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华
胆道结石可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和混合性结石三类。胆固醇结石多为单发圆形且较大,表面光滑可呈颗粒状,剖面呈放射状,可透X线;胆色素结石多为多发,小而无一定的形态;混合性结石中心多为胆固醇(寄生虫的残体或虫卵亦可构成核心),形成同心分层状,可单发或多发,大的结石多数位于胆囊内,位于胆管内结石多数较小,且会因梗阻导致胆管扩张甚至感染。
药物溶石疗效差,仅对极少数胆固醇性结石可能有效,且全溶率不高,只有20%左右的结石能够被溶解,停药后复发率也较高。同时,由于胆囊管螺旋瓣和胆总管末端奥迪(oddi)括约肌的存在,使胆道结石难以经胆管排入十二指肠。因此,体外震波碎石、药物溶石、排石等治疗方法,目前已经不再采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药物治疗?一般而言,只有在胆道结石诱发炎症,同时没有胆道梗阻的情况下,病人可以使用利胆药物,如鹅去氧胆酸和熊去氧胆酸等,以促进胆汁排出,消炎利膽,缓解症状。
根治胆结石需手术治疗。按结石部位不同,胆结石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1.胆囊结石可分为没有症状和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没有症状、结石直径小于2.5厘米,定期随访即可。由于胆囊结石体积可能会增大,也有可能进入并堵塞胆总管,引起胆源性胰腺炎;少部分胆囊结石患者会发生胆囊癌。因此,病人应每半年做—次B超检查,观察是否存在胆囊壁增厚、胆囊萎缩等情况。
部分胆囊结石病人有明显症状,表现为右上腹剧烈疼痛向右肩背部放射,有时候还伴发热、黄疸,应行胆囊切除术。胆囊结石较大(直径2.5厘米以上),胆囊泥沙样、充填型结石,胆囊颈管结石,以及伴糖尿病的胆囊结石病人,即使无明显症状,也应及时行胆囊切除术。
2.肝外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会堵塞胆管,引起胆管炎、黄疸、胆源性胰腺炎。一旦确诊,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3.肝内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的处理需谨慎。医生一般会根据结石在肝内胆管位置,有无引起肝脏萎缩、胆管阻塞来选择治疗方案。胆管树末梢的小结石,以及无症状、不引起肝脏萎缩的肝内胆管结石病人可以随访。反之则需手术干预。
值得注意的是,保胆取石是国内新兴的一种手术方式。由于对此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目前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故不建议所有病人盲目采用保胆取石术。中药排石等方法,对胆囊结石无确切疗效。
胆汁由肝脏产生,胆囊的作用是浓缩、贮存胆汁
胆汁由肝细胞产生,经肝内各级胆管收集,出肝门后,再经肝外胆道输送到胆囊。胆囊是位于右侧肋骨下肝脏后方的梨形囊袋构造(肝胆囊窝内),分底、体、颈、管四部,有浓缩和储存胆汁的作用。肝脏每天产生800毫升左右胆汁,经肝管排出,一般先在胆囊内浓缩、贮存。胆囊腔的容积为40~70毫升。进食后,尤其是进食高脂肪食物后,小肠内分泌细胞分泌胆囊收缩素,经血流至胆囊,刺激胆囊肌层收缩,排出胆汁。
大众医学2019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