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楠
【摘要】 目的 观察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120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采用激光光凝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水平。结果 治疗前, 患者视力水平为(0.12±0.08), 治疗后, 视力水平为(0.19±0.10);治疗后, 患者视力水平优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有效59例, 无效1例, 治疗有效率为98.33%。1例无效患者治疗2个月出现周围视网膜新生血管出血, 使用睫状体冷冻术治疗。结论 使用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能够减少缺血缺氧诱导的新生血管成因子合成和释放, 提升患者的视力水平, 同时采取激光光凝治疗并发症少, 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治疗效果非常好, 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视力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3.040
由于现代人饮食习惯的改变, 糖尿病视网膜发病率不断提高, 其是糖尿病一种非常普遍的并发症类型, 也是导致失明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因是糖代谢异常导致视网膜微血管发生异常, 严重影响了患者视力。因此要及早诊断, 采取有效治疗, 才能够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1]。当前, 临床普遍采用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发现, 激光光凝手术治疗效果显著, 安全性高。本文对本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均使用激光光凝治疗, 观察其治疗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120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2例, 女28例;年龄34~75岁, 平均年龄(60.24±7.34)岁;平均病程(12.75±3.25)年。手术前全部患者均进行相关检查, 其中26例属于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34例属于重度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1. 2 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用激光光凝治疗。手术前, 患者采取常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 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滴眼进行散瞳。选择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对患者实施表面麻醉。通过全视网膜镜, 运用激光光凝治疗仪开展激光光凝治疗, 首先进行黄斑格栅样光凝, 随后进行全视网膜光凝[2]。依据不同部位调节光斑直径、曝光时间以及功率。黄斑格栅样光凝的参数设置为:直径100 μm, 曝光时间0.1 s, 功率80~100 mW;全视网膜光凝参数设置为:直径200 μm、曝光时间0.2 s, 功率调节为Ⅲ级光斑反应;每次光凝时间间隔1周, 光凝手术结束后对局部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进行滴眼, 持续5 d。手术2周后对眼底进行复查, 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继续治疗。术后随访持续1年。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水平。疗效判定标准[3]:有效:最后一次治疗3个月后, 对患者开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 并开展彩色照相检查, 两种检查都显示视网膜水肿及新生血管消失, 没有新生血管出现, 视力水平稳定或取得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效果。并发症包括继发虹膜红变、新生儿血管性青光眼。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治疗前后视力比较 治疗前, 患者视力水平为(0.12±
0.08), 治疗后, 视力水平为(0.19±0.10);治疗后, 患者視力水平优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治疗后, 有效59例, 无效1例, 治疗有效率为98.33%。1例无效患者治疗2个月出现周围视网膜新生血管出血, 使用睫状体冷冻术治疗。
3 讨论
由于现代人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 含糖食物的摄入量不断增加, 同时因为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糖尿病发病率不断上升, 而导致患者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率也在不断提高[4]。这是一种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 是引发患者视力下降、失明的重要原因, 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眼部功能[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 其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出血斑点、棉绒斑、 微动脉瘤以及静脉串珠状, 是现今失明率最高的眼科疾病。由于眼部组织缺血缺氧, 会释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从而产生新生血管, 加重病情,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6]。
常规临床上通常采用复方血栓通软胶囊进行治疗, 该药物由丹参、 黄芪、 三七以及玄参等多种名贵中药组成, 定量口服可发挥活血化瘀、 滋肝补肾和补气养阴的作用[7]。除此之外, 还能够有效扩张血管, 增加眼部血流量, 在调节眼部血液循环的同时改善缺血缺氧情况, 具有浓度高以及服药方便的优势。经过多次临床实践发现, 激光光凝比药物治疗的效果更加优越[8]。激光光凝可以在胶质组织取代视网膜光感受器的同时降低视网膜的耗氧量, 促使氧气在脉络膜上弥散之后进入视网膜内层, 使缺氧状况得到改善, 新生血管抑制因子能够有效释放, 达到阻碍新生血管形成的目的。由于有大量的无灌注区存在于视网膜周围, 及早使用激光光凝治疗能够有效降低眼部压力, 控制病情的发展。
糖尿病患者之所以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原因是长时间高血糖会使视网膜毛细血管细胞下降, 引起视网膜缺氧和变厚, 发生闭塞以及渗透, 损害了毛细血管屏障功能, 导致出现血管生长因子, 继续发展后会使视网膜脱离, 严重使患者出现失明[9]。采用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够控制病变进一步发展, 避免出现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光凝可以破坏缺血和缺氧部位, 影响血管生长因子的产生, 还能破坏耗氧量大的视网膜外层, 使视网膜耗氧量减少。光凝手术结束后能够对内层视网膜氧气供应进行改善, 原因是光凝造成的瘢痕能够使视网膜变薄, 可以加快氧气弥散。同时, 手术还能对渗漏毛细血管进行扩张, 对微血管瘤进行封闭, 从而使水肿减轻[10]。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过程非常复杂, 很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都是晚期选择激光治疗, 这样会错失最好的治疗机会。研究发现, 使用激光治疗增殖前期患者, 治疗有效率非常高, 治疗期间要对患者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 因为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 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引发并发症, 治疗过程中要评估好患者的病情, 根据情况采用有效方法做好治疗。治疗后, 如果患者出现异常, 要及时进行相应治疗才能避免病情发展。
本次研究中, 使用激光光凝治疗6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结果显示, 治疗前, 患者视力水平为(0.12±0.08), 治疗后, 视力水平为(0.19±0.10);治疗后, 患者视力水平优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有效59例, 无效1例, 治疗有效率为98.33%。1例无效患者治疗2个月出现周围视网膜新生血管出血, 使用睫状体冷冻术治疗。由此说明使用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效果显著, 可以明显提升患者的视力水平, 安全性高, 可以控制患者的病情進展。
综上所述, 使用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能够减少缺血缺氧诱导的新生血管成因子合成和释放, 提升患者的视力水平, 同时采取激光光凝治疗并发症少, 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治疗效果非常好, 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 徐静娴, 张贤亮, 石壮, 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术后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变化的观察.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5, 33(6):598-602.
[2] 樊保红.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的疗效分析. 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17):2444-2445.
[3] 刘晓玲, 孙心铨. 重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眼底病激光光凝的规范化治疗.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0, 26(2):101-104.
[4] 李凤慧, 葛秀芬.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22):249.
[5] 李晓蒙, 周恩亮, 顾永昊, 等.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术后玻璃体后脱离变化的观察. 实用防盲技术, 2016, 11(1):7-9, 12.
[6] 黎国英, 徐瑶, 段惠静, 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激光治疗预后. 中国伤残医学, 2010, 18(3):81-82.
[7] 刘晔青. 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 中外医学研究, 2014(18):51-53.
[8] 苏东升. 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分析.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23):54.
[9] 陈建霞 . 532nm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3):23, 26.
[10] 马桂花, 杜鹃, 夏伟. 中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观察. 当代护士:综合版(上旬刊), 2016(8):91-93.
[收稿日期:2019-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