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波 ,李云鹏 ,万金红 ,邓 俊 ,刘建刚
(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48;2.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38;3.水利遗产保护与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38)
芍陂创建于春秋中期,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比都江堰和郑国渠还要早300多年,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防洪和灌溉效益。2015年,芍陂被评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目前学术界关于芍陂的研究中,对于芍陂何时被称为安丰塘,有不同的观点。经过资料梳理,大概有三种:一是认为得名于东晋时期,原因是东晋在芍陂附近侨置了安丰郡;二是认为安丰塘之名始于梁代。此种观点主要源于《唐书·地理志》中的记载:“寿州……安丰(县),……梁置安丰郡。县界有芍陂,灌田万顷,号安丰塘。隋因置县。”三是认为隋代开皇三年(583)安丰县移至芍陂西北隅之后,取“安丰”之吉祥寓意,才有了安丰塘的称呼。这三种观点在各种研究中也只是一种推论,在论述芍陂相关主题时一笔带过,并未经过详细考证。本文通过对唐代以前安丰县(安丰郡)的行政建制沿革做系统梳理,并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深入分析,推论芍陂又被称为安丰塘的真正原因所在。
在淮南历史上,“安丰县”至少在秦代已经设县。[1]西汉初期,安丰县属淮南国,曾是英布、刘邦长子刘长的封地,当时淮南国领地包括九江、衡山、庐江、豫章等郡,安丰县属于衡山郡。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改衡山郡为六安国,隶属扬州刺史部,统领六县、蓼县、安丰、安风、阳泉五县,安丰县位置在今河南省固始县东南,古决水(今史河)附近,此时芍陂所在的寿春县属于九江郡(图1)。东汉,扬州刺史部治所在历阳(今安徽和县),东汉末年又移治寿春(今安徽寿县)、合肥(近安徽合肥西北),辖地等同于西汉旧制,所辖郡有6个,安丰县属于其中的庐江郡(图2),此时寿县附近属于九江郡。
三国魏黄初元年置安丰郡,辖松滋、阳泉、安风、蓼四县,治所在安风县(今安徽霍邱县西南)。而安丰县此时仍属庐江郡,据《水经注》卷30经文:“(淮水)又东过庐江安丰县东北,决水从北往来注之。”[2]又《水经注》卷40经文:“大别山在庐江安丰县西南”[2],《水经注》经文为三国人所撰,则安丰县此时属庐江郡。曹魏景元三年(262)时,安丰郡已并入庐江郡,所属4县也并入庐江郡。
西晋武帝(266-290)时期,安丰郡复置。《晋书·地理志》:“安丰郡,魏置。”而《宋志》:“安丰县名……晋武帝立为安丰郡”,《宋书》卷29《符瑞下》:“晋武帝咸宁元年四月丁巳,白雉见安风松滋”[4],可见安丰郡复置至少当在晋武帝咸宁元年(275)之前,统安风、雩娄、安丰、蓼、松滋五县。
图1 西汉时期安丰县和芍陂位置[3]
图2 东汉时期安丰县和芍陂位置[3]
东晋时豫州治所在寿阳(今安徽寿县),据《宋书·州郡志》戈阳太守条:“安丰令,旧郡,晋安帝并为县。”[5]因此安丰郡在东晋末年废郡并县。安丰县改隶戈阳郡,戈阳郡辖戈阳、軑、期思、安丰、松滋5县。此时安丰县仍旧在河南固始县东南处。
南朝宋时期,安丰县属于豫州戈阳郡(459-465年属于南豫州),县址在今固始县境内。“安丰隶豫州安丰郡,后并郡为县,属戈阳郡。”宋末,再次复立安丰郡,领安丰、松滋二实县,治所安丰县,在今霍邱县西南,原戈阳郡的安丰县似废。齐初移松滋县于北新蔡郡,永明八年(490)前复来属。又置新化、扶阳二县。永元元年(499)前,边城郡废,并入安丰郡,其所属雩娄、史水、开化、边城四县同时并入,安丰郡乃领实县八。《南齐书》卷57《魏虏传》中提及永元二年(500)魏虏攻破安丰郡,“虏既得淮南,其夏,遣伪冠军将军南豫州刺史席法友攻北新蔡、安丰二郡太守胡景略于建安城,死者万余人,百余日,朝廷无救,城陷,虏执景略以归”。[6]《通鉴》系此事于永元二年三月,则安丰郡失陷于此时,所属诸县随之而没。
图3 安丰县(郡)地理位置变迁图
梁天监元年(502)置安丰郡,《太平寰宇记》中记载,“古安丰州,在县西南十三里,北临淮。……梁天监元年移此县于霍丘戍城东北置安丰,至大同元年又改为安丰州,此城遂废。”[7]大同元年(535)又改安丰郡为安丰州,迁至今霍邱南40里处,此地为州治。又有“废安丰州”条,“废安丰州在县南四十里射鹄村。”[7]同元年徙旧安丰郡于此置州”。北齐天保七年(536),迁至今霍邱东南38里处,废州为县。据同卷“废安丰县、废安丰州”条,此地本名无期村,大概是因与原安丰州距离不远,所以原州治的射鹄村就一并搬至此处。
隋代成立以后,合并郡县,安丰复降为县,属于淮南郡,“开皇三年移就芍陂下”[7](现在位于安丰塘西侧北端[8],为安丰塘镇政府所在地)。此地原为晋安帝义熙十二年(416)所置的陈留郡浚仪县地,隋开皇三年(583)废置以后,安丰县迁于此地,城外的芍陂也因此被称为安丰塘。此后,安丰县一直位于此地。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安丰县升为军,辖六安、霍邱和寿春三县,二十年后(1162),寿春升府,安丰军改隶其下,设有安丰县。乾道三年(1167),寿春府被罢,安丰军改治寿春县后,“安丰”一词开始在今安徽寿县和安丰故城两地同用。元代安丰军升路,明代朱元璋时期改称安丰路为寿春府,明洪武年间,废安丰县为乡,县制历史结束,此后该城逐渐荒废(表1、图3)。
表1 唐代以前安丰县(郡)建制一览表
学界认为安丰塘得名于东晋时期的观点,与东晋在安丰塘附近侨置安丰县有关,笔者经过考证,东晋确实侨置有安丰县,但并非在寿县和芍陂附近。
上节提到三国魏黄初元年(220)最初在淮南地区置安丰郡。安丰郡初置至西晋时期,统辖安风、雩娄、蓼、松滋四县,治所在今霍丘西南的安风县,松滋县在今霍丘东南。当时安丰县属于庐江郡,在今河南固始境内。
东晋自从永嘉之乱后,大量人口为避战乱从中原南迁,为招抚流民,维护政治经济利益,晋元帝乃置侨州郡县。“侨州郡县,是指某州某郡某县的实有领地陷没,而政府仍保留其政区名称,寄寓他州他郡他县,并且设官施政,统辖民户”[9]是东晋南朝地方政区设置的特殊现象。《辞海》中“侨州郡县”条首句云:“东晋、南朝时在其管辖地区内用北方地名设立的郡县。”安徽处于南北过渡带,既有北方迁来的流民,本地人也往南迁移,侨置郡县的情况比较常见。
东晋时期,在武昌郡寻阳县(今江西九江市)附近侨置有安丰县。在此之前,此地也曾有安丰县之名。《宋书·州郡志》江州“寻阳太守”条称:“寻阳本县名,因水名县,水南注江。二汉属庐江,吴立蕲春郡,寻阳县属焉。晋武帝太康元年,省蕲春郡,以寻阳属武昌,改蕲春之安丰为高陵及邾县,皆属武昌。”因此,三国吴时曾有安丰县,和寻阳县同属蕲春郡[10]及晋太康元年平吴后,因全国有两个安丰县,就改安丰县为高陵县,归武昌郡,不再称安丰(图4)。
图4 永安五年(262)三国孙吴扬州政区蕲春郡位置
《晋书·地理志下》扬州条说:晋成帝(321-342)“于寻阳侨置松滋郡”。《宋书·州郡志二》“安丰太守条”说“江左侨立安丰郡”。寻阳太守“松滋伯相”条亦称“江左流民寓寻阳,侨立安丰、松滋二郡,遥隶扬州,安帝(382-419)省为松滋县。寻阳又有弘农县流寓。(宋)文帝元嘉十八年(441),省并松滋”。可见,东晋时期,安丰侨郡在寻阳界内,并于东晋安帝义熙土断时与松滋侨郡一起省为松滋县。寻阳县本在江北,此县两汉属于庐江郡,吴属蕲春郡,晋初一度改属武昌郡,后来又改属庐江郡。到南朝宋时,考《宋志》,安丰有三:“其隶戈阳郡者为魏安丰郡,晋安帝所省,宋因之。隶安丰者为宋末所重立,故以还属。惟隶寻阳者为侨县。”而此处之寻阳,当指寻阳县。南朝宋安丰县属于戈阳郡,在今固始县界,宋末又在今霍邱县西南成立新安丰县,原安丰县似废。“惟隶寻阳者为侨县”,为远在今九江附近的安丰侨郡,“县”似为“郡”误。
由此可见,东晋时期,曾侨置有安丰郡,但位置在今江西九江附近,与寿县芍陂相隔较远,并非安丰塘得名的真正原因。
本文通过对安丰县(安丰郡)设置、迁移、废止过程的考证,可以认定安丰塘得名于隋代,因安丰县迁址于今芍陂西北口,又取其“安丰”之美好寓意,安丰塘之名渐渐传播开来。
理顺安丰县(安丰郡)沿革的脉络,证实芍陂得名安丰塘始于隋代,还将推动于古代期思陂与芍陂关系的深入研究。有古文载,芍陂即为期思陂(位于今河南固始县附近),实际并非如此,正因为安丰县(郡)从河南固始东南逐渐向东北迁徙,又同为孙叔敖所建,所以才造成了名称上的混淆。
芍陂(安丰塘)在我国水利灌溉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芍陂不断体现着人与水争地、军事屯田与水利工程建设之间的深层次历史社会背景,本文是从历史地理角度做出的研究尝试,有关芍陂的深入研究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