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网络犯罪的特征及应对措施研究

2020-01-01 03:56王玉思
数字通信世界 2020年10期
关键词:犯罪行为犯罪分子个人信息

王玉思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1 网络犯罪的相关概述

1.1 网络犯罪的含义

网络犯罪是指将计算机和网络作为工具而实施的犯罪行为,在此过程中,计算机及时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的工具,也是其重点攻击的对象,他们利用自身在计算机专业领域中的技术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破坏或利用网络实施诈骗行为等。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网络犯罪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1]。

1.2 新媒体对网络犯罪的影响

(1)诱发犯罪动机。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自由度增高,新的媒介能够对视频、图片和声音进行全方位展示,强化了信息的传播效果,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通过互联网传播色情信息和拜金思想,让人们产生模仿和投机欲望,进而诱发犯罪动机。而新媒体对在此过程中起到了暗示作用,这样能够让犯罪分子的罪恶感降低,进而会不断扩大影响范围,产生连锁效应。

(2)增加犯罪隐蔽性。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情况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这种情况与新媒体信息传播具有比较密切的联系。新媒体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自由度比较高,限制的门槛较低。新媒体对网络犯罪案件持续爆料,将侦破相关信息公之于众,导致犯罪分子反侦查能力不断提升,进而增加了网络犯罪的隐蔽性。

此外,新媒体对各类网络犯罪持续报道,会为一些具有犯罪动机的人提供学习的素材,他们可以利用新媒体提升自身的反侦察技能,吸取他人犯罪行为的经验和教训,进而让这些犯罪分子手段更加成熟,案件的侦破单独进一步加大,从而增加了网络犯罪的隐蔽性。

(3)改变人们价值观。新媒体的出现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扩大了信息传播范围,同时也增加信息量。同时,新媒体摆脱了传统媒体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信息内容更加复杂,充斥拜金主义思想、特权主义思想,这些思想和文化糟粕造成一些缺乏信息甄别能力的民众价值观的扭曲,进而增加了犯罪几率。

2 新媒体时代网络犯罪的主要特征

2.1 隐蔽性

新媒体时代,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人们在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等终端设备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增大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犯罪分子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通过用户的文件下载能够轻松入侵到用户信息系统中,在此过程中,犯罪分子通常隐匿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利用虚假的地址或账号实施犯罪,用户对此类犯罪行为缺乏了解,不能够对犯罪行为及时有效的识别,一旦遭遇,很容易造成用户的经济损失。

2.2 智能型

新媒体时代网络犯罪手段也在不断提升,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人们在访问各类网站或下载文件、APP时,经常需要先行注册,填写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很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对大量个人信息进行收集,然后利用智能化手段向用户有针对性地推送垃圾信息,引导公众进行消费,甚至实施网络诈骗。

2.3 常态化

新媒体时代,网络犯罪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受到互联网开放性的影响,犯罪活动也摆脱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许多网络犯罪具有异地作案、同伙作案和跨国犯罪的特征。从社会发展态势来看,新媒介和互联网将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标志,对互联网的应用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此,网络犯罪将会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长期存在,相关安全防范也将逐渐常态化。

2.4 低龄化

网络犯罪主体低龄化是受到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特点所影响的。从近年来,高端科技发展情况来看,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更新速度快,许多青年人对科技发展感知力比较敏锐,同时具备大量时间和精力对信息技术加以钻研;此外,许多青年人涉世不深,叛逆心理较强,对自身行为产生的后果缺乏足够认识,因此,新媒体时代,网络犯罪主体呈现出年轻化和低龄化特征。

3 新媒体时代网络犯罪的应对措施

3.1 加强网络安全技术防范

新媒体时代,网络犯罪风险不断增加,国家和相关部门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加强对新媒体以及互联网服务性企业的监管,规范其运营行为。许多社会公众在获取服务时需要进行实名注册,变相地将个人信息透露给相关运营企业,而许多企业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缺乏规范,增加了公众信息泄露的风险。因此,需要完善公众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运营企业的技术监管,对个人信息存在泄露风险的运营企业要加大惩处力度并纳入企业征信,从而让网络犯罪分子无机可乘。

3.2 提升群众信息批判意识

(1)加大网络安全知识宣传。新媒体时代,社会公众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识虽然有所提升,但是,许多人往往抱有侥幸心理,在无意之中会将个人信息透露出来,进而给网络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要对网络犯罪有效预防,需要提升公众安全防范意识,加大互联网安全知识宣传,提升社会公众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提升公众对网络犯罪行为的识别能力。

(2)网络犯罪案件公开化。新媒体时代,执法部门需要加大网络犯罪案件的通报,让案件的处理结果公开化。从目前网络犯罪特征来看,具有常态化和低龄化的特点,许多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淡薄,功利心较强,在犯罪诱因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往往抱有侥幸心理,实施偶发性犯罪。对网络犯罪案件处理结果公开化,不仅能够引起社会公众对网络犯罪的警觉,还能够达到威慑作用,增强降低青少年网络犯罪几率。

3.3 加强网络安全队伍建设

新媒体时代,网络犯罪分子的技术能力在不断提升,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要提升网络安全性,降低网络犯罪发生几率,需要加强网络安全队伍建设,一方面,需要提升网络安全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和办案效率,另一方面,加强公安系统与科技企业之间的联合办案,整合社会一切可利用资源,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3.4 加大网络平台审查力度

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自由度在不断提升,社会主流媒体也需要经济拓宽信息传播渠道,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发挥主流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积极宣传具有正能量的信息,帮助社会公众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此外,需要加大网络平台审查力度,对涉嫌对网络犯罪具有诱导作用的平台严厉查处,从而构建健康、绿色的网络环境。

4 结束语

新媒体时代,网络犯罪的诱因之间增多,网络犯罪呈现出隐蔽性强,科技含量高,常态化和低龄化的特征,要构建安全网络环境,需要加强安全技术防范和监管,打造强有力的执法队伍,加大网络安全知识宣传,发挥出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从而规范和净化网络环境,减少网络犯罪。

猜你喜欢
犯罪行为犯罪分子个人信息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要做好个人信息保护
个人信息保护进入“法时代”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警惕个人信息泄露
拜访朋友
与谁接头?
关于流窜犯罪案件的分析及侦查措施的运用
网络传播失范行为概念与具体情境适用
论DNA技术在森林刑事案件中的应用
贪污罪的心理诱因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