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亚男
形体舞蹈课是音乐、舞蹈与形体练习等多艺术学科的综合。当今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国家意志,应体现在各学科教育中,形体舞蹈在培养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各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它不仅可以美化形体,提高学生运动智商,同时舞蹈艺术的美学也是一种提高人类思想品质、陶冶道德情操、净化人类灵魂的教育方式。在国家大力提倡工匠精神、共筑“中国梦”的大背景下,职业技术类院校学生的身心发展及教育应该更加多元化、全方位,形体舞蹈则正好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
形体舞蹈课是音乐、舞蹈与形体练习等多艺术学科的综合。它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学生体育锻炼与健身的兴趣,很好地培养健美的体型、良好的姿态、高雅的气质和风度,激发学生对美的领悟能力和表现能力,丰富精神世界,喚起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等为目标。在职业技术类院校开设形体舞蹈课既顺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同时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2.1 顺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当今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国家意志。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与其它教育相比较,形体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和途径。它是以培养懂得美、追求美、具有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的青少年为目标,而不是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为出色的舞蹈家。它对素质教育的开展与实施起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形体舞蹈在培养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各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它不仅可以美化形体,提高学生运动智商,同时舞蹈艺术的美学也是一种提高人类思想品质、陶冶道德情操、净化人类灵魂的教育方式。形体舞蹈通过有韵律的节奏进行肢体运动,以音乐的动感锻炼人的体能,优美的律动训练和优雅身体姿态训练,赋予每一个人挺拔、优美的肢体与高雅的气质,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利用形体舞蹈的自由创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等,这些都是社会人的基本素质的必须要素。
2.2 有益于青少年身体发育及形体的塑造
2.2.1 以身心和谐的教育促进心理发展
动作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表现,是人对外部的信息进行加工、储存、提取的过程与结果。这一原理皮德里特博士在1867年发表的《构拟人相学体系》一书中就已有过论证,他提出:“表情的筋肉运动,一半与想象的对象有关,一半与感官印象有关,在这个命题之中,包含着理解一切表现的筋肉运动的关系。”这些神经系统的动作反应,既是外在器官的,又是内在心理的。
舞蹈教育的原理建立在身心一体化的哲学观上,将其变成生理与心理教育紧密结合的过程,教师通过外在动作的表现,观察学生们的内在心理状态;并根据个人发展需要,通过特定的设计,由外向内地传递动作;强化其心理优势,或削弱其心理劣势;并使学生通过反复练习,达成某种动态定势,从而形成某种稳定的心理定型,完成个人健康心理的发展。
2.2.2 通过感觉器官及其动作的训练促进心理发展
现代脑解剖学在对少年儿童大脑皮质各中枢成熟的顺序进行研究的成果表明,他们先后成熟的顺序为:运动感觉——躯体感觉——听觉——视觉——其他联合区域。这个顺序告诉我们:在人的所有感觉中,运动感觉是在人的发育中最早成熟的部分。因而,舞蹈运动进行教育是对人的身体发育中最早成熟的感觉系统进行训练,加速其完善的速度与高度,为其他系统的成熟与完善打下良好的基础,提供条件。因此,这即是舞蹈成为人类最早的教育手段的原因。
舞蹈是一门动作的艺术,舞蹈是一门感觉的艺术,舞蹈是一门表现的艺术,因而,舞蹈的教育应该成为一门通过对人的动作、感觉、表现的训练,促进身体、心理与思想发展的艺术。
2.2.3 以全脑教育的完善促进心理发展
舞蹈美育通过动作施展教育,以科学的方法训练身体,使得人类认识世界的各种感觉器官不断地完善和加强,从而促进大脑的完善。这一原理在人类的生物进化与生命发展的事实中也已得到了证明:众所周知,人类在生物世界中处于最高级的地位在于完善的大脑带来超越自然的理性技能和种种社会习性,而这种完善与超越则首先由于他特殊的身体结构及其运动带来的某种力量。为了生存而作的种种努力都使得人类不仅发展了控制身体的特殊能力,也不断地完善了身体促进了大脑脑量的增大,从而促进了人类心理的成熟。
2.2.4 以良好的动作习惯促进心理发展
“习惯成自然”,习惯依据先天与后天的倾向被称为本能与理性行为。前者来自遗传,后者得自教育。通过教育培养人的良好习惯,对那些有训练价值的动作进行探究,对需要着手纠正的不良习惯的动作予以重视与研究。
2.3 有益于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升
所谓综合素质,是指“人具有的学识、才气、能力以及专业技术特长等综合条件,它大体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外在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等五大块”。形体舞蹈训练学科本身的准确定位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健美姿态、塑造较完美的体形,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学生健康的体态美与内心充实的情感世界在形体舞蹈中获得统一,这是“在玩中学”的最好注解,是单纯的音乐课或单纯的体育课所无法达到的。
3.1 形体舞蹈课与舞蹈课的区别
形体舞蹈课并不等同于舞蹈课,但二者又紧密联系。形体舞蹈课是舞蹈课的一种最基本的训练形式。形体舞蹈课是以普通方式对普通大众的形体训练,以健康、健美和提高艺术涵养与人的气质为目的进行的运动。形体舞蹈训练只是为了让人拥有较好的身姿,优美、高雅的气质,一种欣赏美及领悟美的思绪。而舞蹈课则是针对舞蹈演员、竞技运动员等为表演或比赛而进行训练的课程,侧重训练舞蹈演员美丽的外观形象和培养高超的舞蹈技巧,训练时对舞蹈动作的要求较高,动作的难度也较大。这是形体舞蹈和专业舞蹈存在的最大的区别。
开设形体舞蹈课的宗旨并不是把每一个人都培养成出色的舞蹈家,而是要培养出更多懂得美、追求美、具有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的健康公民。
3.2 形体舞蹈与技能训练的区别
不能把形体舞蹈简单等同于艺术技能的训练。形体舞蹈的目的不仅在于训练人的艺术技能,而且更有着丰富的内涵。不应忽视音乐、舞蹈作品的欣赏,更不能忽视对人的美的情感及鉴赏美、创造美等艺术修养的塑造。要重视形体舞蹈本身所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将其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对人的心灵的滋养和品德的熏陶。
总而言之,形体训练的独特性在于侧重的是形体塑造,更强调相对静止的整体形象;健美训练虽然也注意形体,但其侧重点在于肌肉的发达,更强调的是动态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形体练习是健美训练中的一个基础环节。
职业院校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人才,不仅要求他们的专业技术过硬,更要求他们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文化素养,以及自我调节心理压力的能力。但大多数职校只注重对学生专业技术方面的培养,忽视了道德、素养、自我调节的教育,形体舞蹈正好可以填补这方面的空缺。
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的精神生活也要跟上经济的发展,否则经济也会停滞不前。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培养全面发展、一专多能型人才,不能一味的死学专业。形体舞蹈激发学生体育锻炼与健身的兴趣,培养健美的体型、良好的姿态、高雅的气质和风度,培养他们对美的领悟能力和表现能力,丰富精神世界,使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热爱祖国,从而为国家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做贡献。
(作者单位:常州交通技师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