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网格化在无线电管理中的应用

2020-01-01 09:14
数字通信世界 2020年8期
关键词:台站网格化频谱

张 磊

(甘肃省无线电监测站,甘肃 兰州 7300000)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电通信事业取得显著成效,但因为当前通信大多采取无线电波进行发射和接收,致使通信频道匮乏,而且接收频率较为紧凑,从而产生一系列无线电干扰问题,传统无线电管理已无法满足无线电监测要求,所以,必须运用新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网格化无线电管理应运而生。

1 无线电管理特征

无线电管理是指将国家作为指导对象,安排专业人员研发无线电波普、卫星信号等资源,并在此基础上管理无线电波普资源的过程。通过该定义,总结出无限电管理具备以下特征:第一,国家享有无线电管理所有权,选派指定机构展开管理;第二,牵涉无线电波普、卫星系统等研发;第三,无线电管理的所有活动过程均受指定机构的监控,以便可以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第四,被无线电授予职权的单位必须合理利用无线电频谱、卫星等资源,并将其作为根本目标,以此来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尽快完成国防建设任务;第五,无线电管理机构必须明确管理权力的范畴,比如科学分配波普频段,依照其频道接收范围设置接收站台,便于监测信号,排除处理信号干扰项,同时对信息互通平台加强管理。

2 网格化对无线电管理的作用

网格化管理是指运用计算机网络管理理念,将管理对象依照相关标准分成多个网格单元,借助信息技术,密切协调各网格单元。各网格单元间可以进行信息交流,共享信息资源,进而实现资源的重组。网格化管理最初被应用于网格巡逻、便于快速发现问题。现如今,网格化管理思想已深入社会多个方面,比如人口管理、城市建设等。以下对运用网格化技术在监测无线电信号、管理电磁频谱、分析电磁环境等方面的作用进行论述。

(1)在监测无线电信号方面。网格化技术消除了过去无线电频谱监测“以点带面”的弊端。在复杂的频谱环境下,难以全面反映频谱活动的实际情况。而网格化技术主要将监测网格当成建设目标,诸多微蜂窝区域共同构成覆盖面,可以如实反映无线电频谱资源的使用情况,对了解电磁频谱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2)在管理电磁频谱方面。网格化技术实现了管理途径的数字化,大多通过管理对象体现出。除了过程与评价的数字化,还有效提升了管理水平,确保管理的精确。借助上述技术,不仅能划分管理区域,还能将台站和无线电频率划分成多个网格,依照数字对其展开编码,进一步实现频谱资源管理、数据收集、设备管理的高效化。

(3)在分析电磁环境方面,网络技术发挥辅助作用。在规定时间内储存、汇总电磁环境监测数据,便于相关人员分析频谱占用度的变化情况以及当地经济发展现状,从而为管理部门提供参考依据,全面发挥无线电管理工作的有利作用。

3 网格化在无线电管理中的分层和运用

3.1 无线电管理网格化的分层与功能

在无线电管理中,其网格化总共被划分成五层,第五层为最高层,网格面积最大,呈逐层递减趋势。在该层中,单网格面积超过240km2,能随时监测无线电业务的分布情况,同时还可以监管社会类信息。第四层被称为公共信息层,单网格面积不超过30km2,主要是为细化第五层信息;第三层为分析层,单网格面积不低于3.20km2,大多用来分析统计数据;第二层为业务网格层,单网格面积0.35km2,通常用来监测频谱、管理无线电业务;第一层被称为管理网格层,面积不超过0.04km2,一般用于记录管理信息,有利于实现数字化管理。

当然,分层管理前应对对象部件进行编码,创建资源数据库,便于管理系统的顺利运行;紧接着,划分监管对象与业务属性,确保管理业务的科学化;最后,网格化处理无线电业务,确定管理主体,从而实现管理平台的直观化。

3.2 网格化在无线电管理中的运用

台站、无线电设备以及频率等都属于无线电管理的范畴,依照建设的各种台站、监测网分布情况等对无线电进行网格化管理,目的是为借助无线电监测网规范管理无线电业务。

(1)信息查询。当创建台站数据库时,第一时间构建网格,并明确每一个网格所属对象,比如,时间、参数、坐标、频率等,负责人完成上述操作。精确化数据能帮助无线电管理部门全面掌握设备使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人力和物力[1]。

(2)监督。对整个城市进行网格划分,将台站依照空间分为多个网格,并给每个网格安排一名负责人,真正实现责任下放。对于网格负责人而言,具备监督、管理设备、收集数据、设置专项台等功能,同时还能对设备使用者进行分类,自动设置巡查时间。

(3)网格化空间分析。当网格划分无线电频率和台站时,可以对空间进行分析,比如,将无线电设备当成查询项目,查询无线电设备的使用情况,是否出现违法记录现象,同时还能统计分析电磁干扰现象,尤其是无线电台站的分布情况,以便全面掌握无线电设备的运行状况,从而充分发挥无线电管理部门的监督功能和控制电波秩序的能力,加大信息掌握量,真正实现战略转变[2]。当查询监测人员工作过程时,应统计分析无线电运用的整体情况,并对整个城市的无线电业务展开研究,使其形成分布属性图层。

(4)网格化移动执法。为收集静态与动态信息,应合理增加收集数据的移动设备,好让无线电执法人员在巡查期间,借助上述设备自动生成时空属性数据。

(5)趋势分析。为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激活信息功能,必须重视分析环节。其中,趋势分析是指依照以往数据对日后发展作出预测分析。预警分析是指结合无线电设备使用者出现违反管理规定等行为,致使电波秩序混乱,从而需要对区域、设备使用情况等进行分析,并依照创建的预测模型,找到维持电磁环境秩序的新方向,从而为无线电管理部门提供参考,将违法使用无线电行为扼杀在摇篮里。电磁环境分析则是指依照电磁环境数据以及模型,预测日后可能会出现的电磁环境[3]。

(6)显示信息。在控制数字化信息的前提条件下,可以将数据库中的信息映射至网格中,而且还能在电子地图上直观看出网格内的信息,结合图表信息查询相关结果,并将其进行统计和对比。只不过需要参考依据,也就是台站位置、监测情况等信息。

(7)辅助决策。对电磁环境进行综合评估,并作出预警分析,主要是为提高预测电磁环境发展方向的能力。辅助决策是指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提取频率、台站数据等辅助信息,并将其上报无线电管理部门,目的是为合理规划使用范围[4]。

4 无线电管理网格化设计

构建统一数据平台以及规范化接口,主要是为支撑无线电系统,同时在该平台的基础上设置频率台站、监测设备等,方便统计分析、管理系统,从而为无线电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功能模块。

从平台技术方面来讲,运用无线电管理技术创建监测平台,主要是将网格运用系统作为重点,为进一步提高无线电监测技术的创新能力。如何建设平台,具体内容如下:首先,严格依照无线电监测中心的相关标准构建数据库平台,为统一数据库。其次,依照网格化管理要求,设计数据库的网格,并进行前置映射,好让每个网格都有与之匹配的数据库,全面发挥无线电管理的科学性[5]。再次,对无线电监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不断提高评估电磁环境的能力;之后,拓展管理设备监测数据的功能,借助VPN技术,完成移动通信网和内网的连接;最后,构建协助系统,以便可以为外出工作人员提供方便,最重要的是,还能分析EMC电磁兼容以及监测数据,进而为网格化管理系统提供合理、科学的方案,争取尽快解决无线电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比如,信息资源难以共享、业务对象信息不一致等。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网格化技术运用于无线电管理中,有利于提高无线电管理的规范化、智能化,促使无线电管理开始从传统、粗放转换为精细化、现代化,这对创新无线电管理工作具有现实意义。但因国内无线电网格化管理还处于研发时期,缺乏标准作为参考依据,加上,监测网格的利用率普遍偏低,大多为大型无线电监测站。基于此,必须创建无线电管理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监测站点,使其形成规范化网格。

猜你喜欢
台站网格化频谱
基于ETL技术的台站信息同步应用研究
地震台站基础信息完善及应用分析
城镇燃气管道网格化动态后果评估方法研究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一种适用于高铁沿线的多台站快速地震预警方法
智慧社区视野下网格化社会服务客体研究
一种具备干扰台站剔除的多台站定位方法
FCC启动 首次高频段5G频谱拍卖
动态频谱共享简述
河北发力网格化监管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