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萍萍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阶段,教师运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即让学生在不断地跟读以及练习的过程中掌握汉字的读音以及写法。但是,这种教学方式较为枯燥无趣,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学生并没有体会到汉字真正的魅力。在课堂中采用情境化的教学手段,能够让汉字教学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展现出汉字真正的魅力。
小学阶段教授学生汉字,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汉字的读音、笔顺、框架结构等基础性知识。更加重要的是,每个汉字都有它独特的历史含义以及现代含义,是在历史故事与现代人们生产生活相融合的过程中所迸发出的智慧的火花。因此,让学生体会到每个汉字的真实含义以及背后的相关故事,是每个小学语文老师都应该具备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更深入地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他们热爱汉字、传承文化打下良好基础。情境化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基本内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制造最符合学生学习条件的相关情境,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其学习效率。这种教学方式生动新颖,能够有效地吸引小学生对于课堂的注意力,简化教学知识的监督,将教学知识形成点、线、面的有机融合。让他们由衷感受到汉字的曼妙之处,激发他们自主探索汉字的热情。为他们以后学好语文传承文化做铺垫。
2.1 创设故事情境
创设故事情境指的是在汉字教学课堂当中,围绕所教学的汉字创造一些趣味性的小故事。这种方式不仅与学生当前阶段的身心状况相符,而且能通过将汉字与具体故事情节相联系的方式,将汉字在他们脑中的形象化程度加深,让他们在记忆汉字时更有效率,掌握得更加牢固。此外,运用故事情境对汉字进行教学,内容通常与汉字的深层意义有关,也与中国汉字是象形文字这一特点相贴近。例如,在对“早”字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种故事情境:山坡上有一个稻草人,它总觉得十分孤独,因为它长年累月生活在夜晚黑暗的环境当中,完全见不到阳光。有一天,太阳得知了这个消息以后,就赶来与它见面。见到太阳以后,稻草人终于不难过了,因为它终于明白了早上是什么样子。所以,当我们看见太阳升起,照耀在稻草人身上时,就要明白,早上来到了。从这样一个角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原来“早”字的结构是上下结构,由“日”和“十”组成,并且能够自然联想到早上有太阳升起,从而理解“早”的含义。
2.2 创设生活情境
创设生活情境的意思是在汉字的教学过程中融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场景或生活经验,将二者实现有机融合,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为他们学习汉字助力,让他们能在课堂知识与生活经验与生活场景联系的过程中理解汉字的基本内容。例如,在对“松”字进行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组词,自然地将会出现“松树”这个词语,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展开讨论,研究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松树,松树的具体特征,有哪些作用等等。让学生在对“松”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松树”的写法及读音的印象。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得课堂气氛更有活力,学生们也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能给学生普及更多课外知识,让他们了解更多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常识。
2.3 创设游戏情境
儿童的天性就是愛好玩乐,他们不愿意被规则所束缚,教师一本正经地讲解知识点只会让他们觉得枯燥,进而引起抵触情绪。运用游戏教学,能够让学生增大课程教学的期待值,让他们自然地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中,既让学生收获了知识,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比如在学完一单元的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设置一段“摘字词苹果”的游戏,老师在在黑板上将所学过的字词做成苹果形状的卡片,让学生举手回答,正确即“摘到苹果”。摘苹果最多的学生能够获得荣誉勋章。运用这种游戏,能对某阶段学习的生字词起到很好的复习作用。这种新奇的游戏加上代币奖励法,能够让学生对所学汉字印象更深。
为了优化小学阶段识字教学的效果,教师要从生活出发,运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创设不同的课堂教学情境,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新知识。华中师大杨再隋教授道出了情境化方式教学的真谛:“教师要构建一种新型的教学活动,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第二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