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态背景下日语教学多元评价机制研究

2020-01-01 04:04葛菁菁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0期
关键词:非常态日语常态

葛菁菁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浙江海宁 314408)

今冬一场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了全球,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管是政治、经济、民生还是学校教育,一夜之间都面临巨大的变化。教育部下达的“停课不停学”的指导精神,被广大教育工作者迅速贯彻,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当了长达数月的网络主播。至今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控制,但海外疫情还不容乐观,国内也时不时点状发现病例,海外输入病例也无法避免,在这样的非常态背景下,大学教育的常态非常态交织阶段恐怕还将持续一段不短的时期。

本稿以应用型本科地方院校日语专业教学评价机制为研究对象,在后疫情背景下在线教学逐步占主导,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日益推进,对如何设计完善相应的多元评价机制,为理论和实践应用并重的日语专业基础课程提供多样化教学方案,反向推进教学适应性变革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非常态下教学实施提出相关对策。

1 非常态化的日语专业课程教学反思

以本校为例,作为应用型本科地方院校日语专业要想在学术型高校与高职高专院校的夹缝中找准定位,需要恰当地把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应用学习融合起来,“混合式教学”一直处在常规教学实践中。常态化的“混合式教学”,以本校日语专业大一的基础核心课程《初级日语(1)(2)》为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线上建设了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打破教材每课间的框架限制,整理出每一单元的重点知识点,然后按知识体系重新编排,再录制成近30个左右的5-10分钟的微课视频,供学生在线自主学习使用。线下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和日本馆(日式体验教室),将每一课的知识点结合入仿真模拟场景,强调语言的实践,培养学生的日语应用能力[1]。

而今年的疫情却打破了这一常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被打破,在疫情严重时期,匆匆忙忙将教学全部转到线上,以网络直播课结合在线微课的形式展开。经过长达两个半月的全线上教学实践,结合学情分析,发现了不少问题。

1.1 基础外语课程,最需要面对面的交流,及时纠正语音语调,订正表达方式,即时反馈。而网络直播课,一方面网络的稳定很难保证,每次上课都会有各种网络卡顿、断线、延迟等现象,一遇到网络使用高峰期,有时还会崩溃,特别是需要老师和学生进行全员视频的情况下,问题会更严重。所以虽然网络直播课形式上学生和教师做到了“一对一”,但实际效果离“一对一”还有距离。经常在使用某个在线教学平台的同时,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还要通过微信群或QQ群用语音或文字的形式进行,教师和学生都需要电脑或IPAD、手机同时在线使用,相比线下课堂效率要低很多,又做不到深入交流,而且教师一对一在线解答学生的疑问,耗费的精力和时间也数倍于常态下的课堂教学。

1.2 学生的专注力也面临种种考验。上直播网课时,容易受网络及学习环境的影响,没有独立学习空间的学生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2]。例如:有几位学生,家里同时有父母需要网络会议,弟弟或妹妹也同时要上网课,所以网络卡顿、掉线就成了常态;其次,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相对于重点高校的学生,本身的自律性就要弱一点,而且由于缺少了同学间的协作互动,以及教室里的教师的威权效应,那些即使有独立学习空间但自律性差的学生,开小差的情况十分常见,时常会被手机、IPAD上的各种应用APP或游戏所吸引,还有被舒适的床和美味的零食吸引,时常会走神。所以直播课的有效性很难得到保证。而为了方便学生自由选择时间进行学习,建设好的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或将课程录屏上传,也很难保证学生一定会从头到尾认真观看。从学期末的教学视频观看进度统计来看,能100%正常播放速度观看完视频的学生人数仅占半数,即使设计好了相应的题库,需要学生一一过关,也避免不了部分学生没学完视频内容就做题或互相抄袭答案的现象。

1.3 考虑到日语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特点,针对零基础入学的学生,日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是打好基础并强化应用。其中记忆单词、句型、文法,这些相当于建房用的钢筋混凝土砖块,没有了这些基本材料,建房就是空中楼阁,是幻像。而原本的线下课程,有很大部分时间就是为了督促检查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状况的。一般通过每堂课开始头二十分钟的听写小测验、回答问题环节进行检查。非常态下,“云听写”需要全员视频监控,网络经常卡顿,所以常常难以顺利实施,检查强度和威权效应被削弱了。而课堂中的小组合作情景对话或主题演讲环节,就是强化语言的实践应用的一环,在非常态期间,由于不方便实施被迫取消了。

因此,2020年上半学期最终出来的教学效果不太理想。以《初级日语(2)》为例,相同难度的期末试卷,2019级学生的期末考试卷面平均分比2018级同期的平均成绩明显下降,从73.4分降到了60分。卷面不及格率从2018级的12.5%上升到了40.7%。虽然不是同一批学生,但鉴于学生的高考平均入学位次号变化并不大,且《初级日语(1)》的平均卷面成绩两届学生相差仅4分,所以可以直观推定为非常态背景下当前的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2 非常态背景下评价机制面临的问题

布卢姆评价理论认为:现代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和优化教学过程[3]。因此需要针对目前《初级日语》课程的评价机制面临的问题,研讨从何处入手改善优化教学,以适应常态非常态交织的状况。

目前本校《初级日语》课程在常态下的评价形式是采用过程形成性评价与期末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一般设置课程综评成绩等于过程形成性评价(占比60%)与期末终结性评价(占比40%)之和,可根据学生的整体情况调整两者的比重。过程形成性评价考核包括:课堂参与、个人发表和小组发表、自主学习(线上线下)、课堂小测验、作业,重点考察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情况,包括出勤率、学习态度、课堂活动参与度、个人和小组口头发表情况、自主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等[4]。其中线上自主学习主要体现为:1.课前预习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上的微课视频并完成过关小测验;2.课后自行利用微课视频进行复习;3.每一单元完成一个在线单元测验。因此,常态下的评价机制中,过程性评价主要体现为线下对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考查,线上的表现仅仅占很小的一个部分。

而非常态期间,过程性评价所包含的各项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课堂互动环节只能通过微信群、QQ群、腾讯会议、雨课堂、云班课等平台进行,原本线下一两分钟可以完成的互动交流,往往要花上几倍时间才能完成,而且由于很多平台会受到网络硬件、软件的限制和影响,大规模视频互动容易出现卡顿、掉线的情况。因此除了一些平台的在线答题系统(大多仅限于选择、判断和投票题等客观题)可以方便进行一些限时在线小测验,并即时反馈以外,对于主观题,小组讨论等,大多数平台还不是很方便使用,或者使用的时效性或效率不高。其次,个人和小组合作学习实践,原本每课内容都可以设定一个主题进行口头report,每一单元可以小组合作一个情景剧表演,然后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再结合教师评价,最后出来一个综合评价;而非常态期间,个人report只能通过个人上传视频的形式进行提交,然后再由同学在网上匿名评分,但由于这需要有相应的平台功能支持,实施起来其实并不容易。一是每位同学上传视频就很费流量和时间,大多数平台还有上传视频大小的限制;二是每位同学都要互相评分的话,要先缓存下载同学的视频,这样又更费流量和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同学间互评的积极性和及时性。而小组合作情景剧表演这个最能体现语言的沟通交际功能的项目,在非常态期间,反而是最不能进行的。这样造成了过程形成性评价的缺陷。也很大程度影响了最后的综合评价。

3 非常态背景下多元评价机制的设计完善

今年9月份,各个高等院校将陆续开学迎来新学期和新生,而国内疫情虽说已经得到基本控制,但时不时点状发现病例或外来输入性病例,以及疫苗的必要研发周期,说明疫情离结束还有一段不短的时间。因此全国各级院校都可能面临常态化教学与非常态化教学的交织阶段。那么如何在反思基础上完善现有的多元评价机制,保证评价主体多重化,评价内容多元化[5],制定好预案,引导教学灵活切换教学模式成为目前的任务。

作为《初级日语》这样的零基础起点的外语基础课程,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教学模式是常态,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的评价模式也是必然,那么如何构建弹性的多元评价机制,以应对非常态教学呢?

首先,设置弹性制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的评价模式。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占比30%-40%,根据教学常态化或非常态化进行灵活调整。常态下,线下课堂教学正常,过程性评价采分点多,各考核项目分布平均,客观性强,总占比可以达到60%-70%;一旦线下教学不正常,转为网络教学为主,其中线上教学活动的评价,利用在线平台评价智能化的特点[6],可以实时交互活动并有效评价反馈的项目,比如:签到、实时推题在线限时测验(包括每课单词文法小测验和期中测验)、点名提问等,可以设定为占比30%-40%;异步交互、延迟反馈的项目,比如:在线预习、在线提交作业(包括主观题作业、音视频作业),分组作业(包括小组主题report等)可设为20%-30%。

其次,预先设定好过程性评价在常态或非常态情况下的对应项目,制定好预案,并根据课程内容适当调整直播课时间,减少或切分直播课时长,增加学生线下自主学习的时间,减轻学生长时间在线上课的疲劳感。常态下的到课率、课堂小测验、课堂活动参与度,与非常态下的签到、实时推题在线限时测验、弹幕讨论这几项一一对应;但异步交互的部分,与常态教学中的项目有所区别,需要设置好预案:

3.1 常态下的预习一般会通过口头布置,课前提问的形式进行检查。但一般很少计入过程性评价;非常态下,通过发布预习课件并布置过关题,根据课件浏览完成度和过关测验成绩来确定此项目的成绩。经过今年上半学期非常态化的教学实践,发现常态化教学中,也可以利用在线预习的形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但必须事先提醒学生预习课件浏览完成度也会计入过程评价并明确占分比。

3.2 平时作业部分,《初级日语》常规布置的作业包括书面和口头作业,书面作业一般包括:自主默写单词、句型造句、填空、翻译、小作文等,这些在非常态下通过网络平台提交电子版,跟常态下的纸质提交是一样的。口头作业一般包括个人课文背诵、主题report和小组主题合作发表,其中个人背诵常态下非常态下都是微信视频提交,教师打分,所以不受影响;个人主题report,需要现场演讲,学生互评,非常态下需转为上传音频并在线互评,需要有相应的平台软件功能支持,教师要事先选好功能合适的平台;小组发表,包括情景对话和主题演讲,常态下分好组,实时发表,各小组即时互评加上教师讲评即可。但非常态下,情景剧表演,由于学生不能线下聚集,如果不改变模式,就需要学生异地录音录屏再编辑视频,再上传互评,需要耗费大量的流量和时间,小组内成员间的工作量也不均衡,实施起来既不方便,评分也容易不公平。因此,将情景剧表演改为5分钟的日剧或动漫片段配音秀,由个人上传提交,同样由学生互评。而小组主题演讲,由学生自己课外在线沟通,自行分配任务,可以由小组派代表演讲也可以小组全体成员分段落串烧演讲,演讲视频上传,小组间互评。

3.3 为了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可以每课定一个讨论主题,要求每位学生在限定时间段内发言并按照其被他人点赞数计算激励经验值,增强互动性。在直播课时,随机提问,以弹幕的形式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可以点赞给相应学生加经验值。增加学生主动参与度。期末再将所加经验值列入过程性评价内。

3.4 每次直播课都录屏,开放回放功能,方便学生回看复习或补课。另外还可以提供网络上其他大学的一些优秀慕课资源链接给学生,设定5%-10%左右的额外激励加分项,供学生自主选择。

4 今后的研究

全国各级院校都陆续迎来新学期,高校教师必须设计完善可以迅速转换的多元评价机制,在非常态下引导教学模式一键转换,保证在线教学和线下自主学习可以迅速顺利地融合。在接下来的阶段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非常态下线上线下教学融合模式下的监控策略。

猜你喜欢
非常态日语常态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和形成机制
非常态下的信仰展现:一个豫东北村落的节日禁忌
适应新常态,创新促发展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以德树人 推进学雷锋常态化
日常日语
谈非常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建构的动力解析及指导原则
努力推进青少年普法教育常态化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