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业超 高常禄
摘 要 当前,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身体素质不达标,不能有效融入集体生活,对待工作无法投入全身心的热情,核心竞争力不足。基于此,高职高专院校需要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在有效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前提下,使其能够具备良好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从而为日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主要研究影响高职高专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以及培养方法。
关键词 高职高专;体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13-0109-02
1 前言
在高职高专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能使其具备良好的体育竞技精神,提升当代高职高专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当前,由于一些高职高专体育教师自身素质不过关,再加上体育活动项目缺乏针对性等,学生对体育课总是兴趣索然,因此需要对其改革,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 影响高职高专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重要因素
高职高专学生对体育学科的思想认识不足 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高专学生的入学成绩低,基础素质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很多学生在入学前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体育技能训练,缺乏身体素质基础,因此对教师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再加上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均,各地的教育资源分布也不均等,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高职高专院校来讲,体育教师资源匮乏,体育基础设施数量不足,严重影响了部分高职高专学生对体育技能培养的认知。他们大多认为体育课可有可无,或者觉得体育课就是用来放松的,不想上就可以在寝室待着。这种完全错误的认知导致学生从主观心理上就排斥体育课程的安排,兴趣自然提升不上来。
教学内容和手段单一,针对性不强 高职高专院校办学的目的是要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方面也应该有效突出针对性,保证每个专业的学生都能有特定的锻炼方式,为日后走上就业岗位提前打造强健的体魄。但现实情况却是,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没有认识到设计针对性体育训练内容的重要性,设计的课程内容基本包括三个部分,即课前准备活动、专项训练内容、自由活动。千篇一律的训练模式,大大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无法全身心地参与体育课堂,最终的体育训练效果也不达标。除此之外,面对学生的挫败心理,教师也没有及时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仅从表面上安慰学生,学生日后再面对类似的体育活动时,自信心就會下降,对于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来说具有不利影响。
学生娇生惯养,影响学习方式 现如今,大多数高职高专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优越,从小娇生惯养,生活习惯和方式导致他们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总是想着放弃,或者是一遇到困难就希望有别人的帮助。尤其在上体育课的时候,教师经常会设置一些竞技比赛类的体育项目,胜利了,学生情绪自然高涨;一旦失败,很多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几天之后才能缓过劲来。甚至一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逐渐就丧失了对竞技体育的兴趣。再加上体育课大多在课外进行,冬冷夏热的训练模式让很多学生大呼接受不了。尤其在每学期期末的体能测试中,很少有学生能完全达到体育测试标准,身体素质严重不达标。
教师的体育专业素质不过关 想要有效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体育兴趣,要求教师除了要具备专业的体育专业技能、职称结构和教学经验之外,还要求教师掌握与学生沟通的技巧,能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满足学生心理机能的发展。当前,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师准入门槛低,学历及职称结构与任职要求严重不符,甚至很多院校的体育教师由该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直接留校担任,缺乏专业的教学经验以及职业素养。再加上很多教师的责任心匮乏,在设计体育针对性训练项目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导致学生的训练积极性不足。面对学生挫败的心理状态,教师也无法予以正确的引导和支持,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较远,无法满足学生身体素质培养的根本任务,无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3 培养高职高专学生体育兴趣的方法
更新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知 想要有效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体育兴趣,就要从根本出发,有效改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知,更新其思想观念,使其能够用正确的态度来对待体育课程内容。
首先,教师应该更新对体育课程的认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基础和身体素质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动员工作。同时,教师应该整合社会信息,有针对性地将企业所需人才标准渗透给学生,让学生意识到提升自身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的重要性。
其次,在设计体育课程结构的时候,教师不能自以为是地以理论或实践技能的提出为标准,需要两者结合,有计划、有目的地将理论讲述和实践操作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先从思想上接触体育项目的实践标准,再有针对性地身体力行。只有学生的思想认知上去了,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而为其体育技能的提升奠定基础。
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完成体育课程知识的教学之后,可以在课外的活动实践课程中加入知识竞赛指导内容,使学生对于系统的理论知识内容产生更加具体的认知,以此达到优化课程学习的效果。而这种竞赛状态的课程知识复习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可以更好地投入体育活动,并在进行竞技的同时优化个人的体育素养,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更新体育教学内容和手段,提升体育项目的针对性 高职高专体育教学除了单一的体能训练和篮球、足球专项训练之外,教师还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与时俱进的体育教学内容。具体来讲,针对平时好动、体育素质较好的男生,教师每个月可以定期为其准备篮球对抗赛,让他们在运动场上挥洒激情,不断提升身体机能;而针对比较好静的女生,教师则可以有针对性地考察其喜欢的体育运动类型,设计如羽毛球、乒乓球、舞韵瑜伽等体育活动项目,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体育活动训练。
除此之外,不同的专业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是不同的,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小型体育训练项目。例如:针对文秘、编辑等需要常年坐在办公室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活动颈肩、腰椎的方法;针对需要常年在外跑业务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对其进行短跑训练,提升其毅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适应未来的岗位需求。
另外,体育素质教学中的针对性训练还体现在个体的成长性上,这种成长条件不仅仅局限在对比的综合能力上,更多地表现在个人身体素质优化、与运动能力成长的内容中。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始之前,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中等距离的跑步测试,以此观察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在这一条件下,对学生进行定位,完成学生的分组训练。通过这一针对性的分组练习,可以保证处在每一体能区间的学生都在身体素质上得到锻炼。而在具体的体育课程考核中,也可以针对每一分组的不同身体条件,在尽可能达到统一体育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做出细化分类,以此保证体育课程教学与评估工作的一体化,保证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维护每名学生的个人成长状态与学习动力。
提升高职高专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1)适当提升高职高专体育教师的准入门槛,除了在学历、职称、经验等方面的限制之外,还需要考察其素质和能力结构,以及与学生的相处是否融洽等,保证每一位上岗教师都能够具备良好的素质。而在这一素质标准的要求下,不仅要对具体的岗位人才选拔工作做出明确指示,为岗位教师的设定制定较高的门槛,以此确保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与教育水平。
2)院校需要定期为教师提供专业化的培训渠道,组织教师到校外体育社团参加活动或比赛,在提升体育教师竞争意识的同时,使其能够将这种素质和思想传达给学生,滿足其综合素质的发展。另外,在现有教育团队的管理中,也要注重周期性的教育培训。通过对岗位教师能力的强化与调整,保证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使其可以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展现自身的优势能力,并在保证课程指导水平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的客观要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科学化的设备设施,通过对体能训练、动作训练、健康管理、心理调整等内容的教育指导,使体育课程的教育管理呈现出综合化的状态,达到课程教育的综合管理目标,让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真正成为支撑体育课程素质化教育升级的动力条件。
3)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也应该不断摸索与学生的相处之道,面对学生的成功,应该不吝表扬和鼓励之词;面对学生的挫败心理,则应该对其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提升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有效拉近师生距离的同时,为高职高专体育教学的改革提供动力。而此项内容在体育课程教育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素质化教育背景下,体育教育与德育教学有明显的内在联系,都是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具体展现。在强化学生身体能力的同时,体育教师需要对其心理状态进行管理,通过引导与鼓励,使学生在健康积极的状态下完成自我塑造,认识到体育课程对于自身的积极影响,以此激发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4 结语
当前,影响高职高专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方面的问题之外,还包括教师的能力和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以及学校所能提供的基础设施等。为了有效提升高职高专学生的身体素质,需要对体育课程结构进行有效改革,更新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知,完善体育教学内容和手段,提升体育项目的针对性,提升高职高专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让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企业的人才需要能够无缝对接,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高萍.如何激发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的兴趣[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7):125-126.
[2]宋志明.如何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体育兴趣[J].中国市场,2016(23):238,242.
[3]徐静.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体育能力及兴趣的培养[J].内江科技,2010,30(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