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剑 尹德民 王辉
【摘要】 目的 探讨药物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开颅动脉瘤夹闭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38例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药敏实验、血培养实验和脑脊液培养实验, 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及鞘内抗生素治疗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愈时间。结果 38例患者中, 治疗显效30例(78.95%), 有效7例(18.42%), 无效1例(2.63%), 总有效率为97.37%。有1例患者由于脑干梗死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患者治愈时间为(13.35±1.34)d。结论 对
于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颅内感染患者, 在血常规、生化、脑脊液和脑脊液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的基础上给予药物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 并根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用药, 能最有效治疗颅内感染,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 药物联合腰大池引流;开颅动脉瘤夹闭;颅内感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3.051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随着检查手段的不断提高, 动脉瘤在各个年龄段的发病率均有了较高的增幅。手术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动脉瘤的死亡率進一步降低。针对颅内动脉瘤主要的治疗方法仍使开颅显微镜下进行动脉瘤夹闭, 因为该手术术中暴露时间长, 术后恢复较慢, 极易导致患者并发术后颅内感染。术后颅内感染为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 会进一步增加颅内动脉瘤治疗难度, 及早及有效的治疗颅内感染为开颅动脉瘤夹闭患者预后提供了保证。由于常规的抗菌药物无法通过血脑屏障, 难以发挥治疗感染的最佳效果, 且抗菌素耐药性逐年增加, 增加了颅内感染治疗的难度。为了有效治疗颅内感染, 临床采用药物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本文回顾分析38例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经药物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38例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男
25例, 女13例;年龄35~62岁, 平均年龄(39.4±9.6)岁;所有患者均符合Harrison颅内感染诊断标准[1]:①至少具备以下几项临床症状之一:头痛、意识障碍、呕吐等;②脑脊液常规检查:白细胞数>10×106/L, 脑脊液生化检查:蛋白含量>2200 mg/L, 葡萄糖含量<1.9 mmol/L;③具有明确的感染源;④颅内引流液或脑脊液细菌培养结果呈阳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及鞘内抗生素治疗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使用美国美敦力公司体外引领与监测系统27303治疗, 引流量控制在200~250 ml/d。给予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商品名:稳可信)1.0 g,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 q.12 h., 持续滴注>60 min;注射用美罗培南(商品名:美平)2.0 g, 加入0.9% 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中静脉滴注, q.8 h.。腰大池引流后进行脑脊液标本常规、生化、乳酸测定和培养检査, 0.9% 氯化钠注射液加入5mg万古霉素鞘内注射, 闭管1 h, q.12 h.。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愈时间。显效:患者全身及局部感染症状明显缓解, 体温接近与正常, 脑膜刺激征隐性;外周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脑脊液常规、脑脊液生化、乳酸检查接近与正常; 脑脊液细菌培养72 h后无细菌生长;有效:上述指标接近正常且脑脊液培养隐性;无效:经系统治疗后均未达到上诉标准[2]。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38例患者中, 治疗显效30例(78.95%), 有效7例(18.42%), 无效1例(2.63%), 总有效率为97.37%。有1例患者由于脑干梗死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患者治愈时间为(13.35±
1.34)d。
3 讨论
当脑脊液感染病原微生物时, 由于脑脊液循环特点及脑部解剖特殊性, 使病原微生物繁殖迅速增加[3]。随着抗生素的更新换代, 出现的新型透血脑屏障的抗生素为治疗颅内感染提供了良好条件。如今治疗颅内感染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静脉使用大剂量抗生素, 但单纯静脉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颅内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疗的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 其中包括[4]:①抗生素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很难到达大脑
深部, 局部药物浓度难以达到有效药物浓度;②近年来由于抗生素使用, 许多病菌对大部分抗生素成分产生耐药;③颅内感染患者治疗周期较长, 产生的治疗费用较高, 增加患者放弃治疗的几率。在动脉瘤开颅夹闭手术后如出现持续发热及脑膜刺激征, 腰穿证实有颅内感染的可能, 应尽早行腰大池引流, 充分将脑脊液引流出体外, 使脑脊液快速生成并进行置换, 降低脑脊液中病菌繁殖速度。同时将血性脑脊液引出以及降低脑脊液炎症的发生, 可以大大减少动脉瘤夹闭术后脑积水的产生[5]。应用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静脉应用万古霉素及美罗培南治疗, 除此以外, 由于抗菌药物难以通过血脑屏障, 需辅助鞘内注射万古霉素, 可充分发挥其杀菌作用, 同时能缩短疗程[6]。经研究证明, 万古霉素对大部分革兰阳性菌的作用较强, 而对革兰阴性菌的效果欠佳, 而美罗培南对多数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均有抗菌作用[7]。据报道, 临床上使用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可最大程度提高颅内感染治疗的有效率, 此外采取联合鞘内注药的方式可以最短时间及最大程度达到有效药物浓度, 能缩短治疗时间, 降低治疗费用, 使患者早日治愈康复[8]。目前对于颅内感染的治疗, 在细菌培养阳性并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静脉使用以及鞘内注射, 但鞘内注射应选用安全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注射。目前万古霉素已成为治疗颅内感染的最常用药物, 由于抗菌效果好, 一般做为治疗颅内感染的经验性用药[9]。采用经腰大池引流时, 必须严格控制引流速度和引流量, 在进行鞘内注射时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避免出现医源性感染, 减少置管时间, 使脑血管痉挛及颅内压变化导致颅内血肿的风险降到最低[10]。
在本次研究回顾中, 均给予38例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颅内感染患者采用持续腰大池引流联合全身及鞘内应用抗生素治疗, 结果显示, 38例患者中, 治疗显效30例(78.95%), 有效7例(18.42%), 无效1例(2.63%), 总有效率为97.37%。有1例患者由于脑干梗死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患者治愈时间为(13.35±1.34)d。本研究结果与既往研究结果[5]
一致, 证实了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全身及鞘内应用抗生素治疗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 對于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颅内感染患者, 在血常规、生化、脑脊液和脑脊液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的基础上给予药物联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 并根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用药, 能最有效治疗颅内感染,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继伟, 王广, 等. 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 27(22):5149-5175.
[2] 郑 一, 王 楠. 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观察. 中国药房, 2017, 28(14):1985-1988.
[3] 卢秀花, 桑林涛. 不同方式治疗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中国全科医学, 2017, 20(32):3996-4002.
[4] 单小松, 丁亚楠, 王冀伟, 等. 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置换联合不同药物鞘内注射治疗的疗效研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 25(12):2802-2804.
[5] 苏文轶. 万古霉素、美罗培南单用及联合治疗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 临床医学, 2017, 37(12):105-106.
[6] 高剑峰, 路辉, 戴刚, 等. 腰大池引流联合鞘内注射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疗效研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 25(22):5206-5208.
[7] 章国军, 何民, 杜杭根, 等. 腰穿与腰大池引流结合鞘内注射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比较.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2):444-446.
[8] 杨欣刚, 安海龙, 仲晓军, 等. 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26(4):98-99, 116.
[9] 孔祥玉, 田伟, 陈余思, 等. 腰大池引流加鞘内注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疗效.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20):56-58.
[10] 王国涛. 腰大池引流联合鞘内注射抗生素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效果观察. 河南医学研究, 2018, 27(18):120-121.
[收稿日期:2019-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