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创项目”是“卓越医生”在基础医学阶段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
——指导“卓越医生”项目心得体会

2019-12-29 15:48:23邹维艳严海芹孙美群关宿东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基础医学实验班卓越

邹维艳,严海芹,孙美群,齐 琦,刘 铜,关宿东

(蚌埠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安徽 蚌埠 233030)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基础医学阶段掌握理论知识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对后期临床医学阶段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卓越医生”培养办学思路是高起点、厚基础、强能力,“卓越医生”以培养“基础宽厚,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医师”为目的,培养其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和临床工作能力[1]。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之一,此类项目主要是以“实验”为载体,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2]。鉴于此,“卓越医生”在基础医学阶段参与“大创项目”,更具有适时契机的特殊意义。笔者结合本校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基础医学阶段的系列教学改革,浅谈指导国家级创新实验性项目的体会。

1 “卓越医生”在基础医学阶段参与“大创项目”的必要性

医学是通过科学或技术手段处理人体各种疾病或病变的学科,其科学性是需要应用基础医学的理论不断完善和临床实践的不断验证,来治疗疾病、促进患者康复。因此,基础医学阶段是医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必经阶段,也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关键阶段[3]。“卓越医生”培养目标之一是培养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较扎实的医学科学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具备临床基本操作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积极的创新精神,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初步进行医疗服务的能力,能够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和医学科学创新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1]。而为达成这一培养目标,扎实掌握基础医学知识是首要的,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如何让学生具备将基础知识与临床基本技能融会贯通的能力等。“大创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大创项目”的项目设计、项目研究准备、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及成果(学术)交流等一系列工作。在基础医学阶段,“卓越医生”参与“大创项目”的实施,上述诸多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升,所以“卓越医生”在基础医学阶段参与“大创项目”是非常必要的。

2 “卓越医生”在基础医学阶段参与“大创项目”所具备的基础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实验班”是我校于2012年获批国家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依据地方院校办学目标,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对临床专业进行一系列选拔,每年选拔60名学生,为其开设的班级简称“实验班”。

来自武汉大学的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和老师对“医学生具备一定理论和实验基础的学生适合参加“大创项目””这一观点的认同度分别为80.3%和75%[4],表明医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能够做到融会贯通是开展“大创项目”最重要的基础。我校依据国家卓越医生培养计划和国内外医学教育标准对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要求,对基础医学阶段的教学进行改革,打破了传统三级学科授课方式,调整课程结构,构建《人体结构与功能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等多门整合课程,将基础医学知识加以融合,以器官、系统、基因信息传递及疾病等方面进行讲授,实现多学科交叉,让实验班学生能够较好地、较系统地学习基础医学知识,同时把自己所学知识创新地应用于实践,为开展“大创项目”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基础医学是以实验为手段探索医学问题的学科,基础医学创新教育的开展必须基于多元化的实验平台和现代化的实验手段[5]。我校基础医学院将实验平台整合为共享实验平台,且学校的开放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均向参与项目的学生免费提供实验场地和实验仪器设备。在实验班开设《机能实验学》和《形态实验学》课程,穿插进行综合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及自主设计性实验等,可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另外,在开设整合课程的基础上,采用PBL教学,设有《初级PBL课程》和《中级PBL课程》,经过两轮PBL教学,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文献查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6],同时也促进学生对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综上所述,“卓越医生”在基础医学阶段是参与“大创项目”的最佳时期。

3 “卓越医生”在基础医学阶段参与“大创项目”实施的成效

3.1 培养“卓越医生”良好的科研能力与创新思维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对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标准提出了明确要求,创新型医学人才不仅需要掌握完备的医学知识构架,还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等[7]。在高等医学教育领域,对医学生进行规范的、多途径的科研训练,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更是成为学界共识[8]。“大创项目”成为一个较好的锻炼平台,是“卓越医生”科研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的有效途径。在基础医学阶段参与“大创项目”,是学生将各种思维活动集中并将其运用实践,是学生将所学基础医学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向实践、实战推进的最为适合的平台。笔者指导国家级“大创项目”组成员均是基础医学阶段实验班的学生,项目研究内容属于医学基础研究范畴,涉及基础医学理论、实验及现代化实验方法。在实施项目过程中,需要学生解读并撰写项目的研究背景、目的、方法、关键解决问题及创新之处等,理解各种实验方法原理、步骤及实验结果;实施实验操作需要做到“环环相扣,步步衔接”;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形成论文形式。这一完整的训练过程,可以有效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思维,提升了“卓越医生”的科研与创新能力。

3.2 培养“卓越医生”独立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科竞赛是面向大学生开展的重要实践平台,某高校通过系列举措,完善学科竞赛平台,实现有效训练和养成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6]。为达到“以赛促科研,以赛促创新”的目标,各大高校将学科竞赛开展地如火如荼,通过参赛增强学生的科研与创新意识,提升科研能力。笔者指导国家级“大创项目”组,参加由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医学组主办,成都泰盟软件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三届“泰盟杯”高等学校医学虚拟仿真实验设计网络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在参赛过程中,学生需解读大赛赛制,理解竞赛主题与任务,形成参赛项目方向,而后选题、设计及制作参赛作品,这其中聚集学生的各种思维活动及理论知识的运用。从参赛初期,学生有较多的顾虑,选题是否合适、作品涉及知识是否正确及设计是否合理等问题到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组员相互讨论及请教相关专业教师,解决一个个问题,再到最终形成完美的作品。这一实施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独立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培养“卓越医生”岗位胜任力临床医学岗位胜任力的内涵,一般应包含医生的基本临床技能、应用基础知识指导临床能力、有效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持续学习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等特征[9]。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不同,其要求被教育者在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更侧重创新意识的挖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开发人的能动性。我校针对实验班,以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大学岗位胜任力的培养为核心,通过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岗位胜任力[10]。在此基础上,将“大创项目”融入培养卓越医生计划中,是培养和提升“卓越医生”岗位胜任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大创项目”能够顺利开展与完成,学生除了具备基础医学知识与技能之外,要有较好的沟通、团队协作及持续学习等能力。笔者指导项目中,需要用到具体胚龄的胎鼠,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把雌、雄鼠反复合笼与分笼。因学生需要完成常规课程的学习,依靠某一位学生来完成,无法实现,需要组员共同协作完成。实验初期,因沟通与协作出现问题,导致获得较多不清楚胚龄的胎鼠,无法进行下一步实验,而后根据前期经验及时调整适当的交接方式,获得准确胚龄的胎鼠。类似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层出不穷,学生通过调整都能够及时应对与解决。由此可见,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卓越医生”的有效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等大大地提高,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

4 对“卓越医生”在基础医学阶段开展“大创项目”的建议

4.1 鼓励将实验班开设的整合课程内容贯穿于申报课题目前,统计我校基础医学院教师指导的“大创项目”,大多数是指导教师给予,项目涉及内容基本上是某一学科知识联系学科前沿方面的研究,未能够以将选题与整合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为前提进行申报课题,不能与课程改革模式相辅相成。例如,实验班在基础医学阶段开设《人体结构与功能学》,此门课程为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及生理学三门学科内容,以器官系统为基础形成模块式教学,每一模块按照大体结构、组织细胞结构及正常生理功能与调节顺序教授,突出讲授知识的系统性与连续性,目的是使学生及时运用所学知识,灵活与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如能在此基础上,将申报“大创项目”结合某一模块选题,使整合内容融汇于其中,在项目实施中可促使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因此,鼓励申报“大创项目”紧密结合相关整合课程内容及学科研究进展,这样可能更契合开设“大创项目”的宗旨。

4.2 创建一种过程性评价考核模式对参加“大创项目”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参与项目的动机不纯,认为参加创新项目只在加分、保研、未来工作或出国等情况下有帮助,而不重视项目实施过程[11]。过程性评价关注的是教学过程中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结果,如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鉴于此,如能在项目实施中设置过程性评价,将查阅文献,收集、整理资料,撰写、申报项目,设计、实施实验,分析、总结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和设计参赛作品等设置为考核点或面,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学生的学分,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大创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深化“大创项目”的实施,避免创新项目流于形式。

4.3 开设培养“卓越医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医学方法学课程本校通过对实验班基础医学阶段得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改革,使学生在此阶段有了较扎实、较系统的基础医学知识,但学生对医学方法学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增设相关医学方法学课程与顺利开展“大创项目”密切相关。如医学统计学、医学文献检索及医学科研方法等课程,为了避免占用学生对常规课程的学习时间,将这些课程核心或关系密切的内容以知识点的形式进行录制视频、制作PPT课件及设计应用题,依托“学习通”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在线开放,学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学习这部分内容,不懂之处,可及时与在线讨论区的老师交流请教。学生通过此学习方式,在未增加学习任务的情况下,获得关于医学方法学的知识,为“大创项目”顺利有效地实施提供保障。

实验班在基础医学阶段开展“大创项目”,是对学校针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现行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培养“卓越医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希望今后能够通过加强“卓越医生”参与“大创项目”的意识,鼓励更多“卓越医生”能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发现新的医学问题,探索医学未知领域,揭示医学科学的原理,为人类健康服务。

猜你喜欢
基础医学实验班卓越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今日农业(2021年6期)2021-11-27 08:05:59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14
行知实验班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08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中国公路(2017年11期)2017-07-31 17:56:26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卓越之梦
海峡姐妹(2016年2期)2016-02-27 15:15:28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