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 融 吴雨珊 胡 薇 周婷婷 滕春红
(中国计量大学,杭州 310018)
庆元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是丽水市辖区内的一座环境独特的县城。庆元县位于山区,处在亚热带季风区,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境内地形地貌多样,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千百年在地形和气候的交互影响下,呈现出一幅崇山峻岭,群峰竞秀,溪流纵横,丽水如织的独特画卷。
庆元文明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其境内就已有先民生活的足迹。很长一段时间内庆元都属于农耕社会,这里的人们一直保有崇文尚儒,尊师尽孝,耕读传家的精神,历来以“文化之邦”而远近闻名。
特殊的自然资源环境以及悠久的人文历史背景,都为木拱廊桥在这里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庆元人的祖先十分聪慧,才智过人,因地制宜建造了各式桥梁,例如矴步(桥的最早雏形)、独木桥、石板桥、廊桥等。各式各样的桥梁中尤以廊桥最为独特,享有“水上宫殿”的美誉。值得一提的是,在廊桥家族中,拥有我国古代梁桥历史研究“活化石”之称的木拱廊桥,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且这一品类是“世界廊桥史上绝无仅有的”。
据专家考证,庆元廊桥已经有1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发展脉络清晰且连贯。其中,庆元木拱廊桥在唐宋萌芽,在明代鼎盛,在清代定型。下文将从四个发展阶段分别展开阐释。
1.唐宋:萌芽时期
一直以来浙闽山区由于溪流落差大,经常爆发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传统的有桥柱的桥梁容易坍塌,而唐宋之前的人们受经济及技术方面的限制该问题无法得到妥善解决,而唐宋时期经济文化快速发展,虹桥营造技术水平大为提升并传播至浙闽地区,因此在原有桥梁的基础上,木拱廊桥得以产生。关于庆元木拱廊桥的历史记载最早见于北宋。由此可见,木拱廊桥在唐宋时期正式萌芽。
2.元代:成熟时期
元代中期,战乱平息,社会逐渐稳定,手工业与建筑业在原有的基础上,迅速发展。元代时期的木拱廊桥,不仅在建筑理论上继承了原有理论的精华,而且在当地原有细致的建筑风格上借鉴了北方的“粗犷”特征,继而形成去华从简、厚重自然的建筑风格。这一时期庆元形成了以咏归桥为代表的木拱廊桥,建筑艺术成熟且典型。
3.明代:鼎盛时期
明代初期,统治者采取相对宽松的政策,重视农业、手工业发展。由此,工匠之间可以自由交流先进工艺。基于以上社会背景,庆元的香菇经济得到迅猛发展,道路桥梁建设也开始兴盛。明崇祯年间,知县杨芝瑞重金聘请各路能工巧匠,一时间庆元名师汇集,大展神通,木拱廊桥建造技术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至此,庆元木拱廊桥技艺达到鼎盛。
4.清代:定型时期
清朝政府实施了积极的民族政策,以求达到民族融合。这种积极的民族政策在建筑上则体现在他们主动接受汉民族的传统建筑技术。由此,木拱廊桥的营造技艺与建筑理论在清朝得以进一步运用与发展。清朝也因此成为木拱廊桥技艺的定型时代。
1.廊桥与风水
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很多廊桥早已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目前保存在庆元县境内的古廊桥约有90多座。这些现存的古廊桥,无一例外都是前人几经重修、重建保存下来的,这些都是民众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
庆元廊桥的营造与保护与古代地理风水学说有较密切的联系。首先,庆元廊桥大多在村尾或水口处落址。晋代的郭璞最早提出“风水”一词:“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则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水之祸福应速,山之祸福稍迟。”“风水”影响着全体村民的贫富状况和村落的整体运势。因此,人们在村尾、水口处建桥,以求能留住村落风水,锁住村庄命脉;同时也能抵御外来凶险。
“建造廊桥,留住风水”的做法,在《庆元县志》中有所体现。清朝康熙年间,庆元知县程维伊在《建角门桥记》中谈道:“其士敦诗书习礼让,彬彬乎弦诵之风,足与上国名邦媲美。而三岁宾兴升诸司马者,寥寥无几,识者未尝不扼腕而叹庆土之难遇也。”遂亲自倡议建造角门桥,“以接两山之脉络,锁水之回旋,文运殆助乎。”
其次,许多村庄还在廊桥边上修建庙宇、祠堂,在桥头种植“风水林”,进行严格的保护。桥上的一砖一瓦,林中的一草一木都不容损毁,稍有毁坏,村中发生不祥之事,村民都难逃其咎。
廊桥又被称为“风水桥”,在文化心理方面表现了乡民们对避凶趋福和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憧憬。
2.廊桥与祭祀
由于廊桥是“风水桥”,在廊桥中进行祭祀,以祈求从神仙、菩萨那里得到更多的福祉,同时也使廊桥具备了“神性”和“灵性”。这在祭祀及很多节日中可窥见一二。
“迎神节”在庆元民间是仅次于春节的一个重要节日,村民们在节日的前三天就备好所需祭品,例如米糕、黄粿、麻糍等。“迎神”当天,廊桥上的神佛在天亮之前由男人们抬进村祠堂中,所经之处都要点香、燃炮、拜迎。同时,村子里要举办舞龙灯等文化活动。大约持续三四天后,又会以同样的方式“送神”。这整个过程由道士或僧人主持,形式较为讲究。
除“迎神节”外,端午节的“走桥”仪式与廊桥的联系也较为紧密。端午过后第二天,妇女们身穿传统服饰,头插绢花,在庆元县城周边的袅桥、双门桥、永归桥举行祭祀活动。“走桥”仪式是民间自发组织的,参与的群众多为本县妇女,但也有从闽东北前来参加“走桥”仪式的人。走桥者在桥上边吟唱庆元山歌——“哭娘腔”,边跳着传统祭祀舞蹈,从桥头到桥尾往复十个来回,每两个来回就向桥下抛掷粽子等祭品。“走桥”是庆元人民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形成的一种以歌舞祭祀为载体,以娱神、娱人为内容的传统民俗活动。
3.廊桥与菇民
庆元廊桥与菇民群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在800多年前,庆元的吴三公发明了“砍花法”香菇栽培技术,从此,培育香菇就成了当地民众的重要谋生手段。菇民——庆元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劳动群体,他们背负沉重的行囊踏上了种香菇的路途。那时,庆元舟车不通,徒步而行是唯一出山的方式,廊桥就成为他们歇脚休息、遮挡风雨、安身过夜的场所。此外,菇民离家远赴菇山前要到廊桥上祭拜、许愿,祈求来往顺利、香菇丰收。庆元廊桥与菇民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1.现存问题
(1)资料缺乏
现如今能查到的与庆元木拱桥相关的资料非常有限,关于廊桥相关的书籍等文献资料在市面普及程度不高。文献相对零散,没有经过系统的整理。经搜集,市面上流传的关于庆元廊桥的书籍较少,目前笔者搜寻到的仅有4本,其中涉及到庆元廊桥文化的有《丽水廊桥》《处州廊桥》,针对庆元廊桥文化的有《庆元廊桥》《中国廊桥之都:庆元》。
(2)宣传力度较小,群众普及面窄
“庆元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于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经过抽样调查,在513位受访者中,去过庆元廊桥的人仅占14.44%,对庆元文化有一定了解的人仅占13.33%。由此可见,尽管庆元廊桥具有极高的文化地位,且在丽水市内宣传力度较广,但在全国甚至浙江省内宣传力度都较小,再加上社会大众关注度并不高,大家对庆元廊桥的了解还是远远不够的。
(3)年轻人对廊桥习俗仪式参与度不高
尽管“走桥仪式”每年都在廊桥上如期举行,但由于年轻人口的大量外流,庆元的人口主要由老年人和孩童构成,参与者多以老年妇女为主。青年人常年居于外地,思想观念较为前卫,对传统习俗的参与及传承意愿不高;而孩童年龄尚小,缺乏主动参与传统习俗的相关意识。因此廊桥相关习俗的参与和传承呈现出“断代”现象。
(4)廊桥营造技艺传承人稀少
对廊桥建造及修缮保护来说,掌握廊桥营造技艺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目前能够熟练掌握该技艺的传承人过于稀少,据了解,当前浙闽两省掌握木拱廊桥营造技艺核心技术的“主绳”木匠只有4人,参与继承该项技艺的传承人甚至不足20人。因此,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仍是需要培养大量优秀的廊桥营造技艺传承人。
2.解决措施
(1)廊桥信息系统化、数字化
拟建立庆元古桥历史文化研究资料学术地图,对庆元古桥进行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打造一个专业平台为用户提供发布、编辑、检索、查看、定位查询等功能,方便民众了解及分享廊桥历史文化。
(2)完善研究资料,加强课题资助力度
结合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整理编辑出版与廊桥有关的书籍,弥补庆元廊桥文化在文献方面的空缺,并作为传习庆元廊桥历史文化的普及资料。
加强对古桥研究课题的资助力度,鼓励高校及相关科研人员将庆元古桥作为研究对象,并以此展开长期深入的针对性研究,得出应用性强的研究结果、提出符合当下社会现状的建设性建议。
(3)强化宣传,舆论引导,全民参与
做好宣传活动,提高保护意识。例如,在庆元县各中小学定期举办“廊桥诗文比赛”,提升学生对廊桥文化的了解程度,并鼓励他们前往廊桥博物馆参观或实地观察;组织省内外美术院校到庆元进行与廊桥有关的美术写生,让庆元廊桥之美广泛传播。
相关宣传部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例如新闻媒体、自媒体等新兴途径,积极鼓励年轻一代了解、参与传统古桥习俗仪式,宣传古桥习俗的重大意义,提升参与热情。
(4)廊桥文化进校园,寻找最美传承人
鼓励木拱廊桥非遗技艺传承人进入各大高校做有关廊桥文化技艺的讲座;在某些学校的相关专业里开设廊桥技艺选修课,通过廊桥模型制作提高学生对廊桥的认知和营造的兴趣;积极鼓励相关专业的同学学习木拱廊桥营造技艺并进行传承。
庆元木拱廊桥是这个地区的文化缩影之一,它们身上留下了历史的印记,它们承载了庆元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这些木拱廊桥见证了古代庆元地区的文化历史内涵。对庆元古桥文化的研究、开发、规划和保护,能够为桥文化保护与继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性意见。相信这份独有的美丽文化遗产,历经千年锤洗,在当下中国,经过我们的努力维护、传承,依旧可以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