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推动城市科技创新的对策研究

2019-12-27 09:25张钰莹吴凯欣曾一帆
北方经贸 2019年11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高校

张钰莹 吴凯欣 曾一帆

摘要: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带动三地经济、文化的快速融合与蓬勃发展,在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下,三地的教学发展逐渐壮大人才高地的筑成,也加速了各大高校的知识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不断创新发展,推动了城市科技创新。为此政府要颁布相关的科技创新法律法规和鼓励制度;高校要加大对科学技术研究、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个人要积极树立创新意识;政府与学校联手开展产学研合作,建设产业科技园。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高校;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9)11-0128-02

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背景

2015年5月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方案指出要着重加强粤港澳之间创新合作。2016年2月廣东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开展珠三角城市升级行动,联手港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等内容。同年3月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正式提出“支持港澳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的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跨省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2017年4月发改委发布《2017年国家级新区体制机制创新工作要点》,提出,广州南沙新区的工作要点为深化粤港澳深度合作探索,推动建设粤港澳专业服务集聚区、港澳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和人才合作示范区,引领区域开放合作模式创新与发展动能转换 。随后,7月1日,习主席出席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仪式。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1]纲要对指导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发展具有长远性,近期至2022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其中,第八章第一节提出人才措施,指出在区域打造好教育与人才高地,鼓励高校合作联盟,加强高校知识成果转化,促进人才培训交流,创设吸引人才环境,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为人才提供便利条件,激发人才活力。

二、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发展情况

(一)高校教育

高等教育方面,各大高校纷纷给予响应和大力支持。2015年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成立,是首批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随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在2017年成立。次年5月香港城市大学建立惠州校区,在惠州展开科研和成果转化等活动。同年11月北师大珠海分校粤港澳大湾区学前教育研究院成立。而后2019年1月广州航海学院粤港澳大湾区航运研究院成立。

(二)高校科技发展情况

2017年五百多个高校科研成果在以“创新汇智领动未来”为主题的2017广东国际应用科技交易博览会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与投资展上展示,应博会其中设立了粤港澳高校联盟知识转移成果、交大系校企创新与技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云计算与大数据、无人驾驶与无人机、VR/AR等几大展区,粤港澳高校联盟、3D打印联盟、广东省光学学会、智能科技协会、军民融合产业园等单位参展。内镜手术机器人、北斗(BD)GPS亚米差分定位系统、高精度定位软件系统项目、无人机自动激光扫描测绘系统、性能单频光纤激光器及其应用、高性能激光选区熔化金属3D打印装备产业化、教育机器人图形化编程软件、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等五百多个高校科研成果集中展示。[2]

2018年5月中国高校科技成果最大范围的聚集展览和交易活动有:第二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在广东惠州举行,350所高校展示推介大数据与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8 200余项科技成果。河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天津大学四所高校成为教育部“潼湖·大学创新园”首批入驻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2所“985”“211”工程院校响应共建“潼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大学创新园。

2018年12月“粤港澳空间科学与技术联盟、粤港澳海洋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举行。粤港澳空间科学与技术联盟入盟高校共19所,粤港澳海洋科技创新联盟入盟高校共22所。[3]

三、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

(一)政府政策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在2016年就被提出——“高标准建设广东自贸区试验区,着力构建‘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和经贸合作中心,形成粤港澳台经济深度合作新局面。”2019年1月,广州市发改委联合广州市人社局等共同发布了广州市新一轮迁入户政策:一是计划生育政策不再作为户口迁入条件;二是调整了人才入户的年龄限制。[4]2018年5月8日香港正式启动了“科技人才入境计划”用来吸引大陆内地乃至全世界的优秀科技人才、创新人才入境。2018年1月4日,澳门公布了《澳门中长期人才培养计划——五年行动方案》为澳门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行动纲领。

(二)经济优势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已形成汽车、石油化工、电力热力生产供应、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等众多千亿级产业群。香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贸易和航运中心,是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有竞争力的城市之一。高度的经济自由可以最大程度地激活市场潜力,创造最大的资本价值,加快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速度和经济发展程度。在这样的市场机制下,城市更具有活力和生命力。澳门是中国人均GDP最高的城市,既是国际自由港又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高度自由港的地位和自主关税权,让澳门更加具有贸易竞争力,更有利于吸引外来投资者,另一方面也有利澳门本土的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总的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在经济方面优势众多。

(三)文化优势

新时代,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不断深入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越来越密切。因为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运作的一种大众文化意识。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开启海峡两岸的深入合作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是实现海峡两岸一家亲的深刻认知;不仅可以将内地的资源和资金最大化,而且可以充分利用香港澳门的科技、港口条件,双方优势互补,利益共赢。

(四)交通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濒临南海,港口贸易繁荣;有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一带一路的枢纽城市;东临太平洋和印度洋,背靠亚欧大陆,地理位置优越。2018年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从此香港到珠海、澳门之间的交通,在一个小时内互通成为了可能。广佛、港珠澳等越来越多的一小时同城生活圈的逐渐成型。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极大地缩短了两岸的距离,促进了人员流动,带动经济的发展。

四、高校推动城市科技创新的对策

(一)政府要颁布相关的科技创新法律法规和鼓励制度

一方面,各地政府应该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更完善的方案,可以在全社会发起征集议案,利用各种新媒体和纸质媒体来进行提议的收集;另一方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拥有庞大使用用户的社交媒体也可以成为意见收集的来源。制定合理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保障科技创新工作人员的正当利益。除了要宣传科技创新,鼓励创新,政府相关部门也可以多举办些国家级的科技创新大赛,从政府到社会到学校,鼓励各个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和拥有新奇创意、掌握创新能力的人积极参加,在全社会上形成一种正向的科技创新之风。政府之间也要加强彼此之间的科技交流和学术合作,吸取他国政府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借鉴他国的先进技术。

(二)高校要加大对科学技术研究、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

学校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模式,逐渐向着多元化教育发展。鼓励创新,鼓励真材实料,鼓励学生一步一步地耕耘自己的劳动成果,严厉打击和坚决抵制学术不端的行为。处于科研技术的顶端要保持一颗坚定求得真知的心;处于科研技术研究的底层更要始终保持着脚踏实地的勤勉、努力钻研科技创新、学问创新。鼓励高校开展服务城市的公益创新活动。以学校的名义进行评比奖励极具创新性的设计和发明,培养高校学子的服务城市意识,鼓励为城市奉献爱心和智慧,一起为城市变得更加美好做出努力和贡献。高校还可以积极动员在校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服务城市的相关科技创新课题研究,全方面,多人员参与到城市科技创新的队列当中,提高大家的积极性。高校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完善专业培养方案,购买相关的网络课程作为校内教学的使用资源;开设相关的创业创新的课程,创业创新课程的设置可以让高校学子学习企业家们的创新性做法,并从中受到鼓舞去探索属于自己的创新之路。

(三)个人要积极树立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在遇到事情或者难题的时候,要多思考,多动脑。平时可以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辩证性思维,多维度看待问题,学会设身处地、变换角度地思考问题。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勤于思考的同时,也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须知实践是检验问题的唯一真理。只有付出与实践,才知道思考的结论是否有效,是否能应用于实际。在实践过程中,个人的动手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增强,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有一定的进步,对个人的实际操作能力、自我的认知和自我的局限方面也会有所加深。

(四)政府与学校联手开展产学研合作,建设产业科技园

学校为政府的科技创新研究工作提供人才和智慧,政府要为学校的科技创新人才打造展示身手的平台。政府和学校的科技创新人才一起开展产学研合作,高校学子们能在实战中解决遇到的科技难题,有机会与政府的高级科技人才请教和学习,这极大有利于高校学子们科技创新智慧的迸发和贡献;产业科技园的建设为政府的治理城市问题的过程提供了一个智囊团的角色;对高校学子们来说也是个人能力的历练和提前适应社会生活的一次练兵。政府还可以和企业开展创新创业孵化项目。政府给予创新创业活动一定力度的支持,如税收的减免优惠、贷款优惠政策;设置专门的扶持科技创新的基金,对于拥有出色的科技创新成果构想和创意给予前期的资金支持,减轻高校学子在创新路上的阻力。对于科技创新能力经验不足的高校学子,政府可以联系相关科研机构人员,邀请高级科研管理人员来给经验不足的高校学子开讲座,发送信函指导等来传授科技创新的经验,让高校学子在科技创新路上少走弯路。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9-02/18/

content_5366593.htm#1,2019-02-18.

[2] 萬 宇.2017广东国际应用科技交易博览会举行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DB/OL].http://www.cs.com.cn/sylm/

jsbd/201712/t20171220_5632988.html,2017-12-20.

[3] 关锦恒.粤港澳空间科学与技术联盟、粤港澳海洋科技创新联盟成立[DB/OL].http://www.gd.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8-12/20/c_1123881809.htm,2018-

12-20.

[4] 朱文彬.广州大幅放宽入户政策[DB/OL].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19-01-11/doc-ihqhqcis5321298.

shtml,2019-01-11.

[责任编辑:方 晓]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高校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