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桂林夜间旅游产业发展路径探究

2020-01-01 17:48胡宏猛侯玉霞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夜游桂林旅游

胡宏猛 侯玉霞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0)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人们对旅游消费需求和体验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追求,使得旅游市场的开发越来越深入。在城市化进程发展以及城市节奏的加快的过程中不断催生了夜间旅游业态的发展,众多城市夜间旅游成为一大亮点。

发展夜间旅游是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内容[1]。如何快速健康的推动城市夜间旅游产业发展需要被重视。桂林作为国际旅游城市,其旅游活动多以白天的游山玩水为主,尽管夜间旅游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速度相对较为缓慢,尚处于向快速增长的转型时期,因此对于桂林夜间旅游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一、相关概念及研究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城市夜间旅游的概念没有明确的界定,梅林(2010)从时间上界定夜间旅游,认为夜间旅游是相对于日间旅游而言,是游客在晚上19时到24时时段段内的旅游活动[2];局超(2019)将夜间旅游定义为从下午6点到第二天凌晨6点所发生的的休闲服务方面的活动,是以服务业为主体的城市经济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进一步延伸[3];黄玉梅(2007)对于夜间旅游时间点没有明确的限定,认为是从日落到深夜的时间段,在城市开展的夜间观光、参与夜间娱乐项目等休闲性活动[4];戴斌(2019)主张将18时至22时定义为夜间旅游的“黄金4小时”[5]。综合上述观点,笔者认为夜间旅游是指游客在下午6点以后于旅游目的地开展以观光休闲、体验消费等内容为主的一种旅游活动。

我国关于夜间旅游的研究还比较匮乏。研究主要是从夜生活、夜经济两方面展开,研究主题以夜间旅游产品开发、夜游经济、夜景照明体系规划、旅游演艺等为主,研究内容多以发展现状和对策建议为主,研究区域广泛分布于东部沿海及川渝城市,西部民族地区研究较少,研究视角相对单一,整体质量不高。本文主要针对外地游客,且旅游景区具有开发意识,与游客自发式旅游活动存在不同。在现有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之上,分析桂林夜间旅游发展现状及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发展路径。

二、桂林旅游业发展潜力

桂林是全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较高。其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近几年,桂林客源市场增加迅速,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消费收入也逐年递增,2019年桂林国内外游客数量增长26.7%,其中,国内游客人数上涨27.1%,入境过夜游客数量增长14.5%;全年旅游总收入增长34.2%,其中,国内旅游消费增长34.2%,国际旅游(外汇)消费增长了35.3%;此外,更值得关注的是,近5年桂林入境过夜游客人均逗留天数也在稳步增加,可见,桂林夜间旅游市场发展态势良好,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三、桂林夜间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近年来,桂林夜间旅游产品开发取得显著的进展,种类丰富多样,为夜间旅游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增添了人文魅力,逐渐形成了以演艺型、景观型、参与型为典型的夜间旅游模式。其中,演艺型主要由实景演出和民俗表演的文化演艺形式来展现,通过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表演,在舞台上换发新的魅力。景观型主要依托山水景观及灯光照明体系,呈现出独具特色的美妙画卷,与日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参与型种类丰富多彩,商业步行街、水上项目、歌圩表演、精品民宿等为游客提供夜间消费体验场所,向中外游客展示国际旅游胜地的文化底蕴,成为了拉动桂林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四、桂林夜间旅游发展制约因素

第一,夜间旅游产品供给单一,产品结构发展不平衡。目前,桂林夜间旅游产品相对比较传统,局限于餐饮、购物、游船、灯光秀等,而主题公园夜游、文化夜游、运动夜游等参与性、学习性强的夜间旅游产品相对比较匮乏,精品旅游产品总量少,类型不丰富,总体呈现资源结构不合理的格局。

第二,夜间旅游产品空间布局缺乏统一规划。桂林市区夜间旅游主要聚集于两江四湖、东西巷(逍遥楼)等中心景点周围,其他区域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开发,则呈现“漆黑一片,无人问津”的冷寂局面;周边县城主要以阳朔西街为典型,大部分县城夜间旅游资源尚未形成规模效应,缺少整体的规划和开发,区域结构上的不合理从而加剧了旅游发展空间矛盾,无法充分发挥出地域的文化价值。

第三,服务设施不完善。桂林夜间旅游一方面缺乏夜间游客接待中心、夜间导游服务、安保等重要的基础服务设施,另一方面,部分景点夜间缺少公交运营线路和观光车服务,部分景区的夜间旅游发展受到限制。除此之外,住宿业作为重要的服务设施,能直观的反映一个区域的旅游发展程度,也是影响游客消费体验的一项重要因素。尽管桂林的住宿业态种类多样,但是缺乏具有地方特色的住宿产品,因此很难满足游客的需求。

第四,政府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管力度。首先,在环境卫生方面,桂林夜间旅游对城市的悲观影响主要体现在垃圾、路边摊聚集、光污染等环境污染方面。其次,夜间旅游市场乱象不断出现,例如夜市商贩坐地起价、旅行社乱收费、出租车不打表等不文明行为现象,由于管理松散,缺乏有效的监督,从而给桂林整体旅游声誉带来不利的影响。

第五,营销渠道单一,宣传力度不够。“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口号式宣传虽深入人心,但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容易给游客带来刻板印象,无法突出其他特色文化资源。现阶段,桂林旅游宣传中尚未重视对夜间旅游的宣传,且营销渠道单一,主要以户外广告牌、电商平台、电视广告、旅行社等传统的宣传形式为主,缺乏对互联网及其他渠道的广泛运用;此外,桂林夜间旅游产品的宣传力度不够,局限于对“夜游两江四湖”和“印象刘三姐”的传播,对其他种类和地区的旅游产品宣传还不够,从而导致夜间旅游品牌形象单一的局面。

五、桂林夜间旅游转型升级路径

(一)深化精品资源开发,重视休闲文化体验

首先,桂林各地应抓住游客的旅游需求心理,充分的发挥资源优势,打造夜间旅游精品项目。依托山水景观资源,做足山水文章,开发特色夜游精品线路,在适宜地点和节庆策划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游娱活动,增强夜游的动态性、观赏性和参与性;其次,在现有表演型资源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创新和开发新的民俗节目,增强体验度;然后,重视“夜学”旅游产品的开发,丰富户外运动夜游路线,如开展夜间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书店等,开设学习少数民族歌舞场所等,增加登山、跑步、散步等体育线路,通过丰富桂林夜间旅游形态,促进旅游资源的多元发展及旅游业态的创新,营造更多夜间消费场景,达到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效果。

(二)出台政策支持,整合规划设计

加大政府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力度。目前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已经对夜间旅游出台了具体的条例,并且成效显著,如西安打造24小时“不夜西安旅游”工程、天津推出“夜津城”项目等。桂林亟需出台夜间旅游整体规划政策,应邀业内专家团队对桂林市及周边县城区域夜间旅游资源做好统一规划,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形象定位等。

因地制宜,做好统筹设计规划,优化夜间旅游产品空间布局。首先,可以利用“点-轴”开发模式,由重点资源向周边进行辐射,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实现各区域协调均衡发展。其次,对夜景照明做整体规划,增加夜景照明的覆盖面,调整好夜景照明体系的结构,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可借鉴日本城市色彩规划,挖掘与区域自然景观、建筑风格、原材料等文化基因相匹配的色系,利用环境色彩规划法,展示出创意化夜景照明,提升旅游地形象。

(三)完善服务体系,创新住宿形式

夜间旅游活动需要一整套公共服务配套体系做支撑,首先,延长公交和景区观光车辆的夜间运营时间,增加车辆班次和密度,为游客夜间出行提供便利;其次,进一步的扩大夜间游客接待中心规模,完善导览服务和引导标识,配备咨询服务人员,提高服务水准;然后,加强对夜间安全防范措施的布控,完善互联网实时监控和报警等应急系统,增加夜间安保应急设施,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政策与法规,提升游客自身安全意识,确保游客人身和财产安全。另外,创新住宿服务新形式,打造静谧舒适的吊脚楼建筑、树屋、户外帐篷、农家院等多样化的户外乡村民宿,近距离感受当地特色文化和乡土人情,为游客提供新鲜独特的住宿服务体验,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四)加强监管力度,强化行业规范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强化旅游行业规范。一方面要针对夜间旅游卫生环境制定比较完备的标准及管理制度,划分责任区,对游客不文明行为进行制约,对有损景区形象的行为加以劝阻或惩罚,确保环境整洁;另一方面,对行业内违规行为要严加管制,由于夜间经济涉及到多主体、多业态,单靠行政机构管理,早已不适时宜,应当重视行业协会等组织的建设,发挥行业协会协调职能,规范行业的行为准则,提高行业人员的规范意识,避免无序发展、恶性竞争、侵犯消费者权益等乱象的滋生,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

(五)提高营销意识,扩大宣传渠道

各产业部门要齐头并进,一方面要提高夜间旅游宣传意识,明确夜间旅游在城市发展中的关键地位;另一方面要拓宽旅游宣传渠道,以互联网推广渠道为重点,以品牌营销为原则,突出桂林夜间旅游特色,增加游客夜间旅游的欲望。如利用当下比较受欢迎的短视频APP和网络直播APP等现代营销媒介进行网络传播,也可以通过拍摄夜间旅游宣传片、纪录片以及完善夜间旅游信息平台等形式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桂林夜间旅游知名度。

猜你喜欢
夜游桂林旅游
夜游泉州西湖
桂林行
夜游青岛去哪里
夜游城
乐!乘动车,看桂林
夜游魔法庄园
旅游
桂林:击浪现代理化技术
居住桂林很潇洒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