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19年8月28日《成都商报》报道,成都两位年近八旬的老人马秾华、朱惠兰,寻寻觅觅,从记忆深处,从同伴口中,从故纸堆中,历时两个月,把成都平原20世纪四五十年代流传的童谣收集整理百余首,内容从婴孩学语到饮食文化,从催眠儿歌到生活乐趣,应有尽有。
对于“80后”“70后”乃至年龄更大的人来说,童谣是童年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时候没有手机和电腦,也没有多么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孩子们一边做游戏一边唱童谣,几乎是城市和乡间最常见的景象。童谣的内容通常五花八门,有描述当地民风民俗的,有醒世警人劝人向善的,也有没有太多现实意义就是为了哄孩子睡觉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这些朗朗上口曾经被几代人口耳相传的童谣,慢慢被湮没在岁月的光阴里。
两位老人表示:“今天的孩子们知道这些吗?我们有义务讲给他们听。历史和文化是应该传承的。”
多维解读
角度一:应发掘童谣价值
当今童谣式微,我们应该将其中的精华整理出来,让它们代代相传,发掘其中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精神意义。两位老人发挥余热,对当地的童谣进行搜集、整理,绝非是“个人爱好”那么简单,而是在给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和文化财富。我们应在老人劳动成果的基础上,重新发掘童谣的时代价值。
角度二:传承需人人参与
童谣的搜集、整理和传承,仅仅依靠两位老人的精力显然是做不到的,更别提还要普及、宣传和推广了。因此,必须有更多的力量参与进来,为在新时代发掘童谣的意义做出贡献。比如出版机构可以把民间人士搜集整理的童谣编辑出版,再比如幼儿园可以主动向孩子教授适合他们的童谣。
角度三:创新是传承关键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尚。当代童谣式微,出现了脱离生活、没有童趣、太注重教化功能的问题,这与童谣创作者长期形成的僵化思维有直接关系。童谣创作者应该立足新时期儿童特点,与现代流行音乐风尚的大环境相结合,创作出一些针对儿童成长特点的、具有现代风尚的儿童音乐作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改善童谣现实处境。
(湖北省枝江市第一高级中学贺小青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