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丹
摘 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域文化的象征和艺术瑰宝,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融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提供了硬件支持和技术保障,其具有更好的交互性、直观性、多维性等特点,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传承环境和传播方式都将发生巨大转变。文章从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出发,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传播路径,使在今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方法的优化以及整体传播环境的改善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融媒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21-0039-02
与当下火热的融媒体概念、互联网思维兴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非遗传承工作的思维模式、媒体传播、应用价值对于青年人的吸引力正在日渐衰弱,我国非遗传承工作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作为传承人群重要来源的青年人对于非遗认知、认同的缺失,如何吸引年轻人,能否给他们带来认同的价值与美感,让年轻人了解并爱上非遗是非遗文化融入时代,良性发展的关键。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年轻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日趋多元,更倾向于选择网络新媒体平台、手机移动端获取信息,很多中老年群体也紧跟时代步伐,逐渐适应和习惯了使用智能手机等浏览信息。对于非遗来说,在融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合理传播是一种重要的保护手段,如何让更多的普通人加入保护和爱护非遗的行列,对其进行有效的传播,也是实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方式。
1 融媒体的概念
历史上,诸如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是通过不同平台分发信息和数据的。然而,当今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信号媒体,都可以融合到同一平台上的无差别数据,内容正在变得越来越数字化,这就是所说的融媒体,其正在创造一个新的媒体时代。融媒体,即媒体融合,是指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互联网等传统和新型的媒介载体,把各种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通过一个数字平台提供不同媒体进行信息和数据的分发。融媒体是一种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
2 融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特点
2.1 传播内容差异化与多维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媒体融合的不断推进,出现了许多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新兴业务,以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传进行传播时,可以针对每个非遗项目开发图文素材、音视频、动画、电子读物、教学案例、微课程、专业课程、互动产品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满足儿童、青少年用户、社会爱好者、专业学习者、行业从业者和专业教师的不同需求[1]。同时,融媒体传播改变了非遗信息的组合方式,以超链接的方式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非遗信息以多媒体方式组织起来,用户可通过鼠标或触控的方式访问相关非遗页面。
2.2 传播形式立体化与便捷性
新兴的3D技术、动态演示、虚拟现实等立体化呈现方式越来越深受各大群体的喜爱。非遗的传播也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通过开发融入三维实景、虚拟现实、趣味游戏等元素的非遗产品,提升立体化的现场感染力,也可满足人们对于非遗文化领域中三维游戏等新媒体的诉求,减少因平面媒体而产生的审美疲劳。网络传播的新特征和新规律不断刷新互联网新闻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和云端,用户只要移动他们的手指,就可以随时随地且快速地从搜索引擎和各种数据库中获取非遗的各种信息和资讯,极大地提高了非遗信息的时效性和传播效率。
2.3 传播工具智能化与交互性
随着物联网、互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信息和知识的爆炸性增长,智能技术已逐渐全面介入媒体并成为其介质特征,在媒体用户分析、内容生产、产品分发等方面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智能新闻采写、智能算法内容推荐、智能语音传媒接入将日渐普及,人工智能生产内容(AGC)将成为新常态[2]。因此,人们在进行非遗数据采集与分发、传播与交流等环节,就有必要使用更智能的工具实施各种操作。与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相比,融媒体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即加强了非遗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沟通,加强了受众与非遗信息之间的交互,受众还可以对非遗信息的不断变化做出实时响应,使非遗信息传播更加广泛。
3 融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新路径
3.1 打造融媒体矩阵,扩大非遗传播的覆盖面
3.1.1 基于多种新媒体技术的线上传播
当今,非遗可使用网络直播、虚拟现实技术、H5技术、3D等新技术实现基于线上的传播,扩大非遗传播的辐射面。此外,融媒体可以整合和共享发布平台和推广渠道。
3.1.2 线上与线下联动传播
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整合优势,加强非遗传播互动性,选取国家级、省级、市级的非遗项目,通过线上线下发起“我为非遗打call”系列的传播活动,打造具有特色的非遗传播活动。利用社交平台如微博发起话题互动、制造话题,迅速提高网民的阅读量。与此同时,在线下同时举办相关的体验活动和宣传活动等,可通过线上的形式传播线下活动的信息,缩短了非遗信息和非遗活动的传播时限;通过线下现场体验的形式让用户回到线上,再进行答题和虚拟体验等。运用各种手段来传播,通过加强互动的方式,加深公众对非遗的认知和了解,提升非遺传播的深度、广度和高度,拓宽传播半径。
3.2 运用融媒体共建、共享的特点,推动多元传播主体参与传播
3.2.1 政府权威与传播媒介的聚合传播
在非遗传播现状中,政府、非遗传承人和少数受传者是参与非遗传播的主体,承担着非遗传承的重任。多种传播媒介则是政府传达信息的有效手段,其中管控媒体也是政府重要职责之一,政府决定着传播媒介中主流媒体的公共利益导向的问题,对于现代社会中非遗文化传播效果而言,很多因素都能够制约其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受到传播主体即第一环节传播者的影响[3]。把政府和传播媒介两者优势结合,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建立逐级分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播媒介合力传播的负责机构,聘请任用专职人员,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充分利用传播媒介的管理[3]。
3.2.2 传承人与公众个体联动的“体验—分享—传播”全民传播
在当今“三微一端”(微信、微博、微视频、客户端)为代表的移动社交互联网时代,公众个体从当初的被动接收到主动选择再到主动创造,现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成了信息的发布者,同时更关注获取高质量的体验。传播方式多样化提供给传承人更宽广的传播途径,传承人可以通过视频直播、短视频制作、远程教学的方式,让公众可以近距离学习和了解中山非遗文化。
3.3 创建立体化的非遗传播空间,提升民众对非遗的认可
3.3.1 依托教育机构,引入融媒体资源,丰富体验,提升立体感的学习
依托教育机构,可以分三步走:一是在基础教育层面,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发传统文化体验产品,润物细无声式地向中小学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践行文化自觉从娃娃抓起[1];二是在高等教育方面,可通过开展非遗知识竞赛、讲座和倡议活动、在相关的营销类课程中让学生开展非遗的推广工作、在相关的媒体类或艺术类课程中让学生设计非遗的融媒体作品、组织学生去参观文化馆和非遗传承基地、每逢传统的节假日在学校的公众号上发布非遗的动态和信息等;三是让非遗进社区,现在很多小区在每年的大型节日都会举办文艺晚会,可在晚上现场表演传统舞蹈和传统音乐类的非遗项目,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讲解非遗文化与非遗项目的制作方法,普及和推进“非遗在社区”项目,也可通过社区公众号,推送非遗的知识和活动,让居民能够详细了解非遗文化,掌握非遗知识,挖掘和培育非遗队伍,让非遗在社区中生根发芽,促进社区浓厚文化氛围的形成。
3.3.2 开展网络和实地宣传,持续扩大非遗文化旅游的影响力
非遗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标记性的“象征资本”。可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依托各大旅游平台,科学谋划实施非遗旅游网络宣传项目,采取网络直播、专题推广、广告投放、优化搜索引擎关键词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对非遗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线上深入宣传。通过互联网,让更多的网民欣赏非遗的历史文化,以及非遗传承人的高超技艺,让非遗真正跨越时空、文化和年龄的限制,让非遗文化走进社会大众,在大洋彼岸、地球的另一端栩栩如生、原汁原味地呈现在体验者眼前,如身临其境,亦幻亦真。
3.3.3 用大数据分析用户需求并精准推送,扩大非遗不同用户的受益面
在大数据时代,非遗文化的传播可以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创新应用,建立用户思维,研究和分析报纸、电台、电视、微信、微博、微视频、客户端等平台受众喜好,将过去的受众重新定位,结合不同层次、不同平台用户的需求与接受习惯,以互联网用户思维生产非遗内容,用数据分析来调整和完善各平台的非遗节目和非遗资讯,等等,为各个层次的用户量身定做非遗资源,并实现精准推送,最大限度地黏住用户。
4 总结
运用融媒体等传播形式全面收集、记录和整理非遗资料,是现阶段保护和传承非遗的最佳途径之一。通过喜闻乐见的新传播形式,利用新技术和新方式充分展现非遗之美、报道非遗之最、包装非遗之真,使得非遗一改陈旧之面貌,代之以开放、活力之新颜,得到广泛的传播,吸引公众的关注和保护,可为我国非遗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刘正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与教育化传承研究[J].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3).
[2]廖祥忠.未来传媒:我们的思考与教育的责任[J].现代传播(中国传播大學学报),2019(3):1-7.
[3]孙永琪.融媒体时代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冰师范大学,2018.