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兰
《赵州桥》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单元主题是“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一座石拱桥为什么能够体现深厚的传统文化呢?原来赵州桥在中国建筑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中国现存的最早的石拱橋,那么与此紧密相关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赵州桥历经千年而不倒呢?这是真正体现传统文化的根本问题。据此,我抓住课文内容中的关键词,在教学中提出的核心问题是:赵州桥的“坚固”表现在哪儿?
课文第三自然段的第一个句子是“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一般情况下,教师都认为这是个过渡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下文写的美观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我仔细一推敲就会发现,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个句子时,“美观”比较好办,下文紧接着写桥面两侧石栏上精美的图案,而上文写到的是赵州桥的悠久历史和精巧的设计情况,似乎没有写与“坚固”有关的内容,那么赵州桥的“坚固”表现在哪儿呢?
所谓“坚固”通俗地讲就是很结实,指结合得很紧密而且不容易被破坏。课文在表现赵州桥的“坚固”上没有采取直接描写,而是较多地运用了间接的写法。其一是说赵州桥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都保存得很完好;这么长时间都没有被破坏,就说明它很坚固,从而成了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其二是独特的设计,赵州桥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是独创的科学设计,既可以减轻桥本身的重量,又可以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确保大桥不被洪水冲毁,也就能使大桥长期坚固,这是课文重点突出的内容。其三是“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这其中用的是怎样的石头,又是怎样砌成的,课文没有涉及,但它与坚固关系密切,也是这座桥能够坚固的基础和关键,有必要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进行必要补充。在这里有必要引入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中国石拱桥》中的权威说明:“大拱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自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影响”;而且,大桥拱的条石每根宽一米多,相互之间支撑得特别稳当。有了这些关于大桥拱材料和结构的了解,我们才能明白赵州桥的“坚固”的根本正在这里。至此,我们对赵州桥的“坚同”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对于一座桥来说,解决了正面的洪水冲击和桥面负载的压力问题,桥身才能长久稳固。正因为赵州桥的坚固,才可以使附属于它的美观能长久的保留,才能使它们承载的文化遗产不至于消失。由此可见,《赵州桥》一文中抓住对“坚固”的设问,既可以借过渡句的语言形式把课文学习引向深入,又可借以引导学生寻找开展传统文化探究活动的切入点,因而对“坚固”的理解就成了全文的聚焦点,可以把课文从内容到思想都有机地联系起来。
基于上述思考,我将主要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一、初读课文,了解“赵州桥”;
二、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三、开展合作学习,探究交流;
四、关联信息,总结深化。
1.读课文第3自然段,同学们议一议:如果赵州桥被破坏了,这些精美的图案还能保存下来吗?
2.齐读第4自然段,想一想:这种历史遗产宝贵在哪些方面?它们凭什么保留至今?
3.总结:赵州桥作为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独创设计的石拱桥,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非常坚固。
其实,课后练习1为落实课文承担的语文要素的训练,有“抄写第3自然段,体会这段话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这个要求,实际上在上述围绕“坚固”组织的教学中,教师正是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是如何来表达“坚固”的,无形之中为课后练习的完成提供了范例。换句话说,教学中设计核心问题“赵州桥的‘坚固表现在哪儿”也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训练:体会作者是用哪些内容来把“坚固”写明白的。这是在本课教学中设计核心问题的深层次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