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2019-12-31 09:08夏长青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朗诵社会需求文化传承

摘  要:在普遍化纯粹的物质消费境遇下,文化艺术成为普罗大众精神消费的对象。从心里层面讲,人们无论以怎样的形式和场合,只要受到关注,得到观赏就会有心理上的满足,人们渴望被关注。而大众化朗诵的兴起满足了人们的心理诉求。朗诵的被消费,主要是精神层面的被消费。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活动的展开,文化传承的需求,经济收入的提高,时间和精力充裕,使得朗诵艺术成为新的消费时尚。

关键词:朗诵  消费  文化传承  社会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2-0053-01

如今,朗诵艺术深得民众喜爱,层出不穷的各级各类朗诵团体、各种场合的朗诵节目演出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小到家庭聚会,大到国家级节日演出活动,都有不同人数、不同形式的朗诵节目演出。不同表演水平和不同的年龄段表演者、不同的演出场地和不同的观众;从电视台电视节目角度组织的大型朗诵 “诗意中国”到一个学校小小朗诵社团……朗诵活动方兴未艾。以下内容是我对朗诵艺术活动丰富有效性的现象角度追溯。

1   朗诵艺术活动广泛兴起原因

1.1 社会发展因素

商品化和消费时代大潮背景之下,文化艺术也不断被披上商品的华丽外衣,成为社会消费的高端产品,朗诵就是其中非常典型一种。人们生活的泛娱乐泛舞台表演化之下,朗诵,从传统意义上的精英舞台艺术走下神坛,被大众接触,被大众掌握。

1.2 消费的需求

朗诵的被消费,主要是精神层面的被消费。在普遍化纯粹的物质消费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欲望的境遇下,文化艺术成为普罗大众精神消费的对象。就像上个世纪人人家里都要打个书柜,摆上基本精装书一样(那个时代对于文化人对于知识的渴望憧憬),现如今,是人们对于舞台的渴望,对于朗诵艺术美的追求,文化艺术不断被商品化不断被消费。从心里层面讲,人们无论以怎样的形式和场合,只要受到关注,得到观赏就会有心理上的满足,人们渴望被关注。而大众化朗诵的兴起满足了人们,长期以来对于精英朗诵主持人行业的壁垒性束缚,人们对于“朗诵”艺术敬畏崇拜;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活动的展开,文化传承的需求,经济收入的提高,时间和精力充裕,使得朗诵艺术成为新的消费时尚。

2   朗诵的立体效应---美学需求

2.1 朗诵语言的规范性——听

朗诵活动是提升普通话推广的力度和实践的工具性体现。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全国开始推广普通话工作以来,朗诵逐渐慢慢兴起。推普工作中最先彰显普通话水平的艺术活动就是朗诵。每一年的“普通话宣传周”活动中,我们所在地区的主要活动方式就是“朗诵比赛”。

朗诵艺术,一般是在普通话标准的前提下,朗诵文学艺术作品的有声语言活动。普通话标准才能取得良好的诵读效果,才能与观众沟通,取得观众的欣赏共鸣;那么,朗诵活动的普遍化又进一步推进普通话推广工作的深入进行。各种朗诵活动前期都要进行普通话的指导,从而提高普通话的规范程度和人们的认识。

2.2 朗诵画面的可视性——看

科学技术使得朗诵插上可视的翅膀,体现现代科技的力量。背景和音乐以及动画技术的运用,使得朗诵更具观赏性,网络的加入使其传播速度飞快,有着让人难以想象的传输效果和广泛的知晓度,彰显科技力量。诗歌的内容很容易取得画面感和声效渲染效果,色彩丰富、提高诵读的感染力。

2.3 艺术美育传承——文化美育

2.3.1 文字美:文学作品的文学文化传承

文字资料通过朗诵的传播更加清晰悦耳,朗诵中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欣赏水平和语言魅力起到关键作用。那些故事性强、情节充盈、叙事有序的作品更容易通过朗诵实现思想的传播和教育的审美价值的体现。

朗诵活动也催生了大量优秀文学作品。本土作家,个人随笔更易于被朗诵者采用。赤峰地区作家崔友的《我是朗读者》,对朗诵的赞美对朗诵者的赞美,情感自然浓郁,语言朗朗上口,广为流传。欧震的《青春中国》,《诗意中国》更是为大专院校学生朗诵者广泛喜爱。

2.3.2 声音美:朗诵艺术的传承

朗诵,是声音的艺术。通过朗诵使得文字声韵在停连、节奏之间变得抑扬顿挫、高低起伏。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被传承,朗诵的艺术性得到了提高。从与听众交流和沟通的角度上,朗诵的美就在于让听众的耳朵得到放松和享受,用声音实现传与受的双向沟通。朗诵虽然没有音乐的优美旋律,但是通过对重音、语气、语调、语势的把握,让文学作品在语言传播中充满了美的精髓、美的思想和美的情感,形成美的旋律。

3   目前需要進一步完善的方面

不同的需求主体和文化层次对朗诵都有需求,需求层次不同,朗诵的展现方式和水平不同。广播专业毕业的人士朗诵,更具职业化和专业化特点,发声、吐字、行腔韵味,很准确,更艺术。所以呈现的是:

3.1 专业与非专业朗诵并存

普通舞台的语言艺术与影视专业人员语言艺术的不同和艺术效果;普通大众的参与而显现出的专业与非专业朗诵的区别;由于文化水平和欣赏能力的不同也表现出个性化诵读与大众化朗诵的格式化的展现。

3.2 朗诵市场化,培训乱相丛生

由朗诵活动活跃,催生了大量培训朗诵(主持人)社会性组织。由于标准的不同,所用培训教材、担任培训的讲师素质也不同,所以效果也不一样。

主流媒体要加大正确引领,示范,同时大力推出优秀朗诵作品,在国家主流宣传媒体层面展开更广泛关注,开展更大众化的活动,在固定的时间段做节目展播,使得朗诵活动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在祖国伟大复兴的征途上,表现的更自信、更美好、更有魅力。

参考文献:

[1] 吴雪青.幼儿教师口语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2.

[2] 谢伦浩主编.经典朗诵[M].中国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1.

[3] 夏长青主编.教师语言艺术研究[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2,12.

[4] 谢伦浩主编.教师口语训练教程[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10.

猜你喜欢
朗诵社会需求文化传承
幼儿园大班散文渗透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浅议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与管理水平提升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