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贫困群众脱贫意识教育的路径探讨

2019-12-30 13:11陈光军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甘孜州贫困户意识

陈光军

(四川民族学院 康巴发展研究中心,四川 康定 626001)

贫困作为一种经济社会表现形式,是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现象的总称,其主要根源是物质生活条件的缺乏与精神生活的匮乏[1]。古今中外的经济社会发展史证明,贫困一方面是因为自然环境恶劣以及生态脆弱所造成的,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另一方面,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价值观念及其生活方式,也会给人们的贫困带来一定的影响,贫困更主要的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人们是否贫困的命运从更深层次上说取决于一个社会的文明开化程度。反贫困是一个极具生命力的世界性话题。塞缪尔·P·亨廷顿曾经说过:“人类越是发动对其古老敌人——贫困和愚昧的战争,也就越是发动了对自身的战争。”[2]

一、甘孜州摆脱贫困的历史脉络述略

甘孜州位于四川省西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境内崇山峻岭,道路崎岖,属于雪域高原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亦是四川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甘孜州历史悠久,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青藏高原考察队考察发现,早在旧石器时期,就有民族部落在区域内拓土辟村,繁衍生息。州内又是多民族融合的地方。整个区域生产技术落后,生产力十分低下。在甘孜州土司的封闭统治下,群众脱贫意识十分薄弱,基本是依靠传统的农牧业技术和手工工具进行生产,农牧业劳动生产率和农牧产品的商品率都比较低,历史上没有形成真正的商品经济,近现代工业几乎为零,原始刀耕火种现象大量存在。同时,由于阶级剥削及民族压迫,甘孜州境内各民族存在着一定隔阂,封闭自守意识十分顽因。

新中国成立以来,甘孜州政府带领广大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依靠国家尽力帮助群众解决温饱。2001年国家实施新10年扶贫开发,甘孜州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地区,贫困人口逐年下降。经过10多年的努力,2015年贫困发生率降至7.7%。2016年,甘孜州280个贫困村“退出”、33 985人脱贫,分别超额完成四川省定任务的31.46%和19.19%,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当前,甘孜州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思发展、谋脱贫、争上游的氛围越来越浓,为甘孜州“十三五”期间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历史上甘孜州贫困群众脱贫意识薄弱的基本特征

习近平指出:“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3]因此,要帮助甘孜州贫困群众树立脱贫意识,必须立足甘孜州摆脱贫困的历史变迁,尊重甘孜州群众脱贫意识的厚重历史,分析甘孜州贫困群众脱贫意识历史发展场景。

(一)思想依赖惰性是制约甘孜州群众脱贫的主要根源

千百年来,在土司制度统治下的甘孜州群众世世代代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封闭而单调的生活,尊奉着“父母在,不远游”的律条,恪守着“物离乡贵,人离乡贱”的祖训,绝大多数群众生活的范围只是围着牦牛转,不少人一辈子都没到过县城。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种种原因,“越穷越光荣”“穷有理”“穷才有人帮”等观望心态、依赖心理和功利思想在一些群众中根深蒂固。2015年脱贫攻坚战打响后,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安于贫困的消极心态表现尤其明显,加之当前扶贫的工作方式与干部的考核制度设计弱点,导致一些乡镇、村屯出现“要脱贫,干部比贫困户更着急”的现象,这种状况使得干部很为难,其他群众也看不惯。

(二)科技文化知识贫乏是影响甘孜州群众脱贫意识的重要因素

历史上,甘孜州土司“恐土民向学有知,不便于彼之苛政,不许读书”“不容夷人应考,恐其入学,与之抗衡”。由于甘孜州土司统治者推行“不准土民读书和参加科举考试”的文化教育政策以及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甘孜州广大群众没有接受到很好的教育,科技文化知识极度贫乏。历史经验表明:文化贫乏、技术落后,决定了甘孜州群众在农业经济时代难以摆脱贫困。

(三)落后的生活方式是影响甘孜州群众脱贫意识的极大障碍

甘孜州地处偏远,山高坡陡、沟谷纵横、交通闭塞,自古以来被视为畏途,有“有钱难返”之说。“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是甘孜州贫困群众的生活写照,满足于“有肉大家吃,有酒大家喝”的简单生活现状,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沉淀,逐渐形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落后放牧生活方式,使甘孜州群众在打赢脱贫攻坚战进程中,面临比其他地区更大的阻力。

三、甘孜州贫困群众树立脱贫意识的路径

无数的脱贫经验证明:摆脱贫困,首要的意义不是摆脱物质上的贫困,而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4]。当前,甘孜州脱贫攻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脱贫攻坚任务更加艰巨。帮助甘孜州贫困群众树立脱贫意识,唯有总结历史经验,遵循人的思想意识发展规律,下大力气破除“等靠要”依赖意识,鼓励、支持、激发贫困群众的脱贫积极性,让贫困群众形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意识,才能实现既“摘穷帽”,更“拔穷根”的奋斗目标。

(一)强化思想教育,克服“等靠要”软骨病

1.下大力气做通群众思想工作。笔者在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中,发现一个怪现象,就是部分老百姓争当贫困户,以戴上“贫困帽”为荣,并且达到“八有一超”标准还不愿“摘帽”,而没有评上贫困户的就感觉是吃亏上当,有的甚至到乡镇、县乃至市、省上访要求当贫困户。因此,笔者深切体会到,贫困群众自身的脱贫志向,是不可或缺的内生动力。要把思想引导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干部与贫困户谈心、反复沟通、耐心做思想工作,对准“争穷比穷”“躺着当低保户”等错误观念和心态定点滴灌、靶向治疗,引导贫困户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观念,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下大力气改变他们的旧有心态和心理环境,努力让积极向上、勤劳致富的正能量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良药,进而从根本上告别贫困。此外,要正确运用低保兜底与扶贫工作衔接政策,严格标准,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绝不能让扶贫变成养懒人的政策。

2.引导贫困群众向先富起来的群众看齐。俗话说:“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个样子给群众看”。在一个村子里,先富起来的群众是最好的样子。因此,要制定劳务、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先富带后富,动员先富起来的群众,示范、帮助、带动身边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5]。在工作中,可以引导投资者、产业大户、先进个体户等先富起来的群众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先富户为帮扶户谋思路、送技术、做指导。例如甘孜州首家四川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甘孜州藏族民俗文化核心景点——“木雅辛康”民俗文化园景区就是成功的例子,该景区系由先富起来的群众投资,就地就近吸收贫困户就业近200人,贫困户每人每月可获得劳务收入1 500~2 500元。同时,采取广播、电视、村务公开栏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群众身边的脱贫先进典型和成功创业经验,让贫困群众学有标准、比有榜样。

3.加强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发展文化教育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长远之计,必须继续推进九年义务教育、教育扶贫攻坚战略。习近平曾说过,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6]。教育扶贫是唤醒群众主动脱贫意识、彻底稳定脱贫的重要推手,贫困家庭只要有一个孩子考上大学,毕业后就可能带动一个家庭脱贫。治贫先治愚,贫困家庭只要有了文化和知识,脱贫就有了希望。因此,要教会贫困群众算教育账,逐步夯实他们“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意识。

(二)狠抓技能输入和就业扶持,增强脱贫致富硬实力

1.加大技能培训和产业扶持,确保群众有稳定收入来源。针对贫困群众文化水平低、无经济能力等现实情况,政府应组织讲师团深入村屯开展种植核桃、玉米,养猪、养鸡等实用技术上门服务。同时,在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例如,2017年以来,甘孜州对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实行奖励扶持,每户按每个贫困人口1 000元的标准扶持,补助标准实行双限制,既限制每户的最高标准,又限制产业规模的补助标准,每户所获得的产业(单个或者多个)扶持资金总额不得超过该户总人口数的扶持额度,产业发展不达到最低发展规模的不予扶持。

2.加强创业培训和资金扶持,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对有从事非农业意愿的贫困群众给予支持引导,甘孜州对贫困群众参加创业培训的每户每次给予50元奖励。同时,对有创业意愿的加以扶持。例如,甘孜州对贫困群众新增从事农产品加工、商品经营(日用品、农资等批发零售)、乡村旅游(饭店、旅馆、农家乐等)、交通运输(客货运输)、农机服务(机耕、机收、机械防治)、电商服务(农产品网店经营、商品网购服务等)等创业项目的给予相应资金扶持,家庭人口5人(含5人)以下的,原则上每户给予创业扶持6 000元,家庭人口6~10人(含10人)的,原则上每户给予创业扶持10 000元,家庭人口10人以上的,原则上每户给予创业扶持15 000元。

3.加强就业培训和奖励扶持,提高贫困群众的工资性收入。千方百计把一部分有胆识的人输送到省内的成都、绵阳及省外的广东、浙江、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去务工,同时利用好农村熟人社会的特征,积极提供外部劳务需求信息,使贫困群众彼此鼓励、相互带动,达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批”的效果。2018年甘孜州对贫困群众转移就业加大了奖励扶持力度,甘孜州规定:对于建档立卡的困户,有劳动能力转移就业、外出务工6个月以上(含满6个月),并有稳定的工资(劳务)收入,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或超过“八有一超”中的人均纯收入脱贫验收标准,即可获得转移就业奖励,奖励金额为按脱贫户家庭人口每人一次性奖励1 000元(例如,按2016年脱贫验收的标准3 100元/人,该贫困户家庭有5口人,有1人外出务工,全家纯收入达到或超过15 500元,即可获得奖励1 000元/人×5=5 000 元)。

(三)在尊重传统、留住乡愁的同时打造健康农民生活圈,努力激发脱贫活力

作为四川西部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甘孜州各族群众在为人处事上也流淌着朴实无华、以诚相待、乐施好客等传统。由于历史原因,甘孜州民族生活方式具有很强的传承性、约束性和稳定性,这就要求地方党委、政府要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引导群众改革不良生活方式,激发脱贫活力。

1.改革落后的生活习俗。由于历史和自然原因,一些贫困群众嗜酒成风,“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酒喝凉水”,不积累不投资,不思进取,阻碍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改善。笔者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部分热情好客的贫困群众,大白天喜欢约上亲朋好友,甚至不认识的外地人,在家里火塘边摆上几碟简单的牦牛肉、花生米喝酒,边喝边吹牛,从中午一直到天黑。笔者认为,小酒怡情,酒是一种礼仪、一种情趣,但是喝酒过度,却成为陋习。因此,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引导贫困群众坚决摒弃旧消费习俗习惯,养成现代文明健康生活新习惯,树立正确的财富积累观念。

2.改革大操大办婚丧等习俗。甘孜州农村具有典型的熟人社会特征,大操大办婚丧嫁娶等习俗十分浓厚,其他更有子女高考落榜办“安慰酒”、老人去世周年办“周年祭酒”、小孩周岁办“成长酒”、三十岁办“而立酒”等花样繁多。甘孜州石渠县北部的长沙贡马乡村支书多吉告诉笔者,甘孜州的农村某人家有红白喜事,某人的朋友不但要自己亲自到场,朋友还必须邀请一大帮朋友(与某人并不熟悉且无来往)一同前往,封礼一般在200元以上甚至更多。事后,某人的朋友又得再次聚会感谢一大帮朋友。这样,一场红白喜事下来铺张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农村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不堪重负。因此,要引导群众树立过“紧日子”的生活观和价值观,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逐步消除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风气。

3.改革落后的自然崇拜和宗教信仰。甘孜州古属天涯蛮荒,境内群众信仰的宗教为多神信仰、图腾崇拜、祖先崇拜、鬼神与巫术,所信仰的原始宗教渗透到他们生活中的许多领域,当在生产、生活中遇到困难和灾害、病痛时,多是求助于神,请神、送鬼、驱邪,这种信仰具有很大的消极性。由于贫困群众大部分为小学文化,受教育程度低,科学知识水平有限,要采取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引导他们树立崇尚科学、旗帜鲜明地反对迷信的理念,真正在贫困群众中构建崇尚科学、相信科学的新型心理框架。

猜你喜欢
甘孜州贫困户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金融扶贫站惠及3万贫困户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加强甘孜州教育事业以促进藏文化保护的几点思考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