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勇民
(国家体育总局 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北京 100061)
回顾历史,羽毛球运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零”起步,到20世纪60年代的“无冕之王”、70年代的滑坡、80年代中期的鼎盛、90年代初期的低谷,再到2012年奥运会包揽5金的辉煌,发展过程跌宕起伏。每一次起伏无不与训练理念、训练方法、打法风格的创新或徘徊有关。纵观中国羽毛球队65年的创新之路,训练理论从无到有,训练创新以点带面,在训练理念、打法风格、双打制胜规律、专项竞技能力等诸多方面形成了中国羽毛球特色。既借鉴国外竞技体育的成功做法,也参考国内其他项目的成功经验,并始终坚持理论自信和自主创新,是中国羽毛球队快速成就“无冕之王”和创造2012年伦敦奥运辉煌成绩的“根与魂”。
技术风格是指某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区别于其他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较为成熟或定型化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1]。球类运动的训练实践普遍重视技术风格的培养,有的甚至视之为运动员技术的“灵魂”[2]。中国羽毛球竞技运动的发展史,也与技术风格有密切关系,它既是中国羽毛球队早年快速崛起的要素,也是影响中国羽毛球竞技运动几十年发展的主脉络。
20世纪50年代,国际羽坛的打法以“慢、稳、守”为主流,比赛节奏较慢,强度不高。1954年成立的中国羽毛球队,从第26届世乒赛中国乒乓球队的胜利和日本女排大强度训练法中得到启发,结合我国运动员身材不高、机智灵活的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从加快速度和加强进攻的方向改变国际羽坛普遍的慢节奏打法”,开创一条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新路[3]。在这一理念指引下,体能、技术和战术训练发生了一系列变革和创新:加强身体素质练习,改进移动步法。体能训练严格执行“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坚持天天训练,每次训练课长达5 h;步法训练大胆创新,运用垫步与后蹬、前跨、跳步相结合,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步法训练系统。为了配合快攻打法,手法上也有所创新,发展了快吊、劈杀、腾空击球、高点搓球等进攻性技术,以及发球抢攻、快速突击进攻和杀吊上网控制网前的快攻打法[4]。这些创新很快显示出成效。
1963年世界一流强队印度尼西亚羽毛球队访问我国,中国队与其比赛,以4∶1获胜。1964年印度尼西亚羽毛球队再次访华,中国队仍以4∶1取胜[5]。为了及时总结经验,中国羽毛球协会于1964年7月在北京召开第1次全国羽毛球训练工作会议,明确规定我国羽毛球运动“快、狠、准、活”的技术风格,提出了“以我为主、以快为主、以攻为主”的发展方向。之后,全国羽毛球界认真贯彻执行,遵照这一方向狠抓系统训练,使我国羽毛球竞技水平大幅提高。1965年10月,中国羽毛球队访问欧洲,与丹麦队比赛24场,全胜;与瑞典队比赛10场,全胜。1966年4月丹麦队回访我国,中国队与之比赛2次(各10场),均以10∶0完胜,成为真正的“无冕之王”,实现了“10年打败世界冠军”的目标。
“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羽毛球运动遭受严重损失。1971年恢复成立国家羽毛球队,这一时期的训练片面认为:快攻就是杀上网,特别注重扣杀,强调一拍解决问题,所以,打法单一,技术不全面,整体水平明显下降。1976年第1届亚洲羽毛球邀请赛,我国3位男女优秀运动员均遭败绩;1978年第8届亚运会,男子3个项目(男团、男单、男双)我国运动员均败于印度尼西亚队。这些失败使中国羽毛球队认识到:重新认识技术风格,统一思想,培养新人刻不容缓。
1978年6月,中国羽毛球协会在秦皇岛召开第2次全国羽毛球训练工作会议,对中国羽毛球队的技术风格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明确指出技术风格认识上的片面性:重“快、狠”轻“准、活”,片面强调杀球次数,欲速则不达。同时指出:进攻绝不仅限于杀球,加强进攻意识,杀、劈、吊、平高、搓与推等击球技术的合理运用,都是进攻;而且进攻还要讲究落点精准,只有“快准结合”才更能体现进攻的威力。与会者达成共识,羽毛球的技术风格是:快字当头,技术全面,特长突出,进攻点多,封网积极,杀劈凶狠,防守刁稳,以攻为主,能攻善守,达到“快、狠、准、活”全面结合和正确运用。同时强调:把“技术全面、特长突出、变速突击”作为技术发展方向,发展多种打法流派,做到百花齐放[6]。
进攻不仅体现在杀球形式上,更要体现在进攻意识上,是争取主动的意识。这一认知转变是训练理念的一次升华,使“全面”二字有了具体表现,保证了“快、狠、准、活”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羽毛球的快攻打法。自此,中国羽毛球队人才辈出,真正成为世界羽毛球运动强国。1982年中国队首捧汤姆斯杯,1984年勇夺尤伯杯,1985年在第4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上,夺得男单、女单和女双冠军,1986年摘取汤姆斯杯和尤伯杯,创造了世界羽毛球运动史上包揽男女团体冠军的纪录。
理念的先进性是个相对概念,有一定的时效性。某个时段的先进训练理念,随着时光的推移,其先进性会逐渐弱化,而被新的先进训练理念所取代。人们正是在不断孕生的新理念的导行下,推动着各行各业,包括运动训练实践持续前行[7]。中国羽毛球队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快攻”理念,到80年代后期遇到了瓶颈,快攻打法也遭受质疑。
中国快攻打法取得显著成效后,世界各国普遍仿效。印度尼西亚队首先吸取中国队快攻打法的特点,在两边劈杀和双脚起跳进攻技术方面有了新进展,竞技实力提升很快。欧洲强队也一改几十年不变的打法风格,在稳健的基础上注重速度和进攻,竞技实力也明显提高。与此同时,中国打法没有实质性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期成绩逐步下滑,快攻打法开始被人质疑。有观点认为:20世纪90年代,攻防能力普遍提高,单靠下压抢网的快攻打法已很难奏效,因而打法趋势是向拉吊和变速突击的方向发展,因此,当时的打法突出一个“稳”字,建议将“稳”字加到技术风格中[8]。由此引发技术风格的众多意见分歧[9-11]。这些争论关系到中国羽毛球运动快攻的发展方向,但未及时在全国范围得到澄清和统一。
1993年,中国羽毛球队教练班子进行调整,新的教练团队坚持认为:“四字”风格无论如何变化,“快”始终是核心,训练创新还要围绕“快”字做文章。然而,在寻求“快”的突破上,遇到了难题。快攻打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达到很高水准,沿着传统对“快”的认识(启动快、出手快、变化快等)这条路径似乎已经很难找到突破口。经过反复争论大家逐渐认识到问题的焦点在于:对“快”的认识还局限在外延的罗列,没有揭示“快”的本质内涵,所以,很难达到对“快”的真正意义的全面认识。为此,通过专题研究和多次针对性讨论,对“快”的定义达成了基本共识[12],将“快”定义为:争高点、抢前点,使对手回击难度最大。对“四字”风格内容做了新诠释:“狠、准、活”是“快”的具体表现,是分别从体能、技术、战术3个方面体现出来的制胜要素,它们以“快”为统一点,“狠、准”是基础层次的“快”的表达,“活”是高级层次的“快”的表达,对“狠”和“准”起支配作用。三者在综合形成“快”的过程中,表现出总和律、突前律和更迭律[13]。这一诠释的贡献在于揭示了羽毛球速度的相对性。“争高点、抢前点”是自身速度快,是绝对的;“使对手回击难度最大”是让对手慢,是相对速度。所以,不一定越快越好,能让对手“慢”的所有手段都是羽毛球“快”的表现,有些形式上“慢”的手段,只要能限制对手加速,本质上也是“快”的表现。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的变化往往带来实践的变革。在雅典奥运周期,羽毛球男单的突出人物是印度尼西亚的陶菲克(雅典奥运会男单冠军),他的“近网搓+杀上网”打法,速度很快,几乎无人匹敌。为了突破这种打法,国家队男单教练组利用“相对速度”概念改变战术,避开近网,尝试“放远网”战术策略。在放远网条件下,对手一般更多地采用抽压或推挑,这样就有效限制了对手创造加速的基本手段“搓”,并为我方运动员加速“抓推突击”创造了条件。实践证明,这一“放远网”限制战术行之有效,并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放远网抓推突击”打法,由此开创了以林丹、陈金、谌龙为代表的中国羽毛球男单10年“黄金时代”。
回顾我国羽毛球运动发展历程,5个单项的进展并不均衡,男双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状态。2012年之前的5届奥运会,中国羽毛球队唯独男双没有金牌入账。究其原因,过去总是纠缠于“重单轻双”的逻辑,因而始终没有找准突破口。
现代羽毛球竞技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已经有了很多变化,最明显的是:现代羽毛球高水平男双比赛已不存在男单运动员兼男双的现象,而早期比赛中兼项很普遍,且单打强的运动员,双打也能取得好成绩。这一现象提示:现代羽毛球男双和男单项目在制胜规律上可能存在质的差别,女双和混双项目也可能存在自身独特性。本着这一研究思路,中国羽毛球队科研团队对双打制胜规律的特殊性,展开了一系列新探索。
从我国羽毛球技术风格的诞生、发展脉络可见,它产生于单打,也发展于单打,表明我国羽毛球的训练系统长期以来以单打训练为主导,双打训练始终没有摆脱单打训练思想的影响。前国家队双打运动员、福建队总教练林江利指出:与印度尼西亚队、韩国队、马来西亚队优秀双打运动员相比,我国羽毛球双打运动员在技术上带有单打技术“色彩”[14]。为进一步探明单双打技术的差别,中国羽毛球队科研团队对中外优秀男双运动员的技术特征、男双和男单项目的竞技制胜规律进行了全方位比较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5]。
(1) 现代男双技术与打法已分化为一个独立体系,与男单有很大区别。在诸多差异中,“战术意识突前效应”差异最为明显。中国男双运动员的“意识效应”明显落后于国外优秀男双运动员,具体表现为启动提前量不够,跟进跑位相对慢。
(2) 现代男双竞技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创造进攻比进攻本身更重要。比赛的争夺焦点明显转向前半场;发接发阶段是创造进攻的关键阶段;技术特点表现为发接发质量高,落点多变,连贯封压凶狠,节奏变化快,前半场小技术精细,跟进逼抢意识强等。
(3) “缺乏对现代男双竞技特征的系统研究,没有形成独特的男双训练体系”,是我国男双滞后的根本原因。由于长期受单打训练系统的影响,我国男双过于重视攻守实力,相对忽视“创造进攻”能力,创造进攻技术单一,发球、接发球质量不稳定,发接发连贯意识较弱,前半场软过渡小技术欠缺,逼压抢网意识不够等。
研究团队提出以下建议:现代羽毛球男双项目在前半场以“短、平、快”方式表现出来的“快速连贯、凶狠逼抢”等的制胜价值突显。中国男双项目取得突破应从加强创造进攻能力着手,重点改善发接发质量、前半场软处理技术、主动逼压抢网意识等。
男双打法的进化必定影响混双。男双强调“双抢双攻”,混双则表现为“单抢单攻”,女队员因为力量素质较弱,后场进攻威胁较小,所以,后场进攻主要由男队员负责,前半场封抢主要由女队员负责,自然形成了“女前男后、男攻女封”独特的混双队形。在比赛过程中,如何轮转配合才更有利于形成优势队形,是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16]。
在发接发环节,唯有男队员接发球时,不利于形成“男攻女封”的优势队形。因为男队员在接发球过程中,身体重心会产生向前的惯性,后撤难度大,不利于形成“男攻女封”队形。为了形成优势队形,应做到2点。第一,男队员接发球快推2个大对角,以赢得时间回到后场实施进攻,同时女队员必须在男队员接发球启动瞬间,积极向网前逼压;第二,男队员接发搓和切网前两边,迫使对手高挑球,然后迅速后撤进攻,女队员在同伴启动瞬间,积极向网前逼压。
我方男队员进攻时,如果我方男队员和对方女队员呈直线站位,我方女队员的封网站位应偏男队员一侧,封网主抓直线。如果我方男队员与对方女队员呈对角线站位,我方男队员实施对角线进攻,女队员的站位应近中线附近,重点封对方的直线出球。我方女队员进攻时,实现轮转是主要目的之一,因此,男队员封网站位应适当偏后,以中线位置为宜,2个边路留给女队员打上跟进,保证轮转过程的流畅。
我方防守时,当对方男队员与我方女队员呈直线站位时,女队员的防守站位尽量靠近边线,适当缩小防守区域,以提高防守成功率;男队员则适当扩大防守区域,站位在中线附近偏女队员一侧,负责2/3的防守区域。防守时女队员尽量采用挑对角和挡分对角技术,破坏对方男队员的进攻连续性,并积极准备跟进抢网,随时防转攻。当对方男队员与我方女队员呈对角线站位时,我方女队员防守区域可稍微扩大,以保护中路为主,男队员则保护直线边线。同时,女队员具备敏锐的抢吊和抢过渡意识,在对方试图过渡时,提前启动逼压抢网,主动实现防转攻的转换。
混双项目在5个单项中的受重视程度相对偏低,一般都是男双和女双运动员兼混双,所以,世界范围内关于混双的研究很少。而我国的专门性研究对混双项目始终保持高水平起到积极作用。2010年我国运动员赵芸蕾主项女双,混双是兼项,但得益于上述专门性研究,其混双成绩进步很快,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她获得女双和混双的双料冠军。
“以攻为主”是羽毛球运动发展的主旋律,男双和混双最为典型,几乎不存在以防为主、防守反击的打法。女双项目则是例外,10年前防守反击仍然是女双的主流打法。然而近年来,随着“进攻”潮流的不断盛行,女双项目也迅速跟进,进攻比例大幅增加,防守反击打法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但通过反复研讨和论证,国家队教练团队提出,对于女双项目来说,“防守反击打法”仍行之有效,不仅要保留,还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打法风格。
防守反击打法是指:有意识地先选择防守,不断利用高、吊、挑等防守技术的组合变化,调动和控制对手,让对手频繁地前后左右跑动,消耗其体力,待对手攻击威胁下降时,抓住对手的出球瑕疵,实施致命打击。防守反击打法属于后发制人,因而在局面上大多显得被动甚至落后,但一旦对手疲态显现,防守反击往往后来居上,并取得最终胜利。这种打法是否能够存在,主要取决于“攻守关系”,即攻守是否平衡,如果进攻的优势太大,攻守失衡,防守反击打法就不能成立。男双项目表现出典型的攻守失衡,所以,防守反击打法没有生存空间。女双则不同,女运动员天生力量素质不如男性,进攻威胁不大,其防守压力不大,攻守整体平衡,进攻次数与胜负结果不呈简单的正相关。这就为“防守反击打法”提供了生存空间。所以,无论从因人而异的培养角度讲,还是从塑造“百花齐放”的打法角度看,有意识设计和培养防守反击打法,对当前女双发展仍必不可少[17]。
“战术意识”这一概念在教学训练实践中使用较多,在球类项目中,对运动员竞技能力起决定性作用[1]。在羽毛球界,“战术意识”被公认为是体现“快”的一个重要能力。然而现实研究中定性描述多,定量实证少。如足球研究认为:战术意识是有预见地决定自己与同伴配合行动对付对手策略的思维活动[18];篮球研究认为:战术意识是根据场上瞬变的情况而做出的应答性反应[19];乒乓球研究认为:战术意识是运用战术时的预测和决断[20]。
以前人研究为基础,中国羽毛球队科研团队明确提出:战术意识是指预见对手的战术意图,提前做好技术准备和采取应对策略的能力,核心是“预见能力”。其并借鉴实验心理学方法——图像定格技术,运用VB语言设计开发了定量评价方法——羽毛球运动员战术意识测评系统软件[21]。基本原理是:利用电视、电脑等多媒体设备播放特制的运动情景,并在某一特定时刻停止画面,要求被试对此情景下可能发生的运动结果迅速作出判断,并在键盘上作出反应,电脑自动记录判断反应时和正确率。运用本测试系统,对全国371名不同水平羽毛球运动员的预期正确率进行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不同水平羽毛球运动员预期正确率变化曲线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水平羽毛球运动员预期正确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预期正确率在各个运动水平等级之间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运动水平越高,预期正确率越高。个别顶尖运动员的预期正确率可达到70%以上。该研究成果是“战术意识”对竞技能力重要作用的实证,该测试系统既可用于优秀羽毛球运动员选材,也可用于羽毛球战术意识的模拟训练。
一个典型应用案例是我国男双组合蔡赟/傅海峰。当时,马来西亚男双组合陈文宏/古健杰是我们的主要对手,有一段时期,蔡赟/傅海峰连输对手4次,引起国家队教练组的高度重视。科研组经过反复比较研究,发现2对选手在“预判启动的提前量”指标上存在明显差异,对手比我们快。为此采取了针对性措施:首先采用“静态视频模拟训练”,让运动员在电脑上进行启动点识别和适应训练,然后到训练场实战强化。不到半年时间,蔡赟/傅海峰与对手的交战胜绩不断上升,最终在伦敦奥运会的半决赛中战胜对手,并夺得男双冠军。
关于羽毛球项目能量代谢特征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就有报道。较长时间人们认为:磷酸原系统和有氧供能系统是起主要作用的供能系统,糖酵解供能系统对羽毛球运动能力的影响不大。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羽毛球队科研团队根据现代羽毛球比赛特点及其新的实验证据,提出羽毛球项目能量代谢特征的新观点:一是不能忽视糖酵解供能系统的作用;二是无氧供能系统对比赛制胜起主导作用。主要依据如下[22]。
第一,不同于一般的周期性运动,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多次重复的高强度运动,间歇时间一般在13 s左右,而ATP—CP的半时反应为20~30 s,即一次间歇后ATP—CP的恢复量不到一半,所以,乳酸能系统必将参与10 s内运动的供能,且占相当的比例。因此,不能低估糖酵解供能系统对羽毛球运动的作用。
第二,比赛持续时间长不一定是有氧供能系统对制胜起主导作用的证据。雷蓉蓉等研究表明,1992年羽毛球“大比武”男女团体 1~12名运动员在无氧阈指标上不存在明显的等级相关,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有氧能力与羽毛球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关系不大。此外,羽毛球运动员赛后低血乳酸现象并不等于赛中低乳酸,因而不能成为弱化糖酵解供能系统的证据。
第三,组织模拟比赛,进行实证研究。运动员佩戴Polar遥测心率表,收集全过程比赛心率。比赛过程中,由专人统计每个回合的拍数和持续时间,在明显的多拍回合后,即刻暂停比赛,运动员到场边接受血乳酸测试。结果发现,男子单打在一个高强度回合后确实存在高血乳酸现象,可达8.22 mmol/L,且与比赛成绩相关。所测的男女各2场单打比赛,赛中和赛后表现出较高血乳酸的队员均战胜了低乳酸队员。可见,糖酵解供能系统在羽毛球单打比赛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心率测试结果表明,高血乳酸者比赛过程平均心率达189次/min,最高心率达208次/min,有氧代谢不可能满足如此高强度运动的能量需要。实验结果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快”是技术风格的核心,是羽毛球运动制胜的关键。
这一观念转变引发国家队教练组对羽毛球专项体能训练针对性研究的高度重视。北京奥运会后,设立了专项课题进行攻关研究。
现代羽毛球竞技整体攻防能力普遍提高,比赛平均拍数增加,运动密度升高,无氧糖酵解供能比例上升,对专项体能提出了新要求。双打项目研究团队提出“专项化程度”概念[23],是指练习时机体产生的所有特征与专项比赛特征的相似程度。专项体能训练就是一系列专项化程度较高的训练手段组成的训练过程。“专项化程度”的参照标准为:(1)动作结构:解剖力学特征(专项技术发力特征);(2)能量代谢:生理生化特征(心率曲线、比赛时间结构);(3)技战术组合:训练学特征(比赛视频分析)。以此为依据,该研究团队提出若干专项体能训练手段的设计范例。
设计范例:专项步法训练30 min,突出专项强度。
由图2可见,经过特定设计的专项体能训练手段,在训练的动作结构、时间结构、强度刺激方面,均与比赛特征高度一致(浅颜色为比赛心率、深颜色为范例的训练心率)。
图2 范例一的心率曲线
单打项目研究团队为提高单打训练实战性提出如下建议[24]。
(1) 根据目前世界高水平羽毛球单打比赛中出现3局概率明显增加的情况,每天一次的技战术训练时间应控制在60~80 min (不包括准备活动和训练后的整理与放松部分)。每天应安排一节60~80 min的高强度技战术训练,间歇时间应控制在10~20 s,不建议有超过2 min以上的间歇。
(2) 坚持“优势累积”,注重出球“难度”的调控,提高实战的“有效率”。所谓“有效率”是指:本方制胜分率+对方失误率与对方制胜分率+本方失误率的比率。要在高水平羽毛球单打比赛中提高出球“有效率”,必须坚持羽毛球项目“优势累积”的博弈理念。其基础在于运动员对每次击球过程中出球“难度”的把握。出球“难度”包括2个方面:一是完成一次击球技术所付出的难度等级;二是击出的球给对方回击造成的难度等级。对出球难度的调控能力训练,是训练实战性的重要指标。
上述理论研究的受益者之一是羽毛球女单运动员李雪芮。伦敦奥运周期起始阶段,李雪芮并非奥运备战重点选手,她有一个明显“短板”即有氧能力较弱,不适应持久战。当时教练组认为,既然无氧能力是羽毛球制胜的主导能力,完全可以扬长避短,通过加强她的专项无氧能力和强化打法的攻击性,弥补其有氧能力的“短板”。实践证明,这一策略行之有效。李雪芮在伦敦奥运周期的最后一年脱颖而出,并最终夺得奥运女单冠军。
羽毛球项目之所以成为中国竞技体育的传统优势项目,应归因于坚持不懈的自主创新。中国羽毛球队第1代教练团队从零起步,在艰苦条件下,10年内打败世界冠军,创造了奇迹。中国羽毛球队第2代教练团队,在亚运会7枚铜牌的低谷卧薪尝胆,广纳群贤,创造了伦敦奥运会周期4年19枚金牌(包括伦敦奥运5金)的佳绩。历史为鉴,在备战东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乃至争创世界体育强国的征程中,毫无疑问应坚持“长板主导”策略,坚持理论自信,倡导自主创新,优先发展和推广我国先进的训练理念,同时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训练思想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