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伟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质量是制造业综合实力的集中反映,也是建设制造强国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作为 “中国制造2025”首个地方试点城市,泉州正肩负着为全国创新探路的重任。多年来,泉州市高度重视质量建设和品牌发展工作,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然而,目前在质量建设与发展方面仍存在诸如核心竞争力缺乏、工业产品合格率低等问题,与先进同类城市相比,尚有相当差距。阻碍泉州走向制造业强市的短板,第一因素是技术水平,第二是制造业产品的质量档次,第三是安全标准问题等。在制造业从速度型转向质量型的关键时期,泉州市制造业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1.高新技术发展缓慢,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偏小
高科技能让质量变得可控,高质量的发展必须依靠高科技。企业只有不断开发质量优异的新产品,依靠科技进步持续提升产品档次,以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口碑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信任,才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泉州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在区域经济结构中的比例逐年提高,由2010年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9.16%,上升到2015年的10.10%,但仍远低于福建省15.2%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全国10.2%的比率。再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看,2014年泉州市仅为20.4%,而福建省平均达30.6%。
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衡量区域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是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该比重过低是制约泉州市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最主要因素。2010年和2015年泉州这一比重分别为0.70%和1.20%,远低于全国平均1.76%和2.07%的比重,也低于福建省平均1.16%和1.50%的比重。近年来该指标提升较快,但是相比之下,仍然明显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泉州制造业质量总体竞争力的提高。这与多年来泉州大中型企业对产品广告和宣传的投入力度较大,甚至相当于新产品研发支出的3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产品研发的资金投入等有关[1]。
3.优秀人才支持力度不足
各类技术工人、质量专业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泉州制造业质量升级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开发整体水平偏低,人才总量不足、质量不高,传统产业人才流失,新兴产业人才稀缺,高级人才难于集聚成为突出问题;以创新驱动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遭遇阶段性瓶颈,科研基础条件薄弱;缺乏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人才培养机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满足、适应不了社会需求。“泉州市科技人才队伍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2014年所作的一项调查表明:与宁波、佛山和无锡三市相比,泉州市百万户籍人口所拥有的三项专利和发明授权数量,无论是初始值,还是递增态势,都明显处于劣势。
1.企业对参与质量基础工作和开展质量活动缺少主动性
受限于资金、人才、资源、主观认识能力等条件的制约,部分企业开展质量基础工作缺少能力和动力。目前内部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技术比武等质量活动的企业还相对较少,职工的质量创新热情还不高;企业间对开展质量信誉等级评价活动兴趣不大。
2.多数中小企业的质量管理基础比较薄弱
主导、支柱产业除石油化工、电子信息外,汽车制造、生物制药、修船造船产业尚未形成优势,竞争力较强的产业基本上属于低成本、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结构趋同,产品差异性弱,产业链较短、深加工能力差;企业运用标准和检测手段规范市场、淘汰落后产品的敏感性不足;在主导制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上没有话语权;质量基础建设尤其是研发投入不足,品牌通道狭窄,研发设计能力和生产过程需要改进。
3.工业产品整体质量水平和企业质量竞争力有待提升
近年来,泉州工业产品整体质量水平和企业质量竞争力有了较大提升,但是跟省内其他城市相比尚有一定差距。根据福建省、厦门和泉州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数据,从2016年产品质量抽查的6 831批次产品结果看,全省总体合格率为96.59%,厦门和泉州分别为97.49%和95.20%,泉州不但继续保持近年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态势,而且还位列倒数第一。从质量发展指数看,2017年厦门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为89.78,服务业顾客满意度测评总体得分为80.85分,居全省第一;市民质量满意度测评总体得分为84.09分。而泉州质量竞争力指数仅为81.40,市民质量满意度仅为80.21分。很显然,要实现《泉州制造2025》提升质量品牌专项行动计划所规定的目标,即在2020年和2025年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分别达到85以上和90以上是有很大难度的。
1.企业创始人或高管的整体素质较低、质量意识较差成为质量管理的最大障碍
不少民营企业经营者文化素质不高,专业知识不足,最初是依赖人情关系和特殊资源禀赋起家的,其经营哲学理念陈旧,仍旧停留在家族式管理、粗放型经营阶段,凭经验武断行事,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专业素质,缺少对企业质量管理的专注和热情。其中一部分仍幻想以损害消费者利益、破坏生态环境、发布虚假信息、欺诈销售、实施盲目多元化战略等各种手段占领市场取胜。其结果是,在金融危机和行业深度调整期,多家上市及准上市企业陷入经营困境。
2.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偏低
优质产品质量是靠设计、管理和控制出来的,因此设计师、管理者和工人的素质十分重要。但总体上看,泉州市企业设计人员、管理者和技术工人的素质普遍不高,质量专业人才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职工的职业道德、职业技术和知识水平普遍较低;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人才流失严重。
3.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尚未真正建立
对质量的有效管理较差,诚信、协作、法制观念、营销服务、战略控制力及企业文化传播等有待加强,守信激励、失信惩罚的质量信誉制度亟待建立。
1.对品牌的理解和认知肤浅
在品牌建设中忽视产品质量;未认识到卓越的产品质量对品牌和品牌产品的极端重要性;对优质产品质量是进入市场和维护市场占有率的最根本手段的认识度不够;不少品牌企业缺乏工匠精神与精益管理,而恰是这两者在追求高品质产品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不能从传统的营销观念更新到现代营销观念,不少企业认为只要把产品销售出去就是最大的成功,难以适应现代营销以消费者为中心和社会长远利益为中心的思想。
2.品牌经营和管理不到位
品牌是在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持久状态下所升华出的企业信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品牌的发展又是以科技为先导的。质量是品牌创立和发展的根本,在某种程度上品牌已成为“质量、可靠性的一种不可言明的保证”[2]。因此,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是企业信誉和形象这一无形资产的集中体现,只有源源不断地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能使企业立于永久不败之地。但泉州品牌企业和名牌产品的质量效益并不高,大部分未能形成独特的优势质量竞争力,限于科技和研发水平,产品质量升级能力缓慢;虽然品牌众多,但是产品质量控制力不强,质量水平不够高;未建立起良好的品牌质量信誉,品牌经营中质量事件时有发生;缺乏在国际上有影响力、大型的跨国公司和品牌企业,制造业“大而不强”。
现代城市发展的基础较差,相对劣势的区位因素加大了生产要素的流动成本而阻滞了产业质量竞争力的提升。与其他同类先进城市相比,政府在技术服务和科技创新服务方面公共服务意识淡薄;作为制造业质量发展水平建设基础的金融环境、用地支持、“征管服”执政水平等制度环境条件需要改进;法定计量机构的服务能力,计量数据的采集和统计工作还不完善,且难以确保溯源数据库的准确性、完整性;相关行业协会或商会的作用,行业排头兵企业建立标准体系,开展标准化示范工作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现代化通信、教育人力资源、科技文体、金融资本竞争力以及各大学研究院所等高级生产要素的作用有限;政策吸引科技创新人才,统筹科技体制创新的力度太弱;质量管理、标准化等思想在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和课程设置中也未能得到重视。近年来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泉州在创新环境竞争力、生活环境竞争力和社会环境竞争力方面,与处在前10名的厦门市根本无法相比,对质量水平提升形成了较大约束。
1.加大对产业技术升级的支持力度
健全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支持引导企业攻克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提升产业质量竞争力,加快技术升级。基于泉州比较优势,以高新技术加工、装配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来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工孵化基地具有可行性。以纺织印染业为例,支持其引进先进高效退煮漂短流程技术,生物酶、低温等离子处理技术,数码喷墨印花、转移印花、特种印花技术,多功能后整理技术等,以提高精细印花质量,加快行业技术改造步伐,提高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3]。
2.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建立研发中心
在目前企业本身技术创新能力还不是很强的情况下,政府必须通过政策措施引导各类技术创新要素和资源向企业倾斜集聚,而不应像原有体制那样把主要研发资源都集中在科研院所;充分利用企业集团推动企业技术革新和科技进步;政府的经济扶持政策应致力于带动和引导作用,对企业应规定有配套的经费投入额度、研发费用占其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等条件要求;通过建立技术创新激励约束机制,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把技术创新作为提高质量的抓手。
3.大力推进科技兴市战略,重视应用科技的学习和研究
充分利用现有块状经济和产业链式与产业集群优势,向自主创新为主转型,增强制造业质量竞争力;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传统产业更新改造,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注重质效,提高质量发展水平。
1.追求完美和极致,夯实质量基础工作
推广明确高效的研发管理体系,从前瞻性研发到产品制造过程工艺控制,再到产品质量检测的全流程化技术研发,实现新技术与现有技术、设备、工艺的无缝对接;提升计量科研能力,研究、开发计量测试新技术、新方法;系统推广质量工具方法,助力企业质量持续改进;加强产品质量信息的采集、追踪、分析和处理,提高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引导企业推行产品质量自我声明制度,强化产品质量主体责任;建立面向小企业的质量管理信息化技术云服务平台,以无偿或低收费方式提供质量服务,以此推动企业质量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普及[4]。
2.帮助企业制定面向市场发展的质量升级战略
在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要重塑并明确制造业发展的目标导向。将现代企业发展的目标引入社会和公众对产品和企业的评判等约束性指标。要进一步强化有关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指标的权重,更加注重企业质的提升和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加强产品质量控制,严格控制从原材料采购、生产流程、检验产品出厂到销售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把握住每一个环节,让广大消费者安全消费、放心消费;建设良好的区域性商业环境,推进企业竞争行为由对抗竞争向合作竞争转型;企业战略定位应基于顾客的需求提高创新能力,指导企业识别市场信号。
3.打造企业独特的优势质量竞争力
通过不同类型企业实施差异化战略,以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和中小企业产业配套战略,带动制造业质量竞争力的提高。鼓励中小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通过细分市场进行专业化经营,或联合协作,或与大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融入其产业链,通过聚焦战略把业务做深做透,不断优化生产体系、产品质量、企业文化等。支持企业内部组织管理模式创新,通过政策辅导、论坛宣传、典型示范等途径为企业模式创新搭建平台,有效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和战略控制力[4];落实制造过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实施精益管理,降低库存成本、品质不良等浪费,增加企业效益。
1.强化职工质量教育,增强质量管理能力
企业须树立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参与质量管理的理念,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牢固确立质量即是生命,质量决定发展效益和价值的理念;加大对员工的质量教育与培训投入,以质量教育引领企业全面管理;培育崇尚创造、追求卓越的企业创新文化,促进高级管理人员和中层领导者认同质量管理;支持质量专业人才参加质量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并提高职称聘任待遇,培养一批专业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的质量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力争全面实现《泉州制造2025》中所提出的 “培养1 500名质量专业人才,其中:卓越绩效管理员400人、计量管理员资格600人、计量检定员资格150人、首席质量官资格350人,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升级能力”的目标。
2.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狠抓“项目落地见效”
可以参考常州市的做法,由组织部门牵头,围绕项目建设谋人才,紧扣产业链找人才,促使人才效应加快溢出。至2015年,该计划领军人才实际落户数达1 543名,培育出1 300多家科技型创业企业[5]。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为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海西产业人才高地领军人才和海西创业英才等提供优质服务;多渠道多方面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重点提升职业教育、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
3.确立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理念
产品质量的提升与企业每个员工都息息相关,全员参与是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核心。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充分参与,才能发挥其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到目前为止中国已注册的QC小组已经超过了1 500万个,这些QC小组的活动每年给中国带来的收益超过2 500亿元。管理层对质量问题要意识到位,将质量工作始终放在第一位;抓好全体人员的质量教育和培训,提高与质量发展相关的技术能力和质量管理能力。设计是质量的源头,设计师素质决定产品设计水平;生产是质量控制的关键,工人素质决定产品制造水平;管理是质量控制的核心,管理者素质决定质量整体水平[6]。
4.应树立人本工业化的理念
通过各种相关教育和活动,让诚信守法经营和企业社会责任等理念深入人心,让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严格执行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树立良好的质量信誉和企业形象成为每个员工的共识;确立企业全体人员都是质量上的领导者,都应主动完成自己相关职责的思想。
1.将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和树立为质量标杆示范企业,总结推广其先进经验
在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关联度大、质量品牌效益突出、科技创新和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龙头,作为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等“三大质量”水平的重点突破口。组织开展《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的宣传贯彻;引导和鼓励龙头骨干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省、市政府质量奖的申报,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认真组织企业开展质量奖获奖单位巡回观摩交流学习活动,继续组织“企业首席质量官公益培训”等活动。
2.推进有条件的龙头企业率先建立标准体系,参与标准认证
开展标准化示范工作,创建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鼓励龙头骨干企业主导和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制定,提高生产、技术、安全、能耗、环保、质量等行业标准水平,做好标准间的衔接,加强标准贯彻,引导企业技术升级;支持纺织鞋服、食品产业、建材家居、机械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优势企业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地方和联盟标准制定,以及主导产业产品、技术与管理的联盟标准制定,抢占行业制高点。
3.培育龙头企业管理者的卓越质量领导力
质量领导力是制定质量战略的先决条件,也是塑造质量竞争优势的根本前提。探讨质量竞争力不能忽略的一个至关重要因素就是卓越质量领导力,领导者最重要的才干就是能够进行系统整合,具备质量战略领导力[7]。
4.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引领和支持中小企业质量发展
推动重点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鼓励其引导和组织中小企业围绕产业链深化专业分工,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并将产品质量安全和诚信守法的理念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中,使之在不断提高与大企业配套、协作生产能力的同时,稳步提升质量发展水平。
随着消费升级时代的到来,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产品品质和品牌效应。泉州正是因为坚持以拼质量、创品牌、上规模、争上市来加快转型升级,才取得了今天的好成效。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倡议机遇,充分利用政府的优惠扶持政策和品牌兴市、品牌兴企战略,继续发挥品牌带动效应,托起质量高端之路。在推出品牌时不仅要保持一流的质量,符合法定的要求和规格,更重要的是能够坚持下去,确保良好的品牌质量信誉[8];在着力打造国内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泉州特色品牌的同时,不断提高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的质量效益;积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只有坚持以科技为先导、质量为主线、人才为根本,才能实现品牌的可持续发展[3];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区域参加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的品牌价值评价工作,力争上榜企业、区域数量及总体品牌价值占城市GDP比例保持在全国同级城市前列;在保持商标注册量和品牌总量位居全国优势前列的同时,应不断提升制造业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引导鼓励知名品牌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创制,力争提高技术主导权与市场控制力,把握机遇制定专属于自己品牌的生产标准和技术参数,从而真正突破行业同质化竞争。
1.建立健全质量保障的激励约束相容机制
政府应树立政策导向,针对涉及到产品质量的关键问题和行业的共性技术问题,帮助企业牵手科研院所联合攻关,改善不利局面;严格控制产品质量特性,依法承担质量损害赔偿责任;加强质量诚信标准建设,拓展“全国企业质量信用档案数据库”功能,加大对质量失信的典型曝光力度,畅通举报投诉渠道;依法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将相关信息报送质监、工商、公安部门予以重点查处;完善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机制,畅通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渠道;推动质量对标提升行动计划,提升泉州制造含金量。尤其是,积极开展制造业产品质量信用档案数据库建设,将所有生产企业全部纳入建档范围,包括基本信息、行政许可、强制性产品认证,以及历年产品质量监督检查记录,如质检抽查结果、是否违法违规、获得政府质量奖和名牌产品情况等信息数据,跟随企业终身。
2.优化质量发展水平提升的社会环境
很显然,要改变工业产品整体质量水平和企业质量竞争力较差的现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此,应大力加强质量环境建设,努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报刊、网络媒体、会议论坛等各种形式加大质量宣传力度;优化产业配套环境,加强对执法行为及经济主体行为合法性的监督;贯彻落实 《关于泉州市政府质量奖评选管理的实施意见》,组织开展相关宣传活动;推动建立完善的产品侵权责任制度、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制度。
3.不断增强企业质量诚信意识
指导和引领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健全第三方质量评价体系,质检系统要更多引入和运用社会专业力量,推动质量评价由追求“合格率”向追求“满意度”跃升;建议出台《企业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推进企业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管理,敦促企业坚守诚信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