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决定我们读什么书

2020-01-01 13:56
中外文摘 2020年23期
关键词:诺奖书单限度

从“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胡适和梁启超都开过)到“青年必读书十种”(对,就是鲁迅当年交白卷那次,为此他提出著名的“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的观点),从“人生必读的100 本书”到学者严锋的“不必读书单”(包括“绝大多数的中国古典小说”“绝大多数的西方通俗小说”“所有名著的续书”“很多经典的哲学著作”“所有的成功学、心灵学、鸡汤类书”,等等),你会发现,你总会跟这种或那种推荐书单不期而遇。

而在社交媒体上,各类书单的收藏、点赞、转发量也相当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收藏即拥有,有这么一份书单在手,“不知道读什么书”的焦虑瞬间得到了纾解。

有人不轻易开书单,有人特别愿意开书单

作家苏童曾这样描述开书单这种行为:“用自己的记忆绑架别人的阅读时间,我想这是现实世界上唯一可以容忍的绑架了。”

有些人不轻易给别人开书单,有些人则特别愿意开书单,胡适就属于后者。早在1920 年,他就开了一份名为“中学国故丛书”的书单,列举古籍31 种,以备中学生阅读。1923 年,胡适开出了自己一生中最著名的一份书单——“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胡敦元等四名清华学校学生即将赴外国留学,“很想在短时期中得着国故学的常识”,因此胡适为他们拟定了这份极其详尽、共收入184 种图书的书目。

从数量上看,这份书目还是过于庞大了(要知道,仅《全唐诗》就有25 册,而《全唐诗》在这份书目里只算“一种”),不符合“入门”“最低限度”的标准。因此,《清华周刊》记者给胡适去信,希望他再作删减。胡适从善如流,又拟了一个“实在的最低限度的书目”,从184 种缩减到38 种。

此事还有后续:梁启超写了一篇《评胡适之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抨击胡适这份书目“文不对题”。“我最诧异的:胡君为什么把史部书一概屏绝?一张书目名字叫作‘国学最低限度’,里头有什么《三侠五义》《九命奇冤》,却没有《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岂非笑话?”梁启超进而嘲讽道:“若说不读《三侠五义》《九命奇冤》,便够不上国学最低限度,不瞒胡君说,区区小子便是没有读过这两部书的人。我虽自知学问浅陋,说我连国学最低限度都没有,我却不服……”

为此,梁启超也开了一个“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分成五类,共计133 种。考虑到所涉书目还是太多,“恐仍不能人人按表而读”,梁启超从中精选25种,称为“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

就实用性和有效性来说,“梁目”优于“胡目”。因为“胡目”仅列举书目而不指明读法,“梁目”则在每种书目下既有简介,也附有读法和参考书目。如对《论语》《孟子》的简介为“《论语》为二千年来国人思想之总源泉,《孟子》自宋以后势力亦与相埒,此二书可谓国人内的外的生活之支配者,故吾希望学者熟读成诵,即不能,亦须翻阅多次”,参考书目可读朱熹的《四书集注》,“但其中有随人宋儒理障处,宜分别观之”。

而“胡目”与“梁目”之争,比拼的既是见识、格局,更是诚意。一份有诚意的、真正为读者度身定做的书单,才是好书单。

在阅读行为的背后,存在着一种权力关系

目前,我国每年出版约25 万种图书,真正畅销的、有话题关注度的书,可以说并不算多。是出版机构、书店、媒体、自媒体、KOL、父母和老师等决定了哪些书能进入我们的视野:出版机构每年出版的图书中,只有重点项目(宣传、营销资源倾斜)才能被更多读者看到;有影响力的媒体如《新京报书评周刊》,除了推出季度书选,还会在年底推出年终书选,即便自己旗下的书只进入100 种初选名单,出版机构也与有荣焉;那些擅长“用媒体化操作的思路引导大众”的新锐书店如单向空间杭州店,反套路地推出“滞销榜”,成为读者拍照发朋友圈的热点;自媒体如新世相、KOL 如“罗辑思维”的罗胖早就开始卖书了,他们卖的当然是经过挑选的书(没有罗胖的大力推荐,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恐怕不会那么火爆);而在体量巨大的童书、绘本市场,决定孩子读什么书的,是父母和老师。在阅读行为的背后,其实存在着一种权力关系。

以出版机构为例,出版机构判断一个选题可不可做,其实很多时候并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更多的是凭编辑的经验、感觉,或曰“撞大运”。此时,是否有重磅文学奖项的加持,就很关键了——而对很多中国读者来说,诺贝尔文学奖是唯一重要的文学奖项。这造成了某些出版机构选书视角的“诺贝尔化”:如果有可能,就抢先拿下诺奖预测榜单上最热门的头几位作家;做不到的话,就选次热门的,能进TOP10 就意味着有戏;前十名都被抢走了,那就从国外各大媒体的权威榜单着手——比如《纽约时报》畅销书榜。

出版机构如此迷信诺奖效应,是因为有不少成功例子表明,诺奖对图书的销售有着明显的拉动作用:译林出版社2002 年出版南非作家库切的小说《耻》,2003年库切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几个月就卖出了近7 万册;世纪文景2006 年8 月推出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的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红》,两个月后帕慕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来,世纪文景当即决定《我的名字叫红》加印1.5 万册,以后又不断加印。仅在京东图书这个平台,《我的名字叫红》累计销量超过40 万册。

亚马逊中国曾对2013 年至2015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后其作品的销售情况进行监控,结果也很惊人:2013 年的艾丽丝·门罗,她的作品在获奖一个月后的销量比获奖前一个月增长了近1500 倍;2014 年的帕特里克·莫迪亚诺、2015 年的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相关数据则分别增长240 倍、增长近74 倍。增长的倍数越大,说明读者对这些作家越好奇,换言之,也说明读者对这些作家越不熟悉。如果没有诺奖,谁会关注这些作家?

书单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即使是特别愿意开书单的胡适,也这样提醒读者:“因为个人的见解不同,个性不同,各人所选只能代表各人的嗜好,没有多大的标准作用。”

但现状是,有不少读者喜欢照着书单来买书,尤其是专家的所谓权威、重磅推荐书单。如果把阅读比作进食(给大脑提供必要的营养),这一类的读者,他们知道应该吃点好的,但到什么餐厅去吃、到了餐厅面对琳琅满目的菜单又该怎么选,他们无从下手,只好听店家的,从推荐餐单或热卖单品里选,以此解决选择困难症。

这其实是一种焦虑:既想读点“有价值”的书,又想走捷径,于是打着“权威”“必读”旗号的书单,就成为拯救他们的“药方”。

这世上没有适合所有人的书单。对待书单的态度应该是这样的:书单可供参考,但不能迷信;书单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所以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个人应该怎样读书?》里是这样建议的:“关于读书方面,一个人能对另一个人所提出的唯一劝告就是:不必听什么劝告,只要遵循你自己的天性,运用你自己的理智,做出你自己的结论,就行了。”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在附录里列了一份包含137种图书的书单,他们对书单的态度,值得借鉴:“这个书单很长,看起来有点难以消受。我们鼓励你不要因为这个书单而觉得为难……最聪明的做法是从你最感兴趣的书开始读。我们已经说过许多次,主要的目标是要读得好,而不是要读得广。如果一年当中你读不了几本书,其实不必觉得失望。书单上的书并不是要你在特定时间里读完的。这也不是非要读完所有的书才算完成的挑战。相反,这是一个你可以从容接受的邀请,只要你觉得很自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

作家张佳玮在知乎上分享如何找到好书的诀窍——按图索骥法。“一个无聊的习惯是,我信奉我所喜爱的写作者们无意流露出的趣味,按图索骥。从海明威那里找到了庞德与菲茨杰拉德,从马尔克斯那里找到了胡安·鲁尔福,从《红楼梦》里黛玉和湘云的聊天找到了王维,当然还有《西厢记》。从略萨那里找到了科塔萨尔,从麦尔维尔的致敬寻到霍桑,从罗素的《西方哲学史》里搜出许多他当作谈资的人名。”

在知乎用户“金渡江”看来,张佳玮这段话可以作为“推荐算法”最初的起源。亚马逊、豆瓣等平台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得出畅销书目、推荐书单(还真有人把豆瓣上高评分的图书做成了一份巨大的推荐书单),而正如“金渡江”所说,“一个好的书单,必须超越豆瓣、亚马逊的推荐算法”。

猜你喜欢
诺奖书单限度
月度荐书单
月度荐书单
聚焦诺奖
残雪,为何能成诺奖热?
暑假阅读书单
诺奖也征服不了的好莱坞
名家推荐:2018暑假阅读书单(下)
论正当防卫制度中的“必要限度”
屠呦呦获诺奖引发哪些思考
咳停合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