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族船型屋生态性探析①

2020-01-01 09:02陈媛媛
热带农业科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船型黎族村落

付 杰 李 桐 陈媛媛 冯 丽

(海南大学 海南海口570228)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地处热带北缘,素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海南省汉族、黎族、苗族、回族是世居民族,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主要聚居在海南岛中南部山区和丘陵地带。黎族先民创造的船型屋,是一系列社会文化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类的居住形态和居住方式与其生产活动是分不开的,以捕鱼为主的黎族先民过着流动的船居生活,船作为他们的居所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1]。船型屋是海南黎族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住宅类型,因外形像蓬船,内部像船舱,故得名为“船型屋”[2]。黎族船型屋在面对民族的冲突和融合,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影响下,经历了聚居地从海南岛北部、西北部主要的人居区域向人口稀少的南部、西南部退缩,也表现出由沿海平原向内地山区退缩迁移的趋势。同时,建筑形态也经历着纵向式船型屋(门位于山墙面,沿建筑纵向进入,顶盖附草延至接近地面,形如船篷,称为纵向式船形屋)由高到低,而后落地的过程,并由纵向转变为横向式金字屋(建筑檐墙升高,门位于檐墙面,沿建筑横向檐墙面进入,顶盖呈汉族式坡屋顶,“金”字形,称横向式金字屋),甚至出现汉化的趋势。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黎族群众放弃传统的船型屋,搬进宽敞明亮的砖瓦房,黎族村落逐渐衰败、废弃,船型屋这一独具特色的民居形式处于消亡的边缘[3]。如今仅有少数几个村庄保存比较完整,如东方市白查村完整保存81间。

黎族人民在海南岛这块土地上开田垦荒,艰苦奋斗,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黎族文化。黎族建筑作为黎族文化的一部分,利用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建造家园,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为海南省首个建筑类古遗址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船型屋反映了黎族人民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如何满足生活生产需要和与自然环境作斗争的经验,如民居结合利用地形的经验、适应气候的经验、利用当地材料的经验等,使其蕴含着质朴而丰富的生态建筑思想。

1 船型屋区域布局的生态性

海南岛地势中高四周低,中部偏南到四周沿海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逐级递降,组成环形层状地貌[5]。船型屋地处海南生态核心区,周围群山环抱,森林茂密。汉代刘熙在《释名》曰:“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6]。船型屋的选址环山绕水,冬暖夏凉,可谓宜居生态宝地(图1)。

1.1 选址原则

中国人自古以来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主要体现在:顺应自然界的地理条件与环境形态,巧妙利用地势特点择地构屋[7]。黎族村落的选址原则归纳为“三靠一爽二干净”[8]。“三靠”:一靠近耕地,便于劳作生产;二靠近河川或溪流,便于灌溉农田及生活饮用;三靠近山岭及森林,便于获取日常燃料及建房用材。“一爽”指地势要高爽,地形要有一定坡度,有利于防湿、防潮。“二干净”:一是有不好传说的地方不予以考虑;二是野兽出没要少,避免对生产生活的破坏。可见,黎族村落选址既顺应地形地貌特征,又善于对风向、日照、空气、水文等各种自然要素进行因势利导,巧妙地将有利的自然条件引入村落,通过规划布局来消除或减少不利自然要素的影响,营造适宜生产生活的舒适健康居住环境。

1.2 村落分布

黎族村落往往根据其所在环境的地形地貌自然发展,强化地形地貌的空间肌理及与地理环境整体统一的生长关系。山区的村落一般建造在山脚下,有利于防台风袭击,平原的村落都建在小山坡上,以防洪水浸袭。黎族村落多被高大的阔叶林、椰林、竹林等围绕,其周围群山环绕,森林茂密。村落建筑没有固定的排列格局,一般根据地势定向,疏密不均地散布在绿树丛林中,形成一幅人工与自然融合的生态形态,表现出黎族具有独特个性的民族村落文化特征,体现了黎族同胞热爱、崇尚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宋代宰相卢多逊被贬海南岛时曾写诗赞美道:“远客杖藜来往熟,却疑身世在桃源”。黎族的船型屋及其组成的村落,给人自然古朴的美感。

2 船型屋建筑形式的生态性

船型屋既有统一整体性的基本形制,又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其功能的适用性、结构的合理性、材料的经济性和环境的谐调性,聚合成民族性和地方性的真正表达。黎族建筑充满活力孕育情感,建筑品格正是真诚、热情、善良、质朴黎族人民现实主义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真实表露。

2.1 平面布局

黎族家庭是小家庭制,按黎族习俗,孩子长到十三四岁便要搬到隆闺(“隆闺”是黎语,大意是“不设灶的房子”,其式样和住屋相似,不过要狭小得多,是黎族青年男女由相识到定情的小房子)去住,没有汉族那样几世同堂的大家庭[9]。船型屋由此对居室要求不大,体量小巧,便于对船形的模仿。住房的平面首先应满足人在室内的基本生活需求[10],早期,黎族先民以昔日的居所——“船”为原型,形成纵向式矩形平面布局形式(图2),基本反映了船的平面结构及形态构成方式。建筑仅在矩形窄边设入口,整个平面分为三节,由晒台、居室和后廊三部分组成,分别对应船头、船舱和船尾。这种沿矩形短边设出入口,狭长形的布局方式,有利于建筑冬季保暖。海南岛中部为山地湿润区,冬季湿冷,在当时生活物资匮乏的情况下,对于住屋冬季保暖,如何更好地度过冬天,是先民们建造住屋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当然,这种纵向式平面布局虽然相对有效地解决了住屋冬季保暖的问题,但其空间在纵向展开中,既形成不同活动之间的穿插干扰,也不利于夏季室内空气流通、降温散热。在长期生产活动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下,随着技术力量的提高和生活物资的丰富,黎族开始选择借鉴汉族建筑方式来改善船型屋,其平面布局经历了从纵向式船型屋向横向式金字屋的演变。横向式船型屋呈现为中心式组织空间方式,从矩形长边中部进入,向左右延伸,提高了空间功能使用的独立性,同时促进空气流通,有效降温散热。

2.2 立面形式

在历代直接记载黎族住宅建筑形式的文献中,如宋《桂海虞衡志》中称黎族“居处架木两重,上以自居,下以畜牧”;南宋地理学家赵汝适的《诸蕃志》卷下《海南》中记载: “屋宇以竹为棚,下居牲畜,人处其上[11]”,都反映出黎族与南方其他民族相似,在荒蛮孤僻、气候湿热、野兽群集的海南岛,最初选择“干栏”建筑[12](图3),其底部架空,一般高出地面40 cm 左右,具有通风、防湿、防瘴、防雨的作用,能更好地契合早期黎族人民席地而居的生活方式。随着汉族文化的影响,黎族借鉴汉族置床而睡的办法避免地面的湿气,“干栏”式船型屋也由高架式向低架式最终向落地式转变。但在受汉文化影响较小的中部山区,仍保留着“干栏”式船型屋的传统做法。这种底部架空的做法,其通风除湿、调节建筑小气候;节能减排的生态效应,对生态建筑设计有着意义深远的启示。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图4),底层四根立柱,形成宽敞通透的架空层,再由其上部建筑主体层层出挑,形成自然遮阳;炎热夏季,当人们来到架空层,尤如一个天然空调房,充分体现了节能环保的生态建筑理念。

船型屋墙面向上形成半圆形的顶部造型,在墙体转折处形成明显的弧度。这种弧形做法,一来可避免使用年限久后墙体材料因坚固程度不足而导致缺损,二来可以与顶部造型及材料形成良好的交接,三来可以更好抵抗台风的肆虐。也有的船型屋前面入口的墙面后退[13],楼板从山墙两端延伸,形成晒台,既是一个连接室内外的“灰空间”,同时降低建筑入口日晒时间,增加通风,适应炎热气候。

早期纵向式船型屋采用“人”字型屋顶形式,其圆拱造型利于抵抗台风的侵袭。草坡顶与檐墙合二为一,外挑大且低,屋顶的茅草向两侧下垂较长,与地面的垂直高度在1.5 m 左右(图5)。从屋顶主梁起,分别向两侧逐层降低茅草覆盖厚度,最顶端的茅草边缘一定要外压于下一排茅草之上,依此类推。这种处理方法可以在增强附着密度的同时增加雨水流水的平滑度,最大化地降低雨水在屋顶的停留时间[14],隔绝雨水对屋顶和墙体的浸湿,有效延长建筑使用寿命。船型屋的草顶向四周墙体伸出,好似一把巨型大伞,抑或是森林中大乔木的树冠,造就了一个阴影区,减少墙面直晒面积,有效降低室内温度,节能环保。

3 船型屋建筑材料的生态性

船型屋的建造材料纯属天然,可就地取材,拆建方便。主要包括木材、竹材、茅草、藤条和土。船型屋的建造材料都是从自然中生长出来,最后又回到自然中去,形成一个自然循环的生态系统。“生态建筑”“绿色节能建筑”“会呼吸的建筑”,原料就地取材,并可循环利用,其以最原始的形态全面体现了人们今天所追求的绿色建筑的最高境界。

3.1 树叶、藤条(屋顶材料)

船型屋的屋顶采用的是海南当地特有的一种芭草和葵叶,用精心挑选的藤条将芭草和葵叶人工编织在一起,做成一个美观、实用的类似船篷样式的拱形屋顶。它可以有效隔绝空气里的寒潮和热流,在海南这个潮湿炎热的地区,起到了很好的抵御恶劣环境的作用,同时其材料的制作拼装与修补拆卸都非常方便(图6)。

3.2 竹、木、土(屋身材料)

船型屋墙面的材料则更加的朴实,采用随地可见的草根。将草根和泥土混合搅拌后,取用树枝作为墙内支撑,与其结合在一起,经阳光照射与风干,草根与树枝被固定在其内,整个墙体变得非常坚固。屋基用竹片和滕条编成架空地板,结实耐用、防潮防虫。这种竹、木、土混合建造的建筑,具有天然的对温度和湿度的调节作用。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台风多发,雨量充沛。雨季时,土墙通过自然的“毛细孔”有效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其表面也不会像其他光滑的墙面那样返潮或者产生凝结水。秋季干燥,土墙又能反向释放水分,自然调节室内湿度[15]。船型屋通过有节奏的“呼吸”,形成了特有的透气、保温、除湿、隔热等环保性能。

4 结语

生态性。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是人们在顺应环境变化时做出的一种战略选择。船型屋是海南黎族人民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提供了诸多可供借鉴的生态经验。

区域性。船型屋是黎族人民根据当地的地形地势、生产方式、气候条件等自然环境,就地取材所建造的传统民居,灵活有机地适应自然条件,与海岛生活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建筑的地域性和本土性。

自然性。船型屋的建造过程十分质朴,其空间布局、建筑形式及所用材料都充分考虑自然通风、遮阳隔热、防风防水防潮、再生利用等各种节能、环保、可循环的建筑技术和手段,体现了低能耗的可持续发展观。

文化性。船型屋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真实写照,体现了黎族人民追求和向往美好生活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黎族建筑文化。

船型屋的生态性研究只是传统民居生态性研究的一个缩影,黎族人民适应自然、利用自然,质朴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以及船型屋营造技艺,对绿色生态宜居的环境及生态建筑的营造,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猜你喜欢
船型黎族村落
黎族小伙闯“深海”
新型穿浪船艏在单体高速艇上的应用研究
基于修正函数法的双燃料散货船船型优化
《黎族母亲》等
基于CFD的单体复合船水动力性能分析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船型开发、船型认可及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