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龙
(甘肃定西市临洮县第四中学,甘肃 定西 730500)
初中语文是学生语言文化知识学习和体系形成的重要阶段,课堂教学是初中语文学习的基本场所,其课堂教学方式及效率,对学生的学习成效具有直接性的影响。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是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重要基础。“互联网+教育”的提出与实施,为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组织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模式支撑,这就要求教师群体能够对“互联网+教育”的概念及不确定性有着深刻的认识,以此才能够真正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将互联网应用与课堂教学改革有机结合在一起。
“互联网+教育”是在“互联网+”核心概念基础上延伸而来的新型教育体系,是指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由互联网科技与教育领域深度结合所形成的新型教育模式。“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推进和实施,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层面的限制,实现多场景教学和学习,为教育公平助力。互联网学习平台的应用,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信息化水平,让教育活动开展的重心由“教”转向“育”,从而实现学生培养水平的提升。通过“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实施,还能够引导相关层面不断加大在信息教育基础支撑方面的投入力度,为师生教学活动开展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支撑。
虽然“互联网+教育”的推进和实施,能够为教学活动开展带来多方面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依然存在多方面的不确定性。首先是教育信息化的实施还处于前期发展阶段,在其应用中还存在诸多没有出现过的问题,而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还面临诸多方面的困难。其次是“互联网+教育”的实施,如何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效衔接,依然是广大教师群体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再次是在“互联网+教育”的推进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如何在现有教育体系下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新型人才,是“互联网+教育”模式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本身就是“教育主体-教育客体”的二元化关系,也就是教师以“教”为主,学生以“学”为主。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形教学信息的直接沟通,但是对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并且无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由于互联网设备、硬件和信息的介入,改变了这种结构模式,在传统的二元化结构之间增加了第三方的教学信息载体。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能够进行直接性的对话和交流,还能够将这些信息存储于互联网平台上,为学生课前、课后学习提供平台。例如在目前教学活动中较为常用的微课,其不仅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工具,更能够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提供者,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撑。而教师在微课制作过程中,需要考虑学生学习现状、教学目标要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其也转变成教学客体之一。在这种情形下,就要求教师能够认识这种转变带来的新型要求,能够适应这种新型要求,从而更好的组织“互联网+”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媒介相对较为简单,依靠教材、课本、粉笔和简单的教具,就完成了所有教学过程。这使得教学内容组织较为简单,立体形象匮乏,给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带来较大困难。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中,计算机、投影仪、音视频设备及电子白板,都能够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将传统的“手工资源”转化为“数字资源”,这些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教学组织效率,提升了教学资源的分享效率。但是这种转变也给语文教师的设计和构思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将语文课程内容立体化的展现出来,是语文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语文课堂教学课堂互动相对较为单一,除教师的讲解之外,主要是以提问和回答的形式为主,并且学生回答的内容较为直接,无法引发学生的思考。而在课堂之外的学习中,学生在出现学习问题时,与教师之间的互动途径相对较为欠缺,由此使得学生学习效率难以有效提升。在“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推进和设施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形式将教学内容立体化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实现学生深度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从课本知识学会延伸。同时,在课外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还能够基于微信、教学平台等与教师进行互动,及时得到教师的答复,从而更好的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而言,课前预习活动的开展一直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难点,其虽然不属于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但是对课堂教学的实效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师就可以利用多种不同的互联网技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对课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优化,将预习内容和要求制作成对应的视频,通过将视频内容上传至对应的平台上,从而为学生预习提供参考。例如在《济南的冬天》一课教学中,由于文章写作的背景已经与现代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就可以在网络上查找相应的视频资源进行剪辑,还原作者的写作背景,从而为学生预习提供场景支撑。
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语文课堂教学环境的构建更为困难,但是有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因此教师在借助多媒体平台进行语言环境构建时,应当准确把握这种特征,尽量将教学费用构建出来。在多媒体内容制作时,教师应当以教学难点和重点为基础,利用图片和动画等形式对教学素材进行合理组织,不仅能够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还能够实现阅读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对文本营造的意境加深理解,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在《天净沙·秋思》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图片和示范朗读相结合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断句、重音等基本阅读要素,再此基础上,在伴奏音乐情境下,更好的渲染课堂气氛,不仅能够让学生带着感情融入到阅读中来,还能够让学生准确把握写作背景与遣词造句的关系,尝试写出自己的情感诗词,有效提升阅读和写作水平。
网络教学资源是“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学最为明显的差异,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所能够接触到的课外资源主要是源自于书本形式,能够对学生视野拓展起到的促进作用较为有限。但是在网络平台支撑下,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搜集相关的课程资源,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储备基础,在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不断拓展自身学习视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逐渐掌握对比和归纳等综合性鉴赏方法,形成更加完备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在“互联网+教育”模式应用下,教师不再是以阶段性考核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判定,而是借助教学网络平台的支撑,实现对学生知识掌握的实时考核。以此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强化自身学习,还能够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从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改善原有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加大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力度,实现素质教学的目的,全面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水平。
在“互联网+教育”应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引导教师群体认识“互联网+教育”、深度应用“互联网+教育”、提升“互联网+教育”实际应用水平,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如何在课堂教学推进流程中,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及由此带来的新型问题,是初中语文教师及相关教育工作者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将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够促使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升,全面提升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