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伟,王 鑫
(浙江警察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随着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公安实战部门与国外相关领域不断开展更加广泛而深入的国际交往和合作。公安院校相应开设了一系列国际化课程,旨在满足公安机关对高素质警务人才的需要。提供高质量的国际化课程,推动课程国际化发展,成为公安教育者的重要使命和挑战。
课程国际化并不是一套明确的、标准的教学做法或任务,而是指为达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的在教学上开展的一种复杂的、情境化的建构过程。这个建构过程的实质是教与学的国际化,体现了跨文化导向,即“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安排以及对专业学习的支持性服务中融入国际化和跨文化元素。”[1]简言之,就是教师通过不同形式向学生传递超越国家界限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的行为。有学者以高等教育本土国际化为逻辑起点,依据“泰勒原理”,为课程开发者提供了一个课程国际化分析框架,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活动以及评价方法等四个维度,[2]该框架为“出入境管理”课程国际化策略提供了建构和阐释的思路。“出入境管理”是公安院校开展国际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经过多年建设,虽已有若干部该课程的教材并形成了一定的教学模式,但尚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教学内容陈旧,教材与实践脱轨;二是教学活动传统、单一,学生积极性调动不足。为推动课程持续发展,提升课程国际化程度和质量,笔者拟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和评价方法等四个方面阐述和探讨“出入境管理”课程的国际化建构策略。
“出入境管理”课程以培养国家和本省出入境管理公职人员(涉外民警)为教学目标,属于本土课程。本土课程开展国际化建构的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深化国际理解,在全球视域下认识我国出入境管理政策制定的原因、意义和不足,从而深刻领会和把握政策目的,如人才引进等出入境管理(移民)政策及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出入境管控政策,提高工作能力。“出入境管理”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的国际化人才,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具体的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关注其他国家(地区)出入境(移民)管理的法律、政策和制度,在全球层面上认识“出入境”现象及出入境(移民)管理实践多样性的特点。
增进学生对出入境管理方面国际惯例和相关标准的了解,比较我国出入境管理实践与国际法、国际习惯规则以及其他国家(地区)在此方面的差异与共性,同时认识出入境(移民)管理对跨国犯罪、涉外婚姻、人才引进、难民管理等全球性挑战的治理作用,从而明确增进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相关路径。
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外语口语交际和书写规则,在出入境管理工作环境和场景中进行灵活沟通交往,正确认读和起草外文证件等文本,规范执勤执法的能力水平。
指导学生运用现代国际关系思维,正确理解出入境管理政策是如何反映并服务于国家安全和利益需求的,提高政策影响预判和风险评估的能力。
2018年,国务院组建国家移民管理局,整合公安部出入境管理、边防检查职责。从国家改革出入境管理机构的行动来看,推动出入境管理向移民管理职能转变,顺应了全球一体化发展潮流,体现出和国际社会接轨的发展趋势。[3]相应地,“出入境管理”课程内容需要通过更新知识体系,反映上述前沿动态和国际化发展需求。然而,“出入境管理”属于我国本土知识和实践体系,无法通过直接复制移植国外教学资源来实现课程内容的国际化。因此,需要立足本土知识体系,通过比较和借鉴,在课程中有机融入相关国际知识。
有学者通过梳理现有教材,发现“出入境管理”课程的传统教学内容偏重对本土知识的介绍,包括出入境管理的法律依据以及我国出入境警务工作的基本原则、主要制度和运行操作。其中理论教学内容包括国籍制度、护照制度、签证制度、中国公民出入境(往来港澳台和内地)管理、外国人出入境管理、外国人居留管理、出入境边防检查制度、出入境违法行为的行政和刑事处罚、出入境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4]课程的实训教学内容包括训练学生识别出入境人员和证件,行政许可服务的审批和备案登记流程,边防检查及日常管理。[5]传统课堂上,单纯讲授上述事实性、操作性知识,容易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事实上,大量丰富的政治、文化、经济、社会要素支撑着出入境管理的知识体系。如出入境管理涉及人或交通工具的跨境流动,涉及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边界,涉及两种以上的语言或政治文化背景。因此,出入境管理具有国际化和跨文化的本质属性。加之近年来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国际化发展战略,出入境管理作为促进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行政手段,在法律制度、体制机构、政策设计、运行体系等方面,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和重构,其实践体系的国际化本质和发展趋势为课程教学内容的拓展和深化提供了知识基础。因此,教师可深入挖掘跨文化内涵,掌握该实践体系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语境及其互动关系,由此及彼,由远及近,站在更高的方位上把握出入境管理知识体系,从而在课程内容上拓展传统教材,突出国际维度,更新课程内容,丰富学习资源。依据本土国际化的教学理念,教学团队可采取融入国际化学科知识,增加出入境管理跨文化比较知识和区域国别研究主题等内容。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涉外婚姻、跨境留学、难民移动和人才争夺等人员的全球流动现象愈加普遍。出入境管理工作因此日益复杂,其社会影响也更加深刻和广泛。因此,出入境管理者需要更多学科知识的支撑。为满足上述培养目标,“出入境管理”课程可从国际关系学、国际法学等学科中吸收理论成果,丰富知识,增加教学内容的高阶性,提高学习挑战度。
所谓“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知识单元中融入国际关系学知识,旨在教会学生在国际关系的逻辑中理解出入境管理事务的地方决策和行动。适用的知识单元包括“国籍制度”“护照制度”“签证制度”等。如在国籍、护照等章节中,引入国际关系史相关知识,介绍地缘政治语境中民族主权国家和地区是如何形成的,并强调主权概念,从而强化学生的国际理解和国家认同。在签证相关章节中,教学团队可引入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等国际关系理论学派的观点,引导学生从国际关系的视角分析签证在维护主权国家核心利益方面发挥的作用,从新型大国外交的发展战略中领悟签证政策。例如,为何健全签证管理协调机制、简化签证程序、放宽签证限制、细化签证类别等政策,能够创造“移民人口红利”?为何严格签证签发、留存人体生物识别信息、完善入境预检机制等政策,能够打击各类非法出入境活动,提高安全风险防控能力?[6]以及这些政策如何反映并作用于现代国际关系。在课程中引入国际关系学理论,能够培养学生在全球视野中加深对出入境管理工作的认识,包括服务国家人才战略,促进经济发展,对接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国家安全等,从而提高学生对政策的作用与风险的评估能力。
在知识单元中融入国际法学知识,旨在夯实学生理解和运用相关法律的基础,培养有效开展国际合作的能力。在传统的国籍制度、护照制度和签证制度等知识单元中,教师可介绍与出入境管理相关的国际法(国际公约),深入阐释我国借鉴国际法和国际条约、对接国际惯例、改革出入境管理的法制化历程,加深学生对我国出入境管理立法指导思想、制度设计及改革趋势的理解,树立在国际习惯规则的框架之中制定政策、衔接国内法律和国际条约的意识,提高政策理解能力和政策执行能力。 此外,在“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等知识单元中还可增加难民出入境管理知识,补充介绍国际移民法等理论。
随着恐怖活动、偷渡、走私、贩毒、国际经济诈骗等非传统国家安全威胁的不断增多,出入境管理已由单纯的国内行政管理工作转向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开展出入境管理,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同时,为顺应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各国也通过加强双边或多边出入境管理立法合作,缔结各类互免签证或互相简化签证手续协定等方式开展合作关系。作为世界上的主要大国之一,我国未来将会开展更频繁、更深入的出入境管理国际合作,包括磋商、研讨、配合、互助等。成功的国际合作关系建立在双方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因此,出入境管理者要树立“通过国际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和挑战”的工作意识,并掌握一些基本的跨文化比较知识,为未来开展双边或多边国际合作,乃至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和规范奠定基础。
可增设出入境管理(移民)国际合作教学单元,侧重介绍世界主要国家,如美、德、俄、澳、日、韩、英、法、意等国的出入境管理(移民)体制机制,如管理的行为主体、组织架构、职能定位、人事制度、基本工作机制等,增进学生对出入境管理(移民)体制机制多样性的认识,了解合作对象。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讲授中要避免单纯的举例式介绍,而应进一步比较我国和他国出入境(移民)管理体制机制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介绍我国与该国之间的合作现状,从而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出入境管理(移民)国际合作的领域、原则和程序等,并树立规范执法,积极开展跨文化沟通和交流的意识。
出入境管理属于政策性很强的实践体系,相应的政策和管理活动会根据国际关系和国家利益需求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换而言之,其知识体系是动态变化的。因此,有必要打破教材的局限,补充实践领域的前沿知识,增强学习内容的跨文化性和趣味性。“教师布置与国际发展主题相关的作业与研究项目”是课程内容国际化的策略之一。[7]鉴于此,教师可以采用“引入区域国别研究主题”策略,拓展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形成个性化的、动态的知识体系,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选择适合的知识单元,寻找该知识领域内相关国家地区的典型案例,一般选择具有启发、借鉴或警示价值的案例。教师以布置课外自主学习作业的形式,指导学生围绕案例主题开展文献阅读和论文写作(如表1)。
表1适用于区域国别研究性教学的知识单元和主题
引入区域国别研究主题能够充实现有教材内容,拓展学生视野和知识面。同时,学生能够借鉴研究性学习提炼的域外经验,深刻认识该区域国家出入境管理(移民)的理念、做法以及相关经验教训,并思考如何借鉴他山之石或前车之鉴优化我国出入境管理。
教学活动国际化主要指在课程的实施路径中融入国际元素的建构过程。[8]其核心指导理念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模拟真实的多元文化工作场景,帮助学生感受出入境管理工作的跨文化性,深刻理解国际化的课程内容,并提早适应工作岗位。出入境管理教学团队可以通过开展双语教学、模拟仿真实训、在线开放学习等活动策略,推进课程在教学语言、教学环境、技术手段等方面实现国际化。
引入外语是促使课程国际化的主要途径之一。双语教学是一种通过两种语言将学科知识体系进行贯穿讲授和学习的教学模式,旨在使学生掌握运用两种语言进行学科思维和表达。[9]采用双语教学,应注重中外联通,在国内外出入境管理(移民)语境之间搭建桥梁,创设语言环境,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向国际社会宣传我国的出入境管理理念和政策,“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主动国际化能力。具体策略包括指导学生研读《出境入境管理法》的中英文对照版,学会用英文准确地翻译、表达我国出入境管理的政策和规范;在讲解出入境管理工作中的高频专门用语时介绍对应的英文词汇;训练学生研读国外有关出入境管理(移民)的政策文本。建设“出入境管理”双语课程要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和学习能力,把握好尺度,确保学生听得懂、学得进、能消化、有实用。
出入境管理知识主要源于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因此,在出入境管理训练中要注重个体与国际社会的关联,创设国际化的实训实践情境,尽可能模拟多元文化/跨文化工作情境,帮助学生适应真实的国际化工作环境。组织学生实训教学的具体策略包括:(1)在外国人聚居的社区开展调研;(2)在国际化程度高的旅游景区开展护照查验;(3)赴各地出入境管理局实习;(4)参加重大国际性活动的边检实践等。
现代信息手段和互联网平台是推动课程国际化的重要力量之一。[10]互联网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利用互联网开展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关注其他国家(地区)出入境管理(移民)制度和政策变化,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职业习惯。教师可指导学生养成定期浏览港澳台地区和外国出入境(移民)管理网站的习惯,学会通过互联网获取出入境管理(移民)行业的最新资讯,以及学会使用相关操作系统。此外,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积极引入国际教学资源。如某校教学团队运营的课程微信公众号上设有出入境研究、出入境资讯、出入境百科等栏目,以及难民研究、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外安全等子栏目,不定期地为学生推送国外出入境管理(移民)行业的相关知识和最新动态,为学生深度学习和参与科研提供了帮助。[11]
围绕课程目标,在考核评价中纳入国际化知识和能力等评价内容,是构建国际化评价方法的有效策略之一。出入境管理教学团队可以国际化课程目标为起点,通过学生学习的预期成效,设计国际化的学业评价目标和内容,进而确定评价形式。教师要在学期伊始即向学生公布学业评价内容和形式,为学生提供国际化学习和发展方向。
如前所述,由于国际化课程目标表现为多个层次,相应的评价内容也应包含多个层次。如要考察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可以测试其对出入境管理国内法律、国际法和国外出入境管理基本制度等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水平;要考察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评估学生在跨文化环境中模拟执法执勤的表现;要考察学生的风险评估和政策理解能力,可以从他们分析和评价某一具体的出入境管理实际问题中得到判断(见表2)。
表2国际化知识和能力的评价内容以及评价形式
不同的评价内容适合不同的评价形式。“出入境管理”课程的过程性评价中,可以采用实训方式考核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采用课程论文写作的方式考察学生分析及应用等高阶认知能力。在终结性评价中除采用传统的记忆、判断和理解类题型外,还可增设情境分析等非标准答案题型。同时,笔试或实训中还可采用双语进行考察评价。
培养国际化的人才需要国际化的课程。作为公安院校涉外警务专业的重要课程,在“出入境管理”课程中开展国际化建构是课程建设和发展的题中之义。教学团队只有按照理论框架系统地将国际化元素整合进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活动和评价方法各环节中,并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加以强化,整体提升课程的国际化程度,才能切实提高国际化警务人才培养质量。此外,“出入境管理”是本土课程国际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在课程国际化建构的同时,也要注重平衡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关系,保持学生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以及中国价值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