构成形态是否稳固是“结”成功与否的关键。“团结”的这种内外结合的组合方式,代表着“团结”的几个层面含义:首先,“团结”是指多个不同物体所构成的一个新物体,即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其次,“团结”体现的是“小我”和“大我”的对立统一,在集体利益面前“无我”,在责任担当上“有我”;第三,作为团结精神最好象征的体育活动就是划龙舟比赛,它除了要求成员们目标一致、方向一致、节奏一致,还要求作为团队成员自身的体重应该小于你对船前进做出的努力,每个成员应该尽力为船的前进做出最大努力而带来最小阻力。据说牛津和剑桥每年的体育运动对抗赛都是以划船比赛为开场仪式的,就是这种仪式感的象征。团队就是个有机的整体,各个部分各得其所,各负其责,共同担当,共同分享。“有机”的意思就是一切都是自然的,一旦有哪个部分显得特别重要的时候,就意味着这个部分可能出问题了。抗大将“团结”作为校训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因为参加抗大的学员们来自五湖四海,家庭出身、生活经历等相距甚远,甚至价值追求和动机也各不一样。为了完成抗日大业而实行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就成为首要的学风。“团结”要求的就是“君子和而不同”,就是“不同”的基础上,追求集体、国家、民族利益的“同”;“团结”不能出现小团体利益大于国家民族利益的事情,不能有无原则的团结。从普遍联系的角度来分析,“团结”是和后来的延安整风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

2.紧张:“紧,会意。从臤(qiān),坚。从糸(mì),细丝。本义:缠丝急。引申为物体受拉力或压力后呈现的状态[1]”“张,施弓弦也。形声。从弓,长声。本义:把弦安在弓上。[1]”“紧张”是属于同义字连用的情况,表示一种随时随地的警惕、戒备状态。强调紧张,那是因为在战争年代,强调的是战斗状态和平时状态应该保持一致,就是所谓的“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紧张”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在和平年代,对于一个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而言,一点点工作可能让他叫苦不迭;相对于一个终日劳碌的人而言,稍微轻松一点,他会觉得这是一种非常松弛的状态。但是在战争年代,紧张就意味着可能生存,松弛就可能意味着死亡。作为一个军政大学的校训,紧张就是要求把战争的标准放在日常生活中,而战争是没有标准的,没有人可以预知战争何时何地以何种形式产生,因此,只有平时的不懈努力才是取胜的唯一法宝。

3.严肃:严肃是纪律方面的要求。“严,教命急也。[1]”它代表上级发布的命令的紧急程度。“肃,持事振敬也。[1]”它代表对待事物的的敬畏,同时又保持一种振作的精神状态。“严肃”是一个外部环境压力和内在精神振作的统一的概念。崇高伟大的理想从来不是轻易实现得了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更没有一劳永逸的说法。因此,伟大崇高的理想必须有严格的纪律做保障。当年,几乎是在同时,延安发生了黄克功枪杀刘茜案,国民党统治区发生了张灵甫枪杀妻子案,两件相同性质的案件,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结果,充分说明了国共两党在纪律的严肃性上的不同。所以后人有总结说,国民党的失败和共产党的胜利,不是在三大战役中才体现出来的,早在抗日战争期间的这两件事,国共两党的胜负已判。

4.活泼:准确地说,“活泼”不是一个学校办学的条件和要求,而是一个办学的结果——因为有了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满腔的热情、严肃的纪律、坚毅的自信、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等,学校自然就会洋溢着活力和生机,自然就是充满着正能量,自然就有风清气正的环境。“活,形声。从水,昏(kuò)声。本义:流水声。[1]”“泼,形声。从水,发声。本义:水漏出。[1]”这两个字及构成都与水有关,表明的都是水一般的灵动与智慧,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水是智慧的象征。

5.抗大优良校风的内在逻辑:“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优良校风体现的是内在的对立统一关系: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个体的自由,又有统一的意志;既有严格的纪律,又有心情畅快的活泼。要团结,又不能是无条件的妥协和让步;要紧张,又不能是无限度的高压恐怖;要严肃,又不能是无温情关怀的冷漠;要活泼,又不能是无原则目标的放纵。“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优良校风体现的是个人与集体、感性与理性、目标与方法、科学与人文、暂时与永恒的辩证统一关系。

(五)总结——“抗大精神”的内在联系

“抗大精神”是个系统的整体,“始终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表现,“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只有时时刻刻将“人民”放在首位,我们的前进才能有正确的方向;只有随时随地将“人民”放在心中,我们的奋斗才有最终的目标。“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优良校风”是工作方法和保障条件,只有坚持艰苦奋斗和坚持优良校风,我们才能保持永恒不竭的动力,才能将人民的利益作为鞭策自己的力量,才能真正地、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二、抗日军政大学精神对职业院校文化理念建设的启示

抗大主要目的是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学生来源多数为部队中的中高级干部,按照现代教育制度来划分,教学方法以培训为主,教学目标是为了从事相关军事和政治工作职业,因此,有很明显的职业教育特点。抗大建校之初,就有了校训、校旗、校歌、校徽等文化建设的载体,基本形成了一整套有机统一的文化体系,包括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特别是文化理念系统的建设,给当今高等职业院校文化建设以许多启示。

(一)树立家国天下的崇高的理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陆续颁布,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使得职业院校越来越重视学校的整体建设。但由于长期以来对职业教育定位的误区,导致职业院校本着所谓的“务实精神”,将自己定位为培养技术人才,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学习平台,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不免留下了诸如“以就业为导向”之类的口号。其实,教育除了培养人才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职责就是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卢梭认为,“在所有一切有益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即教育人的事业。[3]”。即便是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抗大的每一个学员一开始就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们把自己称为“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自己承担的是“人类的解放,救国的责任”,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自信。

理想信念是思想教育工作的核心,“家国天下”的情怀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的基础是“非利己主义”的,是将个人的发展和成就与大众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是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分水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逻辑起点。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大到国家政策、中到教育法规、小到群众身边的新闻,很少再有看到宣传家国天下情怀的了。不难发现,即便是在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发展过程中,那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都是传颂的对象,都是大众传播的“显学”。就连当年国民党的黄埔军校,宣传的都是“贪生怕死请出去,升官发财莫进来”这样的境界。而现在,那些追求个人情趣、讲求个人生活品味的却成了大众追捧的对象,各种鼓吹个人利益至上的言论甚嚣尘上。西方社会用所谓的“自由经济”来否定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用所谓的“民主宪政”来否定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所谓的“历史虚无论”来否定我们的社会建设和发展,用所谓的“普世价值观”来否定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许是职业院校忽视理想信念教育的外部原因。而理想的实用功利、信念的缺失则是职业院校淡化理想教育的内在原因,学校“现实了”,老师和学生“轻松了”,但是学校和国家的未来命运“堪忧了”。

理想信念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与精神支柱,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历史上就有“成仁”“取义”的理想、有“天下为公”的理想,只有确立家国天下的情怀,才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为人民服务、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二)以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创新创业精神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职业教育率先把创新创业作为自己的教育目标及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但是很少人能够真正理解创新创业的真正内涵,并将其与艰苦奋斗结合在一起。“艰苦”其实也是一个主客观结合的、相对的概念——第一,“苦”是相对的,是主体不适应客观条件而形成的;第二、吃苦的过程其实是增长阅历和成长的过程;第三,为了快速而完善地成长,人们就要不断地“自讨苦吃”;第四、要“自讨苦吃”就要不断地挑战新问题,避免让自己适应眼前的情景,就要有永恒不竭的动力;第五、不断创新创业就是最大的“吃苦”。

基于以上对“艰苦”的本质认识,就要充分认识到:首先,只有“艰苦”才能保持旺盛的斗志,始终坚持“奋斗”的进取心;其次,只有“艰苦”才能培养和具备“奋斗”的能力和毅力;第三,由于人的适应能力实在太强大了,这就是人类能够保持不断进化的原因。因为容易适应,可能导致出现随遇而安、麻木不仁的状态。因此,只有将创新创业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才能将“艰苦”与“奋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不竭动力。艰苦奋斗的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就是要把“艰苦”作为一种相对的状态,永恒的存在,这样才能保证奋斗精神的时时存在。把艰苦作为一种动力,一种能力,一种方法,对应解决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四个不容易”,把奋斗作为常态,这就是艰苦奋斗的传统文化意味。

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提出了为什么在各种客观条件前所未有的好的情况下,我们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当代大学生为什么不能和以前的、甚至是民国时期的相媲美,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缺乏不断艰苦创业的动力。当今大多数大学生都生活在优越的条件中,家庭的溺爱、学校的宽容、社会的纷乱,以及个人追求的低俗,滋长了他们贪图享乐的思想,充裕的物质生活条件迷失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使他们离艰苦奋斗、创新创业的方向渐行渐远。抗大是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艰苦奋斗过程中发展前进的,困难是在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想法之后得以解决的。“如果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就不能执行坚定地政治方向,艰苦奋斗是磨练革命意志的‘砺石’,艰苦奋斗是激发创造力的‘燧石’。[4]”

面对我们的学生,是迎合还是引导?“迎合”就是学生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我们就满足什么,就是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情感基础上加以强化;“引导”是针对学生未来发展可能需要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情感、行为方式,开展系统性教育和管理,构建全面的认知体系和情感体系。“引导”就是要让学生做好迎接新挑战的准备,就是要具备以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创新创业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发扬艰苦奋斗的创新创业精神是创办一流职业院校的必备品质。

(三)工匠精神的发展性目标

在从“生产大国”到“生产强国”的发展过程中,职业院校都在提倡工匠精神,但是很少人对其内涵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自然就无法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如何培育“工匠精神”,包括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奴——劳动态度和能力都不是天生的,而是要后天培养的,此时处于非自愿工作阶段,需要别人监督鞭策;

第二:徒——随着学习的进步,具备了学习态度,但是专业能力还不足;

第三:工——有愿意工作的态度,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能力,能够按照行业的规矩做事、谋生;

第四:匠——精于一门技术,能够精益求精地把工作做好;

第五:师——掌握行业技术规律,并愿意将技术传授给他人;

第六:家——有一个信念体系,让别人生活更美好,愿意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和社会知识,使别人更加快乐,并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快乐上;

第七:圣——格物致知,精通事理,通达万物,为百姓立命。

抗大的学员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职业和年龄的学生,上自富家子女,下至贫苦青年,有东三省的流亡青年,有国统区向往自由的青年,甚至还有逃婚的、有带着保姆来解放区的。他们有着诸多不同的价值观念和动机,但是他们都有着一种共同的特质——青年人无穷的想象和不服输的勇气。抗大找到了学员们共同的特点,摒弃了不同的特殊性,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培养了他们,用严格的纪律约束着他们,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教育着他们,使得他们成为抗日的主力军和新中国的栋梁。

职业教育要遵循遵循行业发展规律、教育发展规律、人才成长规律,了解了工匠精神的发展性规律,就是将这些规律统一在一起,在教会学生技能的同时,还要教会他们如何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看待生命,如何将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设计或者总结校园文化精神时,一定要用崇高的理想来确立学生的自信心,用正确的信念引导学生的发展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本,以艰苦奋斗为永恒的动力,以工匠精神为发展路径,才能培养出具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中国青年。

三、结束语

“老兵不死,只是渐渐凋零”(麦克阿瑟语)。尽管时间跨度已近百年,“抗日军政大学”也已衍生出了今天的许多著名学府,但抗大精神不死。用文化解读的方式将抗大精神固化为一种传统,一种传承,一种精神理念和一种行为方式,对于高校的文化建设,乃至于中华民族的精神重建,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精神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精神灿烂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什么是“好的教育”?
以钉钉子的精神打好环保持久战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