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路径探究

2019-12-30 01:38王英明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理论课信仰马克思主义

王英明

【摘 要】 本文论述了“0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大意义,提出了“00后”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路径。要落实课程根基,夯实理论功力;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打造强有力的师资团队。

【关键词】 “0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路径

青年大学生在高校成长期间正是其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并稳定的重要时期。其中信仰是促进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直接因素,尤其是对“00后”大学生来说,拥有正确的信仰意义重大。研究调查发现,有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刻,有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缺乏认同和信仰。[1]所以,探究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路径是十分必要的。

一、“0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大意义

1、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意义

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加强对青年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具有深远意义。[2]对“00后”大学生实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活动,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也关乎青年自身发展。从 2007 年起,在共青团中央的号召下,各高校相继实施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在这一工程的推进过程中,各高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辅以各具特色的实践课程,使“00后”大学生在不同的课程学习中从整体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了深刻的理性认识,为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夯实基础,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有重要战略意义。

在“00后”大学生中普遍呈现出包容开放的处世态度,他们对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充满自豪感,同时又面临着挑战,肩负沉重的使命。“00后”大学生是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生力军,他们的成长成才是直接关系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是否后繼有人这一重大战略问题,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客观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推进、中国梦的实现,不仅仅需要物质力量,更需要数不胜数的人才储备。“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于人民的伟大奋斗中。”[3]

2、解决“00后”大学生信仰问题,促进其发展的主观需要

在“地球村”的形成过程中,林林总总的思潮和主义让人难辨真伪,如果缺乏理论修养和政治敏感性就容易陷入思想的沼泽,影响自身的健康发展。“00后”大学生出生于社会和经济转型相对成熟阶段,是互联网一族,也是最不崇信权威和最不自我设限的一代,正处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他们善于跨界学习,对林林总总的思潮没有本质的认识,所以很自然地成为西方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对象。当前,社会的转型,“地球村”的形成,信息大爆炸等都使部分“00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有所动摇,这对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教育和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产生极大的阻碍。同时“00后”大学生由于自身利益引发的不良竞争现象和学术泡沫、抄袭、剽窃、顶替等,都时有在他们身上发生。如此种种事件都会对他们的思想素养产生不良影响。

在各种思潮流派纷呈的今天,步入大学校园生活不久的“00后”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政治信仰缺失、理想信念迷糊、价值取向歪曲等不良现象。因而,对于培养他们的高校来说,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问题迫在眉睫。因此,必须坚持不懈对“00后”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让越来越多的“00后”大学生“学马,懂马,信马,用马”,把成长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树立为自己的理想目标。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高校培养“00后”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能真正解决“00 后”大学生理想信念迷惑、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的主观需要。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教育事关广大“00后”大学生的人生长远发展,满足他们更好地成长成才。

3、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助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不断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真理才能释放出巨大力量,全体人民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论指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是全体人民在生活中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行动指南,这就要求有越来越多的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人群的大力指导和广泛传播。对“00后”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教育,是当前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有力抓手,这不仅可以使“00后”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会、会学、真懂、真用这些真理,就会自觉地成为他们的行动纲领,这种传承是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助力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一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他们有义务认真学习和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高校不断加强对“00后”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落实毕业后的跟踪培养,这样包括“00后”在内的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的大学生人群将会在自己的学习和实践中运用马克思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问题,同时这样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这会在人民群众中起到积极地宣传、普及、推广作用,自然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和强大力量。

二、“00后”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路径

1、落实课程根基,夯实理论功力

目前高校都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是贯彻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夯实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大学生了解党史国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渠道,对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意义重大。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这几门课程,高校要以思想政治课程为依托,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加强对“00后”大学生思想品格的培养,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践行讲话内容,达到从“读马”到“信马”再到“用马”的升华。除此之外,还应提供条件让“00后”多读原著,不是普通的读,是花心思认真读,让他们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探索马克思主义,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升华到主动信仰马克思主义。

2、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加强“00后”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渠道作用。要把握“00后”大学生更多偏向通过互联网渠道获取信息的特点,他们在学习层面并不局限于课堂,为此,必须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避免单一地灌输相关知识,在课堂上注重学生为主导,导师为辅助,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想学,着眼于帮助“00后”大学生主动成长成才。在课程中增加互动环节,用 PPT 展示我国的红色历史和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变革,插播电影如:《厉害了,我的国》片段等,开展学生讨论和师生互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赢得青年”。在部分纯理论课中,利用好微课,教师团队制作高质量和富于启发性的微课进行教学,同时将情景教学、专题讲座等引进课堂,提高理论课实效。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并没有很好地融入到理论教育的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以及培养主体要弥补这一短板,着力加强实践教学,在原著研读的同时,更注重花心思研究,鼓励同学和老师、同学和同学之间互相研讨,并纳入学分。对“00后”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就需要主动出击,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与吸引力。

3、打造强有力的师资团队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团队的质量决定着该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有部分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导师团队的主要成员来自于学校党政干部,师资构成单一,尤其缺乏专业教师,许多学校思想政治课专任老师和学生的比例严重失衡,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論课程的教学成效。所以应严把教师入口的专业性,高校领导应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建设问题,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所有教师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文件规定,确保队伍纯度。教育者利用教育方法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也是在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质。从教育手段来看,强有力的师资团队更应该因时而进,抓住成长于网络时代的“00后”大学生的爱好特点,主动采用新媒体手段,延伸传统课堂空间,开发学习网站、精彩课程视频教学、利用好微课等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此外高校相关职能部门也应该做好对师资力量的继续教育培训和考察,对老师在课程教育,实践指导以及日常辅导方面的各项工作内容进考核评估,对不负责任或者学生认可度不高的老师将不再聘任。

教育是帮助人去阐明或领会世界的本源,如此才能塑造人性的完善,才是正义的教育,才是使人幸福的教育。[4]应通过加强对“00后”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令其受益,让他们积极学习并主动传播马克主义真理,让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成为“00后”大学生共同关注的热点。

【参考文献】

[1] 杨田.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3.

[2] 曾凯.新形势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1(9)150-151.

[3] 习近平.给全国青联学联大会的贺信[N].中国青年报,2015-07-24.

[4] 舒志定.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当代阐释[M].学习出版社,2013-03-1.

【作者简介】

王英明(1979.12—)女,汉族,四川绵阳人,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理论课信仰马克思主义
信仰
漫画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自卑女的大学生活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