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玉
(绵阳师范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四川省委组织指导,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单位联合拍摄,由中国第五代著名导演之一的吴子牛执导,众多当代影视明星倾情加盟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无疑是近几年来的电视剧佳作。随着这部电视连续剧富有节奏地播放出来,特别是它的精彩剧情的慢慢演绎,那一幕幕形象逼真的历史场景、一桩桩意义重大的历史事件、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历史细节、一段段震耳发聩的历史话语,仿佛一股又一股徐徐涌动的历史潮流涌入广大电视观众的视线,进而在各自的情心维度和审美向度中掀起波澜。一代伟人邓小平和叶剑英、陈云、李先念、胡耀邦、习仲勋、王震、罗瑞卿、谷牧等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许多在共和国的岁月里逐渐成长起来的重要领导力量,在党和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在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面临重大历史选择时,他们或是挺身而出、拨乱反正,或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或是改革开放、发展经济,这些饱拥着巨大勇气和智慧的辉煌形象便巍然耸立于观众的心中,使人们充满了无限的感佩和深深的敬仰,方知今天中国的繁荣富强来之不易。这部剧作也迅速成为电视艺术创作者、党史文献工作者、文艺评论家等共同热议的重要话题,更是广大电视观众交口称赞的电视连续剧艺术的精品力作。
在当代中国的电视艺术市场上,重点再现我党、我国、我军历史上主要伟人的电视纪录片,可以说是相当的丰富多样,与这种题材类似的电视连续剧更是层出不穷,并且给广大电视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作为一部既迥异于一般的电视纪录片,又要凸显出特别新意的电视剧艺术,应当运用怎样的艺术镜头来进行形象塑造和情节表达,才能富有这种特别的艺术新意?艺术表达的重点和难点又是什么,以及怎样才能有力彰显重点和有效突破难点?无疑是摆在编导们面前的最为首要的任务。《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这部电视连续剧的导演吴子牛先生曾在该剧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说到:“这段令人难忘又波澜壮阔的新时代,不是简单讲述一段历史和故事,更是带领观众走进伟人邓小平的内心。追忆也罢,青春记忆也罢,使我们尽可能的零距离地和小平同志接触,我们希望听到他的心跳,摸着共和国时代的脉搏走。” 从吴子牛先生的这段话语表述里清晰地透出两个意思:一是要充分彰显邓小平同志这位在中国政治历史舞台上极富典型意义的伟人形象,就必须对其伟大的思想情怀、人格魅力进行塑造;二是要把邓小平当做人而不是神来进行艺术刻画,着力聚焦他作为人的生命特质、生活方式、个人行为、话语表达等等。吴子牛先生正是由此出发,也以这样的方式来塑造伟人邓小平这个极为特殊的艺术典型。话虽如此,但要精心编导和制作这样一部表现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形象的电视连续剧艺术,无疑是一个非常艰巨的艺术工程,其中的难度和滋味是一般人很难以想象的,这从其剧本撰写和后期制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复杂曲折就可见一斑。在剧本撰写过程中,每一分集的详细大纲写作就有十多次的反复易稿,各个情节部分的试写过程也历经了多个轮次的推翻重写,从初稿到定稿更是历经了几度的大幅修改。在剧作的后期制作中,为了应对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严格审查,从起始的52集压缩到最终的48集,集数的压缩又随之带来一系列的再写、重拍、剪辑等工作,仅仅是叫演员回来进行补拍及其现场情绪重回,就是一种很具有难度的事,更何况还要保持整个剧情、人物表演、台词对白等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数载光阴的流转和复杂曲折的过程,这部电视连续剧终于同广大电视观众见面,它的隆重推出,特别是它的兼具了历史蕴含和生活旨趣、细节描写和整体美学的表达方式令人耳目一新。
面对这样一部电视连续剧,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便会有不同的审美感知及其价值判断。但无论是基于意识形态的维度,还是出乎于社会历史视野,抑或是源自于审美向度,这样的解读其实都存在着一定意义的局限。从严格意义上讲,它应当是三者的综合,既富于意识形态方面的意义,又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更存在着较高的审美价值。当然,任何一部电视连续剧艺术,它首先是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价值体现,然后才是其它意义的富有。从这样的观点出发来探究这部电视连续剧,就不难发现它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显现:一方面是对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真实和历史场景真实的有力彰显,另一方面是对感人至深的历史细节与历史话语进行精准意义的艺术展现,从而表现出了不同凡响的艺术之魅和巨大的审美冲击力。这在当下的电视连续剧市场上的确是并不多见的,也是具有其特殊的美学意蕴的。正是建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其历史细节和历史场面的描写,来探寻它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作为对一段重要历史的形象再现,这部电视连续剧着力于对邓小平从1976年10月到1984年10月这八年时间里所走过的不平凡的人生岁月和曲折的心路历程,特别是他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推动当代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历史转折的伟大过程所进行的艺术聚焦和审美展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中国,尽管已然步入到“文化大革命”的尾声,但“四人帮”仍在继续祸害泱泱的中华大地,随着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这些卓越领导人的相继离世,尤其是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的与世长辞,不仅给全体中国人民的身心带来巨大悲痛,而且还浓浓地罩上了一层极为沉重的前途不明的迷雾:当代中国的未来将向何处去,又是谁来掌舵当代中国这艘巨轮?这部电视连续剧正是由此拉开了它深层聚焦和大力展示一代伟人邓小平的银屏序幕,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便是一幅幅有序切换的历史场景和一个个倍感真实的历史细节:1976年10月仲秋的一天,邓小平神色凝重地同一家人齐聚在家里,他们每个人的内心仿佛早已达成了默契,彼此之间很少言语,即或是必须要施与的行为动作都显得非常的小心翼翼,他们既是在焦急地等待,更是在深深地期盼着一个重要历史时刻的降临;在大雨滂沱的浓重雨夜之中,邓小平和他的夫人卓琳一起,为双腿残疾、瘫卧在床的长子邓朴方细细地擦洗身体,他们仿佛是在为自己的儿子尽最后的父母之爱;次日上午,他们住处的四周警卫人员突然增多,个个的面目表情异常严肃,人员的进进出出受到严格限制,整个环境一下子变得空前的紧张和窒息;小女儿毛毛从外面带回消息,说“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已于昨日深夜被全部秘密逮捕,之后叶剑英元帅也派人来告知这个特大的喜讯。此时的邓小平及其一家人才如释重负,露出了富有深沉含义的微笑。之所以要如此非常详尽地叙述这些场面描写和细节刻画,是因为这一历史时刻极其重要,特别关键,它不仅仅只是涉及到邓小平及其一家人,更关系到当时中国的命运和前途。这既是这部电视连续剧的编导们意欲极力诉诸的深刻思想和艺术旨归,同时又是对历史真实的一种无限抵近和真实再现的开启。
当“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笼罩在人们心里的阴霾终于被彻底清除,举国上下无不为之欢欣鼓舞。然而,当这些欢呼雀跃的热烈场景慢慢散去,人们翘首期盼的新时代并没有马上降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依然在延续,曾经被“四人帮”迫害的一大批老干部仍在苦苦地挣扎,四五事件给许多青年人的生命重压没有得到消除。谁来打破这样的历史沉寂?于是这部剧作便为观众重现了一个典型的历史场面和历史细节:身为延安知青的夏建国和身为云南农场知青的田源,趁着夜色走向西单那面人潮涌动的墙壁,将写有“邓小平,你在哪里”的大字报张贴上去。虽然夏建国立即被扑上来的公安人员带走,但这张大字报发出的震耳发聩的强烈呼喊,一下子喊出了人民的心声,随即在全国各地引起巨大的反响。这样的历史场面和历史细节的重现,就为邓小平同志的再度复出进行了很好的艺术铺垫和渲染。在许多中央领导人的坚持和努力下,年逾七旬的邓小平同志再一次复出,担任了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这部剧作又将艺术镜头瞄向一个重要的历史场景和历史细节:在中共中央第十届三中全会上,重新恢复了党内外一切职务的邓小平同志满怀深情地说到:“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还能在不多的余年里出来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一点事情,在我来说是高兴的。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一点工作。我想,谁叫你是共产党人,既然当了,就不应该做官,就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应该老老实实地履行党员的责任,听从党的安排。”这幅历史场面和这个历史细节的再现,非常细致而深刻地描述了邓小平的心理活动和丰富情感,充分彰显出一个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者极其忠贞的情怀和灵魂,揭示了这位久经革命历史考验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厚博大的思想襟怀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中国当代历史也再一次见证了作为伟人的邓小平的那种忠诚和担当。
随后再现的一个个历史场面和历史细节,诸如中央科教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恢复高校招生考试决定的形成、四五事件的重新定性、思想解放运动的渐次推进、平反昭雪工作的大力推进、庞大知青群体的浩荡返城、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改革开放浪潮的此起彼伏兴起、农村包产到户生产责任制的推行、沿海经济特区的创立,这一个个深切关系到民族未来、国家前途、社会现实、人民存在的重大历史事件,便有如潮水般地涌入广大电视观众的审美接受视野,无论是曾经亲身经历了这段历史的观众,还是借助资料明白这段历史的观众,抑或是那些对这段历史毫不知晓的观众,都无不生发出强烈的内心震动和深沉的历史思索。
通过对全国科教大会这一历史片段的叙事,讲述围绕着此次会议召开的前前后后、里里外外所发生的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事实,力图以生动形象的艺术镜头还原这次大会的前期筹备、参会人员名单的选定、呈送大会请柬过程、大会现场直击等诸多历史细节和历史场景,由此彰显邓小平同志对于科教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特别是邓小平同志为何要率先倡导在全党、全国和全体人民中间形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的深刻用意。在邓小平同志看来,一个国家和民族欲意摆脱贫穷和逐步走向强大,最根本的就是要有大量的科学技术人才,而生产这些人才的摇篮又毋庸置疑地在于教育,抓住教育也就抓住了解决人才来源的根本问题,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虽然拥有了这些人才,但如果我们不尊重、不珍惜这些人才,这些人才就不一定会为我所用,就可能大量地流失掉,这是问题的另一方面。邓小平同志的这些卓越见识和深刻思想,无论之于那个年代的中国,还是之于我们今天这样的时代,乃至于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里程,都是一种对真理精髓的直抵。从这个意义上讲,邓小平同志的这种思想和远见,无疑是一种精神首创,具有开创历史先河的意义。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认知和价值判断,同时也是历史本身的真实力呈,这部电视连续剧艺术的编导们便把它视为其思想内容表达最主要、最突出的一个方面,也是其重要的思想价值凸显。
虽然彻底清除了人们内心里的阴霾,但七十年代后期的中国,正置身于一个历经了十年“文革”浩劫后百废待兴的重要时刻,怎样才能实现中国当代历史进程的重大转折和中华民族时代中兴的宏图大业,对于刚刚复出的小平同志来说,这无疑是一个相当关键而又非常现实的问题。在几经深思熟虑之后,他向中央主动请缨选择分管全国的科学和教育,因为当时中国的科学和教育不仅是动荡的历史年代的重灾区,更是中国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只有把科学和教育弄上去,只有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中国的未来发展才会有立足之本。因而他把扭转党和国家工作困局的突破口选择在科技和教育领域,决定召开全国科教工作座谈会。为了筹备这次座谈会,中国科学院院长方毅、教育部部长刘西尧等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精神,初步拟出了参加这次会议的32名科教战线的人员名单,但这份名单在讨论会上一公布,便立即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和非议,认为“在这三十多人里面,起码半数以上是在‘文革’中受到严厉批判的,有许多属于这个白专典型,还有反动学术权威”;更有甚者说“这是不是在想翻案”。邓小平同志听了他们对上述情况的汇报后,内心是非常沉重的,但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次科教座谈会是我们党纳贤荐言的大会,说白了,就是我们党拜师的大会。你既然要拜师父,你没有一点诚心行吗?你必须诚心诚意啊!……否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它就是一句空话。我们过去说空话的时候太长了太多了。”参会名单的事情刚刚定夺下来,关于会议地点、接待规格、食宿标准等问题的讨论又再生波澜。不是认为在北京饭店开会规格太高,就是对每天20元的用餐标准提出异议,反对的意思隐于其中;甚至还有少数人这样以为,说这些开会的人又不是领导,却反而比领导们开会的标准还高,言语之中更透露出对知识分子的不尊重。面对这些论道,邓小平同志也毫不客气地予以了批评指正。通过对这些场面和细节的展现,我们十分真切地感受到一个政治家的雄才大略和思想深远,做大事的坚定果敢和责任担当,特别是他的那颗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赤子之心。
以田志远等给参会代表亲自呈送会议请柬作为叙事的艺术视角,为广大电视观众展现出一幅幅感人的场景和细节,是这一历史片段中又一个重要的细节组成。当田志远奉命前往上海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邀请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先生参加即将召开的中央科教工作座谈会时,这位饱受“四人帮”迫害和“文革”摧残的老科学家,表现出一副完全不近情理的样子,他几乎连头都没有抬一下,就将田志远递来的请柬随手扔进了垃圾筒里,十分激动地说现在需要的不是开会,而是学生和助手,并且还很突兀地寻问田志远是不是自己的学生,当他得知这是重新复出的邓小平同志亲自发出的热忱邀请,这位两鬓斑白的老科学家又急急忙忙地从垃圾筒里拿出请柬细读,然后用双手紧紧捧住自己的脸颊,流出一行行感慨不已的泪水,答应一定前往参会。这是苏步青先生对邓小平知心知己知遇的一种真诚感激,也是这位饱经历史风霜的老科学家对于精神生命得到重生的一种真情告白。从不近情理到情绪激动再到感佩之至,这本不是一位老科学家当有的情感遽变和做人处事的风格,却又实实在在地在剧情设计的场景中发生了,在它们的背后到底隐藏着多少难以诉说的辛酸往事,谁都无法做出一个明确的判断,但从这样的场景和细节描写中,观众也就能够清楚地见知,存储在这位老科学家内心的历史之痛,是多么深彻地浸渍于他的骨髓中。对著名桥梁专家李国豪教授邀请参会的细节和场面描写,同样别有一番思想内涵的深蕴。当田志远走进同济大学某位校领导的办公室,将邀请李国豪教授开会的请柬呈上,这位领导根本不予置信,说李国豪是同济大学最大的反动学术权威,有许多问题尚未查清楚,目前仍处于监管之中,中央怎么可能会让这种人去开会。在田志远一番义正词严、气势强大的直逼下,这位领导才说出李国豪正在南京长江大桥检查桥身晃动的险情;当田志远又风尘仆仆地赶往南京,在大桥上对李国豪说邓小平亲自向他发出去北京开会的诚挚邀请,并转告邓小平说的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话,这位满头银发的老教授顿时掩面而泣,诉说这是自己多少年来第一次听到这样感人的话,便控制不住情感地呼喊出“我们泱泱中华、民族大业有望了”的心声,并请求田志远给相关领导打声招呼,尽量不要限制自己的时间,以尽快查明大桥晃动的原因。这一细节的描写,可以说把一个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忍辱负重、忠于国家、报效民族的情怀和灵魂凸显得极为淋漓尽致。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指示下,吉林省委书记王恩茂前往看守所接长春光机所王教授出来的细节描写,更是令观众的内心顿生出一种极强的感触。当一位身体被折磨得瘦骨嶙峋、眼神中闪射出惊惧的老人,颤颤巍巍地从暗沉的铁窗里走出来,谁也不会想到他竟然是名冠中华的光学大师王教授。或许是心绪还停留在铁窗中的缘故,王教授对王恩茂说的邓小平同志邀请他去北京开会,以及作为省委书记的自己深感惭愧和内疚的那一番话,完全是一副莫名其妙的神情,不断地询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细节描写十分清楚地告诉观众,魑魅魍魉肆意猖獗的时代是如何把一个著名科学家折磨成这般模样,不尊重人才、不尊重知识的动荡岁月是多么地令人感到深深的恐惧。它不仅揭示了历史的沉疴给整个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带来的严重的身心摧残,也再次谆谆告诫人们不要忘记那段可悲而又心酸的历史。
在这部剧作关于这一历史片段的镜头叙事中,最令广大电视观众生发强烈感怀的,其实更在于它对全国科教工作座谈会现场的细节的有力描绘,以及从这些细节中所彰显出的深邃的思想意蕴和巨大的审美张力。当排尽万难的科教工作座谈会如期在京召开,这一群暌违多年、饱经风霜、渡尽劫波的中老年科学家能够重新聚首,在感慨万千和心绪难平的同时又深怀许多忧虑,所以当邓小平同志走进会场,与他们逐一握手后请大家坐在各自的位置上,却没有一人敢于坐下,见此情景的邓小平同志不得不先以一个深深鞠躬,以此表达“党对他们的歉意”;当邓小平同志叫大家对全国的科教工作发表建议和见解时,全场再度表现出一片沉默不语。邓小平同志才深知这些科学家的内心背负着多么沉重的不堪,便无不充满感慨和深情地说到:“我知道,我们大家还有很多顾虑,但是同志们呐,你们也知道,国家现在的局面太危急了,我们落后别的国家太多了,如果我们再不奋起直追,亡党亡国不是不可能。‘四人帮’污蔑我们知识分子是‘臭老九’,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但我清楚,我们中国知识分子是最识大体、最顾大局的,在艰难时刻、在国家面临危急的时候,我们中国知识分子就有挺身而出、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优良传统。”邓小平同志的这一席发诸肺腑的诤诤之言,令全场备受“文革”摧残的知识分子再度心潮起伏、热泪盈眶。特别是当邓小平同志听闻了长春光机所王教授含泪诉说自己以及所里其他知识分子因言获罪,或是锒铛入狱或是迫害至死的悲惨遭遇后,他亲自走到王教授面前紧紧握住并反复摩挲着王教授那双刻满沧桑的手,深情亦痛彻万分地说到:“这是一个科学家的手,我们的党是爱护我们科学家的,我们的国家是离不开知识分子的。没有科学家,中国就不可能前进;没有科学家,四个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所以我说,像发生在王教授身上的这种事,我们中国决不允许出现第二次了。”当王教授无法抑制自己的情绪,从位置上站起来慷慨激昂地说出了所有科学家想说却一直不敢说的心里话——压在知识分子心里最为沉重的就是张春桥等人炮制的“两个估计”:文革前17年的科技教育战线执行的是“修正主义路线”;知识分子大多数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此时此刻的邓小平同志显出异乎寻常的冷峻和凝重,他心里知道如果不在这样的会上表明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就可能无法取信于这些知识分子们,更不能解除一直压迫在他们内心深处的重负和恐惧,稍作沉思后的邓小平同志,便极富政治智慧和思想远见地这样说到:“‘两个估计’的问题,它是一个根本性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牵涉面广,情况也很复杂,要解决这个问题,它要经过中央全盘的考虑,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我个人认为,‘两个估计’是不符合事实的,怎么可能把广大的知识分子一棍子打死。我坚信,我们绝大多数知识分子是心甘情愿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两个估计’的问题,请大家放心,中央一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这一连串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发言和表态,对于历经了三起三落政治生涯,又置身于那种历史境遇下的邓小平同志而言,无疑是再一次承担了政治生命风险,但他没有选择后退,而是坚定地勇往直前。或许正是因为有了邓小平同志在座谈会上这一番敢于实事求是,又极显真心真情真魂的论说和直言,以及对于苏步青教授所提出的研究人员严重流失问题的当场果断处置,对于李国豪教授、陈景润同志为国家和民族作出重要贡献的充分肯定,对恢复中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有力拍板,使所有在场的科教界精英们极其强烈地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于他们的真诚信赖和深厚关爱,也由此看到了各自的现实命运和未来前途的所在,抑或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希望和前途所在,他们的生命能量便得到了彻底释放,热情高涨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国家的科教事业发展中。剧中的这些细节和场面描写,极其深刻地彰显了一代伟人邓小平坚持我党实事求是的基本路线,为中国知识分子历史命运的重大改变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从而富于深沉的历史蕴含、当代意义和特殊的审美价值。
对于我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的重新恢复,以及围绕着高考这个中心而展开的其它各项工作的聚焦,是这部电视连续剧艺术着力表现的又一个重要的历史片段。对于置身于今天这个时代的人们而言,参加高考已然成为一种普遍享有的正当的合法权益,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但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中国,要想人人都拥有这个权力,那几乎是异想天开,不要说有报考年龄条件的限制,就是凭借自己的能力考上了录取分数线,在录取过程中也要受到家庭出身、个人历史等诸多问题的深刻影响。这部剧作重点描述了几个富有“揭秘”意味的历史细节,从这些栩栩如生的细节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邓小平同志在其中的巨大作用和历史功绩。当教育部长刘西尧将拟定的报考条件“十六字方针”呈报上来,邓小平同志当即认为应该取消“单位同意”这一条,这就为许多人打开了高考的方便之门;在上山下乡知青能否参加高考这一面临诸多争议的问题上,邓小平同志在与美籍华人和著名科学家丁肇中先生关于人才聚集的一番谈话中得到深刻启示,更加坚定了他支持知青参加高考的决心,这又给数以千万计的知青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人生机遇。在阅卷工作及录取工作的细节描述中,同样彰显出邓小平同志政治智慧和领导艺术的魅力。针对考生在高考作文中表现出的某些思想倾向问题,邓小平同志直接指示教育部组织人对它们进行再阅和复议,认为对于处在成长过程中的青年人,我们应该允许他们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认知判断;在录取工作中,针对那些出身不好和有历史问题,考试成绩却非常优秀的考生,邓小平同志更是力主教育部要彻底解放思想,对他们放宽政审条件,而且坚决摒弃十分荒谬又极其害人的“血统论”思想。邓小平的这些思想表达和具体做法,目的其实只有一个:就是为了选拔更多的优秀人才,使他们一个个成为对国家和民族有用的栋梁之才。为了能够非常形象逼真地重现这样的历史细节和情境,这部剧作重点选择了两个较为典型的故事情节来进行叙述:一个是田源高考作文被判零分的整个始末。有人认为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高考作文,也有人认为这篇作文存在着思想倾向问题,极富幽默意味的是田源高考作文的复议人,竟然正是他的父亲田志远,而田志远又将这篇作文交给了思想很“左”的妻子曹慧看,俩人的意见不仅完全对立和迥异,田志远还由此受到曹慧的一通严重警告和规劝,令田志远违心地做出了维持原判的决定,田源的个人命运因此发生逆转。因为偶然得知这篇高考作文的作者正是自己的儿子田源,怒不可遏的田志远便把一腔愤怒发泄在曹慧身上,痛斥她毁了自己的儿子。另一个是夏建国在被录取过程中所遭遇的曲折。夏建国的高考成绩极为优秀,他的高考作文还被当做范文在广播中朗读和传颂,但由于曾参加过四五事件,政审一关就没有通过,此事被新华社记者任燕通过内参形式报道出来,邓小平同志又亲自给教育部发话,夏建国最终有幸被北京大学经济系录取。看到屏幕里对这两个故事情节的艺术重现,许多曾有过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经历的电视观众,无不心潮起伏和感慨万端,他们纷纷抚今追昔,深切缅怀邓小平同志的这个伟大历史功绩,因为正是邓小平同志的决定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历史命运,成就了后来的事业和人生。
高考工作及其录取工作虽然暂告一个段落,但另一个十分迫切的现实问题,又非常严峻地摆在了邓小平同志的面前:因为受到十年“文革”的极大冲击,中国的高等教育几乎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不仅缺乏系统而完整的教材建设,而且所使用的教材知识陈旧,大大落后于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如果不及时编写新的教材,即将入学的这些天之骄子们将在文化学习和知识获取上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为了迅速解决这一迫切的当务之急,邓小平同志主动采纳了夏默的建议,到各个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去购买教材,然后组织全国教材方面的专家进行编写。意欲出国购买教材,就必须先具备大量的外汇,否则就是巧妇难为之事。为了筹措这笔巨大的外汇,邓小平同志亲自前往李先念的办公室,请求他给予十万美元的支持,并颇为风趣又意味深长地说,用这笔钱来购买教材远远比购买几吨钢材,或者是上几个大项目更有价值,甚至还可能使效益翻上数万倍,因为这是在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人才,人才的巨大潜能必将在我国的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中逐步显现出来。随后又指示外交部长黄华及其整个外交部,要倾其所能地为夏默到国外购买教材提供支持和服务。当几大箱子的国外教材被买回来后,数百名编写教材的专家齐聚北京,十分紧张地投入到教材编写之中时,邓小平又亲临现场,既是对专家们表达深切的关心和爱护,又同时给予他们以深深的重托,与他们热情交流和畅谈教材编写对于我们培养人才的重大意义。这些场面、情节及其细节的有力刻画和艺术铺展,进一步推升了电视观众对于邓小平这个人物形象的丰富把握和深度认知。
上述这些历史片段的艺术重现,不过是就邓小平同志刚刚复出不久,在其主管的教育和科学两个领域所作出的历史决断和积极努力,其中的重大意义和历史价值不言而喻。但无论是教育还是科学,它们毕竟只是整个社会存在构成的两个方面,并不能代表当时中国社会的全部。于是,这部电视连续剧艺术再度展开它的全面而深度的艺术聚焦,诸如五四事件的重新定性、思想解放运动的逐步推进、平反昭雪工作的大力开展、庞大知青群体的返城、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改革开放浪潮的此起彼伏、农村包产到户生产责任制的实施、开创中国的经济特区建设等等。因为顾及到篇幅长度受限的问题,本文只对这部剧作中的大力开展平反昭雪工作和庞大知青群体返城这两个方面的情节表达和细节描写进行分析,从中可见邓小平同志在其中的巨大作用和历史功绩,以及那个时代中国社会要实现历史转折的艰难程度。
如果说邓小平主动请缨来主管科学教育,尤其是在科教座谈会上的那一番掷地有声的发言和真诚有力的表态,以及随后在科教领域制定和实施的各项积极政策,旨在于把当时中国的科教战线从深重的悲惨境遇里拯救出来,给整个知识分子群体进行国家意义和民族认知层面的“正名”,那么为一大批在“文革”期间被陷害被打倒的老干部们平反昭雪,就是邓小平在给予一个曾经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汗马功劳的群体以历史清白和政治忠诚的“正身”,它们都无不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拨乱反正。刚刚复出不久的邓小平其实就已有大量的耳闻,许多老干部及其亲属都在不断地进行上访和递交材料,申诉自己和自己的亲人在“文革”期间所蒙受的严重迫害或者罹遭的含冤致死,强烈要求予以彻底平反昭雪,随后也有众多涉及相关内容的信件转来。当时主管和主办此类事情的,是在“文革”期间就成立起来的中央专案组,但这个专案组因为深受“两个凡是”思想的束缚和影响,从而导致对案件处理的态度模糊和拖而不决,社会上的各种怨言日益增多,大声呼吁要求平反昭雪的声音越来越强烈。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作为曾经饱受了这种冤屈痛苦的过来人,邓小平何尝不明白这些喊冤叫屈的老干部及其亲人的心声和怨愤,他更深知如果不对这个问题进行及时解决,我们的党就可能会失去这一群人的信赖,当代中国的历史性转折就可能会遭遇很大的难度。这部电视连续剧也为此给观众展现出一些重要的历史细节和历史场景:或者是邓小平露出凝重的神情夜以继日地阅读那些申诉材料,或者是非常严肃地向时任中组部部长的胡耀邦发出指示,抑或是同陈云等中央领导密切商议解决此事的办法以及建议解散中央专案组,所有冤假错案的复查和处理工作一律移交给中组部等等。于是,像刘少奇、陶铸等许多重大历史案件的真相逐一浮出水面,平反昭雪工作得到全面展开和深入推进。与此同时,为了使这些历史细节和历史场景更富于形象逼真的特质和更具有视角冲击的力度,这部剧作特别对刘少奇同志被诬陷案件的整个形成始末,以及最终含冤致死的个中细节,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艺术展示,诸如“四人帮”是如何直接或间接地授意他们的爪牙,这些爪牙又是如何指使具体的办案人员伪造莫须有的历史事实和证明材料,如何一步步地对刘少奇同志进行上纲上线的肆意诬陷,最后惨死于这些人的非人折磨和残酷迫害。这些历史细节和历史场景的真实展现,无不令广大电视观众嘘唏不已和感叹连连,又深深感触到那份历史的沉重和悲怆。
鼓励广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去广阔天地的农村接受劳动锻炼,无论是对于一个青年人的个体生命成长,还是对于中国社会未来发展亟需的生产力储备,都是一件赋予重要时代意义的事情。但由于当时在政策的激励措施和具体的管理办法上存在着较大程度的缺失,各个地方的农村基层组织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认知和态度不尽相同,特别是某些地方个别思想左倾的领导人非常固执地认为,知青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完全等同于接受“劳动改造”,所以他们对待知青有如对待被监管的对象一样,致使许多知青的人生莫不处于极度压抑的状态中。要想在这样的状态中实现返城的希望几乎是异想天开,人生的梦想显得更加渺茫,由此引发了知青与当地农村社会的重重矛盾,自“四人帮”被粉粹以来,这些矛盾的激烈程度便越来越趋于白热化,要求返城的呼声日益强烈和不断高涨。这部电视连续剧便是通过对云南生产建设兵团某橡胶农场的艺术聚焦,来极力表达以田源为首的知青群体的现实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在迫切要求返城的个中所发生的历史事件。田源等众多知青同该农场场长之间的矛盾,其实早在他们要求参加高考的时候就结下了,只是那时还没有达到白热化的程度。此时此刻要求返城的请愿不仅遭到了这位场长的坚决反对,并且还以其手中的权力来对田源他们进行威胁,使普通的返城请愿直接演变为尖锐激烈的械斗,乃至形成知青集体同当地政府的矛盾对立,省上派人进行调解也无济于事,这个消息又迅速传遍到其它各地的建设兵团或知青点,一场声势浩大的请愿示威活动即将蔓延全国,从而引起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决定由各地选出知青代表前来北京开会商议解决此事,但因为仍然没有对知青返城一事做出任何决定,反而将这件事情愈演愈烈。面对此情此景的邓小平迅速派农垦局鲁局长前往云南生产建设兵团进行实地调查,以有利于中央对此事做出最终的决策。当这位鲁局长深入云南进行实地调查,看到知青长期居住的破破烂烂的草房,听到知青个个字字带血的凄惨哭诉,他顿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而潸然泪下,并当夜给邓小平打电话汇报自己调查到的情况和结果,说这些建设兵团的知青真的是太苦了,恳请让他们返城吧。随后又通过电报发回了更加详尽的内容和情况说明,邓小平便将这份电文让正在参与知青返城问题现场讨论会的各省负责人进行相互传阅,起始还历数各自困难、争论无休无止的会场,瞬间被一片默然的沉重所笼罩,然后纷纷表示愿意接纳知青们的返城,于是在中国的大地上出现了数千万知青陆陆续续返城的历史奇观。看到这幕历史,许多为当年知青的观众莫不热泪盈眶。
除了对上述历史细节和历史场景进行重点的艺术展示外,在这部电视连续剧的整个剧情演绎中,同时也穿插了大量令广大电视观众感到印象非常深刻的家庭生活细节、同志间友情的细节、与普通百姓亲切攀谈的细节、与国际友人热忱交流的细节及其场面。表现邓小平在家庭生活里和在亲情关系之间的细节,可以说是贯穿于这个剧情的自始至终,譬如剧情开始时的细节:夜幕下的邓小平端着一盆热水缓步朝邓朴方的卧房走去,他不仅同夫人卓琳一起努力为其擦洗身体,而且还弓着身躯去捡拾邓朴方落在床下的螺丝刀等工具;当从贺平那里得知党中央在昨夜果断出击一举粉碎了“四人帮”的消息,夫人卓琳及孩子们热泪盈眶地与邓小平紧紧抱着一团,邓小平用他的那一张已有几许陈旧的手帕为亲人们一个个地擦去眼泪。又如剧情中段的一个细节:重新搬回米粮库胡同5号大院居住的邓小平,看着眼前幸福无比的全家人,他一下子沉入到漫长的历史回忆中,遥想起自己与夫人卓琳的相识相恋及其结婚后一同走过的那些峥嵘岁月,情不自禁地走上前紧紧拥抱卓琳,十分深情地说到:“我爱你们的妈妈,也爱你们。”再如剧情即将结束时的一个细节:邓小平向一个个子女赠与自己写的对联,表达一个父亲对于他们的真诚寄语和深情厚望,描绘出一幅亲情深浓的画面。这部剧作描述邓小平与其他国家领导人之间的深厚友情的细节也有很多,诸如在恭贺叶剑英生日时,邓小平之所以一大早就只身前往叶帅的住处,就是为了第一个向对方表达最真挚的衷心祝福;在夏默出国购买教材需要巨额的外汇支持时,邓小平同李先念讲的那一番发诸肺腑的真言,似乎是在说理是在谈论国家大事,其实也是在表达他与李先念之间的那份深厚友情;当陈云在为老干部进行平反昭雪时,因为承受着一种无形的巨大压力,而独自选择前往杭州进行疗养,邓小平的一句“还是北京的秋天甚好”的话,使他立即下定决心启程回京,因为在这句话里隐蓄着诤友之间的最大信赖和支持。在同普通百姓亲切攀谈的细节描绘中,最经典的莫过于在黄山上同那位安徽大娘进行交流的场面。这位大娘费尽辛苦地爬上黄山烧香拜佛,目的是为了衷心感谢邓小平给她的家庭所带来的幸福生活,在下山途中正好与上山的邓小平偶然相遇,因为她并不认识邓小平,所以只是以一个同龄人的身份同邓小平进行攀谈,并恳请邓小平品尝她随身带着的新鲜玉米饼;当这位大娘从夏建国的急切询问中得知,刚刚在山上所遇见的那位老人正是她要感谢的恩人邓小平时,她虔诚地跪下了自己的双腿,朝着已然远去的邓小平的身影深深地鞠躬。剧中描绘出的邓小平同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美国总统卡特等国际友人间热忱交流的细节,也别有一番审美的韵致。
这一连串形象生动、特质鲜明,又富含深沉的思想内蕴和高瞻的精神价值的细节描写和场景描绘,无不令许多曾亲身经历了那段重大社会历史变迁的广大电视观众潸然泪下、感佩至深,因为这些艺术细节和审美场景,不仅有力地彰显了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和始终坚持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信仰、一心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着想的非凡的伟人气魄,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邓小平为父的慈爱仁善、为友的真诚真挚、做人的光明磊落、行事的果敢坚定,强烈地折射出那个特殊历史时期一代伟人的生活况味、丰富情感和心路历程。正如一位评论家指出的那样:《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是一部打破了伟人形象塑造脸谱化和概念化的艺术佳品,论者也深以为然。在当代中国的今天,毋庸置疑地需要这样的电视连续剧艺术佳品来引领我们的整个文化艺术市场和审美接受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