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凯洛斯定义对《周易》时机观的辨析

2020-01-01 23:12刘钰倩
文化学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周易时机

刘钰倩

时间本身而言亘古就有,它既无源头也无终极,既非物质也非精神,默默地一直流逝,任何力量也无法摧毁[1]。在古希腊修辞学中,凯洛斯(Kairos)一概念通常被认为是“时机”(timing)或“时机性”(right timing),其使用已经不局限在时间这一范畴上,古希腊中的凯洛斯意义丰富,包括“适宜”(propriety)、“适时”(occasion)和“适度”(due measure)情境适宜(fitness)等[2]。古汉语中的凯洛斯对应表现大多是为“时”“机”“利”等,还有很多与时机性有关的论述表达较为隐晦,并没有用上述的字词呈现出来[3]。古代的圣贤早已对“时机性”进行了仔细观察,并且应用范围广泛,意义深刻,影响深远。时机被广泛运用于医学、教育、法律、政治等诸多领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时机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概念。《周易》哲学思想极其丰富,是一部包含天时地利人和,以及过往圣贤经验的著作,可以称之为中国哲学的典范。为了对《周易》中的时机观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选取了经中的六十四卦,对“时机”的体现进行分析总结。

一、凯洛斯的定义

西塞罗等哲学家认为凯洛斯与适宜程度(propriety or fitness)密切相关。适宜程度,可以指在演讲或者生活中,一种普遍认同的法则,也有观点认为凯洛斯代表的是一种独特的时机观,是自发的,有其特殊性。凯洛斯第一次出现在《伊利亚特》中,表示身体中重要或致命的地方,是一个需要特别保护的地方[4],具有空间意义。凯洛斯即“时间性”,可以指较长的一段时间,也可以是短暂的一瞬间,所以时间性与时间(chronos)的区别不仅仅在时长和数量上[5]。凯洛斯是一个十分灵活且具有多维含义的概念,在古希腊,它可以指表示时间地点的场景,适当的时机或把握时机,平衡各种场景的因素,论据的适合性,甚至可以用来指善于把握时机的神或修辞者等[6-7]。

凯洛斯蕴含着事物进入某一状态或时刻的必要前提,是经过准备和谨慎考量之后一种顺其自然的瓜熟蒂落[8]。在伊索克拉底的文章中凯洛斯一词经常出现,虽然没有明确给出定义,但根据此术语所对应的英译以及《周易》六十四卦的内容,这里可以将凯洛斯理解为以时间为关键条件对时机(right moment)的把控,这包括观察并抓住有利时机(opporunity),等待最佳时机,机智应对危险时刻(Emergency)。凯洛斯的核心内容是时机,外延涉及较为广泛,因此本文也将从凯洛斯意旨的几个主要方面去分析周易中的时机观。

二、《周易》中的“时”

《周易》注重天时地利人和,尤其是“时”,这一点在古代典籍中表现得尤为经典。《易传》对于“时”的表述颇为丰富,《周易》和《易传》的“时”已经不单指时间本身,更是包含了对时机的把控和对时势的观察等含义,是事物盛行的一种客观必然性。《周易》一书名中的“易”字,探其根本意旨在于“变易”,而“变易”的核心要素就是“时”,从自然环境到社会环境,世间万物不断更迭变化,气象万千,世易时移都离不开“时”的因素和背景等等[9]。

宋代大家程颐曾用“随时变易以从道”涵盖了《周易》中蕴含的特点和性质,并从天理的高度对“时”作了论证。他认为修身、为善要顺时、及时,君子之道,随时而动,从宜适变[10]。北宋大家王安石主张世间万物有不同之时机,“时”之不同会成就事物的机变和造化。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时中”就是要合乎时宜,即“于理有当”。黄庆萱教授在《〈周易〉时观初探》一文中曾指出,《周易》言“时”,总共有60次。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于时间的了解,通过“观天”“察时”而“明时”;二是对于时间的运用,主要由“待时”“与时偕行”而“趣时”,以“不失时”为最低限度[11]。毋庸置疑,文中出现“时”的语句都是对凯洛斯较为集中的体现。黄黎星[12]通过对57处“时”的归纳分析,将其分为三类,并提出对“时”这一因素进行认识、判断、把握、运用的重要性。“时”之观念,贯穿《周易》经传全体,而有些辞句不含“时”却也有时机之义。例如,乾卦中“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中的“利”,其义可理解为“适宜、有利”,此句也有体现时机。因此,本文具体从《周易》经中的六十四卦体现时间性的辞句出发,整理归纳其“时机”观的体现及分类。

三、《周易》中时机观的具体分析

(一)抓住时机

首先来看凯洛斯中的把握恰当的时机(right moment)和抓住有利时刻的机会(opportunity)。在周易中,这不仅仅体现在具体的某个时刻或某个事件中,还包括在某恰当的时刻适时收手,选择后退,这在治国理政、战争谋略、教育教学等方面多有体现。《周易》乾卦中“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即当飞龙出现在天上的时刻,便预示着有利于发现德才之人的时刻到了。九五在所有卦里都是最吉之爻,此爻为君位,皇帝通称为九五之尊,乾卦九五,刚健中正,纯粹而精。飞龙预示着德才兼备之人即将出现,倘若将人才为君子所用,为国效力,可谓抓住了有利时机,顺天而行。屯卦中有“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候”,屯卦其义为初生,象征着万物初始状态,此句大意为在险难之时,适宜建立诸侯来治理国家。与其徘徊不前,更有利于国家的做法是守正而居,建立诸侯。初爻是阳刚之爻,位于两个阴爻之下。在危险、风险的警示面前,最正确的做法是仔细思考权衡利弊,继而做出抉择,不失其时。这不仅体现了对时机的把握,还提到了遭遇险难之时应采取的应对之策。

(二)抓住时机的不同体现

抓住有利时机不仅体现在治国理政方面,军队间的讨伐谋略也有涉猎。同人卦中“九五,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大师克,相遇”,意思是众人汇集在一起,起先是大声哭喊,由于大军及时赶到,战斗转败为胜,众人破涕为笑。正是军队抓住时机,在千钧一发之际赶到,解救了众人。把握时机对军队的胜利显得尤为重要,抓住有利时机,方可扭转时局,转败为胜。在教育方面的体现主要在蒙卦,即“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王弼注曰:“击去童蒙,以发其昧。”后遂以“击蒙”指发蒙、启蒙。此句大意是启蒙教育要及早实行,如若错过教育的关键时刻,儿童就会暴露出各种问题。蒙卦启示我们,教育还要针对蒙童的缺点,先发制人,不要等到儿童的问题彻底暴露再去教育,而要抓住孩童时期,对他们事先进行启蒙教育,这在目前的教育教学中也深有体现。例如,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在何时点拨会对学生进步最有利,抑或教学方法使用在何种程度会使得教学效果最显著,都是值得思考的。

(三)静待时机

静待其时也是时机性的表现之一,这在需卦中有清晰呈现。需卦中“需”象征着等待,如“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大意是说等待恰当的时候外出远行,一切才会顺利;与此同时,为人要诚实守信,处事光明磊落,如遇险难,则要返回原处,等待时机。时机在这些事件中必不可少,起着关键作用。与此同时,和时机性相关的其他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与等待时机紧密联系的是一个人的品质。如“需于郊,利用恒,无咎”,在远离城邑的地方,等待时机,不冒险前进,这样做有利于保持恒心。再如“需于沙,小有言,终吉”,在等待时机的期间,难免会遭受别人的指责和刁难,若能耐心等待,一切美好终将如期而至。在遭遇危险时更要等待恰当时机的出现且坚守正道,如“需于酒食,贞吉”,冷静等待,坚守正道就不会罹难。然而,并非所有时候都要静待其时,如“需于泥,致寇至,”在泥泞中一味地等待,结果抢劫的强徒乘机而至。守时待变需要把握时机和仔细观察,两者缺一不可,满足事情发展的条件,契机也会顺势而来。

四、应机之策

伊索克拉底的应机之策有三,分别是观察力、预测力和行动力[13],《周易》中这三项应机之策在观卦中有所叙述。如“观我生,进退”“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观其生,君子无咎”,等等,观察国家政绩和各族的意向,在恰当的时间做出决策,选择可以朝觐的君王,这样君子从政就不会有太大的困难。经过全面仔细的观察,预测各种可能性,适时做出决定,方能找准最佳时机获得最好的结果。谦卦中也有显示,“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把握时机出征讨伐,明智并且懂得谦让,这有利于出兵讨伐邑国,这里不仅仅需要观察当前形势,还要统治者明智谦卑,正是统治者的这种品质促成了讨伐的绝佳时机。凯洛斯不仅讲求适时,也要求懂得适度。豫卦:“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居中守正,追求欢乐也要适中,坚守中正之道,把握适度原则,方能一切顺利。倘若高兴过头,则会乐极生悲,导致凶险。

五、结语

《周易》中蕴含着丰富的时机观,体现在治国理政、军事谋略、教育教学、应对险难等各个方面,这其中,不止一次启示我们把握时机,不失其时,学会观察预测,付诸行动,静待其时,守时待变。《周易》中时机观的各种体现,促成时机的天时地利人和等要素往往综合呈现。《周易》是人们对自然万物、社会人生的观察认识后,慢慢所凝练出来的思想智慧,它融汇了不同时代人的深思睿识,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14]。《周易》的“时”之观念,对我们今天观察时势、把控时机都有借鉴意义。我们不仅仅要学会观察、预测,还应该综合诸多要素、诸多条件、诸多力量整体加以分析,选择最恰当的时机行动,得到一个最好的结果。本文对《周易》中几个卦作了时机观方面的分析和解读,但基于作者有限的文化知识和对《周易》浅显的了解,这其中的时机观还有待继续钻研和细究。

猜你喜欢
周易时机
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
2021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暨第三十二届周易与现代化论坛在安阳召开
抓住有利时机 搞好麦田管理
敦煌古迹旅游景点与《周易》
周易文化之十 学习《易传》知识,诠释谦卦和豫卦——可知“全吉全利”之卦的奥妙和如何寓治于乐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甜甜的“蝴蝶茧”
师生互动4时机
试论《周易》卦体的性质
时机与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