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少春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与国计民生和国家战略竞争力息息相关。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新常态,发展质量和效率问题日益突出,推行能源系统协调发展,将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井矿盐生产是热加工过程,耗能强度较高,通常单位产品耗能在120kg∽200kg标煤,距离能耗在80kg∽100kg标煤的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还很大[1]。中盐集团现有盐产品产能为1713万吨,是国内最大的制盐企业,其中大部分是井矿盐,因此,有必要构建井矿盐能耗对标指标体系,以引导企业开展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
井矿盐是开采地下天然卤水或古代岩盐矿床加工制盐,其产能约占原盐总产能的55.4%,占比最大。据中国盐业协会统计,2018年我国原盐总产能为11562万吨,产量达9065万吨,其中井矿盐产量5306万吨,占58.5%。
目前,国内制盐工业生产经营状况还较为粗放,基本处于“多、小、散、弱”的格局。制盐企业普遍存在产品品种单一、附加值低;企业人员结构不合理,劳动生产率低;生产技术及装备水平薄弱,先进工艺与落后工艺并存,先进设备与老旧设备并用的现象;资源浪费严重,整个行业缺乏核心竞争能力。井矿盐区产品能耗居高不下,且企业间的差距较大,部分企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高达260kgce/t,井矿盐行业节能空间较大。
井矿盐生产是采用钻井水溶法开采方式制成成品盐,主要生产工序包括:矿山采卤、卤水输送、卤水净化、蒸发制盐、干燥包装等。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井矿盐生产工序流程图
井矿盐制盐生产主要能源以煤炭为主,单位产品煤炭消耗占总消耗的80%以上,其他能源还有水、电和蒸汽等。按照上述五大工序划分,行业内各工序的能源消耗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井矿盐行业各工序能耗情况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井矿盐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主要在蒸发制盐工序,占总耗能的80%以上。
中盐集团下辖14家制盐企业,盐产品总产能达1713万吨。井矿盐资源主要分布在华中和华东地区,由于各企业建厂时间不同,资源禀赋状况不同,所采取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也不尽相同,既有四效、五效生产工艺,也有先进的机械热压缩(MVR)技术,产品能耗水平差异较大。为提高井矿盐能效对标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中盐集团根据各制盐企业的生产工艺和用能特点建立了井矿盐能耗对标指标体系。
为确保中盐集团能耗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构建指标体系时遵循了全面性、可比性、代表性和过程性4项原则。
3.1.1 全面性。能耗指标应当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各企业的能源总体利用状况和能效水平,包含所有用能工序和环节,能够有助于找到与标杆企业间存在的差距,有利于查找原因,加以改进,提高企业的能源利用水平[2]。
3.1.2 可比性。能耗指标的设置应当选择井矿盐行业内通用的指标,指标数据应易于获取,指标值的计算应遵循行业统一的标准、方法和口径,便于各企业间进行对标分析。
3.1.3 代表性。能耗指标的设定应选择能够反映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3.1.4 过程性。能耗指标应符合井矿盐生产的工艺流程特点,能够反映影响能效结果的重要因素和中间过程,便于企业利用对标结果,分析产生高能耗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消耗,提高能效利用水平。
中盐集团能耗指标体系构建遵循的是过程方法,充分结合了各制盐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各工序用能特点、主要用能单元能耗在总能耗中的比重、关键用能设备对能耗的影响程度等信息,既全面反映了整体能效水平,又反映了重点能耗单元、关键耗能设备的能效水平,增强了能耗对标的可行性和可比性,同时也为各企业制定对标改进方案提供理论支持。
中盐集团能耗指标体系由两部分构成,即全生产过程能耗对标指标和重点能耗单元能耗对标指标。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中盐集团井矿盐能耗对标指标体系框架图
本文以硫酸钠型制盐全生产过程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对标指标为例,说明中盐集团井矿盐能耗对标指标体系具体对标值的设定情况。
3.3.1 指标定义
3.3.1.1 全生产过程。指从矿山开采到盐产品发运出厂的全部生产过程,包括矿山系统、卤水净化系统、热电系统、制盐系统、包装系统、仓储发运系统以及为保证上述生产系统正常运行配置的辅助及附属系统。
3.3.1.2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统计报告期内,制盐企业生产固体盐(硝)产品的综合能耗与同期固体盐(硝)产品产量的比值。
3.3.2 统计口径
全生产过程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的核算范围为制盐企业全生产过程。
3.3.3 计算公式
3.3.3.1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按式(1)计算:
(1)式中:——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制盐企业生产固体盐(硝)产品的综合能耗;
——固体盐(硝)产品的产量。
3.3.3.2 制盐企业综合能耗的计算按式(2)计算:
(2)式中:E——制盐企业综合能耗;
n——制盐企业消耗的能源品种数;
ei——制盐企业消耗的第i种能源实物量;
pi——第i种能源的折算系数;
m——制盐企业外供的能源品种数;
ej——制盐企业外供的第j种能源实物量;
pj——第j种能源的折算系数。
3.3.4 对标指标水平
中盐集团下属井矿盐生产企业较多,各企业间的矿产资源禀赋、卤水类型、工艺路线和设备选型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因此在确定能耗对标指标时必须剔除不可比因素,提高对标指标的可操作性。由于制盐行业能耗管理体系尚不健全,无法完全了解同行业能耗指标的整体情况,取得行业相关数据,为保证中盐集团能耗对标体系的有效性,可以采取在参照有可比性的国内、国际先进能耗水平的基础上,结合中盐集团历史最好水平,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企业内部对标值,同时对标杆值实行动态管理,达到全面比较、持续改进的目的。具体指标见表2。
表2 中盐集团全生产过程能耗对标指标对比表
中盐集团通过建立井矿盐能耗对标指标体系,开展内部能耗对标工作,促进了企业加强生产管理,加快技术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但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制盐系统的用能效率偏低;能源计量系统还不够完善,计量数据统计失真;能源统计台帐及报表有待进一步规范;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节能标准与制度体系,加强能源消耗的定额考核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能耗对标指标体系建设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推动企业能耗管理常态化开展,达到促进企业节能技术进步和节能精细化管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