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健 钱健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比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选取笔者本学期共8个班中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均较为相近的40名学生进行分组,分别采取单球训练法和多球训练法进行为期4个月的乒乓球选修课程教学,观察并实验统计他们训练前后乒乓球技能水平的提升状况。总结多球训练法运用特征,以期能够为改善多球训练方法、提高高校乒乓球选修课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乒乓球 多球训练法 高校公选课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1(b)-0044-02
乒乓球项目因其趣味性强,普及度高,始终是高校体育课程中较为热门的一项运动。乒乓球多球训练法适用于不同年龄段,不同水平的运动员以及普通学生进行教学训练。笔者选取本学期所教學班级共8个班中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均较为相近的40名男生进行分组,分别采取单球训练法和多球训练法进行为期4个月的乒乓球选修课程教学,观察他们训练前后乒乓球技能水平的提升状况。以期能够为改善多球训练方法、提高高校乒乓球选修课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乒乓球选修课班中40名男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中国知网查阅了大量关于乒乓球训练的相关文献,收集整理了关于多球训练对青少年乒乓球技术影响方面的相关资料,将这些资料进行总结和整理,为撰写本文提供科学依据。
1.2.2 观察法
通过课堂观察,获得第一手资料,直观了解多球训练法对高校学生乒乓球技术的影响。
1.2.3 对比实验法
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乒乓球选修课班中40名男生分成对照组A和实验组B,对照组A采用常规单球训练法结合比赛法;实验组B采用多球训练法结合单球训练和比赛法,通过对A、B两组4个月时间的实验对比分析,比较不同的训练效果,测试学生所掌握的技术变化。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整理与处理,在此基础上获得准确的研究成果。
2 乒乓球单、多球训练法的实验对比分析
2.1 实验前A、B两组学生的基本技术实验分析
各项技术测试为该组别1min内击球板数的平均值,实验前A、B两组学生基本技术测试后的结果分别为:正手攻球19.33与18.65、反手推挡18.54与16.97、正手攻两点13.21与14.38、左推右攻14.16与15.01、推动侧身攻14.87与12.24。
2.2 实验后A、B两组学生的基本技术比较分析
实验后A、B两组学生基本技术测试后的结果分别为:正手攻球25.32与36.88、反手推挡23.01与39.45、正手攻两点21.42与36.58、左推右攻20.07与32.44、推动侧身攻22.34与33.09。由此可见,对于身体素质和初始技能水平基本相同的学生,经过4个月的多球和单球训练,多球训练适当运用会明显优于单球训练。特别是在普通学生训练初期,多球训练对掌握基本技术动作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3 分析与讨论
3.1 多球训练的特点分析
3.1.1 培养学习兴趣、提升自信心
多球训练法在初学阶段可以突破单球单一落点的局限性,可以通过改变球的方向与速率,使学生跑动起来击球,减少因固定化模式而产生抵触情绪的可能。在进行多球的训练时,教师随时可以在一定球组数后对学生进行评价指导,并给予一定的肯定及表扬,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提升。单球训练往往结束于一个球的失误,可能会对学生的自信心、积极性有影响。
3.1.2 形成良好的动力定型
多球训练法强度大,密度高,单位时间内完成有效动作次数多,可对不完善动作进行反复调整,反复练习促使学生能正确的完成动作,更加容易建立起巩固的动力定型。
3.1.3 建立快速的步法移动
多球训练法球速的频率可以掌控,可进行分解练习大角度、低频率使得学生充分练习步伐移动及上肢动作的完成,而单球球频率无法降低至可进行分解练习的状态。
3.1.4 发展全面的身体素质
多球训练法很好地避免单球中存在的回合少、捡球浪费时间、密度较低的劣势,多球采用的是高频率,多组球数的方式,在同组数球训练时为无氧运动,每组之间的还原调整又是有氧调节,多球训练很好地将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融合在一起促进机体的运动系统功能的提升。
3.2 多球训练存在的弊端
3.2.1 超越了乒乓球前三板技术
多球训练法直接越过了发球、接发球与第三板抢攻的技术阶段,从发球到进攻,在多球训练中无法涉及,因而只进行多球训练会缺乏思考,对球的判断力较弱,对于球变化的理解能力锻炼较少,因此,多球训练不能代替单球的技战术训练,否则将不利于乒乓球技能的精进。
3.2.2 容易造成局部疲劳
多球训练法作为一种高强度的训练方法,无法形成过多的变化,往往比较机械,多注重于惯性的养成,随机应变的能力有所缺失,训练时长安排不当将产生局部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