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挖掘文本 提升育人价值

2019-12-30 01:42苏晓滨
新课程·中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金币火炉意图

苏晓滨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单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中重点词句,体会儿子前后的变化,理解父亲的做法。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懂得靠自己的劳动挣钱,珍惜劳动成果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儿子“受不了”的心情,理解父亲的做法。

2.懂得靠自己的劳动挣钱,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的道理。

【教具准备】

PPT课件、实物投影、表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听写词语,回忆课文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枚金币》这篇课文,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2.听写词语:省吃俭用 懒惰 受不了 金币 挣钱 苦差事 筋疲力尽(全部校对、齐读)

3.用上面的词语,说说课文围绕一枚金币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在复习巩固生字新词的同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概括课文内容,回顾课文内容,为下面的课文学习做好铺垫。】

二、品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一)体会儿子“不在乎”的心情

1.默读课文9~28自然段,按要求填写表格。

2.反馈。

请学生汇报,投影学生填写表格,师点评,生修改。

3.师小结(板书:扔、笑、抓)

【设计意图:文章故事情节有反复,人物语言有反复,动作有对比,根据这个特点,设计表格,让学生运用第五、第八单元的金钥匙,抓住关键词语填写表格,这样直观对比,学生对儿子手上三枚金币的来源、父亲三次对待一枚金币的态度、儿子三次面对父亲态度的感受怎么样,一目了然,强烈反差自然引发学生质疑,激发求知欲望。】

4.品读9~20自然段,体会:父亲把金币扔到火炉里,前两次儿子为什么笑了?

(1)指名分角色朗读(指名三人分别扮演父亲、母亲、儿子,读相关句子,其他读旁白)。

(2)学生以小记者采访的方式,揭示三位人物的心理。

预设:

小记者1:请问这位母亲,前两次你为什么要给儿子一枚硬币,不让自己去挣?

母亲:担心受苦。

师:你这是溺爱孩子。

小记者2:请问这位父亲,你為什么两次把儿子给你的那枚硬币扔进火炉里?

父亲:这钱不是他自己挣来的。

师,看来你对孩子要求严格。

小记者3:请问这位儿子,前两次父亲把你给他的两枚硬币扔掉,你为什么都是笑了起来,走开了?

儿子:因为都是母亲给的,扔了就扔了,无所谓……

师采访:请问这位儿子,这次父亲把金币扔进火炉里,你为什么受不了?

儿子:因为是我辛辛苦苦挣来的。

(3)师揭示:是啊,钱是母亲给的,不是自己挣来的,就不知道珍贵,不懂得珍惜,自己挣的就知道这枚金币是多么的来之不易,特别的珍贵。

5.总结写法:都是一枚金币,可是儿子第三次与前两次的表现完全不同,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叫对比写法。对比可以很直观看出两者差异,引起读者共鸣,学生在写作中可以灵活运用。

【设计意图:学生在阅读中易形成一种角色认同,利用这点,让他们进行角色扮演,用母亲、父亲、儿子的口吻朗读、交流,通过“小记者”采访的形式,说出当时的想法,代替老师的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感受了父亲失望、痛苦、无奈的心情,儿子冷漠、自私,“不在乎”的心情。总结写法,把写作方法渗透到阅读中,实现读写结合,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潜移默化学习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二)体会儿子“受不了”的心情

1.再读课文,用“      ”画出儿子“受不了”的句子,并简要批注。

2.反馈,指名读有关句子。

出示25、26自然段:

儿子受不了啦,忙跑到火炉前,用手从熊熊大火里把金币抓出来,大声叫道:

“爸爸,你疯啦!我替人家当牛作马,整整干了一个星期的苦差事,才挣来这枚金币!而你,却把它扔进火炉里去烧!”

(1)从动作方面体会,从“跑、抓、叫”三个动词感受着急、受不了。

师:请用“△”画出儿子从火炉里抢出金币时的动词,通过这些动词,你体会到儿子怎么个“受不了”?

反馈:指名说。

师:要是把“抓”换作“拿”,你觉得怎样?(非常着急)

师:你能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这一句话读?指名读,全班读。

(2)从语言方面体会,从“当牛做马、整整、一个星期”等词感受来之不易、受不了。

师:从儿子大声叫的这句话中,你还体会到什么?哪些词语强调了这一点?用“△”画出(“当牛做马、整整、一个星期”)

(3)提问:替人家当牛做马, “牛”干的是什么活?生:(耕地、拉车……)“马”干的又是什么活?(骑、被人家使唤……)

(4)师点拨:是啊,儿子整整一个星期干的都牛马一般又苦又累的活,多辛苦啊。

(5)想象体会:

出示句式,齐读:他帮着这个收割庄稼,又帮着那个盖房子。

儿子还干了哪些苦差事?

句式拓展:他帮着这个收割庄稼,又帮着那个盖房子。

还帮着这个(         ),帮着那个(            )

师追问:儿子在帮别人收割庄稼、盖房子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他又是怎么做的?发挥你的想象来说说儿子是怎么当牛做马的。

师继续追:此时此刻,他会想些什么?(指名读、引读26段)

3.师点拨:儿子辛勤劳动,流血流汗流泪挣来的金币,却被扔进了火炉,那扔进去的,不只是金币,而是他整整一个星期的血汗啊!儿子带着满腹的委屈愤怒,大声叫道——(再读26段,直至读得伤心、愤怒)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抓住“跑”“抓”“叫”等动作及语言,尤其是“当牛做马”“苦差事”等重点词,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等多种方法感悟,深刻体会到儿子委屈、愤怒、“受不了”的心情,十分珍惜这枚金币。】

三、总结全文,揭示主题

1.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因为爱,母亲两次给金币,因为爱,父亲三次扔金币。

2.明白老人为什么要坚持让儿子挣得一枚金币。(师板书:劳动创造财富 珍惜劳动成果)

四、拓展练笔,深化主题

1.现在儿子长大了,面对母亲的宠爱、父亲的用心良苦,儿子会说些什么?让我们替文中的儿子,也对自己说说心里话,把它写下来吧!

(1)反馈:交流展示学生写的话。

(2)师小结:听了你们的心里话,老师不禁要为你们的进步喝彩。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一个热爱劳动、勤俭节约、懂得珍惜的好孩子。

2.送名言。

师:最后老师有两句名言想送给大家: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作为我们的座右铭吧!

出示:勤俭永不穷,坐食山也空。

有道之財方可取,无道之财莫强求。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发表见解,深化了对所学的认识,指导了学生的行动。让学生动笔写一写,培养了学生从读中学写的能力。诵读积累名言警句,让学生在受到语言文字熏陶的同时,进一步建立对金钱与劳动的正确认识,深化文章主题】

五、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重点的词语和写得精彩的句子

2.复述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设计意图:巩固课堂学习,积累课文重点词句,训练学生的复述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

一枚金币

爸爸     一扔      二扔         三扔

儿子    笑         笑           抓

(劳动创造财富珍惜劳动成果)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体现本文的线索,突出了文章内容,又揭示文章的主旨。】

猜你喜欢
金币火炉意图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哗啦啦,下金币啦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水中的金币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温暖的大火炉
谁偷了我的金币
温暖的大火炉
找金币
燕山秋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