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聪,王熙华
(河南省儿童医院,河南 郑州450000)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因发育中大脑受到损伤而导致的永久性非进行性的以运动、感觉、语言等功能障碍为主的症候群,是导致儿童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1]。痉挛型脑瘫约占所有脑瘫的70%,根据患儿受损部位的不同,又分为偏瘫、双瘫、四肢瘫等[2]。该疾病多会导致患儿下肢活动异常甚至无法活动,而步行能力的获取也是针对性康复治疗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本研究采用平衡发育疗法治疗脑瘫患儿,观察其对患儿步行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痉挛型脑瘫患儿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1.2~3.6岁。治疗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1~4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肌张力增高,关节活动度下降;肌肉被动平伸时阻力明显;腱反射、屈肌反射亢进;合并智力、语言、感觉障碍。
1.3 纳入标准 符合痉挛型脑瘫的诊断与分型标准[3]:患儿可独自站立,但不能行走;年龄1~4岁;患儿认知功能良好,或可与医者进行简单交流;家属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患儿下肢有可见性创伤;既往有手术史,存在神经功能损伤。
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①患儿取仰卧位,医者一手扶患儿两侧膝盖,使其屈曲抵达腹部,一手压住患儿脚底向头部用力,牵拉挛缩的肌腱,力度适中,持续10 s,每组10次。②患儿取坐位,医者一手扶住其背部轻轻向前用力,一手按压患儿膝盖,以牵拉痉挛的腘绳肌群,力度适中,持续10 s,每组10次。③采用股四头肌训练椅,提高股四头肌的肌力,对抗痉挛的腘绳肌群,训练10 min。④学步车训练,持续10 min,以提高患儿下肢运动范围。每日1次,每次50 min,每周治疗6 d,8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2.2 治疗组 采用平衡发育疗法,其治疗原则为抑强扶弱,平衡发育。通过对患儿的姿势进行分析,确定其主要的痉挛肌群。①如患儿下肢长期处于向后弯曲状态,小腿三头肌及胫骨后肌等肌肉成为主要病变肌肉。治疗时患儿取俯卧位,医者以双手拇指对小腿肌肉高点进行垂直点按3 min,力度适中;再让患儿取仰卧位,治疗时将患儿单侧下肢托起,与躯干呈90°,用手掌向患儿头部方向按压脚掌,持续3 min,进行5次,可强化前侧的股四头肌、胫骨前肌、拇长伸肌和趾长伸肌。②对于两腿交叉、尖足的患儿,治疗时患儿取仰卧位,医者以左手托住其小腿部,右手握其足跟部,以适当力度向外侧牵拉踝关节,每组30次,每次3组,必要时可长时间穿戴矫正器,抑制尖足。屈肌肌群和伸肌肌群受到交替刺激,可促进伸肌肌群的力量恢复,降低屈肌肌群的肌张力,达到生物力学平衡的状态。③对于上肢运动障碍及全身运动障碍的患儿,可采用相似的方法进行训练,如翻身障碍可通过锻炼腹横肌来对抗腰部肌肉;屈肘障碍可通过锻炼肱二头肌来对抗肱三头肌等。每日1次,每次50 min,每周治疗6 d,8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3.1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粗大运动训练量表(GMFM)[4]对两组治疗前后代表步行能力的E区进行评分。显效:治疗后GMFM-E评分提升≥20分,或患儿可在不用支持物的情况下自由行动;有效:治疗后GMFM-E评分提升8~20分,或患儿在家长帮助或有支持物的情况下可以步行活动;无效:治疗后GMFM-E评分提升<8分,或患儿仍无法行走。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GMFM-E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E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治疗组GMFM-E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瘫患儿治疗前后GMFM-E评分比较(分,x)
表1 两组脑瘫患儿治疗前后GMFM-E评分比较(分,x)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25 36.1±8.7 59.3±10.9△▲对照组 25 38.7±7.5 49.4±8.8△
(2)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脑瘫患儿治疗前后疗效比较[例(%)]
近年来,随着围生科学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日益成熟,神经发育高危新生儿的存活率有了明显提升。然而,脑损伤后存活的新生儿却面临着神经发育异常的风险,脑瘫的发生率也有所升高[5]。目前,以Bobath疗法为代表的神经发育疗法是临床上治疗脑瘫的主要方法[6]。随着病理解剖学的不断发展,对脑瘫病理机制认识不断加深,针对脑瘫的治疗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其中平衡发育疗法就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
平衡发育疗法是在神经发育疗法的基础上,借鉴中国传统“中庸”理念而产生的一种疗法。该疗法认为人体为“中庸”之躯,人体的正常运动功能有赖于“中庸”的动作控制,全身肌肉平衡稳定的发育是保持“中庸”的核心。痉挛型脑瘫患儿多表现为运动障碍,包括姿势异常、运动模式异常甚至无法运动等,主要病因在于肌张力、肌力的失衡。人体肌肉力量大多处于相互帮扶、相互对抗的状态,如伸肌肌群与屈肌肌群。若机体某处肌肉出现痉挛,肌张力过高,则无法完成正常的运动或姿势,导致运动障碍。因此,通过放松痉挛肌肉,缓解高肌张力状态,同时加强与其相对抗肌肉的锻炼,增强肌力,达到平衡的状态。
平衡发育疗法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教育学习的理念带入运动训练中,医者保持教导状态,教会患儿进行正常的动作控制。该过程首先要确定“学习区”和“学习目标”,将患儿产生运动障碍的主要问题进行挖掘,并集中解决,其他症状就会迎刃而解。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主要问题在于动作控制能力低下[7],促进患儿的主动运动,对其进行肌力训练,可有效改善这个问题。根据神经发育规律对患儿运动能力进行评估,确定患儿肌肉的“学习区”,对控制“学习区”的屈、伸大肌肉群进行训练,从而达到平衡的目的。患儿在坐位时,会以手支撑并前倾,则“学习区”在躯干部,应强化腹部、腰背部肌肉训练,使其可以完成独自坐位。林小苗等[8]采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平衡发育训练对偏瘫型脑瘫患儿的步行能力进行观察,疗效显著。孙路巧等[9]采用平衡发育疗法治疗痉挛性脑瘫患儿,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宋雄等[10]发现平衡发育疗法可以有效提高脑瘫患儿的运动能力。
本研究结果表明,平衡发育疗法运用于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中疗效显著,提高患儿的步行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但本研究临床样本较少,未对患儿进行后期随访评估,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细化,以深入了解该疗法的治疗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