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耳猕猴”形象的三教阐释

2019-12-30 17:50唐楚涵何忠盛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真假猕猴师徒

唐楚涵,何忠盛

(1.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 100875;2.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历史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一、导言

“真假美猴王”这一段故事在世德堂本《西游记》[1]中跨越第五十六至五十八三章,包含两难:第四十五难“再贬心猿”和第四十六难“难辨猕猴”。故事讲述了在西凉女儿国之后,师徒四人路遇贼人,孙悟空打杀他们解救了唐僧,却引起唐僧的埋怨,八戒沙僧心生嫉妒,悟空也心中忿忿。后借宿杨老汉家,再遇贼人,孙悟空又开杀戒,引得唐僧将其逐走。孙悟空感到走投无路,遂投观音菩萨。其间六耳猕猴却假冒悟空,寻唐僧取西经,不成,打伤唐僧,取行李决定自己取经。后悟净前寻,发现真假两猴王。悟空决意除假,打斗至难分胜负,二人又形容一致,遍访唐僧、观音、天庭、地宫不分真假,后佛祖辨明真伪,孙悟空一棒打死六耳猕猴,师徒四人更为精诚团结,继续上路。

在众多西游故事中这是极为特殊的一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这是极为少见的“妖精变成师徒四人”的桥段。在《西游记》中,形象是极为重要的一个要素,形象的变化是师徒度难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主动权须得掌握在师徒一方。妖精变化为师徒的仅有两处,另一处在第三十九回青毛狮子精变做唐憎,难以辨别,颇费一番功夫,靠紧箍咒方才分出。第二,妖精法力甚为高强,直至佛祖方才降伏。而此妖的背景较之其他妖怪却又显得不够清晰,佛祖的“四猴混世”之说颇为突兀与含混。第三,这是一次缘起与收归于师徒内部矛盾的劫难,在开头结尾都有点明,并贯穿于整个情节中。例如第五十六回在故事发端处便点出:“孙大圣有不睦之心,八戒、沙僧亦有嫉妒之意,师徒都面是背非。”即便有如团队“定海神针”的沙悟净亦出现“嫉妒之意”,可见整个团队内部之间都发生了一定变化,而这变化正是劫难之因。在结尾作者则又提一句:“话表三藏遵菩萨教旨,收了行者,与八戒、沙僧剪断二心,锁猿马,同心戮力,赶奔西天。”[1]712第四个方面,也是本文为文之根本点,即这一故事通过情节的营造、结构的搭建、细节处与诗词所暗含的象征隐喻,使得它成为了最能以小见大地反映《西游记》主题的一个故事。关于《西游记》的主题,历来是学界争论的焦点。明清两代,虽然批评家对于“理”各有己见,但大体上是认同其“虽极幻妄无当,然亦有至理存焉”。五四前后,张冥飞、胡适、鲁迅等人则都否认其中理的存在,认为西游记“至不过是一本很有趣的滑稽小说,神话小说,他并没有什么微妙的意思”[2]。而当代以来,对“阶级斗争的观点”“主题转化说”“社会学、政治学的观点”“批判佛教说”等等新解读层出不穷。例如李天飞先生就将《西游记》的成书比作蛋糕制作:先将大圣故事与取经故事拼接在一起,再随着时代浇上“宣扬佛教”“讲述内丹”“民间信仰”等等几层奶油,加之时间变化、蛋糕融化、新奶油加入,最后《西游记》变为了一个颇为复杂的综合体、融合体。即便最后出现了一位总结性的编著者,这些故事中亦是有着丰富多元的内涵指向。黄霖先生将《西游记》主题解读的一系列转变归纳总结为“幻中有理-幻中有趣-幻中有实”。本文认为世本《西游记》中“理”“趣”“实”兼有且多元,但有着一个最为主要而核心的主题,即宣扬“三教合一”化了的心学。这一主题的体现大至八十一难的整体设置,中达独立故事单元,小至章节回目、名称、诗词等细微之处。“真假美猴王”便是所有体现这一主题的独立故事单元中最具代表性、典型性、浓缩性的一个。而其表现的核心正在于“六耳猕猴”这一人物形象及其与师徒四人、菩萨、佛祖等主要人物的冲突上。

二、孙悟空与六耳猕猴之形象及关系初辨

欲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六耳猕猴这一形象来体现“三教合一”化了的心学,以及该形象背后的三教渊源,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是“何为六耳猕猴”。关于这个问题主要有三种看法:一为遵照佛祖的解释,认为其为“不入十类”的混世四猴之一,是独立于孙悟空存在的,与所遇其他妖精无异。二为围绕着佛祖展开的某种阴谋论解读。这在上文所提李天飞先生著作中已有充分驳斥。三为六耳猕猴是孙悟空的“二心”的具象化体现。第三点是多数学者,亦是本文所持观点。其论据主要来自三个层面。

第一,几个主要回目名称、特殊指称的暗示。例如第五十六回题为“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此处“放心猿”可有着双重的理解,即悟空因诛草寇而昧道进而遭唐僧放逐,或悟空因神狂道昧而将自己的阴暗面六耳猕猴放出。又如第五十八回题为“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二心”“一体”这一对仗则表露得更为直接[3]2。在前文,第十四回回目为“心猿归正,六贼无踪”,讲的亦是悟空出走,回来后受紧箍咒限制杂念尽除,从此死心塌地跟随唐僧西去的故事,与“真假美猴王”有着对应之处。至于特殊名称,最明显的暗示莫如贯穿全书的“心猿”这一称呼,个中缘由,将在后文细加讨论。第二,文中细节处的暗示。例如六耳猕猴与孙悟空在功夫法术、形容、言语、对紧箍咒反应上的高度一致,以及佛祖在二人到来前对西天诸圣所言“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4]697。第三,穿插在诗词中的暗示。诗词在《西游记》中除了描绘情势外,常常起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与议论之作用。因此在主题分析中应格外重视诗词,而本故事中诗词的暗示则显得更为明显。例如第五十七回中“五行生克情无顺,只待心猿复进关”。第五十八回在二人打斗间插入的“人有二心生灾祸,天涯海角致疑猜。欲思宝马三公位,又忆金銮一品台。南征北讨无休歇,东挡西除未定哉。禅门须学无心诀,静养婴儿结圣胎”。以及在故事末尾的结语:“中道分离乱五行,降妖聚会合元明。神归心舍禅方定,六识祛降丹自成。”

正因六耳猕猴与孙悟空之间的特殊关系,“何为六耳猕猴”问题的解决当从矛盾两端入手,对这一对角色进行初步地考证与形象分析。

(一)孙悟空形象论

虽然历来有研究者认为孙悟空的形象缺乏一种统一性,尤其体现在大圣故事与取经故事这两段主要故事集合之间于武力、精神等角度的差异性上。但是笔者以为,无论是出于最后定本者的设计,还是我们的解读,一种统一的孙悟空形象在文学与哲学逻辑上都是存在的。

这种形象与“心猿”一词紧密相关。作者在书中大量使用“心猿”来指代孙悟空,仅回目中就达到十七处。所谓“心猿”,与“意马”相对,把人的心理活动中非逻辑的、理想的、充满了复杂性的、不可捉摸的部分与“猿猴”这一具象联系起来,象征着每个人最原初的、动荡不安的本心。这在孙悟空身上就表现为一派赤子之心,分作两个方面:于正面,孙悟空成了“自由意志”,或曰“自由本能”的化身,因而也就充满了甚为后世读者所激赏的“反抗精神”。孔刃非认为孙悟空通过前期冥府消名、访仙学艺等等活动实现了在“时间”“空间”和“自我定位”三个层面上的“绝对自由”[5]。于反面即是孙悟空的人格阴影,是放任这种“绝对自由”于个人层面带来的不自由,以及于社会层面带来的破坏性、消极性。

“心猿”亦可谓弗洛伊德之本我。本我未经过超我的引导实现社会化,遵循“唯乐原则”,所有活动只为寻求满足和快感。西天是“超我”之象征,西天取经即是一个摆脱“本我”的限制,走向充满纯粹的道德乐趣与秩序感的“超我”的过程。“心猿归正”即以皈依佛法、紧箍咒、取经目标等道德、理性、逻辑收束住在大圣故事中张扬的“本我”,在取经途中压制本性形成“自我”。但在“真假美猴王”故事中,这一“自我”就消失了,在孙悟空所压抑的人格阴影(本我之负面)形成了假大圣之后,真大圣就得到了某种纯粹化,全然体现出本我之正面,或者说“超我”的特点。这一纯粹化的过程亦即是书中反复提到的“炼魔”,“真假美猴王”前后的孙悟空也因此发生了变化。

(二)六耳猕猴形象论

如前文所释,六耳猕猴因孙悟空的“人有二心”诞生而来,是孙悟空的妄念、邪念、欲念等汇集而成的人格阴影的具象化。我们可以看到,在本故事中,集中体现六耳猕猴特点的主要有两处情节:打伤唐僧和自行取经。打伤唐僧一节,孙悟空本身对于唐僧有“嗔”,平日受“超我”的束缚只得收束,但其贪嗔痴心一旦外化便表现了出来。作为“假猴王”之根本目的存在的自行取经一节倒是颇耐人寻味:为何孙悟空的“二心”中还具有着取经这一正面的追求?笔者以为有两种解释:一是,这体现了孙悟空蒙蔽其圆满空寂本心之“无明”中的“痴”这一部分;二是,恰恰最为无明空虚之心最需要一种来自于“意义”的追求与慰藉。

有关“六耳”一称的源流考亦能支撑前文诸论中所形成的六耳猕猴形象。在本故事以前,“六耳”主要有两方面的意涵:第一,指“第三者、外来介入者”,例如在《西游记》第二回中便已提到的:“悟空道:‘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师父大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罢,永不忘恩!’”[6]118-131又如关汉卿《蝴蝶梦》中亦有:“三人误大事,六耳不通谋。”[7]在明代小说中亦常有“六耳不传道”之语,“六耳”也逐渐变为了代指于“传道”有碍的外在客体。第二,佛家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之说,由“六根”生“六识”,“六识”为生灭而不能常住之缘起,是修行路上首先应当去除的。在故事结束、猕猴被除时这点也得到了点明:“神归心舍禅方定,六识祛除丹自成。”[1]710因此“六耳”或许暗示着其由孙悟空起心动念时所成诸妄所化,如欲西行取经、走向超我等,“六耳猕猴”是孙悟空首先应当战胜的。

三、“六耳猕猴”的儒释道三教溯源与阐释

(一)儒家之心学

本文既认为《西游记》主题在于宣扬高度“三教合一”化了的心学,那么“心学”仍旧是其不可回避的一环。“心学”即“陆王心学”,始于孟子、兴于程颢,自陆九渊始发扬开,由王阳明集其大成。陆王心学的核心在于“心本论”,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世间万物皆是“心”变化活动的产物。在知识论上主张“知行合一”“发明本心”。在功夫论层面以王阳明的四句较为代表:“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8]学问的目的在于修养,以此“为善去恶”,达到自己内在的价值判断,或曰心之本体“良知”。当人没有时刻回归、关照本心,为外物所牵引,使本心为私心物欲所蒙蔽时,“良知”的标准即会出现偏差,以善为恶、以恶为善,从而在实行上真正的恶也就出现了。因此心学强调要随时将“格物”与“致知”相结合,实现“知行合一”与“发明本心”,向内求取,不索于外,从而达到“无善无恶”的圣贤之境。

如前文所述,孙悟空象征着“心”,六耳猕猴正是将其蒙蔽的“恶”,建立在孙悟空对于取经一事上的飘忽不定、对于唐僧的嗔怨、对于其种种“绝对自由”的渴望与“超我”的矛盾之上。正因孙悟空的心念动荡,常常处于“已发”而又“不中”的状态,因此“恶”也就有了可乘之机。孙悟空消灭六耳猕猴的过程,即是一个人心“为善去恶”的过程。这亦可很好地解释为何“真假美猴王”出现在这个时机上。在大圣故事中,六耳猕猴是不会出现的,因为它与孙悟空本浑然一体,我们欣赏到的是一个完整的赤子之心的美好、自由与强大的破坏性。但如果需要故事、人物发展下去,就绝不能满足于这种“原初性”,而是要赋予孙悟空新的意义——“这种意义就是西天取经为人类群体奋斗的意义”,也就要求自由之子必须经历蜕变、向秩序的皈依以及与内心达成一致[9]52-59。首先是通过五指山、紧箍咒等实现迫于外在的转化,及至“真假美猴王”,取经行程过半,孙悟空、乃至师徒四人妄心达至最盛,而修行也正好深入至此,六耳猕猴也就应运而生了。

(二)道教之内丹道

《西游记》全书有着大量涉及、阐释甚至直接引用道教内丹道的文字,使得亦有许多研究者将其主题阐释为“证道”,“真假美猴王”这一部分亦不例外。仅以诗词为例就有“身在神飞不守舍,有炉无火怎烧丹”[1]697、“心有凶狂丹不熟,神无定位道难成” “禅门需学无心诀,静养婴儿结圣胎”[1]708、“神归心舍禅方定,六识祛除丹自成”等数句。这些诗句基本都指向全真派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在内丹修炼中祛欲忘情、修炼心性为“筑基”功夫,是最为基础与重要的环节。有趣的是这些诗句中出现了一句佛、道同时出现,在修炼方法、旨归上出现混杂现象,有学者指出这是对于修炼中“佛道一途”的暗示,皆以“修性为首务”[10]36-43。

所谓内丹道,即修炼内丹之道。内丹出现于宋代以后,道士们发现长久以来炼制外丹一途困难重重、难以成功,便开始转向以身为炉,以气和体内元神为原料,通过一系列修炼方法,在体内形成内丹,或曰“圣胎”。内丹一旦形成,即可摆脱肉体,羽化登仙。《西游记》中对于悟空、八戒、沙僧修炼经过直接或间接的描写中,透露出三人的修炼皆是走的内丹道这一途径。内丹道分东西南北数派,法门上又分动字门、静字门数种,阶次由三阶进达数十阶,其内容包罗甚广、错综复杂,因此本部分仅谈至六耳猕猴于其中的象征性。内丹道虽变化万千,但大多不离“筑基”“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几个步骤。“筑基”之所以重要,在于以此避免在后面的种种炼化中无法控制心神而“入魔境”,所以“筑基”的核心就是“断念去欲”,六耳猕猴即是“念”与“欲”的象征,是炼制内丹中第一步即当消灭的。此处便与心学、禅宗形成了共鸣之处,即三者虽出于不同目的,却都追求个体精神上“断念去欲”的空无状态。

(三)佛教之明心见性

佛教在《西游记》中的地位毋庸多言,但其实书中涉及内容多为禅宗一派。禅宗是受儒家影响后本土化的大乘佛教,其“以觉悟众生本有之佛性为目的,主张用‘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强调‘以无念为宗’和‘即心是佛’、‘见性成佛’ ”[11]18-24,因“即心是佛”故而重修心,因“见性成佛”故而求顿悟。在禅宗思想中我们又可看到熟悉的两种元素:一是认为佛性本有,不必假求于外;二是主张通过智慧的获得、“性空”的领悟,以“无心”达至“心无挂碍”,进而得大自在。这种挂碍正是来自一念才下,一念又起的贪嗔痴诸多妄念,其所造成的愚痴无明,蒙蔽住本自俱足的佛心[12]。所以灭六耳猕猴实是孙悟空剪断妄念,彰明智慧,走向佛性的外化表现。

笔者还以为,六耳猕猴实际不单单象征着孙悟空一人的妄念,更是师徒四人的妄念。从书中描写所见,另外三人的愚痴无明全然不少于孙悟空,甚至有过之。唐僧怨恨孙悟空,两度将责任全然推给孙悟空,只望在阎王面前自己无事,是为“嗔”。在孙悟空身陷困境中他亦只想着自己“你既知此门,你可趁他都不在家,可先到他洞里去取出包裹,我们往西天去罢”,是为“痴”。全无佛弟子的慈悲精神,诳语亦不断绝。八戒、沙僧则先有嫉妒之意、面是背非,后在唐僧逐走悟空之时不发一语,是为对功德之“贪”。在此层面上,师徒四人本是一体,六耳猕猴为其各自的妄念、动荡信念与师徒间的矛盾所化。是以在“假心”遭灭后,才有师徒另三人亦“剪断二心”,团队戮力同心、奔赴西天的描写。

《西游记》故事的绝妙之处在于,大圣故事加取经故事浑然成一整体,具体到每一个个体故事却又自成天地,可以小见大。“真假美猴王”故事则更是凝聚了《西游记》所包含的大部分主题层面的特点与哲学思索。从这类具有典型性、浓缩性的故事入手细加研究,可使我们对古典小说形成总体性把握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真假猕猴师徒
真假大作战
真假大作战
真假大作战
唐僧师徒再就业
小猕猴学习画刊
小猕猴话跆拳道
可爱的师徒
儿时与空姐合影 15年后两人成师徒
小猕猴侦探社
小猕猴侦探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