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周
《暨南大学学报》编辑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601号 510632
同行评议是科学的自我调控机制[1],它已强烈地渗透到科学的组织结构和运行中,是科学功能的一个常规组成部分,是学术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然而,同行评议过程中存在的歧视、偏见、权利寻租、诚信、时效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编辑决策、出版周期和期刊质量。为此,编辑、学者们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和有效对策,比如,优选审稿人[2]、专家库的及时更新与维护[3]、与审稿人真诚沟通[4]、开展审稿人培训活动[5]、加强审稿人的学术评价[6]、增强同行评审的透明性和交互性[7]、增加对评审的认可与回报[8]等,尤其是盛怡瑾等[9-10]对同行评议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基于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方法分析了同行评议的可靠性,为编辑部提高同行评议质量及科学分析其可靠性提供了策略建议和参考方法。但是,同行评议的效率和质量仍面临严峻挑战,Lee等[11]认为,需要对同行评议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评估。本研究基于知识隐藏理论,整合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从社会交换、心理所有权、知识领地行为等视角,针对同行评议中审稿人的拒绝审理、拖延审理、无效评审、邀约无回应,以及审稿内容被审稿人不合理使用等消极行为,探讨审稿人知识隐藏行为与同行评议中消极表现之间的关系,寻求激发审稿人知识共享的利益感知和驱动策略,为编辑有效干预审稿人同行评审中的消极行为提供解释框架和方法论指导。
知识隐藏行为是组织行为学和知识管理研究中的一个崭新领域,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组织[12-13]、科研团队[14]和在线社区[15-16]等领域。对企业内部的知识隐藏行为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而对科研团队和在线社区中知识隐藏行为的研究较少。目前,学术期刊同行评议多通过期刊稿件远程处理系统完成,F1000Research、Frontiers、Peerage of Science及Rubriq等实行的评审方式打破了传统评审的模式和进程,开放同行评议平台的出现和应用,使得同行评议更具在线社区特征,因此,企业组织、科研团队和在线社区等领域的知识隐藏行为的研究成果对期刊同行评议均有指导作用。
Connelly等于2012年首次明确提出了知识隐藏(Knowledge Hiding)的概念[17],此后,知识隐藏被广泛应用于组织行为分析和管理。Connelly等[18]认为:知识隐藏,就是组织中成员面对内部其他成员的知识请求时,采取的有意保留(Withhold)或隐瞒(Conceal)行为。他们把知识隐藏分为合理隐藏(Rationalized Hiding)、推脱隐藏(Evasive Hiding)和装傻(Playing Dumb)3种类型。推脱隐藏是指被请求者提供给求助者不准确或误导信息,有意拖延或隐瞒;合理隐藏是指被请求者给予请求者无法满足其知识请求的正当原因,无保留或隐瞒之意;装傻指是被请求者假装不懂请求者的问题或故意曲解请求者的意图而回避回应其知识请求。
知识隐藏不仅会阻碍组织中正常的知识流通[19],而且会抑制组织成员的创造性,从而极大地降低个体和组织的绩效,对隐藏者、被隐藏者和组织都造成不良影响。知识包含信息、观点以及与组织成员完成任务相关的专业特长[20]。同行评议过程中的编辑和审稿人,虽然并不是一个确定组织中的同事关系,但当编辑把论文送给专家评审时,编辑与专家之间形成了智力型组织——学术共同体内成员之间典型的知识请求关系。这里的“知识”应取“学术”(有系统的、较专门的学问)之意。专家给出请求回应的效率和质量,不仅影响编辑的选择和决策、期刊的质量,甚至整个科学社区的生态,而且影响审稿周期。审稿周期是影响作者对期刊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时间过长,导致论文的时效性降低,撤稿率和一稿多投的概率均增大[21]。
知识隐藏行为的前因涉及成员个体特征、知识特征、互动媒介、外在环境等方面[22]。社会交换、期望、资源保存、心理所有权、知识领地行为等基础理论能为解释审稿人知识隐藏行为的前因、内在形成机制和控制策略提供有力的工具。比如,知识领地行为的概念从动物学领域延伸而来,曹洲涛等[23]将其定义为主体对知识所有权独占而产生的心理领地以及随后表现出的防御或反应性行为。知识领地行为理论可揭示近年来开放同行评审(如Publons平台[24])及区块链技术在同行评审中被广泛关注和应用的内在原因。
审稿人在论文评审中的知识隐藏行为通常表现为拒绝审稿、拖延评审、无效评审、邀约无回应等。当然,这些表现并非都是审稿人知识隐藏行为所致,同行评审中出现的问题具有多样性,成因具有复杂性。下面结合知识隐藏的3种类型来剖析审稿人选择知识隐藏的原因(图1)。
图1 审稿人知识隐藏行为及其原因分类
编辑通过稿件处理系统邀请专家审稿,专家收到审稿邀请函后,可以选择“接受审稿”;也可以选择“不接受审稿邀请”,即拒绝审稿(以下简称“拒审”)。
(1) 知识合理隐藏的拒审原因主要包括:①无暇审稿,迫于时间或自身工作压力,不愿意在待审稿件上耗费自己的精力;②对期刊不熟悉,或对期刊的学术价值认同度低;③对期刊编辑的态度或编辑部的审稿报酬不满意;④送审论文与审稿人专业不对口或无法把握论文真实水平;⑤回避,有些稿件由于作者个人信息没有完全删除,或者审稿人能明确感知到论文作者是自己熟悉的对象,为保证评审结果的公平、公正或预期性防卫而放弃审稿。
(2) 知识推脱隐藏的拒审原因主要包括:①邀约期刊为非核心期刊,办刊质量不高,审稿人不屑审稿;②送审论文质量差,或审稿人不愿意对待审论文负责任。
拒审是审稿人针对以上情况作出的一种委婉表达。对科学共同体而言,虽然拒审不是科学活动中的积极行为,但仍然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审稿人答应评审,却不能按时审回,甚至一直拖延,须多次催审。拖延评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Mehregan[25]指出,拖延的同行评审可能会给作者带来严重损失。
(1) 知识合理隐藏的拖延评审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①审稿人忙于其他事务,没顾上。研究表明,大量期刊稿件的同行评审往往集中在少数评审专家手中。由于多数审稿人担负着沉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另外,有些审稿人担任领导职务,或其他社会兼职较多,没有充足的时间坐下来认真评阅论文,尤其是每年基金申报、研究生毕业答辩、期末考试期间,拖延评审论文的现象比较常见。②审稿人不擅长时间管理,习惯拖延。据研究显示,约75% 的人有拖延的习惯[26]。期刊通常给审稿人1~2个月的审稿时间,很多人想着时间还长,结果往往一放一忙就忘了。
(2) 知识推脱隐藏的拖延评审原因主要包括:①审稿人对稿件内容比较感兴趣,有相关成果正在研究,或者也在投稿阶段,为保证自己在该领域的竞争力或首发权而故意拖延审稿时间。②审稿人有意不当使用待评审论文内容,甚至剽窃。2019年2月14日,Retraction Watch网站报道[27],Mehregan等投到EnvironmentalScienceandPollutionResearch(ESPR)的一篇稿件,经过了9个月的漫长评审,然而,却发现该文仅被改了一个题目已在EnergySources杂志上发表(已被撤稿)。他们联系ESPR获悉,EnergySources杂志上发表此文的通信作者正是ESPR送审的一位印度审稿人。
200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规定》(试行)中首次提出无效评审的概念,即审稿人给出内容过于空泛,或明显有失公正的评审意见[28]。内容过于空泛是指给出的意见简单、空洞,对论文的创新性、理论意义、实验设计、推导过程和应用价值等没有针对性评价,评审结果不能对编辑判断稿件学术质量提供有效信息,对作者优化研究成果没有任何实质性指导意见。明显有失公正是指用细枝末节的问题否定整篇论文的核心价值,或以简单的结果夸大研究的意义,以偏概全。
(1) 知识合理隐藏的无效评审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审稿人评审时间不充足,匆忙而为,也许评价的结论是合理的,但因缺乏翔实的过程评价信息,以致编辑无法由此理性决策。②审稿人的专业水平不足以驾驭稿件内容,对论文核心性贡献缺乏实质性评价,以“论文缺乏创新性”“参考文献陈旧”等笼统或次要因素作为判断的主要依据。③审稿单导引信息不明确。有些期刊提供的审稿单有客观选项和陈述项,并审稿单上缺乏明确的导语,部分审稿人就在客观选项中打勾几项,并没有陈述具体原因,编辑无法依此给出有说服力的反馈意见。
(2) 知识推脱隐藏的无效评审原因主要为评审专家发现评审论文存在问题,却故意持保留态度,无“非共识性”意见表达,不愿意给作者提供建设性评价。
(3) 知识装傻隐藏的无效评审原因主要为:故意强调论文的意义,夸大其研究价值,极力推荐发表,审稿人对自己熟悉的作者有所偏袒;故意弱化研究成果的重要性,阻止评审内容发表,审稿人对存在竞争关系的同行有意打压。当然,编辑要识别出审稿人的装傻隐藏往往是比较困难的。
邀约无回应,就是编辑向审稿人发出送审请求后,一直没有得到审稿人的反馈信息。邀约无回应通常是影响审稿效率的关键因素:如果审稿人选择拒审,编辑会马上重新送审被拒审论文;但是,如果编辑没有得到审稿人的回应,通常要等到约定时间之后,才能进行催审,或换审。
(1) 知识合理隐藏的无回应原因:因系统网络故障,邀约函没能成功发送。审稿人联系邮箱有误,或非审稿人工作邮箱,长期不使用,审稿人没有接收到编辑的知识请求信息。
(2) 知识装傻隐藏的无回应原因:类似知识推脱隐藏的拒审原因,但审稿人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所以,可把其归结为知识装傻隐藏行为。
从行为主体、行为客体和行为环境3个因素来分析审稿人知识隐藏行为的发生机制(图2)。
图2 审稿人知识隐藏行为的发生机制
本研究的行为主体即审稿人,审稿人的要素分析包括3个维度:人口统计变量、性格特征和认知特性。
3.1.1 审稿人的人口统计变量与其知识隐藏行为的关系
Pan等[29]和Peng等[30]的研究显示,人口统计变量与组织成员的知识隐藏行为不具有显著影响或调节作用,这可能与请求知识的性质相关。房玉新等[5]的调查显示:审稿的效率和效果与审稿专家的年龄段密切相关,33~40岁的审稿人平均审稿周期最短(28 d),审稿优秀率最高(86%)。本研究在论文送审中发现,审稿的速度和质量与审稿人的性别、职称和职务等人口统计变量也有一定关系。
3.1.2 审稿人的性格特征与知识隐藏的行为关系
谨慎型审稿人往往因担心对审稿内容把握不准确、评价不够专业导致丢面子而放弃审稿;具有外向、内疚、自我认同感(得到认可与赞许)性格特征的审稿人容易接受审稿任务。
3.1.3 审稿人认知特性与知识隐藏行为的关系
审稿人的自我效能是指其能够胜任审稿任务的信念,自我效能可以带给审稿人一定的满足和喜悦。由于同行学者之间的竞争关系,审稿人为了维护自己在某个学科领域的地位和竞争力,选择延期评审,致使同行成果滞后发表,这是知识领地行为[23]的一种具体表现,属于反应性防卫。知识心理所有权对知识隐藏有显著正向影响[31]。
这里的行为客体指待审稿件。稿件中蕴涵知识的特征属性以及审稿的任务属性与知识隐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3.2.1 知识特征
Connelly等[18]发现知识本身的特征属性与知识隐藏有较高的相关性。待审论文的知识特性越复杂,审稿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对审稿人有限资源的消耗越多,对其有效完成目标任务的影响越大,这种情况下,审稿人选择成本规避,出现推脱知识隐藏行为的可能性变大。当然,送审论文复杂程度高、创新性强、知识价值高,对审稿人的知识回报大,从知识互惠的角度而言,对知识隐藏也能起到抑制作用。
3.2.2 任务属性
刘潇[32]的调查显示:89.66%的专家认为如果审稿内容与其研究项目相关,会更有评审兴趣。稿件质量和专业匹配度是影响专家审稿时间成本和情感体验的主要因素[33]。当然,审稿任务的创新性和难易度是由稿件的知识特性决定的,为提高任务的相关性,编辑应积极拓展优质稿件,加大初审筛选力度。
环境因素包括互动媒介因素(关系和氛围)和行为环境因素(组织环境)[34]。
3.3.1 互动媒介因素
(1)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相互交往过程中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的程度。期刊编辑与审稿人的关系越密切,其知识隐藏行为越不易发生。审稿人对编辑或期刊的情感薄弱、缺乏信赖感等负向性质的心理体验,容易引发其装傻的知识隐藏行为——邀约无回应。
(2) 情景氛围。当前,编辑和审稿人之间的沟通多是通过稿件处理系统或电子邮件完成的。这种沟通方式可能会过滤诸如声音、表情、身姿等重要身体语言[35],审稿人社会临场感(Social Presence)的感知缺失,容易以旁观者姿态对待评审邀请。
3.3.2 行为环境因素
(1) 组织平台。信件邮递审稿已经比较少见,电子邮件审稿还有一些期刊在使用。信件邮递时间成本较高,电子邮件审稿不便管理,且可信度低。这两种审稿模式中,审稿人回应概率均较低。期刊要尽可能启用稿件远程处理系统(如玛格泰克、勤云、三才等),它为同行评议提供了稳定、易用、强大、高效的综合知识管理平台,但国内出版平台仍缺乏对审稿人知识贡献的有效标记、认可和评价功能。
(2) 组织制度。同行评议是知识社区自我监管的“制度化警戒系统”[36],其组织制度的约束力主要是来自学者的自我效能感。网络审稿——社会化问答社区情景下,存在“利益—情感—持续”的影响过程[37],根据社会交换理论,审稿人明确感知利益(信息利益、社会利益、知名度利益和利他利益)才能保持贡献知识的持续意愿和亲社会行为。在社会评价中,除教学、科研之外,社会服务也应成为科研工作者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
管理有4种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领导就是激励、领导其他与人有关的行为,控制就是监管活动以确保其按照计划施行[38]。编辑是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活动。可见,编辑活动具有很强的管理特征。下面借鉴管理学方法,从领导和控制职能出发(这里的领导实质上是激励行为),构建编辑抑制审稿人知识隐藏、激励其知识贡献的“利益—情感—持续”策略框架。
4.1.1 真诚、周全,信息不超载
获得审稿人的信任是编辑成功送审的关键环节。编辑既不要因为与审稿人的学识差距而拘谨胆怯,更不要让审稿人有不够重视和尊重之感,应设法和审稿人交朋友。编辑首次邀约某位专家审稿,邀约函中要详细介绍期刊和自己,并链接期刊官方网站,联系方式最好留单位邮箱和电话,便于审稿人核实。邀约函中还要明确审稿要求、用稿原则及报酬。审稿函要尽量做到简洁、清晰,可读性强,导引具体,主、客观评价项目设计合理。信息超载即信息超出人们的处理能力。审稿项目过多,或发送邮件过于频繁,都容易造成审稿人信息超载。一个专家一般最多送审1 次/月,当然,如果库存稿件内容相近,为增加评价的可比性和报酬的集中性,可以一次送某个专家2~3 篇。
4.1.2 多渠道、多模态交流
目前,电子邮件仍是同行评审中编者和审者沟通的主流渠道。交流中的非言语成分往往会对沟通效果产生更大的影响。在电子邮件沟通的同时,编辑应增加和审稿人的面对面、电话等多渠道、多模态交流,且审稿意见不仅可以接受书面文本,也可以接受审稿人直接上传语音或视频,甚至可以是审稿人和编辑的交流记录(这需要改进和增强审稿系统功能)。尤其是可以借助QQ 和微信等即时交流工具与审稿人沟通,郭伟[39]提出的群审稿模式值得借鉴,即利用新媒体社交平台,按照专家的研究方向建立微信群或QQ 群的审稿模式。
多渠道、多模态沟通也是避免同行评议造假的有效策略之一,且深度交流中还可挖掘审稿人的中介作用:推荐审稿人、约稿或推荐约稿对象。如果能把审稿人发展为作者,换位思考,感同身受,更有利于审稿工作的开展。
4.1.3 及时反馈
为了更好地维护与审稿人的关系,编辑可以向审稿人邮寄样刊,反馈其所审论文的出版情况,以及出版后的转载、摘编、引用、获奖等情况。当论文审稿意见与编辑部最终决策不一致时,编辑应和持否定意见的审稿人进行沟通。一般情况下,编辑顾虑持否定意见的审稿人不认同编辑部的最终决定,回避与其联系,这样反而更容易伤害审稿人的情感。编辑可以作者申诉的方式与审稿人进行实质性沟通。作者对评审意见的申诉,可以看作是对评审意见的评价,是一种正反馈,能促进审稿人的思考与提升,有利于信任关系的巩固和期刊信誉的提升。
4.2.1 任务的强关联性
任务的强关联性是指待审稿件的核心贡献内容与审稿人的专业特长要密切相关。有些审稿人是编辑通过参考文献的相关性搜索找到的,送审后却因专业不对口被拒审,因为有些学科交叉性强,每个作者可能只负责其中一部分,而国内多数期刊没有著录作者贡献声明,编辑无法确定署名作者的具体分工及专业优势。因此,编辑送审前要对审稿人进行更全面的了解,尤其注意专家库的扩充和维护,对审稿人多标签标注,清晰人物画像,以便送审时精确匹配。
在2019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中,国家基金委已开始借助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评审系统替代行政人员寻找同行评审专家,Publons新推出的工具Reviewer Connect 将其评议专家数据库连接到Web of Science,以帮助期刊寻找评审专家,Elsevier 等出版集团也开发了类似的工具。当然,目前多数期刊编辑部暂时还缺乏这样的平台或工具,但为精准匹配审稿任务,可以借助大型数据库的分析工具了解审稿人的学术背景,比如,中国知网的“知网节”能呈现作者的关注领域、文献、导师、指导的学生、获得的支持基金等相关知识网络。
4.2.2 任务的针对性
蒲素清等[40]提出的编辑部集体分层初审方案对审稿任务分解有指导作用。编辑对审稿内容进行分层,筛选出高质量稿件,把论文的可读性、学术不端检测、中英文摘要、参考文献、学术规范、统计方法等审查工作剥离出来,减轻审稿任务的繁琐性,以充分体现专家对稿件价值判断的核心贡献。特别是修改后需要专家复审的稿件,再次送审时一定要附具有逐条回应审稿意见的修改说明,以提高复审工作的简明性和可见性。
虽然编辑部一般都会为审稿专家支付审稿费,但工作中发现,这些报酬起到的激励作用不太明显,尤其是邮局汇款的审稿费,有些审稿人因去邮局排队取款麻烦而拒领。对某些审稿人起作用的激励方式可能对其他审稿人而言作用较小,甚至毫无用处。编辑要懂得审稿人如何并且为何能受到激励,从而提供最恰当的激励方式。
4.3.1 充分把握审稿人的需求层次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38]把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实现自我需求5 个层次。编辑挑选的审稿专家,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他们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高层次需求上。与审稿行为相关的社会需求包括归属和友谊,尊重需求包括成就感、认可和被关注,自我实现需求包括推动个人能力发展、自我价值实现和自我理想实现的需求。基层需求重利益,中层需求重平台,高层需求重事业。审稿人所处的需求层次与其人口统计因素有关,年轻的副高级职称评审人需求偏好通常为审稿费→自我发展(成长)→被认可→成就感;知名专家的需求偏好通常为地位→社会责任→自我理想实现→审稿费。
4.3.2 恰当匹配审稿人需求层次并及时满足其利益需求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Two-Factor Theory)[38]认为内在因素(激励因素包括成就、认可、工作本身、责任、晋升和成长等)与工作满意度相关,而外在因素(保健因素)与工作不满意度相关。满意促进知识共享,不满意导致知识隐藏。马斯洛指出,每个需求层次必须得到充分的满足,才能使下一层次的需求占据主导地位。一旦某种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个体将不再受到这种需求满足的激励。因此,编辑要了解每位审稿人需求的具体层次,并聚焦于满足该层次或以上层次的需求,即“了解需求→满足需求→给最需要的→及时激励”。编辑部可以定期开展审稿专家代表座谈会、优秀审稿人评选、审稿人聘书发放、优秀审稿案例展示等活动,增强审稿人的利益感知和仪式感;也可以充分利用编辑的专业特长,为审稿人或其学生提供论文技术规范、图表加工等服务。尤其是在审稿费发放方面,根据国家财务制度,期刊编辑部的经费支出一般需要单位统一处理,审稿人收到费用周期较长,有些转账又没有业务提醒功能,审稿人感知不到利益回报。编辑在发送稿件送审函时首先要明确薪酬发放标准和时限,其次要跟踪费用发放情况,并及时提醒审稿人。
本研究归纳了同行评议中存在的拒绝审稿、拖延评审、无效评审、邀约无回应等消极现象,借助社会交换、心理所有权、知识领地行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等理论,从知识隐藏的视角,对审稿人的这些消极行为的形成机理进行系统剖析,通过有效沟通、精准匹配、恰当激励等措施,构建了抑制审稿人知识隐藏、促进审稿人知识贡献的“利益—情感—持续”的策略框架,丰富了同行评议的编辑学研究进路,为编辑解释、预测和引导审稿人有效审稿提供了理论依据。
审稿人的知识隐藏不一定是消极、破坏或带有欺骗性的,但知识型个体更容易产生知识隐藏倾向。最有发言权的审稿人往往因为时间压力、精力不充分等客观原因,或竞争压力、有意不当使用等主观原因,更有可能选择知识隐藏。隐藏影响组织绩效,对于学术共同体而言,作者和审稿人的身份往往是交互的,知识隐藏破坏学者心理契约,影响学术共同体的组织功能。审稿人知识隐藏的原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本研究对审稿人知识隐藏行为的研究仍处在定性分析阶段,今后应进一步通过对大量审稿人的深度访谈和数据测评,探索影响专家审稿时效和质量的前因变量及核心变量,为构建更有效、更快捷的同行评议机制和开发相关平台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