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刘冬冬 吴丹 张夏平
摘要:布鲁氏病属于人畜共患的一类传染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有着较大的危害性。因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阐述了动物布鲁氏病危害及防控措施,在高效防控基础上将发病率以及病死率最小化的同时促使养殖经济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动物布鲁氏病;危害;防控措施;探讨
布鲁氏病又可以称之为马耳他热病、波状热病,该病感染猪、牛、羊等动物的同时也会感染人类,已被我国列为B类重大传染病。我国要深化把握动物布鲁氏病的流行特点、症状、危害等,全面、高效防控动物布鲁氏病,防止其频繁發生、快速蔓延。
1 动物布鲁氏病危害
病畜、带菌畜是动物布鲁氏病的传染源,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布鲁氏病,春末夏初是发病的高峰季节。同时,消化道传染是布鲁氏病的主要传播路径,羊、犬、猪、牛、人都易感染布鲁氏病菌,治愈难度系数以及为危害较大。
1.1 对动物的危害
流产是母牛患上布鲁氏病的主要特征,出现在妊娠任何时间段,流产之后,病牛极易出现胎衣滞留情况,患上子宫内膜炎,包括患上关节炎、跛行等,甚至失去生育的能力,公牛会患上睾丸炎、附睾炎等。羊患上布鲁氏病的症状和病牛大致相同,母羊患病后流产出现在妊娠3~4个月,公羊极易患上睾丸炎等;流产是母猪患上布鲁氏病的最明显特征,大都发生在母猪妊娠期满的时候,妊娠早期流产症状不明显,会患上子宫炎等,包括暂时性不育、永久性不育,公猪极易患上附睾炎,出现全身发热、局部疼痛、皮下脓肿等症状。
1.2 对人的危害
布鲁氏病对人也有着较大的危害,主要是在接触带菌、患病的动物以及已被感染布鲁氏病菌的各类畜产品等基础上患病。患病后,人会出现长时间发热的症状,体温在37~40℃,包括全身颤抖、头痛、便秘等,引发脑膜炎、关节炎、睾丸炎等,孕妇患病后流产的概率特别大。由于该病的潜伏期在7~60天,慢性感染患者治愈难度系数非常大,影响劳动力、生育等。
2 动物布鲁氏病的防控措施
2.1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加大综合防控力度
我国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在应用网络、新媒体过程大力宣传、普及关于动物布鲁氏病预防、控制、治疗等方面知识,尤其是职业人群、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培训,促使不同群体深层次认识动物布鲁氏病,主动参与到综合防控中。在此过程中,我国要加大综合防控力度,将宣传、免疫、检疫、监管等协调统一,全方位高效控制相关疫情发展。
2.2 强调免疫预防与检疫监管,注重消毒灭源与扑杀净化
我国要科学把控19号弱毒菌秒、羊M5弱毒菌苗等质量的同时落实疫苗接种工作,通过免疫预防增强动物抵抗布鲁氏病的能力,加大检疫监管力度,对各类动物养殖场、屠宰场等进行全面、系统检疫监督、管理,从根本上控制病畜流动、混养等。同时,消毒灭源、扑杀净化至关重要,及时对被病畜污染的圈舍、饲槽、水槽、饲料等进行合理化消毒,以发酵的方式处理粪便,焚烧深埋病死动物的尸体以及流产的胎儿等,防止通过多样化传播路径感染健康的动物。在此基础上,一旦养殖中检查有阳性的病畜,必须根据具体化规定以及要求,进行规范化扑杀以及无害化的处理,确保传染源被彻底消灭,高效防控动物鲁氏病发生以及发展。
3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要在理论、实践二者有机联系中从整体上把握动物布鲁氏病,在新思路、新路径深化探索过程中优化防控全过程,及时诊断、防治布鲁氏病的同时增强动物机体的抗体水平,在动物健康生长的基础上避免危害人类健康,提高动物养殖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我国畜牧业健康、持续以及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