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鹰尼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预见性强、涉及范围广,紧密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实际情况,提出职教发展方案,为我国职业院校的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参考。因此,研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与职教专业体系的融合形式,需要通过《方案》改革职教专业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方案》推进职教专业体系现代化建设、《方案》强化职教专业体系师资力量等影响,体现《方案》与职教专业体系的有效融合。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提出與实施,为我国职业教育带来新的改革发展机遇与挑战,需要职业教育在建设专业体系的过程中,积极融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的要求与方法论,革新人才培养模式、趋向现代化发展、强化师资力量,从而在《方案》指导下实现有效改革,满足职业教育与职业院校在新时期的进步发展需求。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与职教专业体系进行融合的表现之一,是《方案》改革职教专业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多数改革工作缺少实质性突破,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而《方案》中提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论,即产教融合,可以为职教革新提供参考。产教融合要求我国院校与企业在就业创业、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等层面进行深度合作,解决职业教育改革工作实效性不明显的问题。《方案》要求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形成命运共同体,因此,职业专业体系建设需要按照《方案》中的要求积极与企业行业进行联合,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与企业社会资源,发挥教育合力,强化职业教育效果,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改革。由此可见,《方案》与职教专业体系的融合形式为:职业教育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积极遵循《方案》要求,使用其中的方法论,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学校课程资源与企业管理、设备与技术等资源,革新教育模式,满足职业教育发展需求。
《方案》与职业教育专业体系的融合形式之一,是《方案》推进职教专业体系建设趋向现代化发展。教育现代化发展直接影响中国现代化发展,而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也需要加强自身专业体系的现代化建设。《方案》为我国职业教育趋向现代化发展提供方向与思路,指导职教专业体系转变教育类型、教育质量与教育格局。教育格局的转变主要指职业教育需要转变自身办学格局,将原本的政府举办转变为政府管理、社会举办,以新格局推动职教专业体系现代化建设。转变教育质量主要指提升职业教育专业体系的教学质量,扩大教育规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人才培养效果。转变教育类型主要指职业教育可以结合《方案》指导,摒弃传统教育模式,提升教育专业体系建设的特色性与创新性,密切联系社会需求与企业需求,将办学模式转变为专业特色鲜明、企业社会参与的教育类型。《方案》提出的这三种转变可以有效明确职业教育专业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使其趋向现代化发展,并以职教专业体系现代化建设结果体现《方案》与职教专业体系的有效融合。
《方案》与职业教育专业体系的融合形式之一,是强化职教专业体系中的师资力量。职业教育专业体系建设与职业教育发展需要以较强的师资力量为基础,但现实情况是多数职业院校的教师缺乏实践经历与技能,其教学能力仅限于理论层面的提升,限制职业教育发展。而《方案》明确要求我国职业教育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以此保证学校师资力量与教育质量。因此,我国职业教育的专业体系建设也需要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建,培养兼具理论教学能力与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丰富教师企业实践经验与社会实践经历,强化师资力量,践行《方案》要求,实现有效改革。职业教育专业体系与《方案》的融合,需要职业教育在专业体系建设中按照《方案》中的教师素质提升计划,为教师提供培训与进修的机会,并积极聘用高素质教师,加强职业教育不同专业教师与企业高技能人才之间的双向流动,强化职业教育专业体系的整体师资力量,体现职教专业体系与《方案》融合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我国职业院校建设职教专业体系、改革职业教育工作提供重要指导意见,促进职教专业高速发展。我国职业院校革新职业教育专业体系,需要积极利用《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师资力量、发展现代化专业体系,以此体现职业教育专业体系与《方案》的多种融合结果与融合形式,满足职业教育与职教专业体系的改革发展需求。
(作者单位: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