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广宇
(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吉林 长春 130000)
当前时代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需求呈指数型上升,计算机专业需求量也随之增大,但是即便如此,许多企业仍未招聘到合适、满意的计算机人才,而部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也面临着找不到工作的窘况,这主要是由于中职院校在培养计算机人才时,忽视了学生同企业之间的联系,过分强调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占比,而并没有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其培养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同企业需求之间存在差距,这一差距在地方中职院校中尤为显著。培养目标不明确、知识结构陈旧,不适宜当前发展形势、培养范围广泛等皆造成了当今严峻的就业局面。为了改变这种形式,必须从中职院校培养人才思维和观念方面出发,从根上改变学生实践能力不强以及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问题。
计算机专业人才作为当前社会需求量较大的人才类型之一,如果中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能够根据社会要求进行针对性教学策略的制定,就可以保证人才质量,提高中职院校计算机学生就业率。但在当前的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部分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依旧还是采取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这无疑限制了学生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可能会影响计算机专业学生日后的就业。例如,中职院校在进行计算机专业教学时可以先对本院校计算机专业日后的发展前景进行调查,而后根据调查结果与市场上的各大计算机企业进行协商,即邀请企业提供专业化的场地以及技术人才对学院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培训,这样可以保证培训过程中总体的培训方向与当前社会需求相一致,形成学生的就业观。其次,中职院校也可以制定专门的校企合作制度,并在制度中规定“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严格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确保任何活动都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前提。
课程体系的构建将会直接影响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如果中职院校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制定教学课程体系,就可以将课堂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进而保证人才就业质量。但在当前的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课程体系安排的重要性,依旧是按照传统的课程体系安排进行,这就会影响课堂与社会需求的结合,降低人才就业率。因此在新的发展环境下,中职院校教师应当加强社会调查,及时根据市场就业需求进行动态课程体系的建设。
例如,中职院校在课程体系制定前可以先派遣专业的考察队伍对市场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明确当前计算机人才的需求类型以及各个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相关要求,并将调查情况形成相应的分析数据报告,这样可以为课程体系制定提供数据参考。其次,中职院校要组织精干力量依照计算机课程体系教学要求以及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课程体系的制定,确保所制定的动态课程体系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又可以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
就当前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依旧没有认识到实践能力对学生就业的影响,依旧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就影响了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质量,不利于人才培养。而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当代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与项目操作经验,所以中职院校在贯彻落实人才培养模式时,应当积极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学校应当积极探索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组建大学生创新社团,让学生自行解决在举办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并且要求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和创新大赛,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鼓励学生考取资格整个,以考促学,还要帮助学生获取实习岗位,让学生学习企业中真情实况,以寻求更广泛的发展。最后,中职院校可以寻求合适的企业合作,每年中职院校为其提供一批优秀实习人才,解决企业招聘压力,而企业需要每年为中职院校提供实习岗位以及市场信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了解市场发展方向,从而满足学生与企业的双重需求。此外,中职院校在贯彻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时,也可以成立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辅助的项目实践队伍,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完成企业的相关项目,这样既落实了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又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为日后学生就业奠定了基础。
计算机专业的人才是企业所急需的人才,中职院校在培养方面也取得了不小成就,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与企业联系不足,没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基于此,中职院校应当充分了解市场上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进而改善自己教学方案和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更全面的提高,进而缓解当前就业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