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新工科动态教学典型微格课程建设探究

2020-01-01 22:45李丽波张桂玲李佳孙晓君李东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饮酒原理尝试

李丽波,张桂玲,李佳,孙晓君,李东平

(哈尔滨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1 微格课程概述

微格课程是在“互联网+”的平台基础上建设起来的。 它作为新生事物,由于每节课的短小精悍,学习场所的灵活多样,很快得到教师和同学们喜爱。新课程沐浴下的大一年级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积累, 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 从高中的学习方式向大学紧凑式学习模式转变,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化学》是一门能够使学生们在生活中对化学科学产生浓厚兴趣的课程[1],随着思维发展和阅历的丰富,科学研究能力不断加强, 且乐于探究更多的前沿理论和实际应用实例。结合该课程实际,学生在学习该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科学美食家》,了解了人们日常饮食的组成,为本节课打下良好的基础。该节课涉及了探讨酒的人体代谢问题, 此内容与人体健康知识密切相关。因为大一学生实验和科研经验有限, 认知水平还较难准确理解和把握,需要教师予以指导和启发。经过该节课的授受, 学生们能够掌握酒的酿造、 饮酒的利与弊等,并充分认识到酒量不可以练出来。

2 知识、能力与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包括:学生能够牢固掌握酿酒工艺;掌握酒在人体内代谢分解的基本反应和过程; 熟练掌握适量饮酒对人体的益处,并将此常识运用于健康养生。

能力目标包括: 教学注重经典理论与现代科学前沿相结合, 使学生能自觉地将经典的化学内容与当今生活饮食领域串联起来,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来指导科学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开发独立创新的思想。

情感目标包括: 酒文化发展历程的介绍使学生对酒的酿造产生兴趣,懂得偶然创造必然的道理,在科学研究中不断探索,不断发现,不断深入;联系实际,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

3 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

教学重点为:结合酒的酿造反应和代谢过程,熟练掌握酒对健康的影响。 依据学生认知水平, 教学难点为: 理解酒在人体内的代谢分解反应; 领悟反应的原理,掌握相关方程式。

根据卢梭的学习理论,“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2]。该节课采用探究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主线、以思维为中心,从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知过程成为统一体, 从而理解酿酒和酒在人体内代谢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反应。 具体该节课的教学基本策略有创设情境策略,问题探究策略,应用尝试策略。

3.1 创设情境,探究教学法

该节课程设置了一些探究教学素材, 富有深刻的探究教学思想内涵。创立设疑式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设疑与思考问题有着必然联系。 只有“设疑”,学生才能产生“疑问”,疑问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使思维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以疑激趣,使学生处于想解决问题的状态下,跃跃欲试,开动脑筋,尝试探寻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例如,在该节课导入过程中创设了设疑情境。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 引入新课为探究教学创设了问题情境,从酒文化和上节课的重点内容“科学饮食”切入该节课主题,通过设问“酒的佳句”创设情境。 更重要的是,会回顾上节课的重点淀粉和糖的成分,从而为该节课的后续内容作了充分的准备和必要的铺垫。紧接着,通过PPT 的演示,为学生提供实验现象,让学生自己归纳“酒酿造的基本反应和组成”,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理解酿酒的基本原理。 习题中的关于酒的杂谈是该探究教学内容的应用和延伸。

从上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切入, 设置熟悉而又新鲜的情境,不但将酿酒的原理和成分紧密结合在一起,而且为学生对酿酒的代谢原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以旧引新,启发教学法

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申发展起来的。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用“七分熟”的旧知识学习“三分生”的新知识,以旧引新,突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解决新问题铺路架桥。思维始终是由问题开始的,有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问题是教学的基础,也是促进师生交往的核心。

例如,当抛出“酒量是否可以练出来? ”的问题,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进行讲授。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酒精检测仪的作用基础,引出酒的肺循环应用。酒在人体肝脏代谢的作用就是将乙醇在酶即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进行分解,进而提出问题“酒量是否可以练出来?学生将会通过回忆两种酶的作用机理,得出“酒量大小决定因素”, 而酶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天生遗传因素,从而引出“酒量不可以练出来。

该节课阐述酶代谢的实质, 将原有知识的回顾和新知识的引入融为一体,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

3.3 实际应用,尝试教学法

创设尝试氛围,激发学生进行尝试的兴趣。创设尝试条件,将该节课学习的新知识作为贮备,用所学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尝试试题,提出实际问题,也就为学生的尝试活动提出任务,也是确定尝试的目标,让学生进入问题的情境之中。诱导学生查找相关知识点,组织定向思维,使其获取正确答案。

该节课是利用乙醇的代谢原理讲解适度饮酒和过量饮酒的问题,以使学生了解饮酒的利与弊。 “在实际应用中,适量饮酒有益健康,具体是什么样的作用和原理? ”用实际问题的引出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根据酒的基本作用“血管扩张、心率加快、心脏收缩力增强、 血液流速加快及各器官血液流量增加”。启发学生写出其他的养生作用。解决了此问题,学生了解过度饮酒的危害, 同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今后深入学习化学基础知识打下基础。这样处理教材内容后, 教学就可按照“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推理解释→得出结论→新问题情境→提出新题→复习旧知识→联系实际→总结规律、 解决问题→应用原理规律”的程序,首尾呼应、紧扣主题,使该节课程乃至整本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4 教学实施过程

4.1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伊始,既要温故又要知新, 笔者从酒文化出发——该节课的主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酒”的酿造学习打好基础。 同时“学贵有疑”,疑是学之始,让学生在读题之后,自由地提出自己的疑惑,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有利于激发同学们学习知识的兴趣。

4.2 追本溯源,整体感知

了解酒的基本组成是掌握酿酒原理的重要前提,以各步反应的产物带动反应的进行, 注重由现象到本质的层层深入和有机结合。初看酿酒提出了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要求,达到人人积极思考,扫除理解障碍的目的。 接着请学生们交流, 了解和促进学生的整体感知,符合大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4.3 探究原因,明析概念

反应发生原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联系新旧知识,运用已有知识获取新的信息的能力。 该部分是本科的中心,引导学生在思考中自学自悟,学生在酒的人体代谢中,也理解了酒量的大小的关键因素。领悟到酒量是不可以练大的,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

4.4 开阔视野,灵活运用

课上安排一次小练笔,写出饮酒的利与弊,从而在运用中提升理解,内化酒的在人体中代谢原理。教师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常识列举出适度饮酒的益处和过度饮酒的害处,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酒的代谢原理, 另一方面可以依托本节课扩宽学生的思维和知识面,让学生在思维中充分融入自己的感性认识。

4.5 总结回顾,结课设悬

有选择、 有层次的作业设计有利于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发展。该次作业设计有书面板块,也有动手查阅资料内容,让学生在查中学,培养合作精神,同时,作业项目设计即联系该节课内容,又向学生的生活拓展,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5 结语

饮酒的学问是生活中的重要常识之一, 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酿造工艺和在人体中的代谢分解反应是与化学的基本知识结合点之一。 该节课介绍酒的酿造和人体代谢反应过程, 重点讲述适量饮酒和过度饮酒对人体的利与弊, 建立化学与生活的重要联系, 为学生深入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常识打下坚实基础。 该节课采用了创设情境探究式、启发式、尝试等教学,既符合化学学科的特点,也符合学生的心理和思维发展的特点。 首先教师利用上节课的重要知识点的相关问题情境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使学生了解了酒的成分、酿造原理、工艺,进而掌握酒在人体中的代谢分解过程, 课件演示给学生直观印象。 接着,课程从代谢过程入手,探究饮酒的利与弊,将学问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品位酒趣与酒德。最后恰当的设计和引导,让学生在问题探究、尝试教学中提高学习兴趣,并轻松获得知识,还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总之,典型微格课程真正让学生动脑思考、随时随地获取新信息、应用新知识、尝试成功,让各中层次的学生均能学有所获。

猜你喜欢
饮酒原理尝试
基于包络解调原理的低转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再试试看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请勿过量饮酒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陶渊明 饮酒》
与猫狗共饮酒
祖暅原理的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