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裕仁
达州市达川区人民医院 四川达州 635000
耳朵是听觉和平衡觉器官,外耳主要是通过耳道将声波振动传至于耳道末端的鼓室。声波振动由此传至中耳,该处有三个听小骨连成的听骨链,将振动导致内耳。内耳又称为“耳迷路”,它是必不可缺的耳朵组成部分,包括听觉器官与平衡器官,骨质迷路有三部分(半规管、前庭和耳蜗),每个构造内皆有膜迷路的相关部分(半规管、前庭中两个囊状结构和耳蜗管)。声音震动从中耳经过覆膜的卵圆窗,传到蜗牛壳状耳蜗内的体液,其动作刺激了耳蜗内的毛细胞;毛细胞激活神经脉冲传递到大脑,大脑再将其解读为声音。前庭和半规管也具备毛细管的器官,前庭内的毛细胞指出头与身体其他部位的相对位置。3 条半规管位于彼此的右侧角落,指示三维空间里头部的动作。动作停止后连续的刺激会导致视觉输入不符,表现为晕眩。一般来讲,旋转后感到晕眩是因为身体静止后内耳半规管内的液体仍在运动,不停地刺激感觉毛细胞。咽鼓管连接中耳与鼻咽,因此,感冒可由鼻咽通过咽鼓管扩散至中耳,婴幼儿尤其有此可能。最常见的失聪原因是耳硬化,此时中耳的耳骨之一失去振动能力,可用手术治疗。常见耳科疾病主要包括耳炎和耳聋,前者是指耳朵的炎症,外耳炎是外耳道的皮炎,通常是细菌感染,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分泌物散发出难闻的味道,阵阵发热,会出现阵发性耳聋。中耳炎是中耳因为变态反应或者病毒、细菌感染,细菌性中耳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相比而言,急性中耳炎的症状有耳痛、发热及耳道流脓。若侵蚀骨质,则需要手术治疗。内耳炎常为呼吸道感染、梅毒或者中耳炎的并发症,症状包括眩晕、呕吐、听力丧失。如果无化脓则常于数天后恢复,如果已经化脓就可能会破坏内耳结构,导致该耳听力永久丧失。后者耳聋是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听力的一种病理状态,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传导性耳聋,即外部世界到内耳神经细胞之间的声音振动通路中断,如耵聍堵塞外耳道、镫骨固定不能将声波传导到内耳。第二种是神经性耳聋,由于内耳感觉细胞受到严重损伤或者前庭耳蜗神经损伤,妨碍了携带声音信息的神经冲动由内耳传导到闹内的听中枢,有些聋人可以佩戴助听器或者人工耳蜗嵌入器来帮助听力,其他人可通过学习手语或者读唇语来与人沟通。
此外,如果耳朵生长发育异常,就会导致小耳畸形,使耳朵呈现出“杯状”,因而,被称为“杯状耳”(耳廓会卷曲,并向前倾),和耳炎与耳聋等耳科疾病相比,杯状耳虽然不是非常严重的疾病,却属于一种先天畸形发育,这种异常现象虽然不会对听力造成严重影响,却会影响人的容貌,戴眼镜也很不方便。和正常人的耳朵相比,“杯状耳”大多表现为耳朵长度不足,宽度却比正常人的耳朵大许多,耳外形整体为杯状,如果没有用头发获取其他物品进行遮盖,杯状耳看起来就非常明显。据调查了解,许多长有杯状耳的人为此感到很苦恼和自卑,也难免会被正常人嘲笑,对此,可以通过耳朵整形来进行矫正和改善,以此解除杯状耳患者的苦恼。不可忽视的是,要确保耳朵整形达到一定效果,不仅要注重提高医学技能,而且必须兼顾杯状耳患者的年龄因素和身体状况。从根本上讲,“杯状耳”是先天性畸形状况,婴儿一出生就因发育畸形而长有杯状耳,此时,孩子年龄太小,不适合做整形手术。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孩子从三岁开始就会发现自己的耳朵和别人不一样。如果父母发现孩子非常关注自己的“怪耳朵”时,就需要对孩子进行心理引导和教育,可以告诉孩子:“耳朵是天生的,等你长大了,就可以让医生把你的耳朵变好看。”孩子上幼儿园或者小学以后,很有可能会被其他小朋友嘲笑,进而产生自卑心理,父母应及时做好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尽量避免孩子被歧视。等到孩子长到六岁以后,就需要带他们去正规医院做矫正手术。不可忽视的是,六岁以前的杯状耳患者耳朵发育并不完善,其长度是成人的70%,过早进行手术很难保证效果。其次,年龄很小的孩子如果不是非常注重自己的外貌,就很有可能不配合治疗。因此,需要等到六七岁时候进行专业矫正。如果小耳畸形程度不是非常严重和明显,对孩子的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不是很大,可以等到成年之后再进行整形,这样能够有效确保矫正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耳朵畸形矫正过程中,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属不可随便采用异体材料,利用采纳人体本身结构,像肋软骨,这是因为使用异体材料必然会导致结构排斥现象,采纳本身结构则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综上所述,对于小耳畸形矫正问题,理应等到孩子六七岁以后再进行整形,如果畸形问题不是非常严重,就可以等到成年以后再做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