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探索

2019-12-31 06:14程道光
决策探索 2019年24期
关键词:微时代机遇挑战

程道光

【摘要】微时代的来临,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微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对微时代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模式。

【关键词】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机遇;挑战;策略

随着不断普及的智能手机和迅猛发展的网络技术,人类进入微时代。微时代背景下,人们不但能更加便捷地获取有效的信息,而且多元化的思想碰撞,也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和认知方式。

一、微时代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一)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平台

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是,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研究不深,知识面过窄。而微时代将时空限制打破,使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与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展。微媒体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使广大师生能接受更加鲜活的知识信息,进而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二)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微时代,师生可建立平等的关系。微媒体为师生课下交流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平台,教师可利用微信和微博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因为课堂上的时间和空间相对有限,而课下通过微媒体交流探究,教师不但能够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和思想,而且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而增进师生间的感情,由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效性。

(三)拓宽了教育对象的思维方式

微时代,大学生在多元思想的碰撞下,形成了立体和发散的辩证思维方式,并在这个過程中,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网络的特点是具有可检索性和互动性,学生可快速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通过微媒体平台展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通过与不同思想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不断拓宽自己的思维方式。

二、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缺乏灵活的教育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教育的方式,让民众接受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规范和思想观点,并最终在行动中有效落实这些规范。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一般都是在课堂这一环境下,传授绝大部分理论知识,主要形式是单项传输,而学生是以客体的身份来接收这些知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内容。而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某些大学生更倾向于现实主义和功利主义。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的教育方式依然是照本宣科,与学生的实际相脱离,会降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经验总结和信息获取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而在微时代下,会动摇教师的地位。所以微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挑战,促使其必须采用灵活的方法。

(二)在新媒体领域影响力较弱

为了开展系统化的教育,高校需要依托课堂这个主阵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随着新媒体的影响力不断增加,大学生开始成为重要的推动者与使用者。而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却未能有效运用新媒体。在新媒体时代,公众能随时发声,具有及时性和平等性的优势,但缺点是信息良莠不齐,不能保障信息的来源与真实。一些自媒体平台在市场作用影响下,哗众取宠,为了迎合大众的猎奇心理,会发表一些观点偏激、罔顾事实的信息。一些观点经过发酵炒作,会引发全民大讨论,带来了极坏的负面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也有着日益激烈的意识形态的斗争。而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使大学生很难辨别一些不良言论,这会淡化大学生的民族意识,甚至会产生历史虚无主义。

在现实环境和网络的冲击下,若是仅仅局限于课堂,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现阶段,一些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止步不前、创新意识匮乏,在微时代依然将课堂教学作为唯一的目标,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和认知经验。不能有效运用微信和微博等新媒体,不能自觉拓展思想教育的新阵地。

(三)现实导向作用差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可唤醒大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而弘扬社会主旋律,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党中央不断加大反腐力度,不断曝光党内违法乱纪、贪污腐败事件。这些事件经过网络推手的推波助澜和舆论发酵,会影响大学生的认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一直以来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传递的思想,而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的频频爆出,会让大学生的信仰动摇。其次,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最终会演化为形而上,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导致学生不能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降低了教育的时效性。最后,教师在教学中,若是没有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接受能力,而只是单纯地讲解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会使大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课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缺乏现实的导向作用,大学生就不能很好地适应理论与现实的反差。

三、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增强影响力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多为宏观上的指导,不具备较强的指向性和针对性,主要探讨的是世界和国家大事。而大学生群体往往有着越来越显著的个性化特征,很难信服一些形而上的教育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应对现实危机的挑战时,不能将理论向实践指导自觉转化,无法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教育功能和效果。

首先,微媒体时代,应立足于学生的成长需要和时代发展需求,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始终融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与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相结合,对具有不同侧重点的实践教育活动进行设计。将马克思主义思想渗透在现实的事件中,提高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增强教育的时代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引领大学生积极探寻人生的意义。

其次,革新思想政治教育语言。微时代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处理的问题,就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魅力,构建有吸引力的、有特色的话语体系。而革新思想政治教育语言,则是最有效的方法。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说有故事的话、说有趣的话,将枯涩难懂的书面语言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网络语言,以此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性和亲和力。

(二)将传统教育方式和新媒体有机结合,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

首先,充分把握课堂内外,有效延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渠道。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依然是课堂,课堂教学能帮助大学生构建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体系。而迅猛发展的新媒体,使思想教育工作的阵地得到进一步拓展。教育工作者应充分了解和认识微时代的特点,能够熟练使用微博、微信等微媒体。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及时了解和关注大学生的生活问题和思想动态,以增强教育的说服力,用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响大学生。

其次,在教育方法上应将主阵地和微媒体有机结合。微时代会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響,课堂之外的教育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高校学生的群体特点为高学历、年轻化。在网络参与方面的特点为,具有鲜明的观点立场、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极高的政治参与意愿。因此一旦有重大舆情出现,对于那些具有极强煽动性的观点,极容易接受并受到影响。在个人情感倾向的驱使下,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会传播一些错误言论和不实信息。由于在新媒体领域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缺位,造成教育的不及时,不能从舆论上引导一些重大事件。所以,微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单单要对传统的教育方式高度重视,还应有机结合新媒体,及时占领微媒体阵地,潜移默化地渗透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大学生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坚决抵制不良思潮的侵袭。

(三)建立有效的互动平台,增强教育的时效性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意识不断提高。传统课堂中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互动机制。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发挥自身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上,学生作为客体,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教师作为主体,则承担着全部的教学任务。但在微时代背景下,需要转变这种主客二元的分立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开放和互相尊重的。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与新媒体图文并茂的特点相结合,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进行考量。让学生融入到情境中,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由此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创新新媒体交流互动平台。高校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品牌栏目,如“中国梦学子梦”“学习十九大精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构建以官方微博、微信为核心的“双微”矩阵,通过官微,及时发布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动态。内容要与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相贴近,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在新媒体上发布学生日常工作的推进情况,加强与学生沟通,对反馈意见及时搜集,使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得到很好解决,以取得学生群体的信任。树立账号主体的权威性,发布正确的言论,引导网络上重大舆情的导向,将精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有侧重地发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实现教育育人的目标。

四、结语

微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思想教育工作者应依时而进,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与时代发展的潮流相适应。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时代感,充分利用微时代便捷高效、生动灵活的特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毕玉芳.谈如何做好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才智,2018(21).

[2]杨淑芳.微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01).

(作者单位: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微时代机遇挑战
RCEP与房地产机遇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