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课程建设现状的内容与特征

2019-12-30 15:48吴诗源钟海青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民族学校

吴诗源,钟海青

(广西民族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6)

一、引言

全球化时代中,同质化与差异化并存才能帮助多种关系走向和谐最后共同发展,在文化的语境中,该逻辑亦成立。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前提是本民族的成员较清晰地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在此基础上他们就能够识别本民族的文化,而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对族内的传统沿袭和长期交往互动中形成并巩固,文化的传承也在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的场域中悄然进行。在异文化出现时,民族成员会自发将本民族的文化进行识别,当这种自发识别升华为自觉展示时,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就形成了渠道;另一方面,对本民族的文化识别的过程帮助人们意识到文化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现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在面对异文化时就能更包容,有助于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

少数民族学生身上蕴藏着本土、本民族的文化信息,但是往往身在其中的他们并不能将这些信息识别出来,学生在识别自身的文化信息的过程中,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随之增强。当来到一个更多元的环境中时,当看到自己曾认为是普通的文化现象在新环境中并非“理所当然”时,这种认同感或许能激励他们主动地展示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一个基于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多元成长环境,能够帮助学生适应跨文化的交流与相处,为今后进入多元的社会做好准备。

有地域针对性的民族教育能够推动学生的这一对民族文化“识别—展示—交流—理解—包容”的过程。将民族文化符号整理以民族文化课程作为载体呈现出来,学生能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了解和理解本民族的传统和文化。广西的少数民族的很多文化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的,当民族文化课程被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时,它们得到了更专业的梳理和选择,这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来说是最有效的选择,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并可以推进各种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借国家对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之机将民族化的课程内容融入学校教育的主流课程安排之中,拓宽适合在主流课程文化的大环境中民族文化生存和延续的空间成为国家和学者们共同关注的课题。民族文化进课堂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对于这个课题近年来学者们主要从三个角度切入。

(一)民族文化进校园与民族文化传承

校园文化是从往至今师生们与当地文化环境互动积累下来的财富,不是生造出来而是有其内涵的。民族地区的学校,其校园文化受到当地文化、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民族文化在这些学校的地位非同一般,通过学校来传播和传承民族文化是合理的。另一方面,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阵地,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校园中度过,以课程的形式将民族文化传播和推广是有效的。作为文化传递的主渠道,学校传承民族文化是其责任也是一种历史使命[1]。全国各地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都开展了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相关活动,民族文化课程进入课堂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可。

(二)民族文化课程的开发与推进

民族文化走进校园后,学校和教师们普遍通过将民族文化如语言、文字等融入学科教学、开发涵盖当地民风民俗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主要方式将民族文化课程落到实处[2]。而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有学者提出应遵循原真性原则、扬弃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多元性原则[3]——在保持文化的本真个性的同时取精去糟对民族文化的内容进行筛选,以多元的视角以及发展的眼光去编制适合中小学生使用的民族文化课程校本教材。当然,文化的变迁也值得注意,孙杰远等学者就指出,许多少数民族随着时代的发展自身的习惯和文化也在不断演变,在进行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该与时俱进,随着文化的变迁而更新内容。[4]

(三)民族文化进课堂的实践过程中突显出来的问题和困难

在民族文化进课堂的实践中,一些问题和困难仍然突出。站在学校的角度,广西师范大学杨丽萍认为在升学率和实用主义思想的压力下,民族文化教育更多是起点缀作用的形式主义;在教育管理部门的设计中,体现出一厢情愿地把理想主义情怀强加到民族文化教育当中,用硬塞强灌的方法把理想化的乡土知识作为民族文化课程的内容而忽视了学生真正的需要[5]。而学生对主流学习和民族文化的学习的不同态度事实上是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本身就存在认同上的博弈引起的。而民族文化课程在学校教育系统中的开展和推行,实质上是族群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艰难调试[6]。这较为恰当地解释了为何在各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校尤其是在一些规模较小、条件较差的学校中民族文化课程是校方顶着现实压力而艰难地开展起来的。海路、滕星(2009)认为“基于本民族、本地区特点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民间教育往往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应该把民族文化教育放在更大的社区背景下,将它们与当地的社会背景相结合,这样的语境对于民族文化的教育来说才更公平[7]。

虽然有学者认为“学生对民族文化有切实的感性认识,但是,并没有超越自身的发展需要自觉地传承民族文化,他们更期待的是学习主流文化,以期有利于升学与就业。”[5]——然而,在广西的边境民族地区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克服困难,就地取材,积极融汇学生生活中的人和事于民族文化课程当中,甚至以娱乐活动和竞技体育等形式将民族文化变为体育、音乐等课程的内容。这些课程不仅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更重要的是它与主流课程的学习不存在时间安排和内容上冲突,一举两得,创造了一套行之有效且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进课堂的地方做法。

二、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课程建设的基本现状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它是维系本民族成员的纽带,它将本民族和其他民族区分开来。民族成员共同的心理意识、价值观等,是本民族成员认同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民族文化包含了这些特征和共同的心理,通过语言、行为、物品等方式传承下去。民族文化课程通过知识、技能和理念的传导,将民族特征施加于个体,使个体能在对这些独特文化的学习与认识中逐渐产生对本民族的认同和自豪,从而不断把个体意识整合到民族群体的共同意识中,最终形成独特的民族性格与特征。作为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广西位于祖国的南疆,与越南接壤,拥有包括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在内的12个世居民族,是典型的边境民族地区。长期以来,在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的相互交融和影响下,广西边境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广西边境民族地区中小学通过开展民族文化课程对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并期望通过民族文化课程增强民族成员对当地文化、本民族优秀传统的认识和认同。让学生在对民族文化越发了解的过程中,增加对本民族的热爱;通过引导学生将对本民族和家乡的认同感与对中华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相融合,增强他们的爱国爱家护边的意识。因此,如何因地制宜开设和管理民族文化课程,对保障边境民族地区的稳定和为社会的繁荣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为此,作者选取了广西崇左市、防城港市等地作为广西边境民族地区的调研区域,通过对中越边境线上的凭祥市、龙州县、大新县、宁明县等地的多次走访,对当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中小学校、教学点的管理团队和师生进行观察和访谈,获取了广西边境地区民族文化课程建设的一些基本数据,并从课程建设的基本原理、发展动力、传承体系等方面归纳总结出一些地方特色。

广西边境民族地区学校近年来在政府各方支持下积极尝试开发、组织并实施了颇具地方个性化特色民族文化课程,在民族团结教育与乡土文化传承的学校教育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

(一)利用民族文化课程促进民族团结

促进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是民族文化课程的一个重要使命,与其他民族地区相比,边境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教育内容中民族团结教育是一个地位更突显的内容。广西边境民族地区在落实民族团结教育方面做得较为突出,社会效果较好。其实施的途径主要有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三个方面。

首先,课堂是中小学学校教育中课程实施的主渠道,广西边境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教育开展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课堂向学生们传播民族团结的相关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有些地方的学校专门开设了民族政策常识的课程,有些地方则将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渗透在其他科目的课堂教学当中。在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课中,老师带领学生认识自己的民族和身边的民族,培养学生的民族的自信心和认同感。其次,由于独立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存在各方面的现实困难,为严格保障开足课时,各校也按国家和自治区的要求在音体美课、历史地理课等相关学科渗透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如,在美术课课堂画民族画、剪贴民族作品;音乐课学民族乐器及歌舞,通过歌舞绘画,寓民族团结教育于学生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体育课训练抛绣球、三人板鞋、打陀螺、踩高跷、顶竹杠等民族体育项目,寓民族团结教育于学生的强身健体之中。通过学科渗透,使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最后,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知识对于中小学生而言非常重要。在有条件的地区、学校将民族团结教育单独设置为一门课程;条件不足的则将这些知识灵活地穿插、渗透进别的学科当中,让其他学科的知识更为本地化、实用化,有了民族文化内容,课堂教学内容也得到了很大的丰富。民族团结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热爱自己的民族,同时也要了解和包容别的民族,可以说民族团结教育是着眼于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教育。虽然在广西大杂居的大背景下各民族之间的互动自然且频繁,但专门的学校之间、民族之间的交流活动更能够针对性地强化学生们民族团结意识,为各族学生之间加深了解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利用民族语言开发知识型民族文化课程

广西边境地区的学校积极探索如何有效利用当地的民族文化特色与自然生态资源,尝试开发出适合当地民族学生语言习惯与生活习性的乡土文化课程,这些课程按照教育内容与目的主要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与形式。

独特的民族语言和文字适合开发知识型课程,包括本地化的区域文化学习,即学习当地语言、文字、歌曲、文学等。如凭祥的“边境文化”爱国主义教育,龙州响水的生态文化建设和感恩传统文化教育以及宁明花山岩画文化教育,都是结合将中华民族整体文化与当地文化特色有效结合的具体实例。广西边境民族地区开展民族文化进课堂活动,各中小学校通过音乐课、美术课、活动课等课程,开展唱民族歌、跳民族舞、制作民族手工艺品、绘制民族图画等教学活动;邀请民间艺人到学校指导并参与活动,在丰富民族文化课程的形式的同时也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

(三)利用独特的民族技艺开设活动娱乐和技能型民族文化课程

丰富的民族技艺对于活动娱乐型课程和技能型课程的开设来说可以成为资源宝库,这还包括民族传统节日的庆典、民族体育项目和歌舞的展示等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是壮族等少数民族群众的重要民族传统节日,贵港覃塘区某高中举办歌圩活动,邀请壮族山歌手到场与学生互动,对唱壮话山歌。每逢节日,少数民族传统活动在校园开展得如火如荼,学生、家长甚至学校周边的群众也踊跃参与,乐在其中。

通过老师讲授、组织集体训练,学生能够基本掌握民族独有的当地传统技艺,如本地乐器弹奏、传统体育技艺等等。在崇左市龙州县,各中小学将天琴艺术引入课堂,成立天琴艺术表演队,这种将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乐器引入学校的做法,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民族传统乐器的积极性。

(四)利用民族物件营造民族文化环境氛围

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的机会不仅只是在课堂上,还可以从校园的民族文化展示宣传栏上获取一定量的相关信息。除了固定的宣传栏,广西边境民族地区还有更多丰富的展示形式来营造文化氛围,以感染师生甚至来宾——某乡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在有客人到访学校时,常常是穿着鲜艳的民族服饰,敲起鼓、唱起山歌、敬上茶迎接贵客。龙州某边境线边上的某小学,专门收集了当地民族独有的农耕器具,在校园里开辟了一个小型的展示厅,向学生展示当地少数民族的农耕场景,让学生了解这些也许在家里也常见到的一些农具背后的文化故事。各学校努力挖掘当地民族文化和优良传统,用各种直观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出来,将它们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三、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课程建设的主要特征

广西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努力通过将民族文化融入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边境地区的学校,在课程中突出和强化爱国主义、家乡情怀的教育,为课程实施创造氛围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潜移默化,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认识和了解当地文化和民族文化,在成长和成才的路上自然而然地有了对祖国和家乡的情感和认同。通过调研发现,尽管因为历史和地理位置等原因,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东部发达地区存着较大的差距,但是广西边境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依旧克服了许多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在少数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尝试了一些颇具特色的做法。

(一)民族文化课程化身校园主题活动

丰富多样的课外主题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也是民族文化课程重要组成部分。广西民族团结教育开展了主题一致但形式、内容各异的课外主题活动,各地各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班队会、国旗下的讲话、诗歌朗诵、知识竞赛、演讲等形式,让学生成为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角。课外主题活动相较于课堂教学更为灵活和有趣,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并且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从而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学习和理解了相关的民族文化、民族常识和政策。通过师生人人参与课外主题活动,培养全体师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形成和谐团结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得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接受团结意识和道德文明思想,促进民族团结与和谐发展。在防城港市,每逢当地少数民族特有的圩日(当地各民族约定的一日一地即时交易时间),老师们常带领学生去“赶圩”——既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认识生活场景,也让他们从小对家乡的特色民族活动耳濡目染。另一个乡的民族中学则每学期开展学说普通话、壮语的演讲比赛,该校还会组织各族师生参加当地具有特色的壮族节日,在节庆中学习和了解壮族的习俗和禁忌。亲身体验和理论学习有较大区别,学生通过参加这些校内、校外具有本地少数民族特点的活动,通过耳濡目染逐渐接受这些生活中的常态——各民族的节日是大家的节日;各民族的语言、饮食、习俗虽有区别,但不相斥,都需要得到尊重。参与了就会理解,理解带来的是包容,民族大团结理念的传播水到渠成。

同时,不少边境地区学校会通过开展文艺活动帮助营造民族文化氛围。广西许多少数民族文化是以山歌、民族舞蹈、民族乐器演奏、手工艺品制作等形式存在。学生在学校接触到这些艺术并参与其中,这些民间艺术、民族技艺让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丰富起来的同时也帮助他们对本族和其他民族文化有了更多的理解。凭祥市边境某小学成立了一支特别的留守儿童山歌队,学习和传唱当地的、有民族特色的山歌,下了课就集中起来学习和练习唱山歌,让这些父母长期不能陪伴在身边的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不再单调和寂寞,他们学习山歌的热情很高,效果也很好,还有机会跟着老师们到城里或外地参加比赛、演出。山歌成了陪伴他们成长的好朋友,这个学习民族文化的机会在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快乐的同时也增长了见识。

(二)民族文化要素融入学科课程

在广西的各个民族地区,都有着极具特色的文艺、体育项目,学校是传播这些优秀的民族传统技艺的最佳场所。通过学习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艺活动,在强身健体、全面发展的同时,学生们作为文化的传承者让这些优秀的少数民族文体技艺得以保存和发展。例如某民族中学的老师们开发了一套民族文化课程的校本教材,编排了一套传承民族的传统节目教给学生,同时还有民族体育项目的专门团队坚持训练。学校要求全体学生要“五个会”——会唱一组民族歌曲,会讲一个民族民间故事,会一项民族体育竞技类的项目,会跳一个民族舞蹈,会一种民间工艺。各个学校为了能将这些文化传承下去,借助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极具地方民族特色的活动。例如,各地各民族都有极富特色的传统体育技艺,学校通过体育课将这些传统技艺传承下去。如防城港市上思县的某中学开设民族体育活动课程,在操场上开辟了多块民族体育运动场地,配备了大量的民族体育项目所需器材,学生可以有机会学习到推铁环、蹴球、角球、陀螺、夹包、珍珠球等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项目。学生们还在老师的带领下,亲手制作了一些民族体育项目的器材。在学习、制作和竞技的过程中,学生们对这些流传已久的民族体育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要为青年一代营造各民族和睦相处、团结共进的社会氛围,课本上的知识作为民族文化课程的内容远远不够。各族人民在生产活动中积累的经验,在生活中创造的艺术而形成的独特民族文化是精髓。通过形式各样的文体活动将文化传递给下一代,让他们在课上课下都有机会了解、理解,从而习惯和热爱这些文化现象,民族的自信随之建立。

(三)校园文化环境构筑民族文化课程平台

施瓦布认为环境(milieu)是构成课程的四个要素之一。[8]这里的环境既指学校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同时也包括学校的文化环境。课程环境是由物质和心理以及文化的因素所构成的,它作为课程的一部分,与教师、学生和教材一样重要。[9]因为学生接受的“课程”是一套完整的文化,教师的言传身教、教材所传播的知识和观念以及学生所处的环境,对学生的塑造是思想、感情、观点和行为上全方位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民族文化课程开展的重要平台。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对课程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教育部早在2006年就发文提出要求: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在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重要作用,教育部在继续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努力把德育有机渗透到各门课程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并努力形成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力争经过努力,使绝大多数中小学校拥有体现鲜明教育内涵和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课间、课后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校风、教风、学风有新气象、新面貌[10]。可以说,任何课程的实施都离不开一个和谐的、精心打造的校园环境和氛围。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不仅看用其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取舍,更要看学校为学生创造的环境,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能够对学生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独特的校园文化是独特的民族教育课程的“摇篮”。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与当地文化背景,统筹规划,系统安排,调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11]正所谓“环境造人”——养成式的教育是从生活到学习的全方位影响。广西的民族文化非常丰富,在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广西有独具特色及地域特征的一些典型做法。

一是将当地文化和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民族文化和本地文化已融入在当地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学校帮助学生完成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是让学生与社会、与现实生活有所连接。民族文化的传播不仅仅在课堂上,更在学生们生活的环境里。除了在校园里为孩子们创造融洽又有特色的环境,贵港市的学校还开展了民族文化进校园开放日活动。如一些少数民族聚居乡镇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开放日活动,展示本地本校的民俗文化。举办民族文化进校园开放日活动,内容包括民族团结知识展示、民族体育运动展示、民族歌舞汇演、民族绘画展等,活动影响范围很大。如,崇左宁明县各学校结合花山文化申遗,通过开展“讲文明讲道德,争当花山美少年”的演讲、小小“花山岩画”创作、花山书法比赛等活动,把花山文化引入课堂。大力营造和谐生态校园文化。

二是通过校园文化塑造边境少数民族学生正确的三观。崇左市有8个辖区都处在中越边境上,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当地不少居民有着边民和少数民族的双重身份,他们的后代在学校中有没有受到文化的熏陶、受到哪种文化的熏陶,对下一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来说很关键。崇左市教育局要求其所辖的各市县区实施“一校一特色”、“一班一文化”工程,为的是创造有文化的校园氛围。崇左凭祥市某中学校园环境和谐且丰富——教学楼的墙上,一面写着“我来夏中做什么?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今天做得怎么样?”作为时刻帮助教师和学生认清自己的目标的三个问题;另一面则是“乐观自信独立懂礼”八字校训,该校训弱化了对学生的学业成就的要求,更强调学生的人格养成及道德情操培养。这与该中学的学生培养目标及特殊的生源状况有很大关系:当地小学毕业生流向为——成绩最好的一批转到外地,第二批次去往凭祥高中,第三批次的学生会留在该中学。因此该校的生源本身学业基础较弱,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相对其他生源都更差。很难培养出在中考中能拿到全A的学生,而考试分数很低(只能考40分)的学生不少。因此学校对他们不能有太高的学业要求,学校更重视教会他们如何做人。所以其校园文化更偏重于“仁义礼智信”的渗透,而不是只强调学习成绩。学校会定期评选“校园之星”来表彰优秀学生。该校的校园文化宣传体现在很多方面,如打造“楼梯文化”——在教学楼的每级台阶上都贴有语数英物化生等学科的相关内容,该方法可以让学生们通过碎片时间来学习课本的知识。这种方法旨在打破传统的书本学习、课堂学习,把知识分散到课堂以外,并营造了一种随时随地想学就学的氛围。

最后,爱国主义是边境地区学校最重要的主题。龙州县以“一校一品”为抓手,积极探寻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将龙州独有的红色文化、边关、天琴、岩画生态等文化积淀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办学有特质”的发展格局,打造了一批边境民族特色教育和边关爱国特色教育品牌。如:水口某九年一贯制学校重点打造“耕读固边”文化,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下冻某小学以“爱国固边”为重点,与驻地官兵开展共创共建活动。一些学校依托龙州起义纪念馆、红八军军部旧址、胡志明展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特色宣教活动,开展“红领巾讲解员”特色活动,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这些重要的历史。

四、结语

民族文化课程建设是近年来国家尤其重视的一个重要领域,其成效如何,关乎我国在新时期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使命在文化领域的成败,也关乎国家在不同场合下不断强调的“四个自信”方面的“文化自信”这一重要概念。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课程开发和文化传承,在边境民族地区学校特色的创建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广西边境民族地区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较为困难的现实环境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利用长期一线工作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创造出很多实用又好用的民族文化课程建设和开发的办法,这对由于历史原因而相对落后的边境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当然,由于条件的限制,该区域的教育发展水平依然落后于发达地区,并且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投入才能追赶上发达地区。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国家政策的强有力支持下,教育工作者们会不断努力探索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路子。边境民族地区的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这一领域,将会继续努力,为中华文化的整体进步和民族地区文化的更好融入创造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辩证地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共性与个性、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推动落实国家传统文化教育精神和方针政策,建设合理的民族文化法律法规,建立民族文化类课程建设的保障机制,推动学校建设民族文化课程和组织文化传承活动,切实提高民族文化类课程与教材的学术价值,鼓励家长积极改善家庭教育的环境与影响,鼓励学生更主动投入到中华民族文化和本地知识的学习当中去。民族地区文化课程建设和管理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继续为边境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民族学校
我们的民族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