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彦峰
摘要:在席卷全球的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自动化技术迈上了新台阶,随着AI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自动化也飞速发展。AI智能自动化借助技术进步,优化业务流程,推动业务个性化,提高领导决策能力,从而改变企业的运营模式。放眼未来,自动化与人工智能势必重塑财务职能。本文对RPA系统的概念进行了基本阐述,分析了目前企业施行RPA系统所面临的问题及困境,在标准化制定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加快促进RPA系统发展。
关键词:RPA;业财融合;信息化技术;财务共享中心
回顾企业信息化、数字化的历史进程,财务在每一次企业转型的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是会计电算化,还是ERP普及运动,财务都是推动企业全面转型的发动机,是企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在企业财务共享建设中,业财融合使财务日常处理的标准化和自动化提升到新的水平,制证、报表甚至关联交易等方面开始实现自动化。企业CFO只有在合适的环节运用新兴技术,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提高企业财务的生产力,带动业绩的增长。
基于RPA技术的财务机器人,目前主要处于简单重复行为模拟的发展阶段,既不能小视亦无需神化,是一个企业管理平台自动化操作查漏补缺的重要工具。
一、RPA的基本概念:
所谓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即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是指通过软件模拟人在计算机中的操作行为,用软件自动化方式实现在各个行业中本来是人工操作计算机完成的业务。它让软件机器人自动处理大量重复的、基于规则的工作流程任务。RPA可以让机器自动处理大量重复的、基于规则的流程任务。它可以应用在多个领域,例如财务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网站数据抓取处理等。
二、企业RPA智能财务自动化系统应用环境
(一)财务部门在处理业务过程中给人们的印象
1.管理被动。财务总是更多在分析过去的业绩,却无法很好地指导业务经营,不能及时反映业务的动态变化和潜在风险。
2.业务流程自动化程度低。多数业务依赖人工,导致经营效率低,成本控制不佳。
3.跨界信息交互困难。跨界数据积累和使用难以兼容,数据采集范畴缺乏系统性规划。
(二)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一直让很多企业信息部门难以攻克关头,尤其是异构系统的集成,方案的制定、与各种不同的开发商沟通、做大量接口、支付大额的集成费用等浪费了许多人力物力财力,结果可能还不是很理想。
(三)在刚开始接触RPA的时候,很多人觉得RPA系统是一个万用集成工具,觉得系统不用做接口了,只要上了RPA,就可以把需要交互的数据通过机器人从一个系统搬到另一个系统。但这里面有两个问题,第一,两个系统业务可能存在规范性差异,即标准不一致,在把一个系统数据翻译成另一个系统数据时,可能数据质量无法满足要求,需要进行标准化改造,将两个系统做数据规划和融合改造才能成功;第二,系统集成的目的如果是业财融合,即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的集成,那么接口集成将比较容易实现。
(四)目前集成型平台仍然存在限制自动化进程的瓶颈,尤其涉及企业外部数据交互,比如企业与银行、税务、工商等外部系统的交互,存在接口开发实施难度大、成本高的尴尬境地。
三、企业RPA智能财务自动化系统应用的优势
RPA在多领域正在发挥着它的重要作用,包括财务流程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等等,主要有以下的优点:
(一)降低人力成本,通过软件自动化脚本重复实现人工任务的自动化操作,不再需要大量人力,仅需少数业务管理人员与运营维护人员。
(二)提高生产效率,使用RPA可以实现7 x 24不间断工作,无须人工时刻值守,并且执行效率高。
(三)出错率低,基于明确的标准化规则操作,無差别化,尽可能消除人为因素产生的错误。
(四)操作可监控,协助企业优化流程,机器人的每个步骤可被监控和记录,在保存丰富的审计记录的同时有助于企业的流程改善。
(五)可集成企业各类业务平台:
1.与OA系统的集成:单点登录、代办任务、工作流集成。
2.与ERP系统的集成:基础数据同步、固定资产管理。
3.与影像系统的集成:实物影像上传和调用。
4.与核算系统的集成:基础数据同步、应收应付数据同步、凭证数据推送。
5.与资金结算系统的集成:资金计划数据同步、支付数据推送。
四、RPA共享中心平台的具体应用
(一)基于对企业财务管理流程深刻的理解,对企业的业务痛点非常明确的认知,在财务管理领域引入RPA技术的应用有以下方面:
1.完整的财务共享平台应用,财务共享平台涵盖了总账共享、应收应付共享、费用报销和支出控制共享、资金结算共享、税务和发票管理共享、采购共享、资产管理共享、合同管理共享、会计档案管理共享等完整的财务共享功能,以及共享中心任务分配、工作稽核、绩效管理等运营管理功能。
2.商旅共享平台应用,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从出差申请,费用报销,结算付款,财务核算等服务。企业通过共享平台将业务操作者,业务管理者,合作方,资源获得者及资源配置者放在一起,通过建立资源配置体系完成对交易过程的管控,同时形成资源账,管理帐,财务账和监管账。
3.财务系统的对账(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银行,企业与第三方平台)
4.税务共享平台,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税收工作深度融合。“营改增”、个税改革、金税工程、多证合一、办税实名制、国地税合并、个人税号、纳税征信体系、多部门信息共享等多项举措并进,我国税收征管和涉税风险管理体系正在向互联网化加速变革。根据涉税业务特点,税务共享分为税金全生命周期管理、发票交付管理、电子发票交付管理、发票收取管理和税务风险管理五个部分。
5.报销(发票验证,单据核对以及费用审批等)和报表处理(合并报表,自动化报表等)等,帮助企业大幅度降低标准化、重复性工作,提升管理效率。
(二)RPA平台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比如,与没有系统接口的银行数据进行对账;获取网银上的汇票等数据或截图;将excel数据填到系统的报表或者台账中;识别票据的信息进行自动填单;将系统的开票信息填入金税系统进行自动开票和打印发票等等,只要是重复性的,内容变化不大的数据搬运工作,都是RPA的长项。
五、RPA共享中心的目标
所以,标准化改造、业财融合、数据融合才是真正的目标。在塑造企业集团内部生态链的业财融合过程中,融合型集成从效果、效率、质量、稳定性上来看都是集成首选,即便是与企业外部数据交互的系统,比如资金系统与外部银行的交互,对于常用银行,接口集成仍然是首选,安全性、数据质量和效率都有保障。财务管理、财资管理和金融服务都是数据交互的中枢,也是企业经营的大数据中心。通过“数据+算力+算法+场景”的叠加效应,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决策,将复杂的分析嵌入到日常的管理和交易场景中,构建财务赋能平台,使日益复杂的工作变得更加自动化、智能化,提高财务效能。智能商业时代,数据成了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计算成为生产力,互联网是一种生产关系,算法成了未来最重要的流水线。
六、总结
随着全面预算、财务共享平台、费用管控、报表合并与拆分、商业智能、财务机器人等各类互联网化、移动化应用模块的上线,让日常财务管理更加自动化、智能化,甚至无人化,使得财务管理重心從低价值的重复工作转移到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高附加值的决策分析上来。智能财务已经成为下一代财务管理系统的必然选择,也是传统财务转型的核心内涵。
放眼未来,自动化与人工智能势必重塑财务职能。CFO只要谋定全局,适时而动,在合适的环节果断拥抱自动化,化冲击为冲劲,一定能提高企业财务生产力,带动业绩增长,让企业在人机耦合的新世界稳操胜券。
参考文献:
[1]郑骞,张瑞磊.思源前沿:RPA,智能财务自动化的最后一公里[J].中国总会计师,2019 (07):20-21.
[2]容觉生.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如何重塑财务职能[J].机器人产业,2018 (02):117-120.
[3]程平,陶思颖,朱波峰.基于RPA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报告生成优化研究[J].会计之友,2018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