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译者角度探究如何提升引进版图书的翻译水平

2019-12-27 09:32霍芳芳
出版广角 2019年23期
关键词:译本译者译文

【摘要】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的《2018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显示,我国引进版权共16829项,其中,图书有16071项,占引进版权的95.5%。近年来,图书市场上的引进版图书数量逐渐增多,但图书的翻译质量参差不齐,如何提升引进版图书的翻译水平成为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文章从译者角度出发,分析译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并进一步探究如何提升引进版图书的翻译质量,以及译者应如何处理好与原作、原作者、读者之间的关系。

【关  键  词】文学翻译;译者;读者

【作者单位】霍芳芳,青岛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23.016

一、文学翻译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再创造

20世纪80至90年代,译界对翻译的定义持有较大争议。语言学派认为,翻译的本质就是语言的转换,强调忠实、等值;文艺学派则从文学翻译的活动特点出发,主张翻译是一项艺术活动,强调翻译的本质即为艺术创造性。笔者认为,文学翻译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再创造。

1.文学翻译是一种艺术

文学翻译与科学不同,科学包含客观真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文学翻译受译者主观思想的影响,因此,文学翻译更像是一种艺术创作。

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之前大多会产生创作冲动,这种创作冲动是艺术家在反复观察、体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被生活中的某些人物、事件或自然景象所吸引,并从中领悟到某种意义与美,便 产生了一种要把它在艺术上表现出来的念头。同样的,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之前,若领悟到原作的深刻含义,在充分体味作品的艺术风格、艺术形象及美学价值后,也会产生用母语再现原作风貌的创作冲动。从文学翻译的角度来看,译作的产生依赖于翻译的表达,翻译冲动的产生促使译者对原作思想内容、风格特色、语言形式的细致研究,通过再创造来展示这一艺术形象。

2.文学翻译是一种再创造

文学翻译与艺术创作的不同之处在于,文学翻译的艺术再创造要以原作为依托,它不像艺术创作、文学创作那样可以天马行空地自由表达,译者发挥创造的艺术空间是有限度的。艺术创作的结果即为艺术作品,艺术作品可以全面地再现艺术家对现实生活中美的构思和表达,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而翻译作品也是一种艺术品,不同的是,它还带有译者的另外一个目的,即用本国语言跨时间、跨空间地给读者再现原作中的异域风情和精神风貌。

文学翻译作为一种艺术创造,是译者对原作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的审美把握,是用另一种文学语言恰如其分地完整再现原作的艺术形象和艺术风格,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二、译者与原作、原作者的关系

文学翻译要求译者必须处理好与原作、原作者之间的关系,译者应忠实于原作,对原作者负责。

1.译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翻译之前,译者应做好大量的准备,并对原作、原作者开展深入的研究工作。文学涉及政治、经济、哲学、科学、历史、绘画、雕塑、建筑、音乐等,以至天文地理、医卜星相,无所不色,翻译家王佐良说过,“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文学语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只有掌握其中的精髓才能保证翻译的质量。因此,译者必须具有敏锐的文化意识和文化感知力,不仅要深度了解原语文化,包括历史、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还得深入了解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并将两种文化加以比较,构建起“文化理解的前结构”。例如,欧美国家多信仰基督教,且喜欢引用《圣经》中的典故,而中国人普遍受到佛家文化的影响,敬畏天神、相信因果报应;又如在汉语中红色代表喜庆,白色则与丧事相联系,而英语文化中红色往往与殉难和血腥相联系,白色却代表纯洁。因此,译者除了提升专业修养、大量阅读外国文学原著,培养语感及感悟能力,还要深入生活、深入社会,对原作作者的创作手法、艺术手法、思想内容,甚至遣词造句做到了然于心。

2.文学翻译必须忠实于原作,译者应保持“译者意識”

文学翻译必须忠实于原作,但这里的忠实不是机械地逐字对译、字面意思等值、形式忠实,而是美感含量的等值。相较于词句等表层结构的对应,更应注意审美等深层结构的忠实。如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他的文字具有简洁、有节奏感、幽默等特点,如《挪威的森林》中的一段文字,“それから彼女は僕の方を向き、にっこりと笑い、少し首をかしげ、話しかけ、僕の目をのぞき込む。まるで澄んだ泉の底をちらりとよぎる小さな魚の影を探し求めるみたいに”,译者林少华老师译为:“随之,她朝我转过脸,甜甜地一笑,微微地歪头,轻轻地启齿,定定地看着我的双眼,仿佛在一泓清澈的泉水里寻觅稍纵即逝的小鱼的行踪”, 译者在翻译时,把村上春树简洁、有节奏韵律感的文字传神地表现出来,叠词的运用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韵律感。

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说过,“对于一部文学作品来说,风格就是生命,是思想的血液”;叔本华也说过,“风格是心灵的外观”。作为文学翻译的主体,译者的气质、艺术功力、行文习惯会或多或少地在翻译过程中体现,并直接影响译文文体及风格的忠实程度。但由于文学翻译是一种再创造,一部译作总是会带有译者的“体温”,但译者应始终保持译者意识。译者的创造要以不违背、不损害原作的文体、风格为原则,避免借题发挥。译者同原作者之间,不仅仅是语言的对接,文体、风格的对接,还是心灵的对接。因此,将作品的韵味传达出来,这就需要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靠自身的文学感悟能力来实现。

3.译者与原作者的关系

译者与原作者应是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译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若有疑问,应主动请教作者,这时作者应耐心解答,相互尊重,保持友好的关系。在这方面,钱钟书先生是一个典范,他与德译本、法译本、英译本、俄译本的译者都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为了方便译者,钱钟书先生在重印时会自己主动地修改译本错误。另外,译者为了翻译出好的译文,常是长夜孤灯、备受艰辛,因此,原作者应该信任译者,这种相互信任的关系,更有助于加强译者的责任心,翻译出对原作负责的译文。同时,作为延续原作生命的译作,“在一种新的躯体、新的文化中打开了文体的崭新历史”,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译作有其相对独立的价值地位。

三、译者与读者的关系

译作的社会意义与美学价值,只有被读者欣赏,才能得以实现。译者在进行翻译工作时,头脑中应始终存在一个“隐性的读者”,并与之叙述、对话。译者要思考读者阅读时的态度,从读者处获得源源不断的想象力,将原作与自己的思维糅合。译者应重视读者,处理好与读者间的关系。

1.译者应为读者提供纯粹之中文

译者应为读者提供纯粹之中文,接受译本的对象是中国读者,所接受的文化教育和行为观念都是中国式的,因此,为方便读者阅读,文学翻译必须使用纯粹之中文。翻译家傅雷曾说过,“译文必须为纯粹之中文,无生硬拗口之病”,文学翻译不是原封不动地把一种语言的文学内容搬运到另一种语言中去,而是必须转换成纯粹的中文。如果照搬原文次序,不符合汉语句式的表达习惯,译文则言辞生硬、文韵苦涩、逻辑思维模糊。

为了使翻译达到纯粹之中文的要求,译者的当务之急是去掉翻译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国人在学习外语的同时忽视了对本国语言的学习,以至于受到外语思维的影响。翻译经验颇为丰富的翻译家林少华先生曾多次指出:文学翻译大体说来,三分外语,六分汉语,一份天赋。翻译大家严复、萧乾等也都十分强调:文学翻译要求译者必须要有坚实的中文基础。中文是中国人永恒的精神家园,它关乎人的心灵、审美、感性及灵性。中文可以更好地去除翻译腔,但同时还应掌握好“度”,即在用汉语表达时,避免纯中国背景、带有典型中国文化特征的词语。

2.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译者还应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最后两行,曹禺译为“人间的故事不能比这个更悲惨,像朱丽叶和她的罗密欧所受的灾难”,而朱生豪将这句话译为“古往今来多少离合悲欢,谁曾见这样的哀怨心酸”。相比之下,前者让人感觉是文字的堆积,而后者集美感、文采与享受为一体。又如查良铮先生翻译的《青铜骑士》,“我爱你,彼得兴建的大城,我爱你严肃整齐的面容,涅瓦河的水流多么庄严,大理石铺在它的两岸……”,其译文被称为是雍容华贵的英雄体诗,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样,通俗的译文也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如王道乾先生翻译的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的第一句,“我已经老了……”,就是这朴实的一句话奠定了全文沧桑的基调。

翻译家胡允桓曾说过,汉语是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尽可能地找出切合读者感受、能够传达美感的词汇。如日语中的“女”,我们就可以运用汉语丰富的词汇,不仅可以直译为“女人”,还可以根据不同场景和上下文译为“女子”“女郎”“妇女”;  又如“寂しい”一词,可翻译为“落寞”“凄清”“凄寂”“惆怅”“无奈”等。众多词义的微妙差别在翻译过程中是译者必须要注意的,这样才能避免陈旧笔法、套话的产生。这就要求译者必须不断学习,提高汉语水平,接受中国古典文化如唐诗、宋词、元曲、古文观止等文学熏陶,通过多读书、读好书来提高文学悟性。

3.从读者视角出声朗读译文

为保证译文的质量,译者要以读者身份做最后的“验收”,即以读者身份出声朗读译文,自念自听是必不可少的,译者在朗读过程中可检查译文的流畅性。出声朗读的作用不仅如此,它可以让译者体会译文能否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能否感动读者,对此,王小波曾在其著作《我的精神家园》中写道,“王道乾先生的译文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读,用来听的”。只有通过读,才能让译者感受到自己的译文是否具有美感和韵味;只有通过听,才能让译者感受到自己是否翻译出原作文字背后的深层寓意,这个检验的过程有利于译者译出更好、更高水平的译本。

4.重译、复译的重要性

不同时代的读者对译本有不同的要求,译者不能忽视读者的阅读体验,必须满足读者的需求。翻译工作是一项主观性很强的活动,同一部原著让十个人翻译,便会有十个不同的译本。译本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译者的文学造诣,也受到译者所处时代翻译标准的影响。因此,每个时代都会出现不同版本的译本,那些不能满足读者阅读需要、语言陈旧、没有时代气息、不符合读者审美习惯的译本便需要进行复译、重译。经过复译、重译的作品,其翻译质量较之前要有所提高。文学复译是一种文化积累,前译与后译不应是对立关系,而应是互补、继承、拓展的关系。

文学翻译是一种藝术,也是一种再创造,译者要在以原作为蓝本的基础之上进行艺术再创造。同时,译者应处理好与原作、原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既要忠实于原作,也要兼顾本国读者的阅读接受情况,使译本具有可读性。

|参考文献|

[1]郑海凌. 文学翻译学[M]. 郑州:文心出版社,2000.

[2]  [日]村上春树. ノルウェイの森[M]. 东京:讲谈社,2004.

[3][日]村上春树. 挪威的森林[M]. 林少华,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4] 怒安. 傅雷谈翻译[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

[5] [英]威廉·莎士比亚. 罗密欧与朱丽叶[M]. 朱生豪,译. 北京:作家出版社,2018.

[6] 王小波. 我的精神家园[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译本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翻译中的“信”与“不信”——以《飘》的两个中文译本为例
I Like Thinking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
《孙子兵法》俄译本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