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课堂的探索

2019-12-31 09:08白凯伟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生活化课堂教学

白凯伟

摘  要:当前时代是科学时代,人们每天同各种科学技术打交道,于是,将科学知识融入现代社会生活,是现代生活的要求。在小学教学活动中,科学课程的教育也逐渐被重视,在小学生课程中,科学课相对较为抽象,学生在对知识理解时比较有难度,将科学教育生活化是老师教学工作的重点。老师应该注重小学生科学文化启蒙,养成学生科学文化素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  生活化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2-0202-01

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知识来自于生活,是学生较为熟悉的科学现象,学生通过在科学课堂学习中逐渐养成探究周围生活的习惯,将日常生活与科学知识相联系。当前学校教育仍旧以应试教育为主,缺少对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引导,导致学生丧失科学学习兴趣。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就要转变教学思路,从生活着手,引导学生进入科学世界。

1   科学教学课堂注重创建生活化场景

新课程改革,生活化场景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最常用的教学手段。情境教学是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场景,让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常识相结合,便于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在小学科学教育中,需要创建生活化场景的教学知识点不胜枚举,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科学知识学习时利用情境教学,不仅能够将教学优势发挥出来,更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养成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比如,在教学《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这一章节时,很多学生会对静电的概念较为模糊,难以理解静电的真正含义。此时老师便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静电情境引入课堂,将塑料直尺在人的头发上摩擦一段时间,再用摩擦过后的直尺吸引白色泡沫。通过这个现象,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同时组织学生在完成实验后展开谈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形成对静电概念的理解,老师再根据学生们讨论的结果展开总结性阐述,让学生加深对静电知识的了解。

2   科学教学课堂应贯穿生活化内容

就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组织学习科学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和了解生活。同样,在实际生活中老师也应该要将自己所看到的、感受到的、听到的科学知识熔铸于生活之中,通过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帮助学生走入科学世界。简单的说,在生活当中只要是恰当的利用各种生活中的资源,便能够直接推动科学课程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老师要注重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材料,一方面能提升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因为来自于生活,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由此可见,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发现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在了解生活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生活实践能力。比如,在教学《观察我们身边的材料》这一章节的时候,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带来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如泡沫、发卡、玻璃、金

属……学生在准备完成这些材料之后,老师就带领学生们对这些材料进行分类,可以按照是否为有机物、是否为可燃物等不同的标准进行,让学生对这些材料的特点进行熟知,逐渐认识材料的基本属性。

3   科学教学注重探究生活化问题

新课程标准改革,小学阶段的教育活动不仅是注重养成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应该注重养成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生活化教育更要引人注意,老师教学活动要将教学目标转移到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这一方面。在大多数情况下,老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适当的设计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大胆探索,通过个人思考和小组讨论,寻求问题的解决答案。比如,在教学《液体的热胀冷缩》这一章节的时候,老师便可以利用在生活中常见的集中液体作为案例展开分析,让学生自己探究生活中常见的液体是否存在着热胀冷缩的现象。老师再针对于不同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深入探究,让学生思考将装满冷水的热水壶加热,会发生怎样的现象?为什么在商场购买的饮料总是没有装满?老师在抛出问题以后,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利用所学的热胀冷缩知识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究获知答案。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认识液体热胀冷缩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

4   开展生活化的科学交流活动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之后,老师要注重养成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老师要以探究型教学活动为主,比如在学习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饲养蜗牛,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老师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之内和不同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最后比较哪个小组的研究更为深刻,更能够对蜗牛的生活习性作出分析,通过科学的交流活动强化对知识的理解。由此可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强化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通过良好的互动,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意识和文化素养。让学生逐步养成在生活中利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让生活成为科学发展的沃土。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科学问题,主动探究和讨论,在同学之间的交流活动中感受科学的魅力。教学活动中要科学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如为什么将雪碧和可口可乐的瓶盖拧开以后会有气泡出现,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问题,学生在喝饮料的时候很少会思考产生气泡的原因,但是学生养成合作探究能力之后,便会主动与同学商讨,甚至会询问家长,掌握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知识。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是密切联系学生生活日常的,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将生活知识与科学知识结合,熟练掌握两者之间的联系并加以利用,创造性的启发学生探索和分析科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教学工作的质量,帮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养成主动学习科学知识,灵活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陈雪君.小学科学教学中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10):32-33.

[2] 许文理.给科学课堂插上“生活化”的翅膀——浅议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化[J].好家长,2017(31):115.

[3] 芦迪.略论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好家长,2017(29):105.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生活化课堂教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