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勇波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从过去以往只注重学生文化课学习的教学方式转变成为关注学生全方位成长的教学方式。这一系列教学方式的转变源自人们对于教学认识上的提高。“以人为本”以及德育的教育观念已经成为当下教育工作者教学的实践准则。高职体育不仅能缓解学生的课业压力,同时还能塑造学生的形体。为了贯彻和落实新的教育理念,最大程度上发挥体育学科的作用。本文从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应用的角度出发,旨在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帮助学生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赏识教育;高职体育;教学
传统的高职体育教育一直秉持着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方式。这样单一且乏味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对于体育学习和运动的热爱。长久处在毫无创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容易丧失对体育学科的兴趣。当下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学工作者意识到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同时也越来越懂得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性。为此,鼓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方式成为高职体育教学的主流,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能够激发学生的斗志,从而让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学科的学习中去。
一、有关赏识教育的概述
(一)赏识教育的内涵和价值
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的绝大多数学生身体素质并不强。这部分学生对于体育运动较为恐惧,由于体育运用的开展往往是高强度的身体训练,一些学生身体素质差,再加上不喜欢运动和锻炼,所以对于体育运动怀抱着抵触情绪和心理。这就导致高职体育教师难以达成教学目标和任务,为了排解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抵触情绪,教师需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辅助学生学习。目前,赏识教育的教学方式已经在高职体育教学当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这是由于赏识教育的教学理念刚好符合高职体育的教学要求。对于不习惯、不喜欢体育运动的学生而言,体育运动会带给身心上的疲倦,在体育训练的过程当中,由于没有信念的支持,学生很容易中途放弃。而赏识教育则注重鼓励和激励学生,以此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在有了自信后,在心理和思想上会产生一种信念,这种信念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心。当得到了教师认同和褒扬后,学生会更乐意去按照教师的指示完成各项体育锻炼,这便是赏识教育的内涵和价值所在[1]。
(二)赏识教育的应用前提
转变学生的学习思想。学生在体育学科的学习过程当中,一些学生由于对体育运动不了解,所以提不起对体育学科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知识一味的强调课堂纪律,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身体素质的限制导致不敢或者不愿从事体育锻炼,面对这类学生,教师往往需要进行开导,让学生对于自身有一个重新的定义。为此,教师可通过列举一些运动健将如邓丽萍如何克服身高的障碍成为运动健将,这样的例子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对体育训练有所改观[2]。
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对于学生来讲,获得教师的认同是对自身努力学习和付出的最大赞扬,同时也是自身学习的动力源。高职体育运动同样也遵循这个道理,学生在从事体育锻炼时,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乃至一个手势都可能成为学生坚持下去的信念,作为体育教师要多发现学生身上的品質和闪光点,之后抓住学生的优点进行鼓励,这就有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源。
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或多或少存在差异,教师不应该只关注身体素质高、运动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反而更应该关注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对此类学生要有特殊的照顾和关心,让学生感受到关怀和温暖,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才能让学生有勇气尝试体育运动和锻炼[3]。
二、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应用中的效果分析
(一)提高高职体育教学的层次
赏识教育除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从事体育锻炼外。更多时候还能激发学生的自深的潜能。在对抗性的竞技运动中,学生往往会因为受到鼓励而发挥出超越自身极限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深化了教学的价值和内涵,学生日后的工作也能因为赏识教育的效果而获得工作能力上的提升。
(二)提高高职学生的自信心
对于部分学生而言。由于赏识教育的实行,解决了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由于这些学生身体素质差往往不能承受高强度的体育运动,对于体育锻炼向来是排斥和恐惧的,这是由于这些学生内心缺少一份信念和坚持,就如同在千米赛跑当中,一些学生往往坚持不下去。这时教师利用赏识教育能够鼓励学生坚持下去,当学生完成目标后,学生就能在心中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
三、结语
总的来说,高职体育教育需要抓住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利用好赏识教育来提高学生自信心。同时教师还需要掌握好赏识教育的教学力度,进而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胡大雄.分析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1):75-76.
[2]张汉光.剖析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4):114-115.
[3]任延东,陈晓丹,连文冲.探析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8(3):13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